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师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2: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教师的能力

时代的发展,洗涤着人们的思维,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新课程的颁布,过去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上,都实行了质的变革。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将形成。在迅速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处于基础地位的语文教育应进行怎样的变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怎样的素质要求,如何着力提高语文教师素质,以适应时代要求,是值得我们的深思的问题。

一、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和人文性特点,必然要求语文教师牢固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二者统一,是要求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过去,我们长期以来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界定为“特殊的认识过程”,导致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实践中重分析、概括、归纳等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以口语交流、日常写作为主要内容的实际语文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畸形发展;过去的教学方式,重课堂,轻课外,把语文学习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既不利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将语文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并重,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是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必将由知识化向生活化、实践化和人文化转变,这就必然要求语文教师牢固树立大语文现代教育观。

首先,从观念上看,要有开放的胸怀和创新的意识。克服过去语文教育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其次,从目标上看,要把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放到语文教学的首位。彻底改变以往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意识和做法,充分利用语言交际的实际情景和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第三,从方法上看,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一切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仅凭一本教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以封闭的课堂教学堵塞语文教学源头活水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走向课外,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向课外延伸和扩展,去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从中吸取知识;同时,善于把课外的资源引到课内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理念,必然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角色意识,创新教学模式。

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灌输,学生成了机械灌输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新课程力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的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首先,必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变“我教你学”为“我帮你学”。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课堂主宰,要从“神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间去,与学生们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应满足于学生的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方面有自由选

择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又要严格要求学生,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指导,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

其次,必须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最重要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活跃、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流,全身心地投入,每名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自己独特体验;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善于调动课堂气氛,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展示的机会;善于适时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后进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必须把学生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作为重点目标,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从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鼓励、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跟别人不同包括与教师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索求“新解”的尝试。要不断地创设和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是有效组织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保证。

三、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教育最终目标,必然要求语文教师德才双修,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应用性、综合性和历史性从客观上决定了语文教师更高的人文素养要求。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语文负有全面教育学生的义务,从而更突出了语文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教师素养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是教师素养的前提。基本功应包括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和驾驭汉语言文字,有较深的文学功底,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具备教育心理学、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此外,

一手端正优美的书法,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也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这是教师素养的基础。语文科本身的综合性,要求语文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哲学的、政治的、史地的一般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要求他对社会环境,对自然现象,对世界形势,对现实生活,对历史文化乃至对科技领域的动态都要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在现代语文学科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化和多种学科更加接近、交叉的趋势下,语文教师必须涉猎广泛的阅读和学习领域,涉猎许多学科,特别是邻近学科的知识领域,真正做到“博学为师”。

第三,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创新能力,这是现代教师素养的核心。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教育对象多元化发展,对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全新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说,提高教育创新能力,一要有深厚且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二要加强学科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三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最后,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教师素养本质要求。教师德才兼备才能给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榜样的力量,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幅射力、感召力和同化力,唤醒学生的情意力量,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严谨治学,不断升华职业道德观;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倾注于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孜孜不倦、乐于奉献,不断升华人生价值观;做到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对学生倾注无限热忱和关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语文教师朗读能力培训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审美能力

语文教师能力提高培训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能力考试

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考试试题

《浅谈教师能力》

语文质疑能力

语文教师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