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疑三探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5: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

二、修改原因

为了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课堂40分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从书山题海走出来,会学、爱学数学。我校以学习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抓手,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展开本轮实验。

实验过程中,为了积累经验,使实验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起初,我校只在

四、五年级各选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级。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他的教师也熟悉、了解了“三疑三探”模式之后,我校又将让全校数学教师都加入到实验中来,但由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只在四到六年级进行实验。

由于是我校第一次正规的研究一个课题,每一个步骤都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体验,从最初的方案制定,到正式的实验过程,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然而,过程中,听市教研室张海燕老师对我们的课题实施做的验收评价,我们才知道我们做的失误太多,走了很多弯路。归结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题方案的制定不规范,课题的核心概念没有进行界定。

2、收集整理的资料与所要论证的课题没有必然联系,而且缺少提炼总结。

3、没有学生的初测数据,最后缺少对比的对象。

4、由于实验教师变动很大,很多班级无法全程参与实验,能用于观察、测量最终实验结果的班级太少。

有鉴于此,中期验收后,我们立刻开会研究,决定重新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在最后的阶段中一定要认真实验,争取顺利结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是针对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尝试解答问题;解疑合探是对教学任务进行合作探究,解决相关疑问,当堂解决本节主要的疑难问题;质疑再探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

2、自主探究能力:“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数学探究则是指对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原理、法则,或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是以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数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探究活动。自主探究能力的概念范围很大,由于本课题是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此处我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指的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选择适当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归纳、概括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四、课题由来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当前的课堂教学已进入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时代,许多教师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智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目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进行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提供了可能。

国内外对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已纵说纷纭,特别是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教授指出:让我们从课堂上做起,目标让学生自己明确,练习题材让学生自己提供,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让学生自己解决,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商定,结论让学生自己概括,小结让学生自己完成等。许多一线教师都已摸索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特别是河南省西峡县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已经获得全国教学的优秀示范荣誉。“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的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继承目标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洋思教学模式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突破,有效解决了当前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厌学”、“辍学”、课业负担过重、教学质量难以大面积提高四大问题,破解了教师职业倦怠、实施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两大难题,开创了我国县城中小学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先河。

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加上我校教师整体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总体不是十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造成一种教师工作负担与学生学业负担都过重,但是学校教学质量却始终难以提高的奇怪现象。所以,在具体考虑我校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成功经验,逐步探索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一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研究对象

四——六年级学生

六、实验的理论依据

1、人本理念: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的教学过程为基点,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潜能,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2、开放理念: 开放教育代表着一种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它体现现代教育的一种综合化趋势。现代认知心理学主张教育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开放性教育因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种的教学媒体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建立认知结构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教师有效的开放引导,让学生建立丰富的知识与开放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认知灵活性和经验的开放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刚性的教学目标为弹性的教学目标,变封闭的教学内容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变讲解式的课堂教学为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育,变单一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为多元化地教学评价方式。

3、创新理念: 我们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为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为创造性而教”的意识和热情,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创新教育策略,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鼓励学生独立想象,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七、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进一步对人际环境的拓宽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教育教学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发挥各自的特点。具体来说,从教师角度看,通过课题研究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方式,并力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使得本课题研究的模式能得到实际应用并发挥出一定的实效;从学生角度看,通过以上研究与实践,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转变数学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八、实验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特别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以鼓励为主,不讽刺挖苦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更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与建议,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活动原则:活动既是人的生命形式,也是人的发展方式。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实现认知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各种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源泉。”真正的教学活动是多维互动的,包括教学主客体互动、师生间认知互动、师生情意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学生在互动中能自主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既实现探索、理解、运用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3、差异选择原则: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造的潜能,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条件、学习手段、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选择适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略,并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反馈与矫正。

4、创新原则:善于采取批判性的态度和精神,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善于采取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把分析性思考与创造性思考结合起来,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来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九、实验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相互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归纳创新,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活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新知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8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先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

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

二、问题合探二„„等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新授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根据课的生成情况,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进行“一般性强化运用”和“拓展性变式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使用灵活模式(即灵活运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如也可以在运用拓展之后让学生再次质疑,设疑自探中的“疑”也可以由学生尝试提出等等。同时,也可以把“三疑三探”模式同其它模式整合运用,构成整合模式。由此可见,“三疑三探”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这样给教师选择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学者就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本身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指出了一道符合新课标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是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但教学情况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生搬硬套所造成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本身的错,而是教师使用不当。

因此,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切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必须深刻领会“三疑三探”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以学定教,以生施教,最终把“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融汇贯通,发扬光大。

十、实验方法

1、实验总结法:设实验班,确立实验对象,进行有控制的实验并及时总结。

2、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

3、对比法:根据教师能力水平、班级学生学习水平相对对等的原则,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级,定期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选择、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的对比,及时总结得失。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实验课进行有重点的个案研究,从中归纳概括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5、问卷调查法: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知识、情感、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对实验过程进行随时调控。

一、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2012.3—2012.6)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确定研究对象,落实实验小组。

4、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12.7—2014.5)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

2、各实验班级正式实施实验,在实验中逐步熟练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写出实验论文。并完成各种检测,整理分析检测结果。

3、收集优秀课例,针对典型课例组织制作课件。

4、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5、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2014.5—2014.6)总结阶段。

1、整理实验数据与资料,对实验进行效果检测,对课题实验进行自我评估。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二、实验变量:

1、自变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地运用。

2、因变量: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变化。

3、干扰变量:学生间的差异;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实验教师变动。

4、可控变量:关注学困生,分组学习时注意均衡搭配不同层次学生,对实验教师加强培训、跟踪听课。

十三、实验条件:

(一)、本课题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教师和学生对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有过一定的接触和尝试,对于研究的展开有了基础保证。

(二)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给予大力的支持。

(三)参与研究的教师中,董桂琴是“市级小学数学名教师”、县教研室教研员,李晓霞曾获“自治区青年基本功大赛”数学组二等奖,其他教师也分别是县学科带头人和县教学能手,都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很好的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课题研究组组成人员

(一)课题领导小组

长:贾智捷(校长)

副组长:王敏慧(副校长)

(二)课题组:

负责人:董桂琴(县教研室主任)

李瑞祥(教务主任兼数学教师) 组

员:

李晓霞

韩秀华

张美丽

苏秀玲

孙晓燕

郭丽荣

边冬梅 贾玲利

白永利

王冬梅

何秀莲

郝爱玲

李月英

武丽珍 吕海霞

董翠莲

刘慧耀

刘玉兰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资料
《三疑三探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华三测试资料 资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