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三疑三探地理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0 07:39:1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疑三探教案

九 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爱国深情。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具准备:录音机(配乐朗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前两首古诗,体会是人的思想感情。 一.新课切入

本单元我们已经从不同方面体会了爱国情,既有游子思乡,又有热爱自己祖国语言,还有不辱使命的晏子,更有热切报效祖国的钱学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四首古诗,来感受我们国家古代诗人是怎样作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的。 二.学习>1.杜甫: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篇现存有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2.《春望》的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州(今陕西富县)家中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春望》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忧民的痛苦心情。 3.音读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朗读时需要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4.义读 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5.情读:能够描绘诗意。

《春望》“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

4、美读:体会诗境,领会诗人的感情。(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

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颈联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6.赏析名句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讨论: 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 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 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家书抵万金”一句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引起读者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请你模仿刚才学习《春望》的方法,自学《泊秦淮》。 《泊秦淮》写作背景

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音读:读准字音,节奏。

2、义读: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笼:笼罩。犹:还在。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不久,陈朝灭亡。《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杜牧的时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着腐败和糜烂,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

3、情读:能够描绘诗意。

4、美读:体会诗境,领会诗人的感情。

(1)最后两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指责的是座中点歌的人,讽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诗人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

播放本首诗的配乐朗诵,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听两遍:第一次注意正字正音、节奏等,要求学生边听边作好标记;第二次重在感受诗的情感气势。

2.谈听后初感,确定每首诗的感情基调:《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3.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4.齐读感受。 三.说诗的故事 1.说诗人与诗

第一次小组合作交流。内容可以是: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诗人当时的境遇如何?诗人的哪些经历与本诗有关?你觉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再推荐代表作全班交流,师作必要补充。 2.叙诗中情景

第二次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及课本注释,一起讨论理解诗的内容;再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情景,发出内心感慨。 选出最具诗人气质的同学作代表作全班交流。 四.诗中情感

1.跟着配乐朗诵,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分小组进行练习,组织小组赛,读后师生共作简评,加深理解。 3.自由地、有感情地背诵这四首诗,体会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怀。 五.课外延伸

1.选择你最喜欢、最欣赏的一首,写下自己的感受。 2.收集其他各个时期的爱国诗篇,加以背诵。 六.板书设计 《春望》 《泊秦淮》 唐 杜甫 唐 杜牧

触景伤怀 忧国思家 对世风时局的忧愤 爱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宋 陆游 宋 文天祥

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 宁死不屈 正气凛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 品味诗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

尝试诗歌鉴赏,提高品赏能力。在语文活动中,拓宽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品赏”以学生自读思考为主,降低鉴赏难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养成边读边思边记录的读书习惯。“活动”重在积累并延伸课本知识,在自由的,有组织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情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1.从《唐诗鉴赏词典》《宋诗鉴赏词典》等工具书,或网上查找有关四首诗的鉴赏文章,自行组织阅读。 2.以组为单位,收集其他爱国诗歌,加以背诵。 教学流程: 一. 检复导入

1. 抽查四首诗的背诵情况。

2. 概括四首诗的共同主题:深深的爱国情怀。 二. 品诗中深情

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涵的是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思考:诗中何处最能体现这一深情?(提示:可以从重点的字词、有名的诗句入手)

1.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结合课前相关资料的阅读,在书旁写下自己的看法。 2. 全班交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只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新意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三. 语文活动——爱国诗歌赛诗会

全班分成四组,以积分的形式展开比赛。赛前确定评委。 1.读诗

每小组推选代表,有感情地朗诵四首诗中的任一首。 2.背诗

以抢答形式进行内容为同学课前收集的诗歌。主持人出诗题,先背出者得分。 3.赏诗

在自己所收集的诗中,选择一首群策群力,作出评点。

4、习诗

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你肯定更爱我们的祖国,请作诗一首,抒发你内心的爱国情怀。

5、表扬优胜,鼓励失败

四、课外延伸

各小组出一期“爱国诗歌”的手抄报,在班级中加以展示。

推荐第2篇:三疑三探教案

我和乌丽娜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从“我”和乌丽娜数小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纯真的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几年的学校生活,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和学习生字的情况。

(1)初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自然停顿,如: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2)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逛古城、数小桥、到纳西人家、吃丽江粑粑)

二、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课文重点写什么?(“我”和乌丽娜数小桥。)

(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小桥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体会丽江的美。

勾画出描写丽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老师点拨:

(1)整体描写。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体会古城富有情趣的布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四方街的建筑特点”体会丽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写。

“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①“水”: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亮:扣住“倒映着白墙灰瓦,还有那在水„„特别好看”理解。

活跃:扣住“流下来”“冒出来”“哗哗哗”“汩汩汩”“穿行”等词语理解。

②“桥”:桥的特点是什么?(林林总总)“林林总总”什么意思?(形容繁多)

桥林林总总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量多:354座。

样式多:石板桥、木板桥;石拱桥、木拱桥;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

材料多:石头、木头。

雕刻丰富: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

(3)总结过渡。

这“水”和“桥”给丽江带来了什么?又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什么?

2、从具体词句中朗读体会“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的快乐。

如“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3、小结:丽江的“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从这快乐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乌丽娜对美丽的丽江古城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找出具体词句朗读体会。

4、学到这里,你觉得乌丽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训练,感悟表达。

1、乌丽娜这样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谁都喜欢,“我”更是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课文最后一部分表现了什么感情?

(我对乌丽娜的思念之情。)

2、在分别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丽江古城》的邮票,决定给乌丽娜写封信,把邮票寄给她时,想一想,在信中“我”会对乌丽娜说些什么?

交流发言。

四、积累背诵。

1、课文在叙事中写景,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的?

2、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特别好看”。

板书设计:

逛古城

10 我和乌丽娜 数小桥 热爱丽江古城

到纳西人家 友谊纯真诚挚

吃丽江粑粑

推荐第3篇:三疑三探

实施“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

沈师二校

近一段时间,我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改革试验,现将我校的教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

第一个环节是“设疑自探”。课一开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再做补充,形成由几个具体问题组成的自探提纲。然后教师围绕这些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既是课堂导入的过程,也是确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是“解疑合探”。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前面的“自探情况”,并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这一环节一般遵循“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对于优等生仍回答不了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以上两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同一堂课中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

一、解疑自探

一、设疑自探

二、解疑自探二„„

第三个环节是“质疑再探”。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

最后一个环节是“运用拓展”。先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通过展示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再予以补充。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反思归纳。

这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流程,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课,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三,是一个变数,可以变通为二,或四,或者其他。但有一点不能变,就是学生质疑的方式不能变,学生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模式不能变。我认为“三疑三探”的核心是紧扣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强调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现在的学生普遍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只有做题能力而没有创新能力。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追根溯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出了问题。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性很难调动起来,更不用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了。” 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二是各学科的落实情况调查 以语文、数学和外语学科为例

(一)语文学科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课,现将听课和座谈所反映的情况总结如下。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大部分教师分别用口头表述或多媒体展示等不同方法,向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学习。

2.注重启发诱导,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设疑自探环节,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充满情趣的导语,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自学质疑、探究的时间。 4.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在学生正式进入文本阅读前,教师能提出具有阅读导向的要求,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在处理学生生成的问题与教师预设的教学主问题的关系上,大部分教师都能较好地加以引导归纳;在点评学生的发言时,能及时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过难,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能及时分解难题,恰当引导。 5.学生养之有素。从课堂上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素养很好,会自学,能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会提问,能根据教师要求、教学内容主动提出对文本学习有价值的问题;会展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会倾听,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会评价――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客观评价;会说话――在自己的发言时能先肯定别人发言的优点,然后自然地转入自己的观点,口语交际能力较强。从学生的养之有素,可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功效。

不足:

1.运用拓展不足。运用拓展本是“三疑三探”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很遗憾的是,从听课情况看,有的课的“运用拓展”进行得都不充分,有的甚至没有时间进行拓展。

2.学生参与面不广。从学生课堂活动来看,学生质疑、解疑的人次虽然很多,但多是那几个或十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发言。很多学生还都是处于“听”“看”的状态。

3.合作学习体现不够。其中有的课,在教学中都遇到了学生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完全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疑,但很可惜的是,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教学时间紧而没有安排讨论。

4.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不足,文本解读不够深入,语言品味不足。建议:

1.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

从听课情况看,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都很不错,粉笔字漂亮、普通话标准、教学重点把握较准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做为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深度、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深度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困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课堂无“闲人”,人人都成功。

总之,大部分教师能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方面很见成效。

(二)数学学科 西峡“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改变了数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数学教学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标的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这些数学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能以新的课程意识和课改理念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及时反思等。

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足;二是“三疑”的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与教材内容是否衔接(有些内容很发散,需教师调控等)研究不够;三是感到数学课时间不够用(拖堂,或内容讲不完);四是大班额的教学班进行分组合作交流很困难,教学中也有满堂灌的现象。

改进建议:

中学数学知识对一节课而言,“三疑三探”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的。中学数学新课程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在我校,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学习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经验,开成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作出某些创造性的改变。

“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动态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要突出自主的、互动的、交流对话等形式。

(三)英语学科的总结 优点:

1.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习惯

英语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第一探——设疑自探,在学习新课以前,首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深入地对学习目标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

2、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第二探——解疑合探,完全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理念,学生在与同伴、与老师合探的过程中,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记)”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决了语言知识中难题,也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了积极向上的社会关系。

3、培养了学生的用于挑战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个教育者重视与关心的目标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第三探——质疑再探,鼓励学生用于挑战权威,敢于深入探究的意识,是非常难得可贵,对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奠定的很好的基础。

4、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

学生在“三探”之后能有针对性地遍写一道练习题,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个挑战,学生在遍题的过程能够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缺漏,老师发现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所学的知识有诊断,对今后的学习有预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议:

1.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节性的研究,在质疑再探与运用拓展之间要注意加强练习的梯度与层次,以便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学习规律。

2.重视对学生语音、语调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录音、广播等手段加强对起始年级的学生的语音和语调的训练,克服地方音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3.希望每一个英语教师都讲普通话,无论何时何地。三 师生眼中“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一)优点

1.不少教师觉得“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优点很多,其最主要的优点在于:这种模式更实用、更高效、更快捷,学生主动参与比被动接受效果要好得多。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学生敢于提问并积极回答,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探究、学习知识、做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这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2.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更有乐趣,上课时间过得很快,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成绩一升再升,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一位城区小学六年级学生说:“原来不敢举手发言的同学,现在敢于发言了;原来很内向、不敢说话的同学,现在变得活泼开朗了;原来我们不爱看书,现在一有空闲就看。运用了”三疑三探“,让我们敢发言、敢提问、敢评价。”

(二)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

1.近半数的教师认为:有的课并没有体现出“三疑三探”的理念,仍然主要是老师在提问,学生在回答。而在一些能体现该模式的课中,在课开始时的“设疑自探”环节,教师出示本课题目后马上就让学生提问,这时候学生只是看到了一个标题,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或者学生的提问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比如“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等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无需思考即可复制出无数这样的“问题”,尽管在形式上是学生提出了“问题”,但实质上学生并不是在“提问”,而是为了迎合教师讲课的要求,在教师一次次相似的“启发诱导”下作出的相似的“回答”。

另一种现象是教师的越位。“三疑三探”的理念本来是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记者发现有的教师可能担心课讲不完,就主动替学生质疑提问,或者虽然是学生提问,但变成了学生一问,教师一答,没有给学生“探”的时间。

此外,一些课上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开始的“设疑自探”和后面的“质疑再探”部分,中间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提问并不多。

在对待学困生问题上,该模式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优先学困生”。但我们从听课中看到,在这方面体现得似乎并不明显。一些学困生和内向的学生受到的关注不够,很少有发言机会。

最后,也有不少教师提出,教学时间的把握往往与教师预设的存在差异,四个环节时间分配和过程调控有难度,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环节时间不够用,总是很紧张;有的课型在时间分配上不太好把握,学生自探、合探的时间不够充分,时间不够用,任务难以完成。他们提出的建议是:质疑再探环节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花在前面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上,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调控和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编题自练、运用拓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知识巩固、技能迁移要与学习同步进行,作业练习要进一步强化;套用教学模式不能死板僵化、只注重走形式,应该灵活运用,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要选择运用不同的教法 最后,课堂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源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学科素养不够,使得该模式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比较困难的。

2.大部分学生无意见。有一部分学生反映:运用该模式上课,时间总是紧张,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到下课时间了;一些教师课讲不完就拖堂,挤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有时候学生没有真正进入状态,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建议: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当堂训练,让每一个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

后记:

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鼓励质疑提问本来是东西方自古就有的传统。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西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无不对质疑提问的重要性再三强调。中国尽管有崇古的传统,但也不乏鼓励和强调质疑发问的思想。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把“问”提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杨文普坦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东西方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中汲取了营养。然而,中国尽管有这些宝贵的教育思想,但主要是一些零散的思想断片,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三疑三探”的价值正在于此。

总理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视,他在北京35中听课后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疑三探”对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对于探索和建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一模式诞生刚刚几年,还有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修正和完善。期待“三疑三探”能给中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并提出新的问题。

推荐第4篇:三疑三探

杨文普“三疑三探”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3月8号西峡一高校长杨文普校长来我校做“三疑三探”的报告会,杨校长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三疑三探”这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充满欢乐,这样的火花四溅,它实现教与学的创新,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飞速成长。

一.三疑三探的理解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二.三疑三探的优点

推荐第5篇:三疑三探

学习“三疑三探”模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带着疑惑,带着向往。尽管披星戴月,旅途劳顿,也丝毫没有减轻老师们外出学习的热情和期待!上一周全校语数老师分两批奔赴西峡县参观学习教育局独创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共听了四节课,一场报告,感受颇多!

一、

工作热情高涨

一走进校园就被学校领导热情的招待感染着;教师们热情洋溢的课堂,让人感受着青春和活力;中层领导激情四射的报告让人仰视;学生在校园里沸腾能感受到学生处人员的工作效率。他们身上好像充满着无穷的力量,这震撼着我的心灵!他们的激情和动力来源于哪里!?在未来愿景和内动力的驱动下,又有什么不能创造奇迹呢!

二、

以“疑探”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

走近校门口,漫步品味,学风、校风、校训、校徽、校歌,都紧紧围绕“疑探”提出,思路明确,导向性强;走入校园,角角落落都渗透着“疑探”的教育理念,他指导着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在改革之中;课堂上模式清晰容易操作,教学技艺娴熟的老师能驾轻就熟达到无模状态,但都处处流淌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管理精细到位;聆听报告中感悟到了,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不仅仅是精细,最主要是深入,每一项内容都能做强做大,持之以恒,而且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实践归纳成理论,理论指导着实践,完美的结合,构成了成功的经验。

三、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

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运用空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值得我去探索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之处。

推荐第6篇: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新授课操作流程

一、设疑自探(12分钟)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1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或指定一名同学归纳整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2分钟)

3.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问,教师同时板书归纳成自探提纲。(如果本节内容学生没有预习,可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也可以经过学生短暂的浏览教材后,不再分组归纳,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以免浪费时间)。(2分钟)

4.学生独立自探(这个环节要留足时间,避免形式)。(7分钟) 5.自学快结束时,教师出示对各组展示或评价的分工。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围绕自学提纲,先在小组内合探,重点探究本组需要展示或评价的问题,由展示人归纳整理后,迅速板书到黑板划定的位置上,为下一环节自我讲解准备。如果不需板书,则等待教师或主持人的点名发言。(6分钟)

2.按分工进行全班展示和评价。(7分钟)

3.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点拨,或点拨后让学生二次讨论解决。

4.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讲解。(2分钟)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给学生半分钟的反思回味时间,然后再让学生质疑,如果课堂时间充足,先在组内质疑和答疑。如果时间紧张,可由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有价值且有争议的问题也可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解决。

2.讨论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直接解答。属教材以后重现或科学仍在探讨的问题要给学生指明,属于课外实践探究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四、运用拓展(15分钟)

1.教师结合本节重点、难点、易混点,引导学生自主编题。(3分钟)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1分钟)

3.教师有选择地向全班进行展示(基础题、中档题、难度大的题)。可以让学生把编的题迅速板书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展示。 4.全班同学同时训练。(2分钟)

5.检查学生训练情况。可由编题者评价学生解答是否正确,或讲解一下编题意图。(1分钟)

6.如果学生编题没有达到本节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自己预设的习题进行出示,供全班练习。(6分钟) 7.反思与总结。(1分钟)

8.学科班长评价(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编题之星、诺奖希望小组等)。(1分钟) “三疑三探”复习课操作流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创设问题情景(1分钟)

2.浏览教材上本节复习内容,思考该部分应该掌握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2分钟)

3.教师提问归纳补充,最终形成自探提纲。对于理科,教师在归纳整理后,也可以以典型习题的形式让学生作为自探的内容。(3分钟) 4.学生自探(自探快结束时公布小组展示、评价分工)。(6分钟)

二、解疑合探(12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评价。(10分钟) 2.教师必要的点拨、讲解。(2分钟)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2.学生解答

3.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教师点拨,直至亲自解答。

说明: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要进一步理清知识间联系,做到做一题通一法,会一类。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

四、运用拓展(18分钟) 1.学生编题(2分钟)

2.组内展示,选择最优的题目板书到指定位置。(2分钟) 3.教师有选择确定供全班练习。(3分钟)

4.检查解答情况,也可让编题者说说编题意图。(3分钟)

5.教师补充习题与学生解答(对于理科,如果设疑自探中,教师习题已设置全面,本环节可以删去)。(6分钟) 6.总结(1分钟)

7.学科班长评价。(1分钟)

“三疑三探”试卷(习题)讲评课操作流程

一、设疑自探(6分钟)

1.教师简要点评学生答题情况:指出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屏幕展示),提出本节学习目标(提前书写在黑板右角)。(2分钟) 2.教师公布习题答案,学生对照答案先自探纠错。(4分钟)

二、解疑合探:(24分钟) 1.小组内合探解决问题。(4分钟) 2.教师分配各组演板及点评任务和地点。

3.小组针对任务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让展示同学(必须是本题以前做错的同学)去演板(2分钟),并全面合探教师指出的其它问题,做好归纳总结和及时纠错,为抢答和质疑做准备(2分钟)。4.点评同学逐个问题进行点评、归纳(重点讲解这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其它解法)。(8分钟)

5.针对每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点评归纳不到位,教师要进行补充,并及时出示变式题进行当堂强化性检测。(8分钟)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回顾后,再提出新问题或提出在以上讨论中新发现的问题。2.学生答疑。

3.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学生针对本节探究问题进行编题或变型。(2分钟) 2.组内展示,选择最优秀题目进行投影。(1分钟) 3.教师有选择的指定全班练习。(4分钟) 4.让学生来抢答,并让出题学生评价。(2分钟) 5.学科班长总结评价。(1分钟)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疑自探自主解决基础问题解疑合探合作解决较难问题小组交流学生展示学生点评质疑再探质疑解决更难问题拓展训练出题解决应用问题学校之星最佳小组得展示之星年级分之星点评栏之星质疑班级之星之星

推荐第7篇: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西峡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已成为西峡教育名片,走出南阳,唱响全国。对于模式中的基本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这里不再赘述。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平时的教学活动,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因为种种原因,老师不愿或不敢让学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更不想或不会质疑。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对于质疑再探环节,流于过程,一笔带过,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封闭、灌注变为开放、创新。而作为初来乍到的数学教师如何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呢?这就需要深入探究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老师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征,应该放弃师道尊严,尽量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感到轻松,学习起来就会和老师的教学合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多问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想怎样解答这道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需要讨论交流的?”“你想听一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吗?”“你敢解答这道难题吗?”“(关于这道题、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其实简单的几句话,在学生听来就是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就随之活泼生动起来。在这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随之高涨,探究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

二、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要问

布鲁纳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前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遵循“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问题环境。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与阅历的有限性,往往不知如何去提问。为使学生有问题可提,教师必须更注意这一点。

三、指导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问,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课前,引导学生看到课题时质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主体,在讲授完一节课,特别是新授课时,经常只急于传授知识,而忽略了他们想知道什么。而这时,恰恰是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时机。因此,教师在每次出示课题时,有意训练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什么”之类的问题。长此以往,将培养学生一看到课题就想发问的习惯。

2.课中,引导学生在重、难点处质疑

学生敢于提问,并不代表会问。有的学生爱提问,却并不一定能提到正点上。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提问,特别是与本节课联系并不紧密的问题,先适当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正确引导,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因此,教师在讲解新课时,一方面要注意解决揭示课题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在重、难点处训练学生质疑。在训练的最初阶段,教师应注意给学生一个示范,教学生如何提问。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但他们在学习如何质疑后,非常愿意提问,也非常愿意在提问后解答它。这一部分学生对于带动其他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课后,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质疑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可以采取看板书质疑,也可以看书质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8篇: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提纲

引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河南省西峡县近几年的教研成果,它的特点是:

(一)和常规的教学方式比较接近,易学,易操作;

(二)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提纲

一、设疑自探

1、准备练习(同复习)

2、设疑引课(同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

3、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提出的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二、解疑合探

1、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3、着重强调以下内容:……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2、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3、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任艾玲摘选)

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不是掉在左边,就是掉在右边,能走到终点的,都是适度平衡的优胜者。为官、经商、做事都是如此。

一、胸怀要大度。大度能容人、团结人,心有多大,天有多大,心有多宽,路有多宽。人切勿小心眼嫉妒人,有多大胸怀做多大事。多交朋友才能成就大业。

二、说话要适度。人生首先要管好自己的一张嘴,祸从口出,话多伤人。对孩子要以表扬为主,对部下要以激励为主,对社会要回报,对朋友要感恩,才能换得平安人生,这是最大的幸福。

三、工作要有力度。工作要提倡吃苦、吃亏、吃硬,工作多投入,办事讲力度,推进求效率,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工作要自我加压,人有压力才有动力,铸就业绩,成功人生!

四、事业有高度。为人一世要有成就感。做事要有理想目标,有了高度才能为之奋斗终身。勤业铸政绩,成就铸辉煌,把口碑留给群众,把名声留给子女,把功绩留给历史,后人自有评说。

五、寿命有长度。生命是由每分每秒的时间构成的。这个时间的长短决定寿命的高低。关键要活出质量来,时时都有好心情,年年才有好身体,平日注重生活保健,量变换质变,寿命有长度,才能饱览享受人生。

六、读书有厚度。人生要多读书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历史能使人深沉,学哲学能使人聪明,学数学能使人严谨,学文学能使人浪漫,人的知识结构要博中有专,每个人的文化综合素质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

七、理论有深度。一个人的理论功底决定他发展的空间,有思想的人工作才能潜质和后劲。理论有深度,看问题才能举一反三,做决策才能游刃有余。社会上凡是能做大事的政治家、企业家首先必须是理论家,在纷乱繁杂的局势中准确观察动势,预测走势。更富有前瞻性,未雨绸缪,驾驭局面,获得更大的成功率。

八、视野有宽度。人看问题视野要宽,提倡多维视角看问题,才能全面而准确入木三分。人做事思路要广,切勿“钻牛角尖”,一条道跑到黑,提倡有进有退,迂回前进。视野越宽,道路越宽。要放开视野,多层次交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人气才能聚士气、财气,垂成功业!

九、办事要有速度。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干事业的时间并不长。为此人要善抓机遇,放大效应,做事要讲有速度,要效率。增加时间观念,守时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业。

十、劳累勿过度。人生无论做官做事都活得很累,都是劳其筋骨,透支身体的过程。要把握好生活和工作节奏,切勿过度劳神伤身体。长年过度劳累,会身心疲惫,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最后积劳成疾。缩短寿命,为此人要学会减压释放,善于放弃、舍得和停止。有时工作上会做减法,生命才能做加法。这是人生的辩证法。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推荐第9篇:三疑三探

《杨文普三疑三探讲座》反思

通过参加由西峡一高杨文普校长所做的报告会,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杨文普校长首先介绍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生成背景及成效,接着又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操作流程,最后着重强调了在运用该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是我由杨校长的讲座报告所引发的思考: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

最后,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具不确定性,这就迫使教师在教学之前有各种充分的教学预见,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使多变的课堂始终围绕教学的目标运行。为此也要求教师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技艺,这样才能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否则将会使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质上是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若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困惑。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对整节课的流程、预设都要胸有成竹,同时更要有充分地准备应对课的生成,我们要如何做到充分地备课?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有疑而探,学会高效地合作,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

三、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期尽快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探究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去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

推荐第10篇:三疑三探

课题概念的界定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相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

四、运用拓展节:

一、设疑自探;

二、解疑合探;

三、质疑再探;

四、运用拓展。

所谓质疑即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之意。有效质疑,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学生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形成探索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促进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

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对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调查及师生谈话了解到,当前课堂上学生质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质疑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的情况。每每听课,总会有一些感想和反思,尤其是听了部分执教者的质疑再探环节,更让我产生不尽的困惑。而且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多,这种困惑越积越多,一时难以解决。教师更多是将质疑能力的培养、实施狭隘的理解成了课堂行为方式的改变,热衷于表层次的显现,流于形式、走过程,没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质疑学习缺乏有效指导。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产生了一种惰性思维习惯。怎样为学生的“问”撑开一片心理安全的蓝天,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敢于质疑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转变,进而探究解疑并在解决问题中再次质疑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并作为课题立项攻关是非常必要的。 选题意义

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课题的运作提供了契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为课题的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⑵、小学生,思维活跃,但在质疑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缺少敢于大胆地质疑。分析其原因,不外乎有怕说错,引起同学、老师的笑话,或被多次打击后对自己失去信心;还有部分学生胆大发言积极但不能深入思考问题,出现提出的问题多次重复等现象。因此,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从而善于质疑,提出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增强了自主探索的信心。

⑶、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提问(质疑)。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学生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乐于提问了,会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这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研究价值 我国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问题意识。”列为具体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不是追求在新课程教育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建树,而是追求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学生终身所用!

主要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旨在,通过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地位,能够围绕课题的关键词、重点、难点等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迅速提升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教师展开有效的组织和教学指导,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深切感受的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获得成果的愉悦。为促进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的内容

㈠如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 教室内设立质疑光荣榜,张贴敢于质疑的优秀学生名单和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准备一本质疑记录本,记录自己在课堂中想要提出但由于时间原因未能提出的有价值问题,记录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记录在预习课文和课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其他课程的教师、家长达成共识,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㈡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质疑 ⑴、启发学生敢于质疑

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开始阶段,运用好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 ⑵、引导学生学会有效质疑

首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处提问,向“教科书”提问,向“真理”、“科学结论”提问,并鼓励学生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其次,要鼓励学生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通过表象看到实质的问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往深入想,不浅尝辄止。教师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学会质疑。

⑶、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解疑

解疑就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师生一起研究探讨,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探究的方法,提高了能力,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师生在研究探讨中,如果学生对回答的问题意见不一致,必要时可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解决。但学生讨论的过程,教师不是放手不管,任其吵闹,而是要很好的组织指导,使讨论紧紧围绕着问题有序开展。课堂中如果学生发表了有独创性的意见,提出了有创造性的问题,且符合问题的答案,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由此带动并激发全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即便是有的学生所发表的意见离题较远,教师也不要横加干涉,使其失去自信心。教师应给予鼓励大胆地想或说。引导学生通过课外书、电视、网络、老师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⑷启发学生再次质疑

起疑—质疑—解疑—再起疑—质疑—解疑„„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疑结论中再次产生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并不是代表着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并不是因为下课而代表着本课内容学习的结束,鼓励学生再次发现问题,再次探究。 ㈢教学中如何把握质疑的时机

⑴、如何在设疑自探环节进行质疑? 研究如何把握课题导入的时机,运用复习旧知识,根据新课内容采用谜语、故事、实验、电化教学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马上对新课课题产生疑问,产生探究的兴趣。 ⑵、如何在质疑自探环节进行质疑?

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新课重点,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究欲望。

⑶、如何在总结延伸时质疑?

研究如何在新授知识完成进行总结时,或者在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编写习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并提出与本课有关的,延展性的问题,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也进行积极探索! (4)评价手段

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培养学生的有效质疑能力。

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过程的前期工作之一,是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实验观察法:在学校范围内展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进行有效质疑的实验,教师在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记录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3、问题探讨法:针对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其他老师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整理,逐步完善,进而总结出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采用调查研究、谈话、实验等方法了解我校学生进行有效质疑的意识与能力,研究学生在质疑过程中的想法和需要。

5、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经历实践、探索、修改和完善,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进行有效质疑的经验和方法系统化、理论化,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运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实施步骤:

实验时间:一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 ㈠准备阶段 (2016.11——2016.12)

1、完成课题论证,确立课题。

2、成立实验课题组、填写申报表、完成实验的前期工作。

3、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4、完成对学生研究前的问卷调查。

5、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撰写相关的教研教育论文。㈡实施阶段(2016.12——2017.7)

1、实验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2、对全体学生进行初次测试,确定实验班的基础水平。

3、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个案、案例、进一步研讨。

4、举行校内数学教师公开课,请镇中心校领导,及县级优质课教师来听课指导,集思广益,总结经验,进一步尝试运用。

5、期中、期末全体实验人员对实验情况进行公开全面的汇报(阶段性总结),以便对实验工作进行分析、评价。

6、完成对学生研究中的问卷调查。㈢总结阶段(2017.7——2017.12)

1、课题组完成终期评估计划和总结。

2、课题组成员整理有关课题的资料、数据。

3、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4、结题汇报。

5、实验教师每人完成一堂实验示范汇报课。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成功资料或案例。

2.相关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3.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展示。 4.课题研究报告。

第11篇: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感受 3月25日上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很荣幸来到河南西峡城区的一小和二小学习“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通过听课、评课、大家交流、听汇报使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三疑三探”的教学流程包括四步: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教师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归类整理,其中包括教师必要的补充,从而形成了本节课的自学提纲。接着学生对照着自学提纲自学课本,独立探讨,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则是巡视。在这一步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被教师采纳并作为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这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主动提出的,不是被动接受而被迫思考的,更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而学生通过这种自学方式对习得的知识会掌握得更扎实有效。

第二步,解疑合探。用来检查自学情况的。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然后展示到黑板上,再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与补充。若知识点还有疏漏,教师再补充。在这一步中,小组展示与评价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小组间形成竞争,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达到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目的。

第三步,质疑再探。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共同解决。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再由教师教师精讲。这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四步,运用拓展。教师引领学生编拟基本题和拓展题,然后教师有选择的展示题目供全体学生训练。教师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补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这一步中,学生通过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三。学生及时地反思和归纳,会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这一课堂模式也对教师提出高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从容镇定得解答一切问题。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教师要做到“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还要不停地巡视指导,及时地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感受。它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运用空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值得我去探索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之处。

第12篇:三疑三探

导读: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在县教研室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北关小学的部分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运用后,我在运用“三疑三探”这种教学模式之后的体会,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开学初,在县教研室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北关小学的部分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运用后,使北关小学的教改不断走向深入,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我在运用“三疑三探”这种教学模式之后的体会。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增加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课堂上喋喋不休第传授知识,工作单调无聊。这种模式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迫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这种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 价值,享受教师的乐趣。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

最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学困生厌学问题,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我们教师主导地位早已根深蒂固,由来已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2教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学生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准备充足。

3有时候对这种模式理解不够透彻,死搬硬套和课堂失控的现象,完成不了教学目标。

4有时课堂环节不够优化,存在耗费时间现象。

三、采取措施。

1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精神饱满,学生无奈接受,我们培养一批批只重视“分数”的好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也只看重分数,这样怎麽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实行这种模式也是大势所趋,现在我们刚接触,学习这种模式,这是一种过渡,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不要照搬这种死模式,应把它和新课程结合起来,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

段,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三疑三探”模式。比如,讲解每一课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可以先让教师示范性引领一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养成习惯后再慢慢放手。在学生不会编题出题时,教师可以先出一些题引导学生,慢慢过渡一下。

2语文课堂中,在不预习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质疑自探问题,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课文读的还不够熟练,更谈不上有感情,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课堂,指导学生朗读都应该占着重要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不能走过场,扎实有效地实施每一个环节,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让40分钟出高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照搬,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涿鹿县初级中学

孔令男

2014年7月14日—17日,我参加了县教科局举办的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培训学习,认真听取了西峡县杨文普校长和彭广生局长的精彩报告,向我们真实的展示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真正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使我对“三疑三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了全面具体的认识。在小组学习探讨中,我也是受益匪浅。可以广泛的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思想经验,充实自己的头脑,扩展思维的疆域,体会互助合作的乐趣等等。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这几天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增加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课堂上喋喋不休的传授知识,工作单调无聊。这种模式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迫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这种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享受教学的乐趣。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另外,通过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主导地位早已根深蒂固,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方法得当了,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且教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学生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准备充足,预设问题要准确全面。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却是我学习的开始。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潜心钻研,深刻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内涵,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第13篇:摩擦力三疑三探教案

摩擦力三疑三探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滑动摩擦,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摩擦力的应用,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木板、重物、毛巾、轴承.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用比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没有开始运动,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

桌子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它的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我们用比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开始运动起来,这时推力的大小超过了摩擦力.

当桌子运动起来后,我们必须继续施加推力才能使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用力,桌子会停下来,这时的推力用来平衡摩擦力.

二、设疑自探

1.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表面不光滑.甲、乙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挤压,两个物体的凹凸部分相咬合,甲物体要发生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乙物体对甲物体的相对运动有一种阻碍作用,这就是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

(1)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教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应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2)学生实验(课本图912)

教师: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知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操作)

(3)学生实验

教师:在木块上放一个铅笔盒,这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再测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操作)

(4)学生实验

教师:将毛巾铺在木板上,把木块放在毛巾上,测量木块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操作)

(5)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摩擦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起阻碍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三、解疑合探 增大有益摩擦

教师: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请人说说摩擦力的有益之处.

(学生回答)

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很难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

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大家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

(学生举例,教师讲评)

四、减小有害摩擦

教师: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

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

大家想想,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有害摩擦,应该使物体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摩擦力减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放一排圆铅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

(学生操作)

可见,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 还有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动,减小了摩擦.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气垫轴承、气垫船就是利用气垫来减小摩擦的.

(四)置疑再探 摩擦力的种类 1.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

3 3.滚动摩擦力

五、总结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常用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更粗糙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使摩擦面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这三种方法.

六、作业

新课程探究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4篇:三疑三探复习资料

谈三个问题: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学生创建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行?

在实践洋思经验中他们发现:接受型变成思考型,是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学生观察、发现、质疑、探究习惯逐渐形成,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研室杨文普主任的带领下,在广大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的不断学习、借鉴和实践中,他们逐步总结生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三个重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操作流程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

①创设问题情景。上课刚开始教师就要通过生活实例、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②设置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提出,若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明白: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提纲,问题设置的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

③学生自探,也就是学生针对自探问题,自主探究,这里要让学生做到三个明确:一要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二要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这里的“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①提问与评价。操作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②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答对了,说明这个问题全班都解决了,不需要在此浪费时间,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让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③是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以上两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同一堂课中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解疑自探—、设疑自探

二、解疑自探二„„等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课本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此环节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①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②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③反思归纳。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以上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流程,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三、实操中注意的事项

评课座谈中体会:不要全盘照搬,要避免“拿来主义”,要灵活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或同学科的不同课型,同课型的不同内容、同内容的不同情景、同情景的不同学生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设疑自探”环节。

①自探提示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不要设置让学生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答案,不需要思考或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②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应“管住”嘴巴,静心察言观色,需要与学生交流时,以个体轻声交流或以态势语的方式进行,给学生以静心思考的环境。此时,教师也不要以为自探是学生的事,要么甩手闲转,要么翻看教案,事不关已。教师要眼亮起来,心活起来,用心用眼捕捉自学信息,适时地勘察学情,督促、引导没有进入自学状态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不要怕费时,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在自己的耐心等待下,一个个小脑袋会思出精彩,想出惊喜。 第二“解疑合探”环节。

①“解疑”时紧紧围绕设疑自探提示中的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讨论。对于重点问题更要小组成员互相议论,避免重点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导致课上不足课下补的不良现象,教师应采取“交流—评价—再交流„„”的方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次次交流评价中激活思维,升华认识,感悟道理。

②“合探”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合探时的小组讨论要按照“由弱到强”发言顺序, 提问要优先从每个组的学困生开始,避免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否则,学困生会越来越“困”,越来越“哑”,班级两级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空话。 “

第三“质疑再探”环节,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无“疑”可“质”的情况。为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话语中、从眼神中启发学生质疑,期待学生质疑。可沿着“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的思路进行,教师既不要替学生质疑也不要变成答记者问,学生一问教师一答,违背“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第四,运用拓展环节,教师编拟的习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距离新课最近,最能训练学生新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完成。

四、实操中的思考

(创造性吸收、借鉴“三疑三探”,努力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1.加强我校“课堂教学”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融合。(比如①设疑“自探环节”中的“自探提示”如何突破;②“释疑环节”可以采用“闯关”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目标明确,方法具体,便于学习,便于操作。为参考和学习借鉴,结合我校“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创新教学”,组织我校骨干教师学习研究,真正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全面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的操作规程。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实践,认真研讨,待时机成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大型观摩课,展示学习成果,大胆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我校“新”教学模式团队建设。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在西峡县教研室这支专业团队的直接推动和引领下形成的。我校要在县教研室指导下,组建“课堂教改”团队,推广借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首先,我校要把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各学科县聘教研员对这种模式要加强学习,认真研究,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克服简单的拿来主义,努力探索适合我校教学实际,具有我校教学风格的“新”教学模式。

其次,要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通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千方百计提高教师运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切实抓好“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尤其是小组的评价机制的制定,把“相信学生”作为第一出发点,充分体现合作共赢。充分引进竞争机制。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培养自学能力。学生互相评价一定要公平公正,克服集体主义的负面作用。

3.合作、创新、提高。“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是在“洋思目标教学法和杜郎口课改”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提出的,因此,我们今后要把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改新理念,是目前乃至今后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既要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做法放到新课改理论中去对照、去检验,以新课改理论去指导模式的推广。同时又要以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契机、作载体,鼓励广大教师继续深入学习研究课改新理念,把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尽快推向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

第15篇:三疑三探 心得体会

感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新课改以来,我也尝试了不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实践运用,我觉得推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一、“三疑三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疑三探”分为四步:1设疑自探、2解疑自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照这四个步骤,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解探,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归纳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三疑三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生怕漏掉一个地方,是填鸭式的教学,至于学生能否活学活用,不可而知。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了启发、诱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独立自学探究尝试解答问题,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做得多了。

三、“三疑三探”提升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习惯的养成。

我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习提问、解答。虽然刚开始学生无所适从,通过引导学生慢慢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自探,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锻炼了特们的能力;通过合作解疑,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质疑再探深化了知识和能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拓展把语文和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感悟到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他让学生在语文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更适应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乡、我校的契合度很高,拥有良好的发展土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结合班情灵活运用该模式,为学生思想的解放装上一对“自学”“会学”的翅膀,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6篇:三疑三探实施方案

安小“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唤醒学生的主题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们作为首批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校之一,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了更好地推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运用,特制订中心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实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应具备的能力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学习、实践、创新为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构建高效课堂新模式

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和超越自我的幸福。

2、改变评课标准,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同时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学生释放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

3、实现教师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钻研的转变,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

4、唤醒学生的主题意识;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递课程改革的正能量。

三、实施步骤

我校结合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和学校实践,试验分两步走: 第一步:试验先行,骨干驱动,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助力;

第二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铺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2月)

本阶段目标为: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教师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认识到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理解掌握“三疑三探”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及精神实质。

1、外出取经。首先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通过考察、学习、汇报、交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解掌握“三疑三探”的基本教学模式的原则及流程,领会该模式的核心思想内涵。

2、转变观念。做好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全体教师都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

3、加强学习。将搜集到的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印刷 ,发给每位教师 ,供教师在课余时间及活动时统一组织学习,将带回来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分发到各年组,供各年组在活动时统一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及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

4、实验班带动。在选择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学科作为研究内容、在一到六年六个年级中分别选出两个实验班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质内涵探索实验。

5、骨干驱动,师范引领。选拔校内名师、骨干教师作为实验教师,制定“中心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推广实施方案”,为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6、全员参与 。非实验教师要在在自己所带班级的所任学科里尝试运用,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学习打下基础。

7、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8、建立班级学习小组,明确职责,建立评价机制。小组名单上墙,要有组名,口号。

9、班级布置:每个班级要有三疑三探的标语、口号,大力打造舆论氛围。第二阶段:示范带动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本阶段目标为:

以实验教师为中心,从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尝试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加强听评课的力度,充分发挥第一梯队实验教师的核心带动作用,其他教师逐步模仿。

1.实验教师在组内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验老师为主,形成电子教案。首批9所实验校,按照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分工安排,及早备好教案,并做好个性化修改。

2.实验教师在自己任教学科的班级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其他教师逐步模仿。

3.参加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的领导要跟踪听实验教师上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验课,零距离感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力争尽快收到成效。 4.学校安排教师讲公开课并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同时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三疑三探” 各种赛课活动,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初步形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在第二阶段结束时要求实验教师写出心得体会,让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在此基础上组成“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运用的第二梯队实验 教师,形成责任帮带的关系,为下一阶段的整体推进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整体推进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

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在全校各年级、各学科中全面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全校推广。

1.以年组为中心,带领教师研究教材的核心内涵,厚积薄发,匠心独运,群策群力,凝结集体智慧的结晶,制定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2.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自行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动邀请同学科教师进行听课,评课,达到自我加压的目的。

3.学校领导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情况,研究问题、创新推进。

4.通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能力,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5.抓好检查落实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要切实保证每节课都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每堂课都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案。

6.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能规范说课、上课、评课,以及反思活动,学年结束时,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质量较高的实验推广总结或论文。

7.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培训实验教师的力度,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深入运用推广打好基础。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9月---2016年6月)

本阶段目标为:系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经验,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以便更好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1.及时总结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与方法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开展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和资源共享活动,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2.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把学习推广活动引向深入。

3.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好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准备,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 刘林波 副组长: 王宴

全面负责“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指导、设计、督导工作 2.业务指导小组 组 长: 王宴

组 员: 章迪 王林荣 王凯 杜文杰 丁萌 李婷 李阳 杨永伟 (各学科各年级中的骨干教师)

具体负责本校或本学科的课堂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推广、工作

(二)具体措施

1、年终考核:

为保证推广应用的效果,学校要对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及推广应用的效果进行考核,平时 教务处对教师的说、评课活动及教研活动进行考核;教研室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计划总结及教学反思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并进行考核;教导处对教师备课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指导与检查督促;学校推广应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领导小组分期分批对教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进行过关验收,期间要树立推广应用的典型,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年终考核中要加入教师推广“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效果的考核。

2.完善制度: 学校在实施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后,要形成学习推广先进教学模式的新方案。全校教师都要在原来学习推广先进教学法的基础上按学科、学生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点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时,融入其他先进教学法,努力做到创新运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的局面。

3.比学赶帮:参加西峡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的学校领导和推广的骨干教师除了要组织开展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外,还要结合 教育局开展的 各种活动,积极与兄弟学校交流,把教学方法的运用纳入到校际交流活动之中,相互取长补短,力争做到区域内整体推进。

4.以研带赛:以研讨、分析、座谈活动和教师优质课竞赛、先进教学法竞赛活动为载体,以研带赛,以赛促研。定期举行“三疑三探”课堂技能大赛和优质课竞赛、先进教学法竞赛活动。学校要求全校试验教师都要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上人人过关,这方面工作做的好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学习推广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态度不积极或效果不明显的将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

5.领导带动:校长要起好新课程的引领作用,牢牢把握以教学领导教学的主动权,每学年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都要借班登台讲一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的示范课,和教师一起平等对话,共同走进新课程。

6.绩效考评:率先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能参加校级观摩课的教师以及参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可在年终考核总分中加1-5分(讲一次公开课加1分,5分封顶,参加县和学区优质课竞赛/说课竞赛的教师获一等讲加5/4分,二等奖4/3分,三等奖3/2分)。

7.奖励先进:学校要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先进个人年终进行表彰奖励,树立表率,在全校全面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各个学科的运用。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法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换位,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并以多元化的活动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多渠道,多形式为教师搭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17篇: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一

新甸一中

杜微

在“三疑三探”的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二

新甸一中 杜微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我认为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我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我认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么优秀,是不是我们学习、运用之后就一定要完全否定以前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呢?

我认为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前优秀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我们可以考虑有机地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法融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形成更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偏离“三疑三探”的精神实质---即:“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三

新甸一中 杜微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1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还是一个自我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不过,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会继续努力。

第18篇:“三疑三探”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作者:教研室 发布时间:2008-10-20 来源:西峡教研室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

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

二、问题合探二„„等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其实,“运用拓展”这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是按“三疑三探”的步骤和理念进行的,是课堂教学中巩固新知的新一轮“三疑三探”。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特别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使用灵活模式(即灵活运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如也可以在运用拓展之后让学生再次质疑等等。同时,也可以把“三疑三探”模式同其它模式整合运用,构成整合模式。由此可见,“三疑三探”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这样给教师灵活辩证地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如此说来,有人可能认为“三疑三探”模式有一定的程序,是束缚教师手脚的条条框框,是教条主义的东西,这种认识是不妥的。因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本身,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指出了一道符合新课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是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但教学情况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生搬硬套所造成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本身的错,而是教师使用不当。

因此,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切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必须深刻领会“三疑三探”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以学定教,以生施教,最终把“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融汇贯通,发扬光大。

?

第19篇:三疑三探资料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

二、修改原因

为了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课堂40分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从书山题海走出来,会学、爱学数学。我校以学习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抓手,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展开本轮实验。

实验过程中,为了积累经验,使实验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起初,我校只在

四、五年级各选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级。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他的教师也熟悉、了解了“三疑三探”模式之后,我校又将让全校数学教师都加入到实验中来,但由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只在四到六年级进行实验。

由于是我校第一次正规的研究一个课题,每一个步骤都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体验,从最初的方案制定,到正式的实验过程,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然而,过程中,听市教研室张海燕老师对我们的课题实施做的验收评价,我们才知道我们做的失误太多,走了很多弯路。归结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题方案的制定不规范,课题的核心概念没有进行界定。

2、收集整理的资料与所要论证的课题没有必然联系,而且缺少提炼总结。

3、没有学生的初测数据,最后缺少对比的对象。

4、由于实验教师变动很大,很多班级无法全程参与实验,能用于观察、测量最终实验结果的班级太少。

有鉴于此,中期验收后,我们立刻开会研究,决定重新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在最后的阶段中一定要认真实验,争取顺利结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是针对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尝试解答问题;解疑合探是对教学任务进行合作探究,解决相关疑问,当堂解决本节主要的疑难问题;质疑再探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

2、自主探究能力:“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数学探究则是指对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原理、法则,或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是以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数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探究活动。自主探究能力的概念范围很大,由于本课题是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此处我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指的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选择适当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归纳、概括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四、课题由来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当前的课堂教学已进入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时代,许多教师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智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目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进行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提供了可能。

国内外对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已纵说纷纭,特别是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教授指出:让我们从课堂上做起,目标让学生自己明确,练习题材让学生自己提供,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让学生自己解决,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商定,结论让学生自己概括,小结让学生自己完成等。许多一线教师都已摸索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特别是河南省西峡县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已经获得全国教学的优秀示范荣誉。“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的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继承目标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洋思教学模式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突破,有效解决了当前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厌学”、“辍学”、课业负担过重、教学质量难以大面积提高四大问题,破解了教师职业倦怠、实施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两大难题,开创了我国县城中小学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先河。

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加上我校教师整体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总体不是十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造成一种教师工作负担与学生学业负担都过重,但是学校教学质量却始终难以提高的奇怪现象。所以,在具体考虑我校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成功经验,逐步探索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一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研究对象

四——六年级学生

六、实验的理论依据

1、人本理念: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的教学过程为基点,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潜能,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2、开放理念: 开放教育代表着一种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它体现现代教育的一种综合化趋势。现代认知心理学主张教育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开放性教育因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种的教学媒体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建立认知结构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教师有效的开放引导,让学生建立丰富的知识与开放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认知灵活性和经验的开放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刚性的教学目标为弹性的教学目标,变封闭的教学内容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变讲解式的课堂教学为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育,变单一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为多元化地教学评价方式。

3、创新理念: 我们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为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为创造性而教”的意识和热情,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创新教育策略,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鼓励学生独立想象,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七、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进一步对人际环境的拓宽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教育教学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发挥各自的特点。具体来说,从教师角度看,通过课题研究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方式,并力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使得本课题研究的模式能得到实际应用并发挥出一定的实效;从学生角度看,通过以上研究与实践,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转变数学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八、实验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特别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以鼓励为主,不讽刺挖苦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更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与建议,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活动原则:活动既是人的生命形式,也是人的发展方式。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实现认知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各种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源泉。”真正的教学活动是多维互动的,包括教学主客体互动、师生间认知互动、师生情意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学生在互动中能自主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既实现探索、理解、运用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3、差异选择原则: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造的潜能,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条件、学习手段、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选择适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略,并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反馈与矫正。

4、创新原则:善于采取批判性的态度和精神,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善于采取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把分析性思考与创造性思考结合起来,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来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九、实验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相互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归纳创新,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活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新知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8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先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

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

二、问题合探二„„等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新授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根据课的生成情况,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进行“一般性强化运用”和“拓展性变式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使用灵活模式(即灵活运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如也可以在运用拓展之后让学生再次质疑,设疑自探中的“疑”也可以由学生尝试提出等等。同时,也可以把“三疑三探”模式同其它模式整合运用,构成整合模式。由此可见,“三疑三探”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这样给教师选择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学者就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本身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指出了一道符合新课标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是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但教学情况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生搬硬套所造成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本身的错,而是教师使用不当。

因此,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切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必须深刻领会“三疑三探”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以学定教,以生施教,最终把“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融汇贯通,发扬光大。

十、实验方法

1、实验总结法:设实验班,确立实验对象,进行有控制的实验并及时总结。

2、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

3、对比法:根据教师能力水平、班级学生学习水平相对对等的原则,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级,定期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选择、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的对比,及时总结得失。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实验课进行有重点的个案研究,从中归纳概括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5、问卷调查法: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知识、情感、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对实验过程进行随时调控。

一、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2012.3—2012.6)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确定研究对象,落实实验小组。

4、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第二阶段(2012.7—2014.5)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

2、各实验班级正式实施实验,在实验中逐步熟练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写出实验论文。并完成各种检测,整理分析检测结果。

3、收集优秀课例,针对典型课例组织制作课件。

4、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5、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第三阶段(2014.5—2014.6)总结阶段。

1、整理实验数据与资料,对实验进行效果检测,对课题实验进行自我评估。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二、实验变量:

1、自变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地运用。

2、因变量: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变化。

3、干扰变量:学生间的差异;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实验教师变动。

4、可控变量:关注学困生,分组学习时注意均衡搭配不同层次学生,对实验教师加强培训、跟踪听课。

十三、实验条件:

(一)、本课题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教师和学生对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有过一定的接触和尝试,对于研究的展开有了基础保证。

(二)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给予大力的支持。

(三)参与研究的教师中,董桂琴是“市级小学数学名教师”、县教研室教研员,李晓霞曾获“自治区青年基本功大赛”数学组二等奖,其他教师也分别是县学科带头人和县教学能手,都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很好的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课题研究组组成人员

(一)课题领导小组

长:贾智捷(校长)

副组长:王敏慧(副校长)

(二)课题组:

负责人:董桂琴(县教研室主任)

李瑞祥(教务主任兼数学教师) 组

员:

李晓霞

韩秀华

张美丽

苏秀玲

孙晓燕

郭丽荣

边冬梅 贾玲利

白永利

王冬梅

何秀莲

郝爱玲

李月英

武丽珍 吕海霞

董翠莲

刘慧耀

刘玉兰

第20篇:“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学习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法的心得

盐边县中学校 黄长秀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学改革,应市教育局在全市高中全面推行河南西峡市的“三疑三探”教学法的要求,我们一行4人于2015年10月10日——2015年10月18日赴河南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学习“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亲身体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流程和实际效果,领会到该教学方法的优点。

到了西峡,我才了解到了关于西峡第一高级中学的一些历史,该校跟我们盐中一样,地理位置不占优势。2003年以前,该校的教学质量连年在南阳市排名靠后,经常是市教育局点名批评的对象。2003年学校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后,初步改革教学环节,并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改善了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学校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学校不仅摘掉了教学落后的帽子,还让学校在全国闻名遐迩,成为高考名校。我也终于明白我校领导让我们深入“三疑三探”教学课堂的良苦用心,适当的改革也许会让我们盐中向“教师高质量教学,学生高质量学习“改变。

走到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校外,映入眼帘的是该校2015年高考考入重点大学学生的照片,把整个校园的外围墙面都铺满了。走进西峡一高,我感觉学校整体学习气氛比较好,到处都激励学生学习的标语“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型人才 ”、“ 全世界都在等你成功的消息 ”“ 如果要挖井,一定要挖到水为止 ”……,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也很好,“班级简介”“追梦未来”“教改之窗”“学习园地”……,还有学校每次统考月考学习功勋榜都张贴在教学楼墙面上,很有激励学生“永争第一”感觉。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西峡一高学习参观了3天,我总共听了11节课:7节新授课,1节试卷讲评课,1节复习课,2节随堂听,让我更加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面就是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老师把握整个课堂流程,这种教学法看似老师讲的少了,其实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要求更高,老师也要有很强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学生偏难怪问题的能力,以确保课程高效的完成。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的授课步骤可以体现为: 1.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大多都是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情境); 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本节课要学习和重点掌握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组合探(小组全部学生站立起来发挥小组智慧,补充自主探究的遗漏);4.学生展示和评价(小组代表展示探究问题的答案,其他小组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评价并补充);

5.再质疑(评价不足的地方,还需要补充扩展的地方,还有的疑问);6.拓展运用(高考题,学生自主编题,变题); 7.学生总结评价课程结束。

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根据高中上课类型,针对课堂教学研究出了新授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习题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试卷评讲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复习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新授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10—15分钟),教师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学生独立自探。

2.解疑合探(17分钟),围绕自探提纲,发挥小组智慧,对自探中的难点进行探讨整理并达成共识,来使用多媒体展示出展示小组和相应的评价小组,由规定小组完成展示(板书展示和口头展示),再由评价小组打分并强调关键点和其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在奖分榜上及时给评价人记分,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可双倍加分。

3.质疑再探(5分钟),学生针对展示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争相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错误直接由老师回答。

4.运用拓展(7—13分钟),引导学生编题或老师拓展出高考题,学生争先抢答,最后由学科班长总结评价,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得分最高的小组和需要努力的小组。

因为我此次参观学习听得大多都是新授课,所以对“三疑三探“新授课还是有很深的体会,首先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此中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对新知识的探究具有积极主动性,而且该校学生认为这样学习很有趣,有趣的学习才是学生学好的前提。再者,就听得几节课而言,我感觉高一学生在展示、评价、抢答环节没有高二高三的的学生表现好,所以高一的老师都在适当的提醒和训练学生“三疑三探“各个环节的应答模式。最后,我感觉学生通过这种新授课模式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小组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有什么问题在小组内及时解决,没有学习负担。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让他们有趣的学,也让老师走出了”满堂灌”、学生“学习难”的困惑,也让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上改革之路。习题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4分钟)。 2.学生编题和练习(24分钟)。

3.老师出示高考题,与学生自编题作比较(6分钟)。4.教师出示变式习题给学生解决(8分钟) 5.总结与评价(3分钟)。

虽然这次西峡一高之行我没能听到习题课的这种教学模式,但从我听到的其他课中感觉到了这种习题课肯定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脑能力,在新授课时学生基础知识把握得好,有些学生能很快的编出题,并说明编题意图,以及并出题所考知识点的透彻分析,真是让学生用心用脑的去学习和运用知识了。 试卷讲评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6分钟);

2.合探、质疑和拓展(37分钟);3.小结(3分钟)。

试卷讲评课时老师会分析考试的总体情况,让学生总结在本次考试时的优缺点,然后老师根据考试展示出试卷要质疑解答的题号,并让学生再充分审题,学生解答疑惑,说明并解答出该题的考点,错误点。然后老师再进行变式训练。听了这节课后,这让我想起了我教的平行班的学生,他们考完试有些同学知道答案后,只在试卷上标上正确答案就完事,没有用心、用时去想自己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知识点没把握好?审题出错?马虎?还是自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好?平行班学生学习很少有主动性,基本都是被动的,学各科知识结构也都是混乱的。所以真的应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学生想学了主动学了他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才会运用,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复习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5分钟);

2.合探质疑和拓展(38分钟);3.小结(2分钟)。

学生能很快的整理出复习内容,并运用知识做典例题,或学生自主编题考其他同学,或老师出示高考题进行小组合探并抢答,这里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有趣的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自己的优越感。

总之,不管是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复习课,用”三疑三探’教学法上课 是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趣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学生长期受“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影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不仅会做题,还能说出题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的自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当然学习起来轻松快乐,没负担。

三疑三探地理教案模板
《三疑三探地理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