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赴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15:3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台湾之行,难忘之旅

——赴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学习心得

我十分荣幸作为湖北生态学院环境艺术系的教师代表远赴台湾中州科技大学交流学习。2015年9月11日,背上行李,我们一行11人(2名老师9名学生)踏上了赴台湾交流学习之旅。虽然只有短短的23天行程,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在台湾中州科技大学交流学习的21天,给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记忆,使我受益匪浅。

一、台湾初象,繁华不在

印象之中,台湾作为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实力非同凡响,在我们的脑海中想象着台湾应该是繁华的热闹的大都市。可是当飞机到达桃园机场后发现,现实与想象永远存在着差距。

台湾大多数的建筑建造年代都比较久远,而且街道,室内装修,城市规划等都比较老式,与上海等新兴的国际大都市相比,显然已经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台湾的“繁华”其实也不过如此。在一些地方看得到经济发达过后的一丝萧条,和路人聊天,听人说起近年来领导人都忙于政治,争夺权利,经济都无暇顾及。我想,这可能是台湾现状的比较现实的一个原因。

二、交流学习,台湾素质

此次旅行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在台湾中州科技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在校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同于生态学院的校园文化,各学校的主要领导全部都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分别热情洋溢地介绍学校的发展里程,学校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经营与管理理念,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成绩,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学校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优秀学生代表(各校的校史馆内容丰富,资料详实)。 基本感受:

1、台湾的校长、教师整体素质高。

2、学校非常重视特色创建和发展。我们参观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3、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只要教师有需求,学校认为合理均可建立相应的团队,并给予时间和经费支持。

4、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发展。

5、环保意识强。印象最深刻的是到处可见的分类垃圾桶,在大陆的绿色学校中虽有垃圾筒分类,但没有分得这么多,一般的学校根本没有分类垃圾桶。这体现了个人素质和社会文化、环保意识的差距。

三、美丽宝岛,食行台湾

台湾之美,在于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着它独特的风情。台北的101,台南的安平古堡,阿里山神秘的自然风光,日月潭看不尽的美景,吃不完的小吃盐酥鸡、麻薯、药膳排骨等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更是让我留恋不舍。在出门游玩的过程中,感觉台湾人对大陆的人特别亲切,大家开玩笑说是有人来送钱了能不高兴吗。我觉得这应该是教育和文化认同的原因,虽然有种种差异存在,台湾的人依然认同台湾人大陆人都是中国人的观念,这在台湾人心里应该是根深蒂固的。中间台湾同学也有谈到说不管什么政治的分歧,“和”才是最重要的。这点我们也是都认同的。

当然,毕竟是在台湾,与相同点比较来,不同点肯定是更多的。首先是对于城市的印象,台湾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就是机车(摩托车),几乎没有人把自行车当作交通工具。而且台湾似乎很少有人坐出租车,来往的出租车比较少,而且大多都是空的;其次是台湾城市交通秩序非常好,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台湾各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见不到随地乱扔的垃圾,非常整洁,居民的环保意识很强。

四、时间短暂,收获颇丰

在中州科技大学短暂而又愉快的23天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城市文明,不一样的人文美景。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充满乐趣的互动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生动、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轻松掌握知识;作为年长于学生、社会经验丰富于学生的教师,除了教授知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意识到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走的更远。

毛柳青 2015年9月

赴台湾学习心得

《赴台湾学习心得》

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袁梦醒)

关于赴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学习交流的通知

赴台湾考察报告

中州大学学生会

中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

中州大学校徽

工作总结078赴台感想—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赴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学习心得
《赴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