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最新最精辟人力资源二级考试简答题(小抄)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第二章

1.超事业部制

超事业部制首先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然后将提供产品种类相近、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或者顾客对象相同的事业部组合在一起形成超事业部,即在公司总经理与各个事业部之间增加一级管理机构。 标,但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子功能单元来说,他还受到以下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1相关技术状态,从事劳动活动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的影响2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状况3服务、加工的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影响。4本部门对岗位任务目标的定位,主管对本岗位工作的分配指派以及领导领导行为。5本岗位不同时段不同经历任职者思想意识、主观判断、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3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则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 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 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

7.关注特殊员工 8.慎重做决定 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第三章

13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培训的目的2.培训的目标 3.优点:1.可利用几个事业部的力量联合开发新产品,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进度,以更快的形成新产品的拳头优势2.超事业部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事业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向,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3.同时能够使公司经理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企业重大战略性决策上4.有利于为最高领导层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缺点:由于超事业部增加了管理层次,一方面会加大企业内部横向、纵向的协调与沟通的工作量,降低决策与执行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管理人员和管理成本增加等一些新问题。

2.分权组织特征 ①只有总公司才是真正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而总公司下的各专业分公司是“模拟”的经济实体。②只有总公司的总经理才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只有总公司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③实行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它兼有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的主要特征。

3.网络型组织与一般流程型组织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更大更灵活性,是一种市场驱动型组织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3、流程的动态特征更为明显,能够实现对市场的敏捷响应

4、具有突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5、工作地点离散化,能够充分利用外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成本共担,降低生产成本

6、企业之间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而结成的一种短暂的动态联盟

7、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从而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8、企业规模小型化趋势更为明显

9、要求有更为完善的网络技术。

4决定工作岗位存在的前提 虽然岗位的任务和目标属于本单位亦即所属分支系统,决定于分之系统的总任务和总目个人意志等,对岗位工作任务和目标所产生的反作用。6企业生产业务系统的决策7工业工程师、劳动定额师等职能性技术专家对岗位设计的影响8软环境条件影响

5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 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详实的资料。

(3) 在分析人力资源需要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 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6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 编写人员配置的计划;编制人员需求计划;编制人员供给计划;编写人员培训计划;编写人力资源费用计划;编写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

7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

一般因素主要有11个: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生产需求(或者企业总产值);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料状况);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追加培训的需求;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旷工趋向(或出勤率);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工作小时的变化;退休年龄的变化;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8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1概况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定位和作用限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要求。7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要求,以及配套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兑现办法做出明确规定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做出原则规定9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10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9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一)准备阶段 1.收集必要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姐 3.测评方案的制定

(1)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

(2)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和参照标准

(3)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参照标准

(4)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

10笔试的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步骤:1成立考务小组,有效推进整个过程的实施2制定笔试计划,包括目的科目确定,组织安排,试卷装订评阅,经费预算与效果预测3设计笔试试题4监控笔试过程5笔试阅卷评分6笔试结果运用

11面试的实施技巧 简答 1.充分准备 2.灵活提问 3.多听少说 4.善于提取要点 5.进行阶段性总结 6.排除各种干扰 7.不要带有个偏见 8.在倾听时注意思考 9.注意肢体语言沟通

12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 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 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培训对象和内容4.培训的范围 5.培训的规模6.培训的时间 7.培训的地点

8.培训的费用 9.培训的方法10.培训的教师11.计划的实施

14年度培训计划的基本内容:1培训目标2培训时间和地点3培训内容和课程4培训负责人与培训师5培训对象6配需教材及相关工具7培训形式与方法8培训预算

15年度培训计划设计的主要步骤1培训需求的诊断分析2确定培训对象3确定培训目标4根据岗位特征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5确定培训方式和方法6做好培训运算经费预算与控制7预设培训评估项目和工具8年度培训计划的确定方式

16实施培训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1企业全员培训文化教育2企业全员培训环境的营造3企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4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与管理5企业员工培训成果的跟进6全员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7员工培训激励机制的确立

17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

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教材4.教学模式

5.教学策略6.课程评价7.教学组织8.课程时间

9.课程空间10.培训教师11.学员

18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模式4课程策略5课程评价6培训教材7培训时间8培训空间9学习者10执行者

19接班人计划实施流程:1评估关键岗位确定继任需求2确定核心人才素质特征,构件素质模型3选拔继任计划候选人4培养核心人才继任5接班人培训计划实施与反馈

20培训成果的四级评估体系:

(一)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即是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

(二)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

(三)行为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

(四)结果评估是第四级评估,通过对质量、数量、系

4.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考评前和考评后的修改与调整)

23战略导向KPI体系与一般绩效考评体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从绩效考评的目的来看,前者以战略为中心而后者以控制为中心2从考评指标产生的学性、系统性和精确程度,对考评方法即工具运用和考评的结果具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6 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缺点 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点 1.360度考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注意的是:对不同的考评者,应使用相同的权数以保证公平。(5)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无违规行为。(6)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7)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进行保密,上级评价除外。(8)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企业或学员上司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进行考查,与培训前行进对照,判断培训成本的转化情况。

第四章

21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一)要素图示法

绩效要素图示法就是将某类人员的绩效特征,用图表描绘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确定需考评的绩效要素。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采用专门的调查法,在调查表中将所有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要素和指标一一列出,并用简单明的文字对每个指标作出科学的界定,再将该调查表分发给有关人员填写,收集、征求不同人员意见,最后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通过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事件或岗位的绩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来确定绩效考评指标和考评要素体系。

(四)面谈法

面谈法是通过与各类人员,如被考评者的上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被考评者以及与考评者有较多联系的有关人员的访问和谈话收集有关资料,以此作为确定考评要素的依据。

(五)经验总结法

根据特定时期的用人政策、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考评单位所积累的经验来确定考评的要素,

或者参照总结一些较为权威的绩效考评要素体系以及同行业单位人员绩效考评的经验,再结合本单位的情况以及考评目的来确定。

(六)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最负盛名的促进创造力的技法之一,这是由“头脑风暴法之父”亚历克•奥斯本提出的。

22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

1.工作分析(岗位分析) 2.理论验证

3.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过程来看,前者是在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对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产生,后者通常是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的绩效和目标产生的3从考评指标的结构上看,前者是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后者以财务指标为主4从指标的来源看,前者来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竞争的需要而后者与组织战略的相关程度不高。

24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

(一)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

(二)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

(三)根据提取的关系指标设定考评标准

(四)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五)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25绩效考评误差的识别1分布误差

2晕轮误差晕轮误差亦称晕轮效应、晕圈错误、光环效应。指在考评中,因某一个人格上的特征掩蔽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3个人偏见

个人偏见亦称个人偏差、个人偏误,即基于被考评者个人的特性,如年龄、性别、宗教、种族、出身、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因考评者个人的偏见或者偏好的不同所带来的评价偏差。4优先和近期效应:以时点代时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优先效应是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作出的决评价,以前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信息,从而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考评偏差。近期效应:以近代远的误差。5自我中心效应这种误差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或按照自己认为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因而偏离了评价标准:对比偏差、相似偏差6后继效应后继效应亦称记录效应,即被考评者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7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工作绩效评价标准的科

2.360度考评方法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3.360度考评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更为和谐的工作关系,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管理者发现并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提高组织绩效;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被考评者只追求某项工业指标完成的短期行为,使其着眼地公司或部门的长远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 4.360度考评采用匿名评价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使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5.360度考评充分尊重组织成员意见,这有助于组织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而创新性又恰恰是现代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

6.360度考评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7.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二)360度考评方法的缺点 1.360度考评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比重较大,定量的业绩评较少。

2.360度考评的信息来源渠道广, 但是从不同渠道得来的并非总是一致的。

3.360度考评增加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

4.在实施360度考评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带来企业文化震荡、组织成员忠诚度下降等现象。

27实施360度考评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2)实施306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时期,或走下坡路时,不宜采用360度考评法(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4)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如使用加权平均方法或其他量化方法,整理汇兑核算多位考评者的评价结果,需要

关注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28绩效反馈面谈的程序:1为双方营造一个和谐的面谈气氛2说明面谈的目的、步骤和市局3讨论每项工作目标考评结果4分析成功和失败原因5与被考评者讨论考评结果6与被考评者围绕培训开发的专题进行讨论,提出培训开发需求7对被考评者提出的需要上级给予支持和帮助的问题进行讨论8双发达成一致,在绩效考评表上签字

29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评估的内容:1对管理制度的评估2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3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评估4对考评全面全过程的评估5对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衔接的评估。

30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方法 1座谈法2问卷调查法3查看工作记录法4总体评价法包括总体功能分析、总体结构分析、总体方法分析、总体信息分析、总体结果分析

第五章

31薪酬市场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调查目的

二、确定调查范围

三、选择调查方式

四、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32薪酬满意调查分析

发现问题:1该公司三类人员的薪资水平低于市场水平2对一般员工而言现行的技术等级工资制度不能反映岗位劳动差别3对中级管理人员而言中级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和实际贡献在薪资制度中得不到体现4对高级人员现行工资制度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积极性 解决方法

1通过市场调查队该公司的薪资水平进行全面调整,使其接近市场同类企业薪2对盖公各类岗位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为薪资制度体现岗位的工作价值提供依据3确立严格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体系4一般员工以工资技能工资为基础,采用组合薪资制度5公司高层应当在改革现行管理人员薪资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年薪制或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等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

33生产岗位纵向分级方法 1选择岗位评价要素2建立岗位要素指标评价标准表3按照要素评价标准对岗位打分4根据各岗位的岗级统一归入相应的岗等

34技能薪酬制概念

技能薪酬制是一种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薪酬。 技能薪酬制的前提

(1)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2)制定实施与技能薪酬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 (3)将薪酬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

技能薪酬的种类 (1)技术薪酬

技术薪酬是以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上为基础的薪酬,主要应用于“蓝领”员工,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员工的通过证书或培训所证明的技术水平支付其薪酬,而不管这种技术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被实用。 (2)能力薪酬

与技术薪酬相对应,能力薪酬主要适用于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员,属于“白领”薪酬。这种薪酬给予的标准比较抽象,而且与具体的岗位联系不大

35年薪制的固定内含是什么,具备什么组成形式

年薪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按照年度支付给经营者薪酬的制度,年薪制有其特定内涵1实行年薪制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相分离而与企业利益相联系2经营者的年薪与员工薪酬制度相分离,而与工作责任、决策风险、经济效益挂钩3年薪不在员工薪酬总额内列支4经营者的年薪及调整由企业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定

具备条件:1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及职能2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3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年薪制组成形式1基本薪酬加风险收入2年薪加年终奖金

36制定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工资策略

二、岗位评价与分类

三、工资市场调查

四、工资水平的确定

五、工资结构的确定

六、工资等级的确定

七、企业工资制度的实施与修正

37薪酬制度的常见问题

1薪酬战略的缺失2薪酬理念缺乏3没有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4薪酬结构失衡5职业发展通道缺失6岗位价值没有量化7薪酬调整依据缺乏8薪酬和绩效关联性不强9忽视非经济薪酬的激励作用10薪酬激励不及时

38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程序 1确定补充养老金的来源2确定每个员工和企业的缴费比例3确定养老金支付的额度4确定养老金的支付形式 一次性支付 定期支付 相结合形式5确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时间6确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办法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程序

1确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和额度2确定补充医疗保险金支付范围3确定支付医疗费用的标准4确定补充医疗保险积极你的管理办法

第六章

39工资集体协商内容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1.工资协议的期限;

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方法;

5.工资支付办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40薪酬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 1.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接到协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薪酬集体协商。 2.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薪酬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3.协商形成的薪酬协议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

4.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薪酬协议文本,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

41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

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基层单位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的具体目标,跳出本单位的自编预算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和,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4企业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并应在预算期前下达相关部门执行5编制费用预算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7根据企业管理费用预算表

42积极营造安全的卫生环境1企业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使其成为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的主导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的价值理念。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成为企业所有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 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奖励分明。

3.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劳动组织优化。

43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 1仲裁庭制度2一次裁决制度3合议制度4回避制度5管辖制度6区分举证责任制度

人力资源二级小抄

人力资源三级简答题 小抄

人力资源二级 简答题 总结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考试小抄)

人力资源小抄

民事诉讼法简答题小抄

人力资源简答题

人力资源简答题

人力资源简答题

二级人力资源第二科历年简答题答案

最新最精辟人力资源二级考试简答题(小抄)
《最新最精辟人力资源二级考试简答题(小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