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概论考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6: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什么是建筑节能?建环专业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工程设计和建造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制冷设备的能效比,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采暖、制冷、照明等能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建筑节能的内容

一)建筑设计与建筑热工节能

二)建筑设备节能

2.什么是建筑环境?如何调节建筑环境?

“建筑室内环境”简称“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声环境组成,建筑围护结构以及相关建筑设备是实现这种环境的硬件设施。

调节建筑环境

.被动式调节:利用建筑围护结构进行建筑室内环境调节的方式

.主动式调节:利用相关建筑设备进行建筑室内环境调节的方式

3.什么是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暖通空调是采暖(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的三个分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习惯上,把采暖(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简称为¡°暖通空调¡±,英文缩写为¡°HVAC¡±(HeatingVentilatingand Air Conditioning)

暖通空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建筑业和工业生产服务,与能源和环境密切相关。承担了建筑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4.我国“设备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哪些要求?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

(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二)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5.我国建环专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专业教育发展历程

1.专业创建与起步阶段(1952-1958)

2.探索与积累阶段(1958-1978)

3.专业大发展阶段(1978-1998)

4.专业改革与扩展阶段(1998-至今)

6.我校建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施能力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与暖通空调、通风除尘、采暖供热、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制定,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够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单位、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教学等单位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7.写出与本专业有关的五个规范、五个网站、五本杂志。

网站http://

(中国暖通空调制冷网)http://

(中国暖通空调网)http://www.daodoc.com

(空调制冷协会) http://www.daodoc.com

(国际能源组织能耗分析中心) http://www.daodoc.com

(英国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 http://www.daodoc.com

(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学会) http://www.daodoc.com

(美国绿色建筑研究协会) http://www.daodoc.com

(国际空气流动和控制协会)

常用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2002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0

2杂志

《中央空调》

《实用供暖空调》

《HVAC暖通空调设计指南》

《暖通空调》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制冷与空调》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8.谈谈大学四年的各学年的规划。

大学学习生活规划

大一:学好基础课,参加社团

大二:学好专业基础课,考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大三:学好专业课,确定考研还是就业,着手准备

大四:考研:复习、考试、面试

就业:写自荐书、联系单位、面试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准备毕业

9.谈谈本专业的认识,对那些方面感兴趣?

10.作为本专业的一员有哪些责任?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

空间,我们作为暖通空调行业节能道路上的践行

者,愿共同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

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不怕跌倒,做一粒铺路

石子。激情与智慧,社会的高度关注都已成为我

们每位行业从业者前行的压力和动力,为了后代

的将来,让我们走到一起,共同开创暖通空调节

能的新纪元。

11.在中国有哪四家著名的美国空调公司?说出中国五个著名的空调设备名称的公司。

美国

美国哈思空调公司、美国劳特斯空调公司、美国辛普森空调公司、美国奥克斯空调公司、约克、开利,麦克维尔、特灵

中国

格力、美的、海尔、志高空调、海信-科龙空调、大金空调、春兰空调、三菱空调

12.建环 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就业方向

国企、民企、外企、公务员

从事:

1.设计工作

2.概预算等造价工作

3.施工管理和组织工作

4.工程监理工作

5.建筑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6.销售与管理

7.建筑能源环境评估与咨询

8.科研、教学工作

13.作为本专业的一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1.知识结构完善,专业知识扎实

2.学习能力较强,适应环境较快

3.合作精神良好,具备团队精神

4.培养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

5.人格健全,心理健康

14.什么是“病态建筑综合症”“军团菌”“城市热岛现象”“温室效应”。

.病态建筑综合症

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发生了能源危机,为了节能,在空调设计时,降低了新风量标准(从25.2m3/h人降到8.4 m3/h人)。人们长期在新风量小的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间长了就产生一种不明原因的症状,如咽干、头晕、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种症状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室内缺少新鲜空气,CO2浓度过高引起的。 军团杆菌系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嗜肺军团菌最易致病。现已提出了超过30种军团杆菌,至少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micdadei(占5%~10%),再次是L.bozemanii和L.dumoffii.此类细菌形态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征,引起类似疾病。

城市热岛现象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15.

什么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与本专业有什么关系?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春季考试题

潍坊医学院毛泽东概论考试题

1月广东省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题

1月广东省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题

北大计算概论编程网格模拟考试题

理赔概论考试题(试题下发版)2

咨询概论:工程咨询单位的含义考试题

档案职称评审考试题试题——档案事业概论

概论考试题
《概论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