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新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6: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新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过水洋煤业有限公司魏智富2012年3月19日

【摘要】 : 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必须有适应形势变化的创新,以促进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达到有效控制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途径。

【关键词】 : 创新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前言:安全生产事关矿山职工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利益涉及到确保广大职工身体健康、安全问题。由于矿山客观条件和职工认识水平的限制,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要达到控制事故,特别是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需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应不断更新思路,积极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事故防范机制的创新、监管手段的创新,以促进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何谓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即是指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等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使企业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少发生或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地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态势处于可控状态。建立健全企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是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全面负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在多方面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创新安全管理是形势的要求

从国家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好创新工作,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更是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的内容。而对于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就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

按照 “安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必须将管理创新贯穿于安全工作的始终。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新情况、新形势、新对象研究新的安全工作方法,树立不断创新的理念,用发展的眼光,顺应时代潮流。企业近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安全管理必须在创新中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推进安全工作扎实稳步发展。

二、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突出五个要素,从创新管理上下功夫

以单位现有的安全管理现状,要突出以下的五个要素,管和理并举,创新管理,促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突出观念、意识要素,从创新教育、培训上下功夫

1、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要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主线,做到班前安全教育时间有保证,学习质量有保证。以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技术课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基层培训制度,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并结合煤矿实际,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对职工分期分批进行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业务素质;同时,每个月组织一次班组长培训,并利用安全活动日时间,交流现场管理经验及工作计划,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实现“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

2、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扎实抓好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在针对性安全思想教育上,要牢牢把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原则,重点抓住农忙时节、节日前后以及职工思想情绪波动时等不同时机,以及利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职工身边的真人真事,对职工进行安全第一思想教育,使职工的心灵受到震撼;对节假日职工人心不稳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对安全无把握人员重点防范,有效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3、安全第一要重视终端的观念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决定做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并且是要把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切为安全让路,让安全有更多的源动力。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责任。这些管理者都已明白,但一些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多数为农民工,且乡镇煤矿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培

训工作又不到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知识、观念、意识并不那么顺乎理想,还得靠管理层把这些理念不断地灌输给一线职工,实现安全理念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头重脚轻,在落实中难以到位的现象。

4、重视班组教育培训的“双向”工作。制度总是冷冰冰的,人心都是热乎乎的,一味地“强调”、“执行”会生厌。实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如除了利用正常安全活动日,多方式的全体培训教育外,还可以以季度的班极组长座谈会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再经班长把“情理”传递下去。

5、把好招工关卡。先天健康比后天护理更重要,或是说优生重于优育,在招工上不能出现不合格的工人“混”进来,需逐步完善体检鉴定机制。

(二)突出防范要素,从创新激励上下功夫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企业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并在激励机制上有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物质激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企业有必要在激励机制上创新、做文章,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1、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则“北风和南风”寓言:大意是南风用风和日丽使行人脱掉大衣而获威力比试的胜利。另一则“钓螃蟹的故事”:大意是篓子中一群螃蟹,不需要盖盖子也不会跑掉,原因是只要其中一只想爬出去,其它的螃蟹就会纷纷攀附上去,结果是一只螃蟹也无法出去。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在安监员、技术员管理中,通过经常性的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困难,倡导自我批判,塑造自我,并在两员中开展工作交流,协调协同解决安全与生产方面的工作。领导者要审视“调节”好队长、安监员、技术员、班组长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老是拖团队后腿的个别(包含所有职工)“螃蟹”则必须及时清理。

2、领导者以身作则。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位好领导必定是懂得自律、激发带动团队遵守纪律

的人。

3、评奖安全优秀职工。除了各种的责任抵押方式考核外,还可以采用“做好有奖”的方式,激发班长、薄弱环节的运输岗位(如电瓶车司机)、放监炮员等的积极性,因为“南风”法则比一味地“罚”有效得多。

(三)突出“现场”要素,从创新安全监管手段上下功夫

1、实行安监员现场“七字”工作法,监管好班班安全。以“七字”的监察法规范安监员工作,从而使安监员的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效果明显提高。即:①查。做到过程细、项目全、无死角、不漏项,做到走一路保一路,避免走过场。②帮。对现场隐患能帮即帮,以消除隐患为目的,增强说服力,并且不常以命令的口气布置工作,讲究隐患落实方式方法。③停。对重大隐患,该停时决不口气短、手段软,坚决不安不生产的原则,做到雷厉风行。④追。建立团结协调的安监队伍,认真交接班,对遗留下来的安全隐患要一条线一条心追踪落实到底。⑤回。即执行回头看制度,对落实隐患不及时的班组随时给予监督,促其改进。⑥蹲。必须形成一种习惯,有四类面时必蹲,无四类面时选蹲,也从中促进与一线工人的交流与配合。⑦处。两个含义:其一是对三违处罚不讲人情,不能迁就,当罚则罚。其二是对需部门解决的安全问题及时提出,以便及时协调解决处理。

2、开展安全竞赛,创新安全活动。通过开展“安康杯”、“双先双优”竞赛、“创建安全幸福家庭”、“我为矿井献一计、我为安全进一言”等群众性的安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这些安全“金点子”迅速转化为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动力。

3、针对矿井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切实抓好现场管理。 一是对矿井各生产工作面进行分类管理,对工作面条件差,顶板破碎,压力大,管理难度大的工作面(四类面)列为重点监控,强化隐患整改力度。二是加强薄弱时段的安全监督检查、抽查力度,并督促落实到位。三是加强以“一通三防”及顶板、防治水管理为重点的安全检查,落实安排安全员进行蹲点跟班,并督促班组长整改落实,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突出责任要素,从创新自律上下功夫

1、对事负责与对人负责。现有的制度已较健全,但还存在个别“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底”的状况,认真做事和应付做事及主动做事或被动做事,是两种状况,但做事如果没有自已去考虑,动嘴多于动脑,就如下井后记录

过就没我的事了一个道理,这是对人负责,对人负责是收敛性的。对事负责的部门管理人员会去考虑我应该怎么去做?还能做得更好吗?对事负责是扩张性的,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会有对事负责的自发管理的敬业精神。

2、认真执行工作质量的抽查制度。制度总是约束不自觉的行为,安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执行一级对一级的工作质量抽查制度,实现上级在与不在一个样,克服工作走过场的毛病,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通过工作质量抽查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脱节,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包含对采掘一线职工在生产中,以“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还需要做长期的“管”与“理”。

3、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管理上,应坚持“小题大做,安全无小事”和“抓大防小,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在事故前,要有“杀鸡用牛刀”的决心和力量去落实各项制度,不能靠事故来暴露问题,不能靠接受事故教训来推动安全管理。所以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必须无论多小,都必须分析,把未遂事故当做重伤来处理,把重伤事故当做死亡来教训。

(五)突出投入要素,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

在科技创新上要舍得投入,要着重解决安全工作的难题和棘手问题,围绕提高效率、方便员工操作的核心去工作。大力推广和应用安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淘汰落后的设备,加大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安全发展后劲。如:目前有的矿井在井巷支护方式中积极探索“坑代品”,采用型钢支护,通过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语: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基础,创新是“需要之母”,有效的创新都是从不起眼处去做的,它们并不宏大。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从而构建成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形成企业安全管理上自己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创新管理总结

安全管理创新总结

创新安全管理征文

农电安全创新管理

浅谈安全管理的创新

质量安全创新管理总结

外委单位安全管理创新

创新安全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

浅析安全管理与创新

公司安全管理创新资料

创新安全管理
《创新安全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