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桃花山学校初三年级中考语文摸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4: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桃花山学校2014年初三年级中考语文摸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狡黠..(xiá)恣睢..(zìsuī)守以畏.

(wēi)者 B.梵.(fàn)高惘.wǎng)然死者相藉..(jí) C.嗤..(chī)笑隐晦. .(huì)在水之湄.

.(mãi) D.瑟.(sâ)缩潮汛.(xùn)当.

(dàng)其租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头晕目眩海市蜃楼 遮天蔽日 唯唯连声 B.阴晴园缺 语无论次 鞠躬尽瘁 一代天骄 C.声名狼藉眼花瞭乱 无动于中 锋芒毕露 D.断章取义 黯然失色 左右逢圆 一泻千里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B.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C.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D.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四周向上生长。 4.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 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 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B.焕发承载凝聚 C.焕发承担凝结D.散发承担凝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近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广泛引起了

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我们要向人们讲述的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老师将学生的情感装在心上。 D.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大机场、火车站、码头实施常规入境检验,进一步落实甲型H7N9流感防控。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

②这时,我忽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③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声。 ④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 A. ④③①②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7.若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水芙蓉湘水碧 ”选择下联,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嵩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8.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记者 欧阳敏)记者昨日在市体育局获悉,在前不久结束的2013年“泰丰杯”四川省太极拳锦标赛上,自贡选手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比赛中,我市两支队伍获集体项目一等奖,其中,自贡市太极拳运动协会代表队获得集体项目的一名。自贡选手共获得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10枚。

本次赛事在我市举行,有来自全省各市州的27支队伍参加,进行了陈式、杨氏、武氏、吴氏,24氏、42氏太极拳和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太极枪、太极棍等传统套路、竞赛套路的个人和集体项目的比赛。

A.省太极拳赛有来自全省各市州的27支队伍参加。

B.省太极拳赛我是获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

C.2013年“泰丰杯”四川省太极拳锦标赛在我市举行。D.我市27支队伍参加省太极拳赛。

9.下列文学常识和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见欢》和《虞美人》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是五代南唐国主李煜。 B.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C.老舍的《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把鬼异化成人的罪行。

D.冰心的小说、散文、诗歌以“满蕴着温柔”的笔墨、清新隽丽的文字,表现了“爱的哲学”。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今,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盯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性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一直未能搞清。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钟非常熟练的掌握了整个DNA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上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10.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位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生物钟存在于大脑中。

B.生物钟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 C.生物钟位于松盯腺上。 D.生物钟位于松果体上。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

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 D.体内激素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周公诫子》一文,完成14—17题

(1)成王封伯禽于鲁。(2)周公戒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3)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4)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5)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以浅者,智。(6)夫此六者,皆谦德也。(7)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8)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相.

天子相:辅佐。B.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C.由.此德也由:由于,因为。 D.守以畏.

畏:威,威严。

15.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王封伯禽于.

鲁于:到。 B.骈死于.

槽枥之间于:在。

C.吾,文王之.子之:的。 D.当之.

郡,道经昌邑之:到。 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以鲁国骄士译文:不要以为(受封于)鲁国就可以怠慢人才。

B.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C.博闻强记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可不慎欤译文:能不慎重吗?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交代周公戒子的背景,突出戒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是周公诫子的话。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戒子部分的总起,也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或论点句。可视为选文的“起”句。

C.第(3)--(8)句用了举例、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来阐说观点,增强了说服力。末尾句起到了总结问题的作用,并以反问呼应首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D.选文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另外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握发吐哺”、“博闻强记“等也脍炙人口。

第Ⅱ卷(共99分)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⑴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⑶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⑸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乃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1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依靠。B.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泛指战争。C.八百里:这里泛指酒食。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②《破阵子》中“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的意思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4分)

A、《过零丁洋》的首联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抓住两件事来写,一是自己靠明经而入仕,二是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自己率兵勤王。() B、《过零丁洋》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诗人个人沉浮紧系着国家的安危;颈联紧承前意,进一步加以渲染,并巧借“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C、《破阵子》是一首寄赠之作,作者自称“壯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作者亲临前线所见到的雄壮兵营的生活画面。()D、《破阵子》这首词慷慨豪放、意境开阔,表现了词人想要力挽狂澜、恢复祖国河山的豪情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20——25题。

寂 寞 的 鲁 迅

①当我们中的不少人在感叹文化沙漠日益蔓延的时候,出版家和赞助商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纠正着这种偏见。名人名著的一版再版,使文化走下神秘的祭坛,还原成地地道道的生活方式。稍微留心都能在市井间找到一本梁实秋、林语堂的小品,徐志摩、戴望舒的诗,郁达夫、王映霞的情书。看到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文字和名字,

不觉油然想起那些勇者隐士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激动人心的年代。只是未见鲁迅。

②是鲁迅没有知名度吗?非也,且不说连中学生都能熟练背上几句野草、百草原和三味书屋,单是一个阿Q式的悲剧人物就成就了今日众多的喜剧明星。放眼百年中国文

坛,还没有谁敢说超过了鲁迅。是鲁迅著作不够丰富吗?你只要在图书馆里翻阅一下《鲁迅全集》的书目,便会惊叹一个人怎么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写这样多的文章,从而对比出“著作等身”的说法又何其渺小。是鲁迅不值得重视吗??也未必,全中国人民似乎都记得“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这句被反复强调的语录式的评价。

③能够使自己走向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条件,鲁迅自身都具备了。看来,被冷淡的缘由还得从深层次上去挖掘。思来想去,恍然大悟:的确,硬骨头的鲁迅还缺少点什么——悠闲、散淡、随和、感性经验,抑或小家碧玉似的情调。他没周作人的闲情逸志,徐志摩的缠绵悱恻,郁达夫的温文尔雅,而这些恰恰以其感性十足的面目被今人心仪、景仰和摩娑。六十多年前鲁迅曾批评小品文“雍容、漂亮、缜密”,是抚慰麻痹人的“小摆设”,如今他批评过的东西正是以附庸风雅的“摆设”使他“濒临危机”。是历史嘲弄鲁迅,还是鲁迅调侃历史?

④鲁迅的悲剧意义就在于,他首先是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而存在。他摒弃感性,没有风花雪月供人消遣的生花妙笔,有的只有充满痛苦和悲吟的理性认识、灵魂拷问,是“长歌当哭”、“痛定思痛”的战斗精神,是能够杀出一条生存血路的匕首投枪,这些都无法给他带来好运。如果说,几十年前鲁迅思想的超前性注定了他一世的孤独寂寞,那么,几十年后的世纪末,鲁迅同样难觅知音。他充满钟爱和期望的后世读者,股掌间玩弄着金钱物欲,追逐着轻松、自在、浪漫和潇洒,把“文化”作为烫金的标签随处张贴,(甲)已经远远不习惯阿Q孔乙己闰土们呆头呆脑的穷酸相,不习惯那个天寒地冻的大年夜里要了祥林嫂命的祝福声,以及涓生和子君充满伤逝意味的个性自由、婚烟解放,更不习惯他坚忍不拔的反封建呐喊,虽然时至今日封建意识还在以拉帮结派、“关系”、“后门”、腐化堕落等改头换面的形态侵蚀着现代肌体。在日益物化的感性社会里,鲁迅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义无反顾的理性精神,作为珍奇的装帧,被尘封在故纸堆中:作为实在的财富,却悄无声息地遗忘了。

⑤有鉴于此,当学生不止一次的问我,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不能成为畅销书、流行色,

我认认真真的告诉他们:(乙)鲁迅是伟大的,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的“不合时宜” 20、第①段中的“文化沙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第②段写了鲁迅哪几个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划线句子(甲)中包括了鲁迅先生的哪几部作品?(不少于三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怎样理解划线句子(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仿照句式再写一句:(3分)

他没有周作人的闲情逸志,徐志摩的缠绵悱恻,郁达夫的温文尔雅,_________________。

25、对本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鲁迅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义无反顾的理性精神已逐渐被人遗忘。

B.鲁迅在充满种爱和期望的后世读者中,因他们习惯于轻松、自在、闲适、浪漫的生活,同样难觅知音。

C.鲁迅是寂寞和孤独的。拜伦说过:孤独的人是最有力量的。因此,孤独和寂寞的鲁迅是伟大的。

D.与梁实秋、林语堂、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的作品相比,鲁迅的文章时代色彩过于浓重,在今天因为“不合时宜”而被人遗忘了。

E.被鲁迅批评过的“雍容、漂亮、缜密”,抚慰麻痹人的“小摆设”似的小品文,逐渐占有了鲁迅文章在读者心中的位置。

六、(63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 篇文章。 (1) 题目: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题目中的横线上可填写一个人、物、景、事等方面的词语,如“外婆”“一棵树”等。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各一律用“ХХ”代替。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沮丧了,你可以提醒他“不可夺其志”。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

我受挫折了,我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我想逃遁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我要颓废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吗?请以“提醒”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书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2)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ХХ”代替。(3)不得抄袭。(4)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桃花山学校2014年初三年级中考语文摸拟试题

参考答案

Ⅰ卷(51分)

一、1.B 2.A 3.D 4.B 5.A 6.D 7.A

8.B9.C

(27分,每小题3分)

二、10.C 11.C 12.D 13.C (12分,每小题3分)

三、14.C 15.A 16.A 17.C(12分,每小题3分)

Ⅱ卷(99分)(12分,每小题3分)

四、(14分)

18.默写(从略)

19.① A(3分)②略(2分)③ ⑴√ ⑵× ⑶× ⑷ √(4分)

五、阅读(22分)

20.(2分)比喻文化的日益贫乏

21.(3分)①知名度高 ②著作丰富 ③伟大

22.(3分)《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伤逝》

23.(3分)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义无反顾的理性精神,而这恰恰是不为今人所心仪的。 24.张恨水的风花雪月(《金粉世家》) 25.(6分)A.D 26.作文:(63分) 1.文面3分 2.文章60分

作文评分意见。(63分)

化学中考摸拟试题3

中考摸拟试题答案

物业管理员摸拟试题2

物业管理员基础知识摸拟试题

桃花山学校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

桃花山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09年小升初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摸拟试题8

秀屿区下屿中学中考思想品德摸拟试题(二)

初三中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次摸拟考试题

桃花山学校初三年级中考语文摸拟试题
《桃花山学校初三年级中考语文摸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