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马英九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0: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马英九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目录

一、马英九的人物介绍

二、联合号海钓船事件及马英九领导的台湾政府出现的问题

(一)联合号钓鱼船事件

(二)马英九领导的台湾政府出现的问题

三、外界对马英九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的看法

四、总结

一、马英九的人物介绍

马英九(英文是Ma Ying-jeou),中国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和法学学者,也是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兼中国国民党主席,为国民党内战后世代的代表人物。马英九曾担任蒋经国英文翻译。2005年7月,第一次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党主席。2008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英九获胜。2012年1月,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2013年7月,连任国民党主席。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祖先是东汉开国功臣、新息侯、著名军事家 马援,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马英九曾在美短暂工作,1981年后,历任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学院研究顾问,美国波士顿第一银行法律顾问,美国纽约华尔街柯尔迪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后返回台湾担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马英九是国民党第十

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99年8月、2001年7月分别当选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2003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副主席。2005年7月,以72.36%的得票率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

2007年2月13日,因在台北市长任内“特别费”的使用,而被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起诉,马英九曾承诺若遭起诉即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职务,乃于同日请辞党主席并将化悲愤为力量,正式宣布参选2008年台湾“总统”。,

马英九是一名怎样的“总统”呢?

出色的外形, 马马英九上康熙来了英九身高178厘米,容姿英俊斯文,许多媒体都曾以年轻俊秀的政治明星来报道马英九,而马英九本人亦以长期持续的晨跑及积极参与运动活动来建立健康活力的正面公众形象。在一些针对台湾女性与同志的票选活动中,马英九曾被评为政治人物类的“梦中情人”,媒体惯以“小马哥”昵称之。有些调查认为马英九出色的外在条件是他于台湾政坛崛起的最大因素,《新新闻》将该因素解读为“马英九神话”。

温和理性, 在马英九性格上,马英九具有正直自律、俭朴清廉、依法行事的形象,并且极力避免涉入任何有可能惹人非议的应酬与聚会,因而有“政治不沾锅”、“政治洁癖”等可正可反的评价。认同这种行事作风的人会认为马英九比较温和理性,不认同的人则会批评马英九虚伪或缺乏勇于带头领众的魄力。

作为一名总统,这样就足够了吗?同样的也会受到能力的质疑:担任“总统\'前形象可谓极佳,但担任\"总统\"后,由于施政无方,无能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同时许多言论和行为显得冷漠缺乏同理心。一些资深媒体人也这样评价他:馬英九的政治性格在華人政治文化傳統中能否成功,不得而知。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馬英九在歷史上會留下一個什麼位置:他若能有更大的魄力和更多的謀略,包括更多的政治雄心,也許能成就一番偉業,青史留名;也許,馬英九最終只是一個悲劇人物 -- 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作为一名领导,特别是作为一名职位很高的领导,危机处理意识与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马英九在危机处理方面的情况。

二、联合号海钓船事件及马英九领导的台湾政府出现的问题

(一)联合号海钓船事件

联合号海钓船事件,是一次由航海事故引发的外交纠纷。2008年6月10日凌晨,中华民国籍“联合号海钓船(CT3-5816)”进入该国宣称拥有、但目前由日本掌握的钓鱼台海域。遭抽调来支援11管的日本海上保安厅10管甑号巡视船(こしき / Koshiki,PL123)发现,并遭其连续撞击二次而沉没。船长遭到扣押,进而引发中华民国和日本的外交纷争。

详情:钓鱼台卫星图片,由日本拍摄中国台湾省台北县娱乐船“联合号”,在2008年6月10日凌晨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海域欲进行海钓活动,但途经钓鱼岛以东南方向6海浬区域(25°39′N 123°28′E / 25.65°N 123.46667°E / 25.65; 123.46667)时被日本鹿儿岛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甑号”发现并被警告和驱逐。

根据“联合号”船长何鸿义太太杨凤英指出,她在凌晨2时30分接到丈夫的电话,何鸿义表示“联合号”被巡逻舰“甑号”撞击后将沉没,“联合号”船员及钓鱼客事后宣称,他们听见日方有广播,但无人知晓所述是何意思,随后遭到该巡逻艇“甑号”追逐撞击,使“联合号”右方受损,杜致沉没。而日本方面宣称,凌晨3点23分左右,隶属日本第10管区鹿儿岛籍巡逻舰“甑号”发现“联合号”进入中国钓鱼台海域,“甑号”接近进行确认时,“联合号”疑似不理会警告并逃走,因而与尾随追踪的“甑号”发生冲撞,撞击后“联合号”沉没。

根据“联合号”钓鱼客于6月12日提供给媒体,由手机拍摄的短片,当时船员未觉事态严重,表现平静,有的船员试图与“甑号”沟通,但见“甑号”迫近“联合号”,船员纷纷穿上救生衣,随后“联合号”遭撞穿,船上16人包括船长1人、船员2人、钓鱼客13人全落入海中,全数人并被“甑号”船员救起,短片到此为止。据“联合号”轮机长项彦豪事后描述,他亦用相机拍下沉船过程,为防不测,放入防水箱保全,而驾驶员杨坤风则表示,当时“甑号”撞入“联合号”船舱,幸好船舱内三名钓鱼客因事走到甲板,否则不堪设想,而全部人则是在海中飘流近一个小时之后,才被救起。

船上16人被救起后,被带往石垣市接受侦讯,何鸿义宣称受到引导式询问、不给予律师、不给予翻译、及偏颇陈述等不平等待遇。6月14日,16名人士中的13名钓鱼客,则由台湾海巡署船舰“台中舰”在基隆东北方140海浬(24°40′N 124°E / 24.66667°N 124°E / 24.66667; 124)与日本船舰交接后载回基隆港,该13名钓鱼客发表三点声明后离开。另2名船员项彦豪、杨坤风则是在6月12日自冲绳那霸机场搭乘中华航空班机返台,6月13日晚间,船长被释放并撘乘班机返台。

(二)马英九领导的台湾政府出现的问题

在这次的“联合号”的危机处理中,马英九领导的台湾政府出现了一下问题:

首先,没有认清问题本质。“联合号”事件同时牵涉到“主权与人权”,尤其当台方人员还落在对方手上时,危机处理的反应时间是非常急迫,但马政府却没有快速因应。

其次,情报传递出现漏洞。“联合号”事件发生后,谁是第一个接获通报的?“外交部长”、“海巡署长”、“行政院长”和“总统”,又是何时接获通报的?“总统府”说全盘掌握状况,但“内阁”处理过程却荒腔走板。如果是下层延误通报,那是严重失职,如果是上层很快掌握,却没有做适当处理,那就是上头的问题。此外,平行单位之间的通报,也明显传递不良。

第三,缺乏危机处理机制。“联合号”事件涉及“国安及主权”,“国安会”应迅速召开高层会议,由“总统”亲自主持,邀及“行政院长”、“外交部长”、“海巡署长”、“国安局长”及其他相关必要的人员,拟定指导方针和原则,交由各部门分别执行。面对涉及“国安”的急迫事件,不应该是由“外交部”先自行处理,不行再给“行政院”,还不行再给“总统府”。这应该第一时间就由“总统”主导,统一作法,分部执行。

第四,处理步调杂乱无章。“总统府”直到上周四才召开记者会,但发言人态度不够严肃,折损声明的强硬度。“行政院长”在“立法院”先讲不惜一战,随后又修正。“外交部”讲法和政院也不一致。总的来说,从府、院到“外交部”,大家说法没有统一。

丁渝洲举例说,2001年曾经发生一艘无名船只进入日本领海,日本首相接获情报后,立刻召开高层会议,下达命令调派舰艇,击沉无名船,随后召开国际记者会,宣布此一事件始末。前后不到二十个小时。相形之下,马政府这次危机处理的速度和方式,都有检讨的必要。

除了这次联合号事件外,许多媒体记者对马英九应对其他突发事件上的能力也表示怀疑。例如对于自然灾害的处理方式,马英九同样地也面对着质疑,但他的处理方式恰当吗?

人民网8月19日电 马英九18日连续召开两场岛内及国际媒体记者会,在CNN进行“台湾地区领导人是否应该为救灾延宕而下台”的网络民调后,外国媒体在记者会上连番针对马英九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甚至打断马英九谈话追问。马英九则回应,“我的领导是强而有力的。”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外国记者协会会长”、日本共同社记者贺许曼询问马英九,“灾难当头你应该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你认为你的领导够强吗?你认为你是强或弱的领导人?”马英九态则回应说,“我有强的领导能力”,任命三军增加参与救灾行动,就是他强而有力的领导。

《时代》杂志记者询问马英九,“国际与台湾都质疑你没有展现良好领导能力,为什么?”马英九则不断解释因为气候条件不佳,灾区淹水,步兵跟台军无法采用两栖方式进入灾区,只能等待天晴后,立即展开救援。英国《金融时报》更问说,“您在这次事件学到什么教训?”

马英九不断强调“强而有力的领导能力”,但英文《台北时报》(Taipei Times)记者柯淑龄再度追问马英九,“即使如此,但你的能力引发很多怨言,甚至有人拿来跟美国卡崔娜飓风相比,你认为公平吗?”马英九则回应说,“我强而有力的领导,不见得是在媒体前面展现”,强调自己是依法行事,不是个人为所欲为。

马英九表示会负起全责

《亚洲之声》记者克鲁斯再追问马英九,若最后究责是到他本人身上,“你要如何punish yourself(惩罚自己)?”马英九强调,做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他必须负起全责,“为当局负起责任,这是我的政治责任,我责无旁贷。”

克鲁斯也提出《CNN》的网络民调追问,指“这是一项非常反常的民调”、“为何会发生在你身上?是性格还是因为‘外交’休兵衍生的后果?是觉得台湾软弱可以被欺负吗?”

对此,马英九态度低调表示,他不知道国际媒体舆论调查的背景,但不认为这与他的领导风格或决策,有任何关系。

三、外界对马英九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的看法

外界对马英九上台执政抱有很大期待,但上台后的执政团队表现却令各界大失所望,民众怨声载道,批判之声不绝一耳,民进党更是借题发挥,猛批执政无力,即使泛蓝内部也表达了不满,让上台不久的马英九很快陷入了严重的执政危机。这是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岛内民意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马英九为何让几乎所有的人对他失望?问题不只是与马英九的个性特质有关,与执政团队能力有关,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台湾不成熟的民主政治使然,是社会蓝绿对立与恶斗的结果,是一切为了选举短线操作的结局。 马英九先生当选总统之后,在短短600天不到时间里,他的民调满意度,由刚刚当选的78%,跌到了最低的20%,一位由全民选出的领导者,民意满意度跌到20%,代表民众对他的领导能力打了问号,这就是领导危机!

2009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各国政府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够拯救经济,台湾也不例外,各项政策纷纷出笼,包括开放两岸直航、开放大陆观光客旅游、发放消费卷….等等一箩筐政策,可是2009年台湾GDP 还是负成长4.7%, 失业率创新高来到5.85%,总失业人口高达64万人,其中中高龄失业人口达到14万人,各项政策都无法拉抬低迷不振之经济与就业率,难怪国民党在2009年三次选举都失利,国民党之支持率急速衰退,甚至被在野民进党超越,这在在都显示马英九所领导之政府与国民党已经失去民心,究其原因是国民党的领导菁英,与民众距离太过遥远!

根据”天下杂志的2010调查,57%民众看坏未来一年经济,58%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没有信心,76%民众对经济不满意,有68%的民众担心自己或家人未来一年会失业,有86%的民众担心台湾贫富不均的问题,有55%的受访者不满意马英九先生整体表现,这项调查与上述国民党选举失败完全吻合,国民党与马英九对台湾老百姓而言,已经出现信心危机,也就是领导危机!

四、总结

展望未来,马英九可能会以平和的心态应对未来任期内可以预见的挑战。如果马英九能够着手处理已然爆发的信心危机,同时在所余任期内,推展有效的重大政、经政策,带领台湾走出经济困局,并以兼任党主席之位,处理国民党党产、改革国民党的政党形象, 重视泛蓝基本盘选民的支持,稳住信心危机的跌势,如此,即使马英九曾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遭遇麻烦,也总不致沦为失败的当局领导人。

党的危机处理能力

看女性领导能力是如何处理危机问题的

民营企业亟须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

论三星NOTE7事件公关危机处理

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

论提高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

危机处理手册

危机处理方案

危机处理策略

论马英九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论马英九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