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祝楠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姓名:祝 楠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8年7月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专业职称:中学一级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76号 邮编:110003 联系电话:13998258351 邮箱: zn_785724@sina.com

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沈阳市126高中 祝 楠

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把握好这一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通过它的规范性、陶冶性、感染性、影响性,持久地向学生传达一种价值观念、规范行为、精神境界,对形成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力求做到校园文化美。

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

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采取的措施

1.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广播、橱窗、黑板报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目前,学校广播室已走上了规范播音的轨道,每天广播2小时,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另外,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由于学校的长期营造和建设,上述宣传媒体有力配合了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深为师生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2.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如“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安全教育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并利用国旗下讲话、校会、队会、班会、课堂、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并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一颗生命之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就是树之叶,学校中全体师生对待这些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方式就是树之根,学校所处的本土文化就是树之土壤,而我们全体师生的心血与汗水就是树所需要吸收的水分与营养,我们将倾尽心力把这棵大树培植得苍翠挺拔,秀于众林而庇荫后昆。

作者简介:祝楠,2000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在第一二六高中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在工作的11年中,先后三次担任高三年级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并且在高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任高一年级数学组备课组长和党小组组长及工会小组长。工作努力认真,兢兢业业,深受学校认可及领导的好评。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祝楠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祝楠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祝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