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暮江吟》教案[小编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7: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暮江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诗句大意及作者相关资料,;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内容】 《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赏读 感悟

【教学过程】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我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

一 介绍古诗作者事迹,创设情境,从而引出微课课题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通过再介绍诗中描绘的两幅画设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们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 配乐朗读,引导学生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 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老师示范,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能提高朗读的效果,让他们品味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教学反思】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但是微课更加缩短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简练教学。至少我认为在微课这种精炼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

暮江吟

《暮江吟》语文教案

《暮江吟》教案_小学三年级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

古诗故事 暮江吟

《暮江吟》教案[小编推荐]
《《暮江吟》教案[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