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东坡在黄州赤壁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东坡在黄州赤壁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解读,认识苏东坡在黄州的生平事迹,熟悉苏东坡在这个时段的重要作品,体会其人格魅力。

2、研读所选片段,分析传记文学是如何化用材料,再现历史,重现人物形象。

3、了解林语堂,思考在他所写的苏东坡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林语堂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的技巧。

2、对材料背后蕴含的林语堂的文学观点、人生观点的感受和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苏东坡传》简介

1936年,林语堂全家赴美,随身携带了大量关于苏东坡以及苏东坡的著作。在对有关苏东坡资料的翔实考证以及对是非善恶有透彻看法的基础上,林语堂对资料进行剪裁取舍,融合西方传记文学的写法,最终完成了这部轰动一时的名著。该书的主要部分按时间段分为四卷:第一卷,童年与青年;第二卷,壮年;第三卷,老练;第四卷,流放。本文节选自第三卷。

二、苏东坡生平

1037 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1057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1064 任职史馆

1066 父丧,服孝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因乌台诗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 (蓬莱) 1086 任翰林学士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调定州太守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 往常州,逝世

三、课文初读

1、作为传记文学,作者选择了九则素材来描绘苏东坡,找出九则素材。 明确:

第一则:李岩的逸事。 第二则:《黄泥坂辞》 第三则:《牛肉与酒》 第四则:《临江仙》词 第五则:《马梦得穷》 第六则:《二措大言志》 第七则:前《赤壁赋》 第八则:后《赤壁赋》 第九则:《记载天寺夜游》

2、这九则素材是围绕课文中的哪一句中心句来写的? 明确:苏东坡现在过的神仙般的生活。

四、课文细读

这九则故事分别体现出苏东坡怎样的形象?

1、第一则:李岩的逸事。

“着时自有输赢,着了并无一物。”经历的大喜大悲后,苏轼认为,凡是都不要过于计较,成败得失,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就像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首诗和李岩的睡了一回,你们战了几回相映衬,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这里表现的是道家对时空的空幻感。道教故事里说有人入山中看到两个神仙下棋便站在一旁观看,等看完棋回到家发现已经过了几世了,正所谓“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李岩的故事正表现了苏东坡的生活理想:对生活怀抱散淡的态度。

2、第二则:《黄泥坂辞》

白天在黄泥坂的白云下嬉戏,夜晚睡在雪堂的青色香雾中,鱼和鸟见到我而不受到惊吓,我很高兴,樵夫见到我而不拘礼,我很幸运。

一开始喝酒就歌唱起来,一会放下手杖醉倒了,以草地为席,以土块为枕,梦中还在

享受厅堂的温馨宁静。露水打湿了衣裳,圆月升上了天空。感谢父老乡亲喊醒了我,不然恐怕要被牛羊所践踏。

于是急忙起来,起来就唱歌:月明星稀,迎接我前往为我践行,回家太晚了,草木已经枯萎,回去啊回去啊,黄泥坂虽好,但不是家,不能长久游玩。

总结:苏东坡逍遥的生活,随遇而安。黄泥坂是苏东坡前往东坡的必经之路,为了生存,苏东坡自己耕地,他脱下长袍,穿上短衣,虽然要自给自足,但在他看来,这反而是一种不受拘束的自由生活,他不为自己曾经的士大夫身份所尴尬,也不为经济条件的拮据而困扰,每天饮酒而歌,倒也乐的自在。

3、第三则:《牛肉与酒》

今天与几个好友饮酒,纯臣刚到,秋天天气还热,酒呈白色,这虽然是私酒,但是喝下肚了,也无对证。既然和纯臣饮酒,不能没有下酒菜,邻居家的耕牛正好病了,作为了下酒菜。喝醉了,从东坡东边一直走,到了春草亭才返回,已是三更了。

宋朝,酿私酒,杀耕牛都是违法的,但苏东坡却任意而为之,还敢在城门关闭之后,爬过城墙回来,体现了他随性的生活。

4、第四则:《临江仙》词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归来仿佛已是三更。家里的小童鼾声如雷,敲门都不应声,拄着拐杖倾听江水的流动。痛恨在官场身不由己,什么时候可以忘记功利,夜深风静,水波如布纱一样。我愿驾着小舟从此远离尘世,在江海上度过余生。

表现了苏东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第五则:《马梦得穷》

马梦得和我同年同月生,比我小八天,这个年代的人没有大富大贵的,而我和梦得是最穷的,如果将我们俩人相比,梦得更穷。

6、第六则:《二措大言志》

两个乞丐的故事:两个贫寒的读书人一起说自己的志向,一个说:我平生最缺少的是吃饭和睡觉。有天成功了,必当吃饱了睡,睡完了再吃。另一个则说:我和你不同,我会吃了又吃,哪有时间去睡觉呢?

两个故事多体现了苏东坡诙谐幽默,能够安贫乐道,在贫穷的生活中有种自嘲的态度。再次读第6节: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透彻而深入。

7、第七则:前《赤壁赋》

回顾之前的学习,体现了苏东坡的旷达。

8、第八则:后《赤壁赋》

摆脱入世思想带来的苦闷,向往道家出世思想带来的解脱。

9、第九则:《记载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体现了苏东坡被贬黄州,宁静欣悦的心情。

五、拓展思考

1、苏东坡过的真的是神仙般的生活吗? 学生讨论。 教师补充:

来到黄州,首先是生存问题。元丰三年,也就是苏轼来到黄州的当年的五月,他从刚来黄州时寄居的定惠院搬到临皋亭,住在江边的驿舍,比寺院略好些,但生活依然面临三大难题:

第一难,花销问题。苏轼在黄州所担任的职务是: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团练副使”大体相当于现在人民武装部副部长,但这个副部长没有签字权和行政权,只是个空头官衔。他的身份本质上是由黄州官府代为看管的犯罪官员,除了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之外,没有俸禄薪水。所以到黄州后,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的花销就成了大问题。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一个月下来怎么也得4000多文钱(一文=0.2元)。于是他精心计划:今后每天花费不超过150文钱。每月初一取出4500文钱,分为30份,挂在屋梁上,每早用叉子挑一份,然后将叉子藏起来。当天剩余的钱另外存在大竹筒里,作为接待客人的费用。

第二难,吃饭问题。没有足够的钱当然就没有足够的口粮,怎么办?在朋友马正卿的帮助下,苏轼申请到黄州城东旧时营防废地五十亩,他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打,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第三难,住房问题。按照朝廷规定,苏轼这样的犯官无权享受官府提供的住宅,开始苏轼一家住在江边一个废弃的驿站——临皋亭,这个地方不仅潮湿闷热,而且拥挤不堪。后来,苏轼在种地的东坡园中修建了五间泥瓦农舍。农舍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建成,苏轼在厅堂四壁涂白如雪,起居坐卧,四面环顾,俱为雪景,故而美其名曰“雪堂”。

2、既然苏东坡的生活非常的艰苦,为什么林语堂说他的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秘诀在哪里?

明确:他有着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的罕见本领。 关于《苏东坡传》,这本书是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原名叫The Gay Genius,即快乐天才。 在书中,林语堂说到: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

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象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不可否认的,这种混合十分罕见,世上只有少数人两者兼具。这里就有一位!

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

六、林语堂与苏东坡

从林语堂的写作中,你能了解到传记文学在选择素材上有什么基本要求吗?

明确:

1、素材的表现力,选择最能表现主人公形象的代表性的素材。

2、传记作者的主观倾向。

描写苏东坡的作家很多,但是对苏东坡形象的刻画,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苏东坡在黄州的经历,有的作家,比如现代文化学者余秋雨,他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突出的是苏东坡在苦难之中的日渐成熟,而林语堂看来,苏东坡具有着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本领。

所以我们下面要来了解下林语堂,看看为什么他能和苏东坡引起共鸣,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首先:在人生道路上,都是漂泊流离的。

苏东坡一生政治命运坎坷,因不满时政,多次要求外任,两度受贬。他21岁中进士,名列榜首。宦途上:京都(开封,中进士)-凤翔(判官)-京都(史馆官)-杭州(告院监官、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入狱)-黄州(谪居,团练副使)-常州-登州(太守)-京都(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京都(吏部尚书)-颍州(太守)-扬州-京都(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定州(太守兼河北军区司令)-惠州(谪居)-儋州(谪居)-常州(卒),他是当朝唯一被流放异域(海南岛)的官员,按宋朝大律,仅次于砍头(因宋朝开国皇帝明令擅杀大臣)。

林语堂从10岁离家开始的70年求学、执教与创作之路:福建漳州-厦门(教会学校免费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接受西式教育)-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法国(赴小城乐魁索,教华工写作,自学德文)-德国(耶拿大学、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北京(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厦门(厦大文学院长)-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上海(创办《论语》半月刊,创办杂志《人世间》《宇宙风》)-纽约(写作《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部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首任校长)-台北-(定居)-香港(1976年去世)。

其次:在政治上,都是不善政治,也无心政治。

苏东坡几次在政治中沉浮,因乌台诗案造成了一生的政治波折。

林语堂一度被认为政治态度不对,他在《人間世》投稿规则中明言“涉及党派政治者不登”,但在左派心中,竟有刊物标榜远离「党派政治」,便认为是右派一支了,而在右派看來,也觉得碍眼,因此他在政治上“左右不是人”。

第三:都是幽默大师。

苏东坡以幽默自嘲的态度看待自己在黄州的生活。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

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所以,按林语堂的话来说,他们是地地道道的“素食者”:“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种只管自己的事 。另一种管别人的事。前者吃草或素食,如牛、羊及用思想的人是。后者属于肉食者,如鹰、虎及行动的人是。”

正因为如此,林语堂把苏东坡看作是他自己的精神导师,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林语堂说: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一九三六年我携家赴美,身边除了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作或者和他有关的古刊善本书,把空闲的考虑都置之度外。那时候我就希望能写一本书来介绍他,或者将他的一部分诗词文章译成英文,就算做不到,我也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我身边。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现在我能动笔写这本书,我觉得很快乐,单单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苏东坡的黄州突围

苏东坡黄州主要作品

苏轼在黄州教案

苏东坡在儋州教案

赤壁

赤壁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苏东坡在海南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读后感

黄州水产工作总结

最新黄州公交

苏东坡在黄州赤壁
《苏东坡在黄州赤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苏东坡赤壁赋 赤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