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事求是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事求是

张旭光B100301198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北大,清华及中科院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成立国情研究中心,国家或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西方很好的管理理论常常在我国应用时失效,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很看重实践经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无不在昭示一个真理:实事求是!

何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说过,“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我们去探求,“是”就是真理。老百姓把这归结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看似简单的话,却蕴藏着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哲理,为人者不实事求是就难以取信于人,为政者不实事求是就难以取信于民。

实事求是作为认识真理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想出发;坚持从纷纭复杂的事实材料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而不是将事实材料任意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碎片,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而不是用框框来套实践,把主观的意志强加在实践之上。

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摸清情况,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对环境,条件掌握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去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去思考,寻找,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找”的过程就是 “求”,找的结果就是 “是”。

中国在历经清朝衰亡之后,在外敌压境的情况下,又陷入了残酷的内战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救中国,是无数仁人志士毕生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同志当时提出,中国的事情还是要熟悉中国的同志去办。他在送走自己的同学、朋友西去留学后,自己独自留下来,通过年少时的游学,入党后领导学生斗争,农民运动,深入农村调查,组织秋收起义,担任国民党的农民部长,宣传部长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大量接触,读书读史来对中国的国情做了透彻的掌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献可见一斑。 国共两党分裂后,在最初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年幼的共产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共高层大都是留学回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受苏联成功经验的影响,苏联的胜利就是通过一次战役,攻克一个大城市来最终波及全国取得胜利,而马克思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留学生还常常接受公产国际的直接指挥。于是灾难便发生了,城市中心论,工人主力论盛行,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给革命力量招致了毁灭性的打击。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认为首先任务是生存下来,到敌人薄弱的地方去,把力量引导到农村去发展,并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实事求是而把马克思主义进行本土化,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搞革命,我们也是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搞革命,这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我们不是先搞城市,而是先搞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这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至于以后像“联蒋抗日”,“抗日战争持久战战略”等都是根据革命形式这个“实事”的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无不是“实事求是”的典范!总之,这个阶段的事情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就是实事求是的问题。 战争是一种势力的较量和转换,其结果完全可以在短期内逆转,这是由战争这种事件的性质决定的,它只是现实力量的一种对抗,沟通,交换和整合,它可以由于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分化,政策格局变化而得到任何你所期望的结果。因为它不需要你创造新的东西,其周期完全可以很短。而建设一个国家就大相径庭了,以这种阶级斗争的思维在治理国家方面使得我们的国家陷入越来越大的危机,最终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实质上就是脱离了“实事求是”。在处理了四人帮后,整个全国全党所面临的就是中国到何处去的问题。按照传统思想,就是继承毛泽东的遗志,把文化大革命及当时所贯彻的方针执行到低。思想的束缚使得人民无法再做到实事求是了!

邓小平同志看到问题的实质,那就是如何让人民从阶级斗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能认清中国新的形式和国情,来发展经济。他高屋建瓴的从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入手,来解放禁锢以久的思想。他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对社会主义的界定从生产关系转移到生产力上,把人们一直将市场和社会性质联系在一起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提出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把人民从战争与革命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只有解放了思想,人民才能够更好的去实事求是,以便找到解决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最佳途径。我们国家这这种思想指导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国际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席卷全球。中国面临的国情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情况,还有整个世界的发展,一个全球环境,因为我们已经无法面对一体化的趋势而置身事外,不能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只能被这个世界所抛弃。面对新的形式,新问题,对中国走向的思考就应该有全球的视角。这个时候江泽民同志提出“与时俱进”。是极为恰当的也是适时的。“与时俱进”就是要充分考虑我们所面临国情的变化发展,把实事求是所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用全球化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实事求是在新形式下的深化。

所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或对实事求是的深化,从本质上讲,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者的核心还是实事求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也应该是开放的。当理论形成了,去指导实践的时候,那么由于理论的相对稳定性和实践的动态性,理论随时都会和你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偏离,这个时候就不可以局限于既成的理论,就应该摆脱旧的理论,以更好的分析现实,解决问题,这就是解放思想。当我们面临的环境和实际情况继续变化时,理论也应该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普遍的真理,对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有广泛的指导价值。

就个人而言,我们做一件事首先分析自己的情况,面临的环境,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具有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才可以结合要达到的目标,制定最佳的方案,其实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

另外有两个因素也很重要,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方法。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就失去了你实事求是的意义。方法上有缺陷就会影响效率,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和理念。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