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礼物的流动》读书报告

社会111 范天昊

摘要:《礼物的流动》是关于中国东北一个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民族志报告。作者细致考察了这个北方农村的礼物交换过程和网络培育,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在这个村庄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方式。

关键词:礼物、流动、社会关系网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是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名作,它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流动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并最后成书。《礼物的流动》主要分析了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问题。

全书主要是围绕三个论题展开的,首先是中国礼物交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学中有关礼物之持续探讨的意义,紧接着作者探讨了在中国文化中关系和人际行为之道德规则(人情)的复杂性,最后论述了礼物经济与更大范围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本书脉络紧凑,论证严密。 作者通过自己分析,透过复杂多样的礼物交换形式和礼物类别的表面现象,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性,可以说是对中国礼物交换研究的比较深刻的著作之一。

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先从莫斯的经典名著《礼物》开始,介绍了人类学中的礼物与礼物馈赠,提出了涉及礼物研究的核心问题:回礼动机、互惠原则、礼物与商品的关系,并就它们在人类学中的研究状况做了回顾,指出了中国礼物研究的现状及主要不足,介绍了他本项研究的框架。第三章中作者又借用贝尔关于交换关系模型的理论,对下岬村的礼物世界进行了分类。在下岬村,礼物的物质内容和它的文化意义及仪式情景是浑然一体的。所以礼物交换的分类不能单纯基于所赠物品的类型,或者只是基于礼物交换中潜在的经济原则。根据礼物交换的场合可以分为仪式化的,即“大事”(包括生育庆典、流产和妇女绝育、订婚、婚礼、丧礼等);非仪式化的,即“小情”(包括亲戚间的互访、探病等)。根据赠礼动机可以分为表达性的和工具性的。下岬村民把表达性礼物馈赠叫做“随礼”,而把工具性礼物馈赠叫做“送礼”,旨在改变先前既有社会关系模式的送礼行为多半会被视为工具性的。工具性的礼物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物)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下岬村民不能接受村子里的工具性礼物馈赠,但对它在自己社区外面的应用的接受没有心理上的困难,并且上油式礼物在集体和个人层面都能发现。

作者在第四章中对此进行了分析。村民们要把收入的10%到 20%用在随礼上面,这一方面是社会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表达性礼物意味着一个人的道义或情感的关心,另外也是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其关系网的基本方式。下岬个案表明,乡村社会中私人网络的培养既是一种权力游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关系不仅涉及工具性和理性计算,也涉及社会性、道德、意向和个人感情。 作者用丰富典型的实例介绍了关系网络在村民生活中的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支持功能和政治功能。作者在对下岬的个案研究中表明,在礼物关系和商品关系之间存在一个或许可以称为灰色区域的东西,在这一区域中,工具性礼物扮演了一个兼容这两套对立性关系的角色。

阎云翔先生在第五章中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这种关系网络的特征:对朋友关系而非亲属关系的严重依赖、大量屯亲的卷入以及姻亲的积极角色。这与第二章作者描述的社会分层与亲属制度中,姻亲的显要位置相呼应,从而挑战了宗族范式在中国北方农村社区的适用性。并且,作者在考察这一关系结构时,旨在理解个体层面上的村庄生活,因而强调村民们作为积极的行动者的一面,这不同于以往的倾向于从某种集体的和组织的视角对村庄生活的考察。关系网络构建的好坏,对一个人的生活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那些在网络建构方面积极能干的人则被广泛地描述为很“活”,其字面意思是指有保证的私人关系;相反,在社会交换和网络构建方面的失败,其不利不只是限于口头上的表达,还有社会的制裁。通常,那些没能履行其礼物馈赠义务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交换的人在村里会受到大家的孤立。

在中国社会,关系是一个以工具性和个人操纵性为特征的过程,它本身具有贬义。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关系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随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循随礼的规矩,而且一个人如果落下拒绝随礼义务的名声,他就会失信于全村,并且由于关系网络而受到孤立。”农村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很多时候人们在乎的不是你随了多少钱的礼,而是你有没有这份和别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心意,随礼其实可以反映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对他人的看法,是否随礼以及随礼的多少都会影响两个家庭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农村,随礼会不自觉的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如若不愿意随礼或不参加别人的庆典,就表明了不愿和主家维持良好关系的意向,总是这样逃避责任的话,在别人面前就没了地位,并且朋友很少,亲戚网络也很小,在农村就很难办事。若培养好关系,作者在书中总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随礼方面不能吝啬,该随的礼一定要随,从长远看,这有利于良好关系网络的培养。2.随礼记录是入礼的凭据单,也是将来必须偿还的借账簿记,因为礼尚往来有一定的规则。3.长期良好的关系必须通过有关双方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精心维持,当互相关系被打断或破坏了,就不得不通过做出额外的努力来重修和好。

互惠原则是下岬村礼物交换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个原则的实现会依据许多动态因素而变化,由此引出人情问题。互惠原则可以说是人情交往中的最重要的原则,而沾光和面子是支撑人情伦理道德领域的两个本土概念。在第六章中阎教授对此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且对人情伦理做了“尝试性”概括,认为人情伦理体系有三个结构性纬度: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人情在行动上的复杂性和弹性就源于这三个结构因素变动不定的组合。下岬村的村庄生活告诉我们,至少在礼物赠送和社会交换的领域,道德义务更可能主导人的行为。另外,在下岬村还存在很多非均衡互惠的礼物交换,而且是收礼而不是送礼,被认为是声望的象征,这是与早期的人类学研究截然不同的景象。为此,与第二章关于社会分层体系的论述相呼应,作者在第七章对1956——1982年间的社会等级体系做了重点分析,认为是收礼的荣誉驱动着村民们随礼。

社会变迁对礼物馈赠模式有很大的影响,村民们在不同时期调整礼物的内容、形式以更好地实现礼物交换。作者以最普遍的礼物类型彩礼和嫁妆为例,分析了50年代初——90年代初新娘和新郎在婚姻交换中的积极角色,并兼及新型夫妻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彩礼和嫁妆的发展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彩礼通常是指由新郎家向新娘家转移的财富,是婚姻契约的一种形式,这一习俗已从家庭间送礼的一种形式演变为家庭内部财富分配的一种方式,由此,间接的嫁妆也变成了直接的嫁妆,这种变化表明了新娘在婚姻协商乃至财务交换上地位的上升。婚姻交换的性质也在经历偿付、资助和家产继承的变化,婚姻礼物朝着一种财产继承方式转变,彩礼和嫁妆是新郎、新娘的父母送他们这一潜在夫妻单元的代际的义务型礼物,同样也符合前面提到的互惠原则,只是这种互惠并不会立即兑现,但某种延期的回报通过特定的文化预期而得到保障。最后作者总结指出:下岬村婚姻交换模式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用婚姻偿付理论或婚姻资助理论来解释,它是一种偿付,资助还是家产继承,要放在50年代——90年代社会主义变迁的不同情景中区别考察。

社会学读书报告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教育社会学读书报告

《技术社会学》读书报告

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

《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作业

社会学的方法准则读书报告

《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读书报告

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
《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