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4: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案例:乌坎事件

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社会控制能力。

而历时整整三个月的广东乌坎事件,起因于乌坎村村委会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卖村民的集体土地,并私吞卖地款项,最终凸显了社会深层次矛盾,激发了当地村民的集体示威游行和*。用社会学的集合行为可分析出,乌坎事件具备了一切基本条件:村委会和派出所的空地和街道成了村民聚集示威的地方,村委会和村民之间由于卖地的经济利益的冲突以及政府的无视给人们产生看心理压力,由此使乌坎村的村民产生了普遍的不满情绪。此外,由于村委会盗卖土地,并对村民的群体上访反映土地和基层选举问题得不到满意答复形成了这次游行的“导火线”,再加上村民代表薛锦波等人的鼓动以及社会控制不当,最终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集合行为是指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它包括自发性,狂热性,无组织性,短暂性和行为者相互依赖的特征。

针对乌坎事件来说,2011年9月21日,广东省汕尾市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期间部分村民在村里及村周边企业聚集、打砸、毁坏他人公共财物和冲击围困村委会、公安边防派出所,组织阻挠、打砸进村维持秩序民警和警车,事件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生活秩序。乌坎事件就是一次典型的自发性、无组织性的集合行为。它由村民自发而起,虽然他们有上访的权利,但必须以依法为前提,他们有权利为自己争取利益,但必须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依照一定的程序正确上访。其次,本次上访无组织、无领导,混乱而没有秩序。村民本来要表达的初衷是好的,为了村民们的共同利益,为了村内的各种问题,可惜却用了错误的方式。没有组织,没有领导,以至于还有境外势力对这次事件推波助澜,让事件又趋严重。再次,这样的集合行为持续时间比较短,聚散比较快,本次事件也很快被平息,乌坎村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好好处理这样的集合行为,把损失伤害降到最小,从事件中得到启示,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人大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基础知识

社会学
《社会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信息社会学 社会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