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陕西(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陕西:种地成职业 农民有职称

他们曾经是“看风景”的人,如今他们成了最美的“风景”。近年来,陕西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场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正在加速。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在于:曾经引以为忧的“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将来无人种地的问题,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和前景。广袤的农田和村庄,正在被他们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近,三原县曹惠村村委会办公室,挤满了学习农业知识的村民

A、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

春节前,走进凤翔县横水镇东白村内,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大棚煞是壮观,在冬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对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59岁的中级职业农民宁索堂颇有发言权。他说:“今年温室大棚黄瓜和西红柿都丰收了,收入比往年增了近两成。”他一边向记者介绍大棚设施,一边向生意伙伴发微信、谈生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白村人,宁索堂的形象早已摆脱了人们对于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 2011年以来,我省通过调研试点,先后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绩效考评试行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截至目前,全省已认定高、中、初级职业农民3835名,职业农民培育走在了全国前列。

宁索堂就是拿到中级证书的3835名职业农民中的一员。对于啥叫职业农民?宁索堂说,“咱理解就相当于职业经理人,以种地为职业,用专业的水平,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在洛南县景村镇宏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夏峰介绍说,合作社种植金银花1500多亩,他自己就种植了300多亩。是全省第一个集金银花种植、加工、育种、中草药、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下设公司、家庭农场各一个,还在西安设立了配送中心和代理店,在商洛设立8个专卖店,发展社员852户,被评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都说种地利润薄,你们效益到底如何?”

“那要看种啥呢,物以稀为贵嘛。”郭夏峰说:“我们社先后与商洛学院、西安交大、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合作,陆续推出金银花茶、金银花冰茶、金银花保健养生枕,金银花富晒黑花生、黑花生油、金银花中草鸡蛋等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珍珠鸡、贵妃鸡、黑乌鸡、土鸡存栏1.1万多只,销售特种鸡蛋10余吨、金银花茶15吨,合作社实现产值达1280万元,社员实现亩产值高达15200元,社员人均收入16000多元。”

“农民”,一场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正在三秦大地潜移默化地进行。

“30多年了,我啥都种遍了,一直没有致富,也很苦恼。怪不得那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凤翔县新增务村55岁的村民寸封说,现在是:“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那将来到底谁来种地?“去年听说县农广校搞职业农民培训,我试着参加了一下,结果心里一下子豁亮了,见识了不少东西。看来农业还是大有奔头的,但要讲科学,不能蛮干„„”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我省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新生代型。同时,划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初、中、高三级在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等方面的标准。未来还将探索农业产业项目的职业农民准入制度,确保农业资源要素向职业农民聚集,并在政策上对职业农民进行扶持。到2020年,使全省职业农民培育总数达到20万人。

日前,三原县北权村“奶羊专家”范转娃,向记者展示她的初级职业农民证书

B、新型职业农民“新”在哪里

“刚育了20亩苗种,春天里就会发芽,来年就能给附近苹果园的更新换代升级派上用场。”春节前夕,常年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陕西省首届高级职业农民王雨嘉,早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谢绝多家国营单位挽留,毅然回乡务农,现已成为“大老板”,也是大学同学中“混”得最好的一个。

“大学毕业后,我既种植苹果,也从事果树技术服务,20多年来,一直得心应手。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方面,我依托县上‘12396’工程,设立了农技服务热线,通过手机全天候开展服务,解答群众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王雨嘉说,“现在已引导上万名群众走上科技致富路,我觉得人生价值得到体现。虽然辛苦,但很值得。”

最初,王雨嘉在糜杆桥镇七家门前村从事苹果种植时,通过磕磕绊绊,悟出一个道理:只靠蛮干,土地不仅不产“金子”,还吸纳大量汗水。因此,必须依靠知识和科技种地。后来,在尝到科技的甜头后,他率先将自家果园内110余株国光、黄元帅等老品种,高接换头为短枝富士。再后来又陆续新建了矮化密植果园,现已发展到200多亩。不仅在黄土地上实现了绿色梦想,还刨出了“金子”。 那么,新型职业农民到底“新”在哪里呢?

从王雨嘉身上不难看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省农业厅一位负责人说,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非短期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示范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三原县北权村40多岁的农妇范转娃,去年获得职业农民证书时说:“获了证书不只是很自豪,更要把我的养羊技术传授给大家,带领更多乡亲科学养殖致富!”如今,范转娃已成为全村“奶羊专家”,乡亲们隔三差五都会来她家寻求技术指导,大家都说“知识就是财富啊!” C、“五位一体”,让更多农民成为“职业”

“职业农民”是一个新名词,职业农民教育更是一个新课题。

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晚,经验少,不少地方还在摸索之中。但是,凤翔县“五位一体”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先进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

据宝鸡市农业局张锐平科长介绍,凤翔县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构建了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以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补充的“一主四元”、“五位一体”紧密结合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其四大特点是:农广牵头,主体明确;离校不离训,注重继续教育;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学历教育支撑,质量效果有保证。创新点有三:一是以培育具有中等专业学历职业农民为目标,构建培育体制;二是以保证培育质量为主线,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模式;三是以职业农民科技致富梦为追求,推动农民教育革新。

在范家寨、五曲湾、柳林、田家庄等乡镇,记者就看到很多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待评)的身影。县农技中心的几位干部说,凤翔县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全县粮食面积连年稳定在90万亩左右,总产28万吨以上;苹果面积达到18.4万亩,全面推广“双矮”栽培技术,年实现产值10亿元;蔬菜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2万亩,年实现产值4.5亿元;全县牛存栏12万头,生猪15万头,年实现产值11亿元。“粮为基础、果为主导、菜为特色、畜为支撑”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稳步建立。

日前,记者悄悄坐到凤翔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四楼大教室的最后一排,聆听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关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营销的知识讲座。记者和大家一样,听着听着便入了迷。几十位农民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断地做着笔记„„据校长郭晓红介绍,像这样的讲座长年都在举办,不光本县的农民来听,周边县区的农民也赶来听。

职业农民培育,不同于传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具有准学历教育的性质,但围墙内、封闭式的教育办法又根本行不通。郭晓红说,在准确全面把握职业农民培育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征的基础上,他们确定了“一体多元”、“五位一体”职业农民培育新型体制。这既是“凤翔模式”的特色之所在,也是培育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

据了解,凤翔县农广校教学,不仅有固定课堂,还有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并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咨询式4种教学方式,一切讲求实效,备受群众欢迎。

2月16日,在省政府大院,一位处长向记者展示凤翔县农广校开通的“凤翔职业农民”微信公众平台。记者仔细浏览后发现,该微信公众平台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比一些省级微信公众平台还要前卫时尚。有一条微信是这样说的:让一批年富力强、有干劲、有梦想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抒写自己精彩的人生。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却可以悄然影响和改变几亿农民大军!

链接:

我省今年将培育万名职业农民

目前,我省已认定第一批高级职业农民84名,中级职业农民399名,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第二批高级职业农民182人。据初步统计,全省符合职业农民特征的培育对象达到20多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占74.65%,专业技能型4.15%,社会服务型19.21%,新生代型1.99%。同时,我省在新增财力中落实专项资金4000万元,其中列支1000万元设立了职业农民创业基金。今年,我省还将以整省推进为抓手,以农广校、农机校体系为承载,建成12个标准化县级培训学校,依托现代农业园区认定50个省级、300个市县实训基地,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全日制研修深造,系统培育1万名职业农民。到2020年,全省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

陕西景点导游词(优秀)

陕西入党志愿书(优秀)

陕西振兴计划(优秀)

陕西中考优秀作文

陕西 丧葬习俗(优秀)

探索缺失的陕西[优秀]

陕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高考优秀作文尝 试 (陕西)

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理论考试要点(优秀)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优秀]

陕西(优秀)
《陕西(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陕西传统 陕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