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1: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化学课堂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探讨了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本文从“教师角色的转变”“小组讨论进行的措施”“讨论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对亲身实践进行概述、总结。

关键词:化学教学 小组合作 讨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的宗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发现、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一、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

学生的活动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因此,在分组合作讨论式的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改变“导”“演”一身的角色,专心去“导”。

1.教师要成为参与者。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参与到讨论之中,但要做到不超越权限、多听、少说、适时点拨。在进行什么是氧化反应及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之间关系内容教学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所学习的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的相同点进行讨论解答,统一答案。但在学生得出氧化反应概念时,由于认知水平等原因,只从几个认识的反应出发,讨论出的答案不准确,把氧化反应定义成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这时教师就看似随意地读着课本上氧化反应的概念,但读到“氧”字时有意拉长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找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课本上是‘氧’而不是‘氧气’呢?”,从而形成认知上的碰撞。学生虽然提出这个了问题,但要正确回答还是不容易的,这时老师适时给出一个例子加以解释。再如,学生对讨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时容易得出“化合反应就是氧化反应”这一错误结论,这时教师不是急于去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给予一定的帮助,如引导学生“前面的学习中还有哪些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修正。总之,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把自己作为伙伴融入其中,引导伙伴对问题的发现,和伙伴一起想办法,为伙伴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过程中,让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诸多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

2.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一个好的主持人不是自己去评价一个歌手演唱的好坏,而是善于引导观众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参与讨论时,学生往往会用一种依赖的、期盼的眼光看着老师,急切想知道教师对自己答案的评价,这时教师要学会卖关子,善于把这个绣球抛给学生,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但知道了自己结论的对错,更学会了吸纳别人、与人沟通,既相信了自己,也尊重了别人。总之,在合作讨论式教学中,教师要少做、少说、多看,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做好“导”者该做的事情,使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主体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地。

二、采取多种措施,使组内合作能得以进行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使讨论能够开展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怎样实现这一目标,本人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合理编组。一个班学生总存在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如果搭配不当就会造成组间强弱过于分明、性格不合、一半玩一半看的局面,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分组讨论无法进行,组际之间成为空谈。因此,在分组时将好中差学生均分到每一组中,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使组员配置趋于合理,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为每组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打下基础。

2.进行小组综合评价,促进全员参与。竞争情境的创设为讨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此会产生小组中一些能力弱、不爱说话的同学被抛弃、遗忘,造成一半同学当演员,你来我往,激烈异常,而另一半同学却瞪大眼睛做观众、当看客、瞧热闹,促进两极分化的形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时对讨论小组记分时进行捆绑式,即一个小组为单位,整体记分,以参答率来计算,并规定组内发言时每组中每位同学至少有一次机会,而且对一些爱说话、能力强的同学用一些善意的处罚来限制他们的发言。通过善意的处罚,使那些能力强、易激动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努力克制自己,能更多地想通过帮助其他同学来获取荣誉,那些内向的同学则使劲地给自己鼓劲,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应答能力来增强集体的荣誉。把讨论中的发言情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分组讨论时要求人人发言,人人练习,互相评价。在对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他们参与的热情、参与的过程进行评价,多给予弱势群体机会。3.坚持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可一步到位,特别是对那些能力差、内向的学生,一开始不要太注意他们问题的深度和对错,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只要他们说就行,老师多给予特殊的帮助,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由不敢说→敢说→会说→乐说;由被动参与→努力配合→主动参与。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合作讨论的兴趣

一种一贯制的教学程序,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沿用“教师提问→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评价”这一固定模式,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应付、盲从、坐享其成的消极现象,讨论就流于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不断寻找刺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讨论的参与度。

1.开展组际竞争。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组提问其他组抢答,两组之间你问我答,展开组际之间擂台赛、辩论赛,每周小组一比等方法来为讨论创设一种竞争情境,增强讨论的活力。

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会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潜在智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创设问题情境,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①用生活实例设置问题情境,用学生经常接触到的而从未考虑过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讨论探知的兴趣。如在教学金属活动性强弱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古代遗留下的文物为什么较多的是青铜器而很少是铁器呢?”这一事实,学生在听后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颤动:为什么就会萦绕在脑际,从内心深处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去和别人交流获取答案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是进行讨论交流的萌芽,讨论之势一触即发。在学生讨论出结果之后,我们教师再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也可以说明同一规律呢?”这时学生的讨论热情就会达到空前的高涨。②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图表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关于“分子的性质”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的图像,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再如在“原子的结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教材中表4-2阅读来讨论得出原子结构的一些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把直接的答案呈现转变为让学生通过对图表的阅读经过交流讨论得出答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去通过自己的探求而获得新知识,将学生的“我学会”转变为“我会学”。③利用实验创设问题的情境。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许多问题的结论可以通过实验“做”出来,让学生通过“做”发现问题、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变化前后天平的变化情况进行猜测,学生在猜测过程中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这时他们就非常渴望用实验来解决争端,通过这一猜测,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兴趣,吊足了学生想做的胃口,把学生本来准备大玩一次、好好过一会瘾的初念变为寻求答案而去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究,他们迫切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等到实验结束,自然有一部分同学的猜测和实际结果不符,而且还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些异常情况的出现,激发了学生进行讨论的激情,使小组讨论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下转第34版)

(上接第33版)总之,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旨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它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形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并不是万能药,不是越多越好,“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作文教学尝试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浅谈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

作文课小组合作教学的新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反思与分析

参与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