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注民生发展经济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注民生,发展经济

1.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等及其实践活动。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

(2)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3)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见后面土地制度专题)

3.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与失误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①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②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③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④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失误:

①“三面红旗”(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四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重视规模和速度。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场浩劫,“*”*使国民经济遭到劫难;一个错误,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倾错误。

④五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4)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4.近现代西方关于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

(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

(3)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重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中国古代的土地

概述: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在这里应注意:

(1)在封建社会中,所有制关系主要指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重点)。

(2)产品分配形式主要是指赋税、摇役、兵役、地组等。

(3)人们生产中的地位主要是阶级关系.

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

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4、特点

5、瓦解原因

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三者的地位:

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

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如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肥田沃土,唐后期土地兼并,明后期土地兼并。

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大朝亩田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生主义”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革命,(P71内容)1947年的>(P79), 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承认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经济落后的四次调整

A 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第二次: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去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典型例题:

1.(26分)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三: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均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中有哪些体现? (4分)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杜鲁门咨文中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实施的作用。 (4分)

(5)你对温家宝总理的“尊严”一词作何解释?(2分)

答案:

(1)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3分)

(2)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2分) 国内: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2分)

具体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4分)

(3)体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4分)

(4)内容:发展社会经济;减少财政(军费)开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福利)。(5分)

作用:实现了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确保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并为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创造有利条件。(4分)

(5)人民享有自由、平等和人权;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每个人都享有全面发展的机会。(任意两个答案,总分2分) 2.(25分)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民生问题一直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共同特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征产生的社会

根源。(4分)

材料四:从战时经济回复到和平经济,势必引起许多重大问题,在咨文中,我概括地叙述了业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的计划……尽快复员不必要的武装部队;……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消费者的过分负担时为止;……凡因增加工资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地方,不得增加工资;……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我继续向国会提出几份咨文,每个咨文都给公平施政增加了一些新建议,如健康保险、预付医疗制度和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补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五: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现场,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解释了“尊严”的含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哪些经济措施体现了“存百姓”思想? (3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8分)

材料二 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人们开始享受电灯、电车、电影、电话、电报、汽车、远洋轮船、飞机、化学工业等发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工业化程度加快,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兴起,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2)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后,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6分)

材料三 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民保障和全面保障。从1945年,英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保健法》等。公民自出生那天起就有一张社会保障卡,从他受抚养、上学、病残、就业和失业、丧偶或抚养子女、年老退休,直到死亡都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

一一据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各种生活必需品长期凭票供应。

(3)据材料

三、四,说明英国和中国政府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举措有何明显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不同的原因。(8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影响民生的基本因素。(3分)

正确?为什么?(4分)

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对待人民方面的基本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待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主张及其具体措施。(10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5分) 答案:

(1)观点:以民为本;用法律控制百姓。(4分) 原因: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的作用增强;封建经济形成,个体农民家庭成为国家统治的基础;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尖锐。(6分) (2)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利(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规定最低工资)。(6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奠定必备的经济基础;工人运动高涨,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民主民权意识的增强,促使统治阶级调整政策。(6分)

(3)主张:扶助农工。(2分)举措:采用政府调节的办法,利用土地等国家资源发展农业和工业满足衣食需要;建设房屋和道路满足居住、出行之需;增加地方收入,解决公用事业之需;建立社会保障系统,保障民生需要。(8分)

(4)认识:坚持以民为本,切实保护民生幸福;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依法治国,稳定社会秩序。(每个要点2分,答出2个要点得4分,

3个要点得5分。)

4.生活幸福是古今中外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应是各国政府的施政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荀子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1)以上材料中两种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8分)

材料三 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3

3.(37分)关注民生是自古以来中外政治家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则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四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到今年1月26日止,第二批扩大新农保试点地区全部启动参保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新农保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25亿人,其中3428万经确认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京华时报》2011年1月

(3)依据材料

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为实现民生幸福做出了哪些努力?(8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

(1)不同:荀子强调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或“国家安危”)统一;彼特拉克强调个人的幸福与现世的幸福。(4分)

社会特点:荀子处于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早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解放。(4分)

(2)现象:苏联的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2分)

原因: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4分)

(3)政治: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3分)

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分)

科技文化:大力发展科技;实行双百方针,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实行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分)

(4)途径:协调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民主法治,稳定政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3分。任答三点即可)

5、民生体现民主,民主保障民生,这是中国式民主与民生的真谛所在,也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希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在民主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为改善民生,孙中山先生先后提出过怎样的主张?(7分)

材料二 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同时又需要一些脚踏实地的人,踏踏实实地去做苦功夫。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温家宝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以来,中共为保障民主是如何“踏踏实实地去做苦功夫”的? (7分)

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突出强调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

政府出台了《廉租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劳动合同法》《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促进就业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先后下达免除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的通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3)依据材料三分析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特点有哪些?(6分)

材料四 对于单个的公民来说,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都是其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改善民生也好,发展民主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民主和民生是中华振兴和共和国腾飞的两翼,不可偏废。

——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和民生关系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民主贡献: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分)

民生主张:1905年在民生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1924年又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内容。(3分)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3分)颁布、修改宪法,健全法制,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3分)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基层民主选举。(1分)

(3)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障;(2分)范围广,涉及教育、劳动、就业、住房、医疗、养老、食品、财产等各个领域;(2分)关注弱势群体,城乡统筹。(2分)

(4)民主保障民生,民生推动民主;民主与民生的协同共进,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民主和民生是中华振兴和共和国腾飞的两翼,不可偏废。(5分)

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关注基层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演讲稿

关注民生1

关注民生,为民造福

政府 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自查报告

关注民生发展经济
《关注民生发展经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