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海峡两岸关系论文1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8: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形势与政策》

论 文

微电子学院 姓名:何海明 班级:31111P 学号:31111P19 年5月25

201

3日

影响两岸关系的内外部因素

摘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本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两岸关系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但由于台湾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错综负责的历史因素,台湾与大陆迟迟不能统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独势力公然崛起,在新世纪新形势新背景下,虽然海峡两岸关系总体平稳向好,但仍有着诸多阻碍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两岸的最终统一任重而道远。下面,就由我分析一下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两岸 中国 因素 台独 阻碍 统一 正文:

一、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两岸互信较弱,两岸关系的敌对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两岸在推进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的目标、内容、时程安排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两岸在台当局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等敏感议题上存在重大矛盾和分歧,如果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有可能压缩两岸政治谈判空间,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

同时, 在“台独基本教义派”强力牵制下,民进党全盘否定马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甚至以暴力方式阻挠两岸交流往来,短期内务实调整两岸政策面临较大难度,这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一定阻力。尤其是,虽然民进党发展危机加深,但其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没有被破坏,基本盘依然较稳。在两党轮流执政成为常态、“去中趋台”

民意走势未变、尤其是美日等反华势力支持下,一旦时机成熟,民进党仍可能东山再起,这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面临重大隐忧。

二、中国政府对台战略的变化。

1、在台湾问题上,阻止台独具有超过其余一切的优先地位,而且为此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足以显示(对台湾当局、台湾政界、台湾公众以及美国政府显示)无可置疑的决心的言行来真正确立威慑的可信性,即迫不得已时为了并且祇是为了制止或粉碎台独而坚决动武的可信性。

2、在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精神文化等各类大战略手段中间,军事和外交手段远为突出地重要,而这两类手段之间的平衡是“战略平衡”的唯一关键。

3、台独势力已经取得迄今为止的最大突破性进展,因而形势要求中国大陆在军事与外交手段彼此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迄今为止综合力度最大的阻独努力。

三、美日等外部势力的干预 1、美国因素。

这是两岸发展的最大阻碍力量。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美国一直对台湾采取军事扶持政策,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台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与美国是有很大的直接关系。美国为维护现实利益和战略利益,不会轻易放弃对台湾的控制,因此,既不希望两岸统一,也不希望台湾独立,目前海峡两岸这种“不统不独”的局面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最有利。由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美国的战略重心由中东

向远东转移,并采取了“结盟日本,笼络东盟,打压中国”的既定政策。在此种战略意图之下,台湾无疑是一张王牌,美国“影响着”台湾,并不断发展着与台湾的非正常军事关系,美国通过对台军售,处理了自己一些已经淘汰过时的军备。岛内的一些亲美势力严重影响两岸的和平发展。这既增加两岸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阻碍两岸关系的美国,维持台海现状,将是美国的长期国策。 2、日本因素。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日本独特的“台湾情结”,以及战后日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在解决两岸关系问题上,日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日本成为除美国之外的另一个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首先,日本通过不断挑起钓鱼岛领土争端,力图加入拿中国核心问题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行列。其次,日本通过加强与台的‘紧密关系 ’,不断声明在台的利益存在,以期获得更多话语权,迫使中国在其它问题上让步。 3 国际其他反华势力。

一是法国等西方势力,他们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是一些拉美小国;他们单纯就是为了金钱。这二者都无关大局,通过经济手段基本可以解决。

四、台湾政治力量的角逐

首先,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

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是推行 “双重承认”和 “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 台湾独立 ”,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 台独 ”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 台独 ”分子鼓吹“ 独立 ”,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着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 台湾独立 ”的行经绝不会坐视不理。

其次,蒋经国主政以来,采取明统暗独、假统实独的权谋手段,甚至极力鼓励、扶持“台独”势力,推行分裂路线。连续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运动,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荒谬言论。陈水扁当选总统后,继续推行李的台独路线,先后抛出臭名昭著的“两国论”、“一中一台论”,且不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推行所谓的公投入联失去政权后的民进党,作为岛内最大的反对党,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刻意丑化大陆方面,遏制两岸关系发展,走上了一条更为激进的“台独”与“反中”路线,扮演了破坏与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角色,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破坏力量。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

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中国政府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及有关民间团体建立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广大台湾同胞为发展两岸关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台湾当局近几年也相应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松动措施,诸如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逐步放宽对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限制,扩大间接贸易,开放间接投资,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通汇的手续。这些都是有利于相互交往的。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签订了四项协议,迈出了两岸关系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台湾海峡出现了40余年来前所未有的缓和气氛,这是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必须指出,台湾当局虽对两岸关系作了某些松动,但其现行大陆政策仍严重阻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他们口头上虽声称“中国必须统一”,但行动上却总是背离一

个中国的原则,继续维持与大陆分离的局面,拒绝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商谈,甚至设置障碍,限制两岸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

某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岛内的分裂势力,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制造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总之,两岸之间的结构性障碍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旧格局不仅严重制约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在某一时段内与一定强度的台海紧张难以避免。不过,中国政府坚信,广大台湾同胞是要求国家统一的:台湾朝野政治力量的大多数也是主张国家统一的,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述障碍和阻力一定可以排除,两岸关系一定可以更好的发展。

中国政府坚信,广大台湾同胞是要求国家统一的,台湾朝野政治力量的大多数也是主张国家统一的。在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下,上述障碍和阻力一定可以排除,两岸关系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浅谈海峡两岸关系

海峡两岸关系现状概要

两岸关系论文

海峡两岸关系新局面及其前景 (jiejian )

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思考

“一国两府”与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展望[1]

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两岸关系

海峡两岸关系论文1
《海峡两岸关系论文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