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学欣赏(8)第三章散文欣赏之第二节第三节欣赏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6: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学欣赏(8)第三章散文欣赏之

第二节中国古典散文欣赏、第三节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本次课安排:

1、接上节课进行讨论与自由发言,共四个问题:(1)如何表现“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这一主题(此题有些难于展开可以作业形式完成);(2)对项羽的评价;(3)对“以武力征服天下”的看法;(4)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个故事;这一内容需要40——50分钟。

2、结合光盘,大致浏览第

二、三节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及现当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一、先秦时期: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下,产生了大量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善用比喻的诸子散文 1.诸子散文: 《论语》——警策;《孟子》——雄畅、《荀子》——淳厚、《庄子》——汪洋恣肆、《韩非子》——峻峭犀利等 2.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以记言记事为主

二、汉魏六朝时期

1.赋--汉代文学的代表

 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

 代表作家: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赵壹等 2.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时代: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 体例: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130篇,52万余字

 文学成就: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语言高度个性化,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 地位: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庾信的《哀江南赋》、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唐宋时期

1.唐代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提倡先秦散文传统,力主恢复散文的主导地位。  韩愈:其文气势磅礴,、壮大奇诡,说理、记叙、抒情富有独创性和感染力;  柳宗元:其文精密渊深、俊洁工丽,杂文、传记、寓言、游记都很有特色;

2.晚唐小品文罗隐、皮日休、陆龟蒙等所写的小品文为代表,鲁迅赞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3.北宋诗*新运动:取得足与唐文媲美的杰出成就。  欧阳修:诗*新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

 苏轼:成就最著,是诗*新运动的最后完成者。其散文诸体兼备,自由挥洒,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赤壁赋》《后赤壁赋》蕴含哲理,意味深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

1 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之说。

四、明代

1.明初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  刘基的《卖柑者言》

2.台阁体:歌功颂德、空阔浮泛,统治文坛几十年

3.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

4.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传统,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 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善写日常生活琐事,抒人之常情,淡而有味,浅中有深,赢得“明文第一”的美誉。

5.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李贽的“童心说”影响下产生的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6.竟陵派:钟惺、谭元春为代表,创作主张与“公安派”相仿,但崇尚“幽深孤峭”,艺术趣味比较偏狭。

7.晚明小品文特盛,成为明代散文中颇见光彩的一部分。代表作家作品有  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8.复社、幾社:爱国诗文 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 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

2.桐城派--清代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讲究古文“义法”,以清真雅正为宗,但内容单薄。 3.清代骈文中兴:陈维崧、袁枚、洪亮吉、汪中等为代表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一、现代散文

1.五四时期的散文:散文创作发展迅速,既有对古典散文传统的继承,又有五四时代精神的推动,更有新文化运动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人的通力实践。

 主题:反帝反封建,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个性解放。

 成就:扩大了创作题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散文创作内容;

扩充了散文文体—出现了具有批判性、短小精悍的杂文和崇尚闲适的小品散文;  名家名篇:鲁迅:杂文大家,开创现代杂文创作的先河,成就最大;

周作人:小品创作成就最高,最早引入西方的“美文”概念,提倡抒发个性的“言志”小品文。

冰心:散文歌颂母爱、童真、友谊、自然,风格清丽委婉,形成“冰心体”。代表作是《寄小读者》《往事》。

2 徐志摩:散文自由华丽,如《翡冷翠山居闲话》。 郁达夫:散文坦率自然,忧郁抒情。

2.左联时期的散文

 幽默闲适小品--林语堂与“闲话风”;提倡幽默闲适的文法格调,主张抒写性灵。视角为中西比较,内容重知识性是他散文的特点。名篇《方巾气研究》,散文集《生活的艺术》  现代杂文--鲁迅与“鲁迅风”犀利幽默、沉郁顿挫  京派散文--何其芳与《画梦录》,其文情致忧郁,倾向内心解剖,文笔富有书卷气。  报告文学兴起—在社会生活多样、左联的倡导和外国报告文学的影响下兴起并走向繁盛的,名篇有夏衍及其《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在太原》等。 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散文

 报告文学再度勃兴,例如丘东平的《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

 杂文创作兴盛,围绕时世、揭露社会弊端,例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清雅通俗,温柔敦厚;张爱玲的散文中西合璧,机智灵活,作品集有《流言》等

二、当代散文

1.解放后十七年的散文

 两次散文创作高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  著名散文家

诗人散文——杨朔及其《茶花赋》;讲究在诗意中选择物象,营造意境,蕴藏哲理;

战士散文――刘白羽及其《长江三日》作品内容时代特色鲜明,充满战斗激情,追求崇高、雄浑、壮美的艺术风格;

学者散文――秦牧及其《社稷坛抒情》,注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的“三性”统一; 杂文――邓拓、吴晗和廖沫沙及其《三家村札记》,砧贬时弊,暴露生活。 2.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文界一片荒漠。 3.新时期的散文

 报告文学很有“轰动效应”,例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乔迈的《三门李轶事》等;

 文艺性史书,例如巴金的5集《随想录》,代表了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

 总体趋势:散文创作朝多元化发展。  “散文热”现象:

学者式的文化散文,例如余秋雨散文社会反响较大,作品从文化视角、理性思索的角度关注历史的昨天和今天,文笔恣肆,灵性挥动,具有独特的行文方式。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等散文集。此外还有季羡林、张中行等。 作家式的人文散文,例如贾平凹

文学欣赏

散文欣赏

散文欣赏

欣赏《散文》

文学欣赏概论

文学欣赏作业

文学欣赏教案

中外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广播稿

文学欣赏广播稿

文学欣赏(8)第三章散文欣赏之第二节第三节欣赏
《文学欣赏(8)第三章散文欣赏之第二节第三节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