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0: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来调动学生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韵独到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

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难点:_学生对诗歌的多元认识。

教学突破:古诗文教学应抓住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同时在读中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拔,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幻灯片,多媒体教具,布置预习。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学习《饮酒》 1.自由发言 2.朗读指导 2.自由朗读

3.小结转引,导入学习《次北固山下》 3.听讲记录 4.点拔意境 4.感悟诗的意境

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自由谈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1.听录音,注意断句及重音。

2.自由朗读,感悟诗意,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结合提示感悟诗意。小组讨论,合作。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不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4.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5.结合资料谈自己对诗的感悟,加强对诗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 6.试背。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补充介绍五言律诗的基本知识。 1.听教师讲述,进入下首诗的学习。 3.听讲,记录。

四、点拔意境

1.播放录音,要求注意停顿及重音。

2.思考:作者在客游他乡时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3.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可以看出。

紧抓“残夜”、“旧年”、“乡书”、“归雁”来体会。

4.展开你丰富的想像,假设你便是诗人,把你此时所见所闻所感,用你生花的妙笔表达出来。

学生活动:

1.听录音,正确把握诗的感情。 2.结合问题,自由读诗。

3.感悟诗意,通过合作、讨论、谈自己的理解。 4.放飞想像,动笔写作,读小作。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 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第2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 1.激情入境 2.指导析读 2.赏析诗歌 3.指导自读 3.体味赏析’

一、情境导入

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 (学生概括):体现凄凉、萧条、冷落等词语即可。 2.闭上眼睛听节奏,想像创造秋季的内容。 3.试创作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创作。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一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学习一下。(引出板书) 4.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1.背诵《天净沙》感受意境。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2读诗歌,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及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雁门太守行》。

4.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气势及所抒发的情感。

5.诗句导读。(师略加提示,生展开想像,自觉体会其中的意境) 6.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师作个别辅导) 7.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 8.大声朗读诗歌,再现意象与雄浑的意境。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昧

1、指导朗读

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四、本课小结

《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本课总结

《饮酒》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是诗人酒后偶然的提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次北固山下》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雁门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背诵全诗。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质疑释疑——感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入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补充《饮酒》的注释。 补充注释: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A或B,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成为写景名句。王士禛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参见骆玉明对《饮酒》诗的鉴赏之说)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明意并小结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总节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

1.默写《饮酒》。

2.预习并熟读课文中其余四首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3.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

一、其三)。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