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3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2:44: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6.3保护个人隐私

主题词:个人隐私隐私权

湛师基础教育学院政史系李祖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存在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2、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中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利,而且 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未成年人的知识结构方面对隐私权还缺乏足够认识,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些错误的做法也误导了学生得理解,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的社会,中学生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所以,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分为:

重点是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难点是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放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方法】

讨论法,通过学生和老师、学生之间的讨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案例分析法,列举现实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个人隐私权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第二课时: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第一课时:个人隐私权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它对我们和国家有什么意义,同时也了解到我们国家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结合未成年人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隐私权即个人与老师、父母、长辈、对其教育和指导之间的矛盾,解决其在这一阶段的困惑;也让未成年人知道法律保护其隐私权,懂得运用法律维护其合法权益。

1、教学重点: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其内容,隐私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难点: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特别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分析】

1、针对问题:隐私权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内容,未成年人刚刚接触,对其陌生和不理解,对隐私权和维护隐私权的意识还不够强,针对父母、长辈、老师在生活中的教育和指导(如查看日记、信件等)产生疑惑和矛盾;学生对隐私的范围和定义有误,以致导致与父母、长辈、老师的交流产生障碍。

2、学生需要: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成熟和发展阶段,对知识的渴望,特别对新知识渴望强,乐意去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使其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创造平台。同时,在我们高速发达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社会里,作为未成年人更需要维权意识,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

【课堂类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图片和漫画,收集生活中有关隐私权的新闻和案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导入】从人格尊严的几个权利导入(用时:3分)

回顾维护人格尊严这一课,从人格尊严的权利入手,因为学生只学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还有隐私权没有学。

老: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护人格尊严,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包括哪些呢? 生:

师:同学们都回答那么流利,上一节课学的不错哦,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呢?法律又如何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呢?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6.3 保护个人隐私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44页,阅读第一框题个人隐私权的内容,

展示课件:6.3保护个人隐私

进入第一环节:你说我说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4、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用时:36分)

一、你说我说(用时:8分)

过度语:同学们都很认真的看书 ,相信已经看完了,而且有些同学还想“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哦,接下来有请同学回答什么是个人隐私。

生:略

师:很好,请坐,刚才×××同学也说了,个人隐私指个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接着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是我们的隐私。

生:略

师:个人隐私包括:

(1)私人信息:家庭地址、身体缺陷、婚恋状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2)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3)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对以上内容作适当的解释)

我们刚刚对个人隐私的内容有所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辩一辩哪些是我们的隐私呢? (展示属于隐私和不属于隐私的内容,包括日记、身份证、银行卡号、同时讲解公众人物这个知识点)

生:

过度语:以偷东西的行为算不算隐私过渡到个人隐私权。偷东西的三个同学说小刚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小刚有没有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权呢?那么,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请同学们回答。

生:略 师: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结合上一道题,小刚有没有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权,老师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为了巩固个人隐私权的知识,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用时:10分)

案例一:晓玲是湛江某中学初二学生,平时喜欢上QQ,玩微博。特别是喜欢把自己密秘的生活照片上传到QQ和微博上保存。有一次微博聊天中,她把自己一些不愿公开的生活照和手机号码发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网友,她以为网友会为她保密,谁知道网友把她的生活照及手机号码上传到网上去,引起了粉丝和其他网友的疯狂转载。晓玲知道后非常生气、苦恼和害怕。

请同学们评评理,晓玲为什么生气、苦恼和害怕?

生:略

网友的做法侵犯了晓玲什么权利?为什么?

生:略 师:原因:(1)因为网友把她不愿公开的照片和手机号码上传到网上,散布了她的隐私,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使她以后都不敢对别人说自己的私事。

(2)网友的做法侵犯了晓玲的个人隐私权。未经晓玲允许而公开晓玲的隐私。

过度语:从晓玲的案例我们想到的:隐私的泄露对我们影响无法计算,我们要不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呢?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保护隐私权。这种说法对吗?

生:略

过度到第三个环节: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保护自身的隐私权,我国的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接着我们一起学习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权。请同学们自学课本44-45页,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三、我当律师(用时:16分)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师:相信同学们都看完了,请同学们看一段新闻,假设我们是一名律师,分组讨论新闻里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播放违法经营网上贩卖高考考生信息的事件。

生:略

师:不对,因为贩卖考生的信息,侵犯了考生的个人隐私权,是触犯我国法律的违法行为。 我国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有哪些呢?为了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我国法律作了一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传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邮政法规定:通信自由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律师法规定: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保密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过渡语:晓玲的隐私被网友散布之后,欲知后事如何,下面请继续关注晓玲的案例。

晓玲经常收到莫名其妙的信息和电话,上微博也会受到一些网友不良的攻击。因无法承受住压力,心烦意乱,学习不认真,成绩明显下降。老师担心她而偷偷地拆看她的信件,看她跟谁来往。父母为了了解情况而偷看了晓玲的手机信息。

你作为一名律师,怎样评价晓玲、老师和晓玲父母。你是晓玲,你会怎样做呢? 生:略

师:晓玲没有与老师和父母沟通,没有通过其他途径或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老师私拆晓玲的信件,虽然是出于教育的目的,但其做法是侵犯了晓玲的隐私权。晓玲的父母,晓玲作为未成年人,父母是第一监护人,有权过问孩子的隐私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但是,公民享有隐私权,任何人都要遵守;

我们应与老师和父母沟通,争取老师和父母的理解。我们作为为成年人,遇到这种情况要与老师、父母沟通,坦诚,争取父母的理解和对你隐私的尊重。

你是晓玲,你会怎样做呢?

1、忍气吞声,继续保持沉默;

2、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父母,让老师和父母出面解决;

3、对网友说明此事对自己的影响,要求网友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

4、联系相关网站,说明此事侵犯了隐私权,要求消除影响。

5、如果网友拒绝,则应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到法院起诉网友。

老师小结:我们作为未成年人,隐私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老师和父母未经同意拆看对未成年信件和偷看日记,虽然是出于善意,为了未成年人着想,但也属于违法行为,我们加于反对和制止。但是,老师和父母为了尽到教育和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因与老师和父母沟通,争取理解和尊重彼此个人隐私权。

【课堂小结】(用时:2分钟)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

(1)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意义)

2、个人隐私权(重点)

(1)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2)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意义)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难点)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课后作业】

《分数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权吗》为什么?写写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6.3保护个人隐私

6.3保护个人隐私导学案

6.3保护个人隐私导学案

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提纲

6.3重力教案(沪粤版)

保护个人隐私教案2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试卷粤教版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3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3保护个人隐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