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教好数学课心得体会交流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3: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怎样教好数学课心得体会交流发言稿

徐俊坡 金玉

各位同仁:大家好!

能够在这儿和大家一起探讨数学教学,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徐俊坡,现任教于迁安市第五实验小学,这位是金玉老师,现任教于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刚才,杜主任就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新课标理念等做了深刻、全面、占位很高的诠释,接下来我们将从实际操作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及具体的案例谈一谈关于备课、上课等方面的感悟与收获。

记得我们做为新教师初上讲台时,也是和大家一样满怀激情,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识与精力全部给予学生,但是,课堂上的效果却与自身的投入不成正比,反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我们的教学经历以及听新教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教师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教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半节课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或者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例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等等。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唯一的做法就是,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一、如何备好一节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对于如何备好一节课,我们将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备教材。

我们迁安的数学课上使用的教材是**教版版本的数学教材,教材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充满情趣。教材中设计了兔博士、大头蛙、蓝灵鼠三个动物卡通形象,还有红红、丫丫、聪聪、亮亮四个书中的同伴。书中的四个小主人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交流、一起成长。这样的设计,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感性。

2、教材设计理念新、内容活。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的数学思想渗透到各个章节,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

3、教材呈现知识的方式灵活新颖,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教材的每一章节常设有 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知识窗、问题讨论、数学冲浪等栏目,这些栏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增长知识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有带着新问题离课堂,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

4、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以适应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同时,改变一些概念、内容的传统编排,以达到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教版教材有以上优点,那么,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把握上应注意什么呢?有以下几点:

1、尊重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数学教师不难认识到教材是有别于其它一般性教学资源的重要资源,尊重教材,颇为必要。

(1)尊重专家智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由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课程论专家、教研专家、教学专家与教材编写专家合作编写而成,是诸方面专家共同智慧的结晶。作为用教材教的广大一线教师,尊重教材就是尊重专家智慧。

(2)尊重法定权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完善教材管理的审批制度,实行一标多本和严格的审查制度。数学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严格审查通过后启用的。数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尊重教材就是在维护教材的法定权威。

(3)尊重科学成果。教材是在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要义,谙熟我国数学课程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国际数学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规律编写而成的,其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等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数学是学科,更是科学。尊重教材就是在尊重科学成果。

2、吃透教材

所谓吃透教材、读懂教材,其实指的就是要准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概括的说就是要从读教材到研教材、从研教材到创新的使用教材。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教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是白教。只有读懂了教材,才能备出扎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上一节高质量、有效率的好课。

对教材的理解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析教材的内容设计,做到细致理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如六年级数学《比例尺》这一课,教材上的活动一是给大头蛙设计名片,教材上先呈现的是红红设计的方案,说明这种方案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会这样设计;聪聪的方案是竖着设计的,与众不同,只会有少部分甚至几个学生可能这样设计,所以教材把聪聪的方案放在下面。然后教材呈现的是说一说: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此处,在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整理得出红红的结论:他们的设计都符合要求。接下来,教师就应该介绍比例尺1:1的含义,教师要扣住每个1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比例尺,即前面的1表示图上距离,后面的1表示实际距离。活动二要求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教材上先呈现的是免博士的问题:怎么画呢?我们**教版教材上兔博士说的话或问的问题一般是有深度和难度的,所以此处就应该安排学生小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得出可以按比例缩小的方法后,鼓励学生按自己想的比例画图。可以说,教材的每一幅图片,每一组对话,每一个活动都是有其实际意义的,讲课前,我们一定读懂、吃透教材,这样才能设计出扎实有效的教学设计。

(2)、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前面我说过,**教版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以适应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比如《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教材在二年级安排的是认识地图上的方向,初步认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在五年级下册学习了以中心点为标准,用方向及角度表示位置;在六年级下册学习了以中心点为标准,用方向、角度、及距离表示位置。在教学时,我们不能一节课讲好几课甚至几个学段的内容,记得在2008年去**听了一节课,讲的是方向与位置的内容,当时用的是四年级的孩子,老师一节课把用方向、角度、及距离表示相对位置都讲了,结果孩子们不会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整节课感觉特别费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个整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3)形成教材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是从低到高逐步螺旋上升的,统一范畴的内容会在不同的年段分别出现。如在学习国际计量单位的过程中,教材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顺序编排。比如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材是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三角形的面积到梯形的面积来编排的。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习是借助面积单位推导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转化成长方形推导的,对于三角形是要用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面积公式,梯形和三角形类似。只有教师对教材形成了知识体系,理清了数学知识结构,才能使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现代数学的观念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

(4)横读教材,即与其他版本教材相同的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横向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我在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等可能性》这一课,在教学时我感觉学生做了抛掷实验后,虽说把实验结果制成条形统计图,但由于实验次数较少,学生不能很好地感知等可能性。此时,我对照网上人教版教材的相应内容,把其中四位数学家抛掷硬币的实验数据引入到课堂中,制成条形统计图,由于实验次数较大,学生会很容易地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相等,从而让学生很好地感知了抛硬币是公平的。

(5)纵读教材,将1-6年级,乃至1-9年级的数学教材纵向比较,将相同知识内容在各个年级的不同层次的安排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地把握教材。教师纵读教材要研究教材的科学性,把握知识的科学含义,做到深入浅出、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把教材中的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系统连贯,知识成串。这是整体领会教材的三个重要标志。这样,在备课过程中,就自然地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实现思维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6)创造性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倡导的互动、生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教学素材。但超越教材绝不是放弃甚至背离教材,而是在深刻把握教材的前提下,跳到更高层面重新审视教材,深层解剖教材,最大限度发掘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预设问题的意图时,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预设没有想到的质疑时,学生的活动进展与教师的预设有差异时,这都需要教师适时调整预案,以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在二小讲过《圆柱的认识》这节课,在二小讲课时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的?学生举例:著片筒,彩笔筒等。同样是这节课,当时送课下乡在**营讲,当提到这个问题时,学生说电线杆、水缸、烟囱等,非常明显,这些物体不是标准的圆柱,但我没有立即纠正,而是等学完了圆柱的特征后,再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否为圆柱体,学生回答说不是,因为它们上下不一般粗。所以说,上课时我们的预设如果与学情不一致,一定要适时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总之,只有尊重教材,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读懂理解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教好高中化学

怎样教好古诗

怎样教好语文课

怎样教好初中英语

该怎样教好初中

怎样教好一年级数学

怎样教好高中历史课

怎样教好一年级数学

浅谈怎样教好初中历史

怎样教好每一个学生

怎样教好数学课心得体会交流发言稿
《怎样教好数学课心得体会交流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