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评析《刘胡兰》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8: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评 析《刘胡兰》

红色,代表着喜庆与开心;红色,代表着主动、开放、热情;红色,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

新版红色电影《刘胡兰》拍摄于1996年,该片由著名导演沈耀庭亲历执导,池华琼(饰刘胡兰)、柏含(饰胡文秀)、马崇乐(饰石五则)、吴宗章(饰刘景谦)联袂主演,它主要讲述了这么一个关于革命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就在这日寇统治的恐怖气氛下,刘家来了个后妈胡文秀,一开始刘胡兰和妹妹刘爱兰都不接受她。后来,云周西村小学成立了,胡文秀为刘胡兰缝制了新衣服、新书包,让她去上学。刘胡兰感受到了后母对她的关爱,逐渐接受了这个新母亲。之后,日本鬼子来到村里,关闭了小学,在街上贴了许多告示和标语。刘胡兰化妆成男孩,偷偷将它们全部撕掉,并配合中共地下组织在街上张贴了大量的抗日标语,还和小伙伴们为中共地下组织站岗放哨。村里成立了抗日救国儿童团之后,刘胡兰担任了团长。为掌握叛徒刘伍子的动向,党组织派刘胡兰以侍候刘伍子老婆坐月子为名住进了他家。 最终,刘胡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内战,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6月,刘胡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后,为支援前线,刘胡兰积极组织群众交送公粮;挨家挨户收军鞋;将罪大恶极的伪区长押交小队看守。1947年1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逮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47年1月12日下午5时许,刘胡兰英勇就义,结束了年仅15岁的年轻生命。 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刘胡兰也确有其人。她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刚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剥下,再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他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个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刘胡兰的生母王变卿变得虚弱多病。在她四岁时,王变卿就撒手人寰,这使得刘胡兰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倍加体会到人生的不幸与苦难。所以,才有了影片开头刘景谦娶二妻的桥段。

因此,小小年纪的她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与仇恨。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县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并建立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县,同当地人民一起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热烈欢迎了子弟兵。在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同时,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担任了第一任县长。1938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未满十岁的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开始接触到了一些革命真理。在影片中,刘胡兰与这位顾县长有一段非常朦胧的爱情,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刘胡兰确实有过一段爱情:1946年秋,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本固因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常去为其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就渐渐产生了爱情。但由于战争环境恶劣,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了刘胡兰的父母,算作订情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了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临刑前,她把这块视若珍宝手帕交给了继母。

后来,刘胡兰先后担任了儿童团团长、中共妇救会秘书,并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还协助八路军和武工队除掉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和汉奸刘子仁。不料,这却引起了山西军阀阎锡山的仇恨。

1947年1月12日,阎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的出卖

而被捕。在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你‘自白’吧,你‘自白’了,就放了你,而且给你一份土地。”刘胡兰说:“你给我个‘金人’,也不‘自白’!”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 用铡刀杀害。但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死时年仅十四岁三个月零四天。然而,究竟是谁出卖了刘胡兰,曾经一度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刘胡兰的继母胡文秀。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为她洗刷了不白之冤,事情的真相直到1963年才解开。经查,向阎锡山告密的是云周西村的农会秘书石五则,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的孀妻而当众受到过刘胡兰的严厉批评,因此怀恨在心。等到阎锡山的军队一进村,他就将刘胡兰等七人全部出卖了。1963年2月14日,石五则被人民政府公开枪决。 池华琼版《刘胡兰》在尊重真实历史的同时,也巧妙合理地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比如,在影片中,刘胡兰的奶奶要给她缠小脚,她死活不肯,就让继母胡文秀去说服奶奶,这体现出了刘胡兰向往自由、向往解放的思想;又比如,导演沈耀庭大胆地在影片中加入了一段刘胡兰与顾永田之间的朦朦胧胧的爱情戏,让这个革命女英雄更像一个“人 ”;再比如,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刘胡兰举起右手,站在党旗前面宣誓:“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遵守党的纪律,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当时,刘胡兰只是中共候补党员,当然没有在党旗前宣誓过,但她一定已在心中宣誓过千遍万遍了。

相比之下,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0年的老版红色电影《刘胡兰》就差得多了,无论是从演员的演技、场景的设置、剧情的安排、镜头的特写都不如96版《刘胡兰》。在新版《刘胡兰》中,有好几场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刘胡兰情窦初开时的青涩纯真、深入虎穴活捉并处决“王区长”的机智勇敢、军鞋**中的公正无私等等。但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让人难过的部分,当然还属结尾处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戏份!

在就义这场戏中,池华琼她那轻蔑的眼神、傲然的神情、视死如归的气概,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刘胡兰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与被鲜血染红的铡刀时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是“我咋个死法”,记得教科书里说是“刘胡兰大吼一声!”而池华琼的处理则不同,她说这句台词时,是轻轻念出来的,很坦然,很平静,比起大喊大叫,这样更能体现出刘胡兰同志的坚定与从容。

最后再说说刘胡兰的扮演者池华琼。

1975年1月1日,池华琼出生于上海。后来她参加了上海儿艺培训班,与陆毅同一个班。1989年底,她参演了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从此红遍全国,成为了90年代的当红青春偶像。在接到《刘胡兰》的剧本之后,她倍感压力,但还是决定参演这部电影。1996年3月17日,电影《刘胡兰.》正式开拍。

为了演好刘胡兰这个角色,池华琼每天拍完自己的戏就去文水县城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还认真研读剧本,记台词,看与刘胡兰有关的书籍,听当地人民讲刘胡兰的故事。她把自己当成了刘胡兰,面对家人时的调皮,面对朦胧情感时的纯真,面对敌人时的坚强,池华琼都演得相当到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刘胡兰。最终,她的这次表演经历使她获得了“第六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奖”。2011年6月20日,电影《刘胡兰》的主演重聚电影频道的《流金岁月》栏目。池华琼讲述了自己扮演刘胡兰时的心路历程。

通过观看《刘胡兰》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记住刘胡兰这位令人敬佩的革命战士和那段历史,而且要从她的身上学到坚强不屈与爱国主义的精神,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时代使命感,才能加深我们的爱国主义意识,才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而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刘胡兰的扮演者池华琼为演好刘胡兰的那种执着、认真、刻苦的精神。

教育科学学院09小文本段曙波

18786599979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

评析《刘胡兰》
《评析《刘胡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评析刘胡兰 胡兰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