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23:44: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勾股定理的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选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2节,本节是在掌握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对勾股定理的应用之一。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了解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勾股定理作为数学学习的工具,掌握好本节内容对其他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勾股定理的应用》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二:说学情

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准确的理解了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并对“做数学”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勾股定理的联系还不明确,特别是构建数学模型还有困难,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三、说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能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激发学习热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正确使用及体会数学建模思想。

关键:在现实情境中捕捉直角三角形,把实际问题化成勾股定理几何模型,然后针对性解决。

五、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分析

我主要采用了 引导发现法

问题教学法

演示法

合作探究法

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分析

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

实验法

合作探究学习

个人展示法

练习巩固法等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 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受台风影响树木断裂的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二人复述,再上黑板展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题思路,引出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提供现实背景及生活素材,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生成的求知欲。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环节

自主学习】 我把例1设计了5个问题,例2设计了4个问题,然后学生课前根据老师

设计问题自主探究,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问题具体化,让学生亲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明确本节的重点,突破难点。

3、问题的层次化引导了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4、要求学生把解题过程规范写出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内涵,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规范解题。

【第三环节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明辨事理,突破疑点和难点。

【第四环节

师生点拨] 通过合作探究,小组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补充。 老师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展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五环节

巩固训练】

1、课本练习1

2、【2008年德州中考】有两棵树,一棵树高8米,另一颗树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颗树飞到另一棵树梢至少飞

米。

(黑板展示3号完成1题,2号完成2题,然后全体学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训练中反思基础,认识规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的条件

2、通过黑板测验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同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第五环节

拓展创新】

如图,在长、宽都是5,高是7的长方体纸箱的外部,一B只蚂蚁从顶点A沿纸箱表面爬到顶点B处,求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达成共识,最后老师继续拓展,长宽不一样又应该怎么求) A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本节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勾股定理应用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说课稿——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