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南口法庭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4: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风细雨解民忧,悉心调解化干戈

---将乐法院南口法庭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将乐法院注重凸显法庭的前沿优势,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大力倡导“调是主业、调是能力、调是水平”的理念,将调解工作贯彻法庭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的始终,先后总结应用全程调、电话调、联动调、擂茶调等十余种调解的机制、措施和方法,逐步走出了一条切合法庭解决矛盾纷争的新路子。近三年来,法庭的案件调解撤诉率都在88%以上,被省高院授予 “全省调解先进集体”称号。

一、利用区位优势,健全“三级联动”调解网络 法庭建立全民参与的三级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调解网络体系。所谓“三级联动”调解网络是指与辖区党委政府、综治成员单位、工青妇群团组织等乡级单位的一级调解联动、与辖区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等村级组织的二级调解联动、与村民小组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村里有威信的人员组成的便民调解联络员的三级调解联动。法庭做为居中协调单位,协调好调解网络中各乡级单位、村级组织、便民调解员之间的横向联系。当有纠纷发生时,承办法官就会激活网络中相关的乡级单位的人员、村级组织的成员、便民调解联络员,有序地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了法庭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如受理的梁观林起诉其三个儿子赡养案件,承办法官便启动“三级联动”调解网络,法官和综治办、司法所的人员就儿子不赡养父母的法律责任进行解说,乡新农村合作医疗办的同志解说了老人有生病时可以享受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村书记和村主任就村规民约上的规定批评三个儿子,村小组长和村便

1

民调解联络员就述说当年老人是如何辛苦拉扯三个儿子长大的,最后三个儿子全部痛哭流涕,表示一定要赡养好老人,并邀请村小组长和村便民调解联络员来监督。自2010年以来,法庭共利用该调解网络对727件案件进行了调解,占法庭全部收案总数的86%,其中有654件最终以调解撤诉的方式结案。

二、利用情境优势,运用“组合调解”工作举措

1、因事而异,全程调。一是立案阶段的调解。即庭前调解法,立案接访的法官,在进行立案审查的同时负责立案阶段的调解思想工作。二是送达阶段的调解。针对一些简单的借款等纠纷案件,法庭干警在送达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相关法律的解释,使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达成调解意愿。三是审理阶段的调解。在案件审理阶段,法官进行辩法析理,分清双方是是非和责任,让当事人自觉接受调解。四是判决前的调解。在案件判决前,我们对当事人进行“判前提示”的释明,即在案件审理后宣判前,承办法官及合议庭根据对案件的争议焦点、适用法律等进行提示或者说明,使当事人明晰诉讼风险,降低诉讼期望值,同时让双方当事人明白其中的利害与得失,理性地做出正确决断。熊某为朋友陈某的借款提供担保,但陈某借款后就下落不明了,借款人陈某某将熊某诉至法庭。法庭在接到案件后,在向熊某送达时就开始对其进行相关的法律解释,但熊某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借钱,而且对陈某是否有向陈某某借款提出质疑。在案件开庭审理后,法官再次就原告陈某某的证据向被告熊某进行分析说理,但是熊某还是不接受调解。在案件宣判前,法官再次对被告熊某进行证据及案件可能出现的判决结果与调解结果进行优劣分析,熊某听了之

2

后,表示借款是事实,只是有“经验人士”教他,想侥幸能够不要承担责任,最后熊某同意接受调解结果。

2、因人而异,全面调。对于那些冲突较大,一见面就争吵的当事人,我们就分别与一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用 “电话调解法”,通过电话来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让双方的调解意见不断地接近。对于一些性格偏急或者语言过激的当事人,就实行“情感调解法”,在案件调解过程中表现出对其足够的尊重与关系,如给倒一杯水,买一份饭,往往会使案件得到意外转机。对于那些以权压人或轻视法律的人,就实行“正义调解法”,对于这些当事人轻蔑的话语,我们义正词严地加以回复,压制其气焰,使其尊重我们,听取调解建议,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对于一些性格摇摆不定,没有主见的人,使用“补台调解法”,即法庭干警之间相互补台,大家轮流向双方当事人对案件胜败、对可能存在的执行风险等进行相同的释明,让当事人感觉到大家对法律理解是一致的,这样就容易达成调解协议。对于信用度较低的人或属于“老赖”型的人员,使用“保险调解法”,即在诉讼阶段,动员原告方提供被告的财产线索,及时做好财产保全,在调解时附加条件,明示如不能按协议自动履行,要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相当于为调解后自动履行加上“保险”,这样也容易让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见。黄某某因欠钱不还在将乐县已比较有“名气”,陈某某向法庭起诉黄某某后,就直接对承办法官说,不要调解了,黄某某是个“赖皮”,你们就直接开庭判决得了,法庭在及时保全了黄某某了部分存款后,提示双方调解时可以附加条件。最后双方以黄某某如果能按时还款,可以按较低的利率计算利息,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必须按法律规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达成了调解意见。

3

3、因案而异,全力调。对于继承、赡养、离婚案件,实行“亲情调解法”,抓住双方当事人的亲情关系,召集双方亲友在当事人家中进行就地调解,以亲情出发,结合法律与道德,引导当事人回归亲情,从而促使案件得到调解。家在白莲的邓某,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妻子起诉到法庭,要与他离婚,我们通过其家人共同对邓某进行亲情感召,使得邓某表态要适当游戏,重视亲情,夫妻双方因此而和好。对于侵权损害赔偿的案件,使用“过错剖析法”,即招集双方当事人到场,剖析双方当事人的过错,引导当事人走出诉讼对抗误区,根据查明的事实,对责任大的一方进行批评教育,同时指出过错小的一方在本案中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此基础上根据双方过错大小、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解。对于案件难度较高的案件,使用“三级梯次调解法”,即具体案件先由承办法官调解,调解不成后由合议庭成员参调,最后由庭长或分管院长亲处参与介入,三层递进,逐步攻坚。黄潭镇的里地村委会于1996年向村民周某某借款15000元,今年周某某被查出患有癌症,需要钱治病,周某某要求里地村立即归还借款15000元及利息。因借款时间跨度长达16年之久,里地村的村书记、主任已更换多届,村里就推说不知情,不同意还钱,通过承办法官、审判长逐步地分析周某某手中的证据,里地村承认了有向周某某借钱,但是以村里经济困难为由,没法还钱。庭长及分管副院长的就以周某某的实际情况多次做里地村书记、主任的思想工作,最后周某某终于拿回了这笔借款。

三、利用当地习俗,巧推“擂茶调解”特色品牌 将乐宋代以来就有着喝擂茶的民俗,街坊邻里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消遣娱乐,现已经成为村民情感联系主要方式。

4

法庭把喝擂茶习俗与法庭的调解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调解氛围,为案件的调解工作打下先决基础。在擂茶散发出的香浓芳香中,双方当事人与亲朋好友围坐一桌旁,喝着擂茶,以聊家常为话题的切入点,营造和谐氛围,缓和双方对抗情绪,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沟通。然后,法官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当事人把各自意见跟拉家常似的向法官讲述。法官借机运用儒家思想点拨,换位思维,亲情感化等调解技巧,逐渐推进调解程序,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握手言和。如法庭今年办理的一起肖某诉黄某相邻权纠纷案件,双方系邻居,关系不错,只因肖某在新建房时挤占了通往黄某家的通道近1米,双方由此产生矛盾纠纷,愈演愈烈,因此双方纠集亲属10多人打了一架。法庭法官请来了双方事人,将一碗碗清香的擂茶端上桌,在大家互敬擂茶的过程中,肖某与黄某握手言和,黄某当即表示撤回起诉。就在这擂一钵擂茶的功夫,一起争吵近3个月的相邻权纠纷就在一个清香的擂茶氛围中得以化解。从2009年法庭推广擂茶调解法以来,当事人在法庭因纠纷而发生争吵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特别是婚姻家庭类的案件再也没有发生过双方当场撕打、辱骂的现象,通过擂茶调解法共计有357件案件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或撤回了起诉。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先后以《擂茶香 冤家和》为题,重点报道了我们在调解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四、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三位一体”调解体系 我们法庭在辖区党委、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大调解联动中心,将村委会、民政办、林业站、妇联、司法所、派出所、土地所、建设所、烟草站等人员全部整合进来,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以此为平台,引导群众以协商、和解、调解

5

等非讼方式解决纠纷,逐步实现“化讼”到“少讼”再到“无讼”的转变。当有纠纷发生时,大调解联动中心按纠纷的性质分配到相应类型的窗口,该窗口指派与纠纷相关的调解人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先由发生纠纷村民所在的村民小组进行联动调解,调解不成时,由纠纷村民所在的村委会进行联动调解,再调解不成则由大调解联动中心再次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的,大调解联动中心的人员就会引导当事人表过合理诉求或向法院起诉。双方达成协议的,能当场履行的,促使当事人当场履行,无法当场履行的,在当事人的申请下,由法庭进行司法确认并出具调解书,当事人没有按调解书履行义务时,权利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一体系中,参与纠纷调解的相关的人员包括有法庭的干警、司法所的调解员,与该纠纷有关的乡镇各所站负责人,当事人所在村的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成员。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成员发挥与当事人熟,了解情况的优势、司法所的调解员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各所站负责人主要对该纠纷所涉及的法律及行政法规进行解释,为纠纷的调解扫除障碍,法庭干警对人民调解进行指导确保调解的合法、规范,并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2012年6月28日,南口乡南胜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2岁俞某某被一辆货车撞死。驾驶员报警后逃离现场。受害者家属要到驾驶员家讨个公道。大调解联动中心接案后,先由南胜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到受害人家中平稳当事人的情绪,并进行初步的调解准备。同时侵权损害赔偿纠纷调解窗口的人员到达受害人家属的家中与受害者家属做了耐心细致思想工作,平息了受害者家属的情绪,并听取了受害者对于赔偿的基本意向。这时调解组人员积极

6

地与肇事驾驶员及车主联系,双方约定晚上就赔偿事宜听取他们的意见。但是在当天晚上,当因受害者家属情绪波动过大,还是纠集了20余名家属前往驾驶员家讨公道。大调解中心接到消息后,一方面立即与白莲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和铜岭村委取得联系做好应急工作;另一方面立即赶往驾驶员家中,由于工作到位,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场突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在大调解联动中心调解员们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化解。

五、强化释明义务,突显“调判结合”社会效果 今年我们开始试行民事审判标准化服务,以民事审判要件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民事审判标准化服务体系,实行“三阶六步,全程调解,十八项制度”。在庭前准备阶段提供分类法律指导、诉讼举证指导、诉讼权利提示、诉讼风险提示。在庭审阶段引导当事人正确提出诉讼请求和抗辩意见、明确诉讼请求和抗辩意见所依据的要件事实,并以要件事实为基础,引导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使当事人正确地进行诉讼活动。在裁判阶段宣告裁判事项的同时,简要说明理由,进行权利提示、执行提示和判后答疑,实理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让当事人服判息诉。黄某某因为其表哥的借款担保而被游某某诉至法庭,法庭在送达时就一并送达了民事审判标准化服务建议书,向被告分析了保证合同的民事审判要件。在法院案件宣判后,黄某某表示,看了民事审判要件分析后,知道他的案件肯定要败诉的,但是他官司输得心服口服,当场表示不要上诉。三年来,法庭共有99件案件判决结案,但没有一件案件上诉,也没有一件涉诉信访事件发生,该庭在今年上半年的“31率”评比中名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7

六、当前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调解周期长与办案任务重的矛盾较难克服。从调解工作实际看,调解工作经常占用法官的大量精力,有时需要“拖”时间。而当前,基层法院的民商事案件越来越多,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完成任务压力与调解案件压力“双座大山”让法官力不从心。

2、社会参与大调解体系的热情不高。目前社会各界没有把调解工作当做是自己的工作,他们的观点是调解是法院的事,需要法院协调各种关系,使用各种方式才能被动参与,如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

3、现行调解指标考核的权重系数设臵不够合理。如被告下落不明,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这类案件现行的指标考核将其列入可调的案件当中,无形中增大了普通程序可调案件的分母系数,造成了调解率的整体下降。

七、当前调解工作的建议

1、实行“调审分离”,法官职能分工进一步具体化。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参照国外先进做法,根据法官职能把法官分为准备法官和庭审法官。准备法官负责开庭审理前的送达、调查、保全、收集证据、调解等事项,不再拥有审判权;庭审法官则负责案件的审理,不再参与调解。

2、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调解的热情。可以下拨一定的经费,针对农村的村委会成员、调解委员会成员调解成功次数、调解成功率较高的予以物质上的奖励,甚至对于调解年限较长、调解成效好的人员通过规定模式的考试吸收到法院系统中工作。

3、调整现行的审判质量和绩效考核指标,使各项考核指标更加注重实际,实现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

8

有机统一。

南口法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法庭调解工作经验

“调解优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法庭调解经验材料

“省十佳法庭”将乐县法院南口法庭工作纪实

法庭调解离婚要不要诉讼费

法庭调解工作经验之总结

同意法庭调解的函

怎样完善调解优先工作机制

南口法庭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南口法庭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