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WTO规则与应用课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0: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2010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科目:WTO规则与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1

入世对我国主要产业有哪些影响?

加入WTO意味着贸易自由化进程将向前推进,会给我国经济带来重要影响。具体到每一个产业,由于开放程度、外贸依存度和劳动、技术、资本密集程度不同,因而受影响的强度也会不一样。

一、农业及农产品贸易

农业问题一直是WTO多边贸易谈判的重点,也是我国‚入世‛谈判的关键领域之一。中国农业入世意味着将按照WTO《农业协议》有关规则以及与美国达成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美入世全面协定》行事。我们已做了相应的承诺,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规则、协议和协定。认真研究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对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积极影响

‚入世‛对我国最大的影响是:农业生产必须纳入到世贸组织制度、规则及法律框架中来,国内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将进一步走向全球化,由此带来的是生产格局、贸易格局与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加入WTO拓宽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我国自然资源短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以耕地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小麦、玉米等)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又使我们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水果、花卉等)具有比较优势。但长期以来这种优势又因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而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加入WTO后,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和参与国际农业经济大循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些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大的国际比较优势。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可以更有利于优势产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有利于融入农业全球化进程之中,参与农业资源的全球化配臵。其次,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扩大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再次,可以化解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摩擦,避免和减少贸易冲突。

(2)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首先,‚入世‛带来的更大规模的出口,必然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佳动力。其次,随着农产品市场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的日趋明显和激烈,过去主要靠市场保护生存的农产品竞争压力将更大,因而总量调减,品种品质优化的调整步伐也将迈得更快。再次,由于竞争范围的扩大,竞争对手的示范作用,将增强调整农业产品、产业结构的主动性、积极性。

(3)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首先,加入WTO后,为适应WTO农业框架的要求,必然形成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力,加速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次,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加入WTO后,投资领域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法律透明度将加强,外商投资将享受国民待遇。这些都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和国际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农业,如引进和合作研究生物工程、优良种子、高效低毒农药、耕作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和农业经营模式等。再次,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和宽松的空间。按照WTO农业生产国内补贴支持条款的规定,我国今后农业的资金投入将达480多亿元。这与现有我国农业投入平均每年只有290多亿元相比大大增加,因此,将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空间。

(4)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入WTO后,将有一批质优价廉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更加便利的享受其他国家的优质产品。因此,我国居民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

2 (5)加入WTO为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在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那些品质差、技术含量低、缺乏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那些品质优、技术含量高、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则会取得竞争优势。这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对那些落后的传统农业大力调整优化、向高科技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激励环境。在WTO框架下,我国要按照国际规则开放市场,降低或取消关税、给予国民待遇等措施,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更宽松、更稳定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收外资,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吸收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的转轨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入WTO,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人们摆脱落后、狭隘的小生产观念,形成现代生产意识,从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观念的支持。

(二)我国农业入世的消极影响

入世意味着我国农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为: (1)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会带来一定影响,大宗农产品可能面临进口的冲击。根据WTO《农业协议》规则,我国将把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从目前的22.1%降至2004年的17%,有些农产品的关税则要降至14.5%,并将撤消长期实施的对美国西北部各州小麦进口的禁令。同时,美国的牛肉、柑橘、玉米等农产品也将进入我国。除美国外,我们还将面临对欧盟各农业强国的市场开放问题。因此,我国农业必将面临一场激烈竞争和严峻考验。近10年来,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成本以平均每10%的速度递增,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对出口的大宗农产品仍维持较高的出口补贴,这使得大宗农产品在出口方面将占据很大的优势。我国在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后,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产品将处于被动的竞争处境,一些有优势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可能会下降。‚入世‛后,面临进口冲击的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棉花、植物油等。近年来,农产品在总量上供大于求,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库存量大。据有关专家预测,约有50%的农产品将面临较大的冲击,这对一些大宗农产品主要产区及农民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2)农产品扩大出口难。入世后取消出口补贴,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出口必然受到影响。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园艺产品,由于产品质量差、加工包装水平低,再加上国外采取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措施来限制进口,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还达不到国际水平。近一时期我国许多农产品出口时因存在着疫病和农药、化肥残留较高等问题受阻,解决质量安全问题还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暂时不可能迅速地增加出口量。

(3)宏观调控难度加大。我国过去一直对粮食进口控制很严,加入WTO降低了政府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宏观调控能力,其调控的方式和手段受到了限制。首先,政府利用关税、配额等手段控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空间变小,利用技术壁垒限制进口的空间也很有限。其次,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逐步受市场机制调节。一方面,国营外贸企业将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它们在经营中必将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政府只能在宏观上调控和把握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同美国达成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规定:每年进口粮食配额中将有一部分分配给私营企业使用,即由它们按照市场规则组织进口,并且要逐年增加。因为私营企业受利益驱动,不受国家调控,只要进口有利可图,就会去进口。再次,美国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限制和歧视我国,在谈判中加上了很多附加条款。在WTO成员国中,关税配额执行率并不高,一般也没有谁去认真追究。而对我国在关税配额管理中增加了再分配、发放时间限定和惩罚性措施等限制条款。《农业协议》规定,每年9月份要向世贸组织报告关税配额执行情况,如完不成,则顶抵下年关税配额指标。

(4)增加农民收入难。加入WTO对我国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一方面,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扩大开放,进口农产品将挤占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将会使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2002年我国农产品关税配额大量增

3 加,按目前的国际市场价格,进口这些商品有利可图,进口量会有相当一部分变成现实。如果我们承诺的关税配额量全部变为现实进口,相当于农作物面积减少1.1亿亩,约占5%,将影响1600万农民就业。另一方面,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回升将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这些因素可能会使一部分农民失业,这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5)对政府指导农村工作将带来不利影响。‚入世‛后,一方面,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农产品市场将受到冲击;另一方面,WTO规则又对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如政府补贴、政府采购等)进行限制,这将使政府指导农村工作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当,农村的一些社会经济矛盾(如农产品卖难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问题等)有可能在短期内、在某种程度上表现更为突出。

二、入世后的中国制造业及工贸领域

(一) 背景

相对其他产业而言,中国的制造业是发展较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门类,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受益可能性较大的部门。中国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基本经验有二:一是较早和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中超过70%的份额投入到了制造业领域。对外商开放投资,开放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不仅并未因此而萎缩,而且通过与外商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产业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扩张、提升和增强,许多产品产销量位居世界前茅,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90%。二是较深层次、较大范围的市场化改革。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放松或放开市场准入管制,鼓励和促进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焕发了企业微观主体的活力,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进入与发展,在许多行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尽管在不同产业的表现有所不同甚至有较大差异),并处在较大程度的动态转换中。这种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庞大、供给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方面,而且更多地体现于不断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的大规模加工组装业优势,以及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潜力等方面。这些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并将继续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如果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环境中,将促成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更为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利益。

按照1999年11月15日达成的中美市场准入协议,‚入世‛后,中国整体关税将从22.1%削减到17%,到2006年我国汽车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80~100%降至25%,出口补贴也将取消。据此, 受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汽车、石油石化等,受影响较小的行业有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入世后对制造业工贸领域的影响:

1.有利于优化配臵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入世‛后,随着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随着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将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竞争体系之中。工贸领域主要行业将根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更加合理地配臵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入WTO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跨国公司的涌入和价廉物美商品的输入,不仅将对国内劣质产品提出挑战,而且将对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压力,有效地遏制其投资冲动,并促使资源流向新兴产业、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2.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我国出口商品相当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这

4 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含量的增加,劳动力成本的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例如,我国汽车组装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的比重只有3%~5%,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烟草行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以烟叶为主的部分烟草制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轻工、纺织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中,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也较为突出。另外也还将会有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比如,医药行业不仅拥有十分丰富的中药原料,而且还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秘方;有色金属行业,具有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由于WTO遵循互不歧视、公平贸易、取消关税保护和数量限制、简化进口手续等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照付不议‛合同模式等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有利于我国争取平等竞争的出口环境,扩大上述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及其他商品的出口,增加创汇,缓解国内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有利于吸引外资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入世‛后,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市场潜力更加显现,国内法律将更具透明度,外商投资享受国民待遇,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并带动外资注入。同时,由于加入WTO, 我国与各国的技术经济合作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推进,为我国工业进一步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创造条件。

4.有利于扩大信息渠道。WTO是一个稳定性强、透明度高的国际贸易组织,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获得世界范围的经济贸易信息。它对成员有较强的透明度要求,各缔约方有效实施的关税、外贸政策与措施,以及普遍援引的司法判例,都应迅速公布,以便各国政府与贸易商了解。因而在加入WTO后, 钢铁等若干行业可以方便地获得和利用这些资料,极大地扩大信息源,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变化,指导生产和销售。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5.对幼稚工业带来冲击。‚入世‛后,对汽车工业等幼稚工业的冲击最为强烈。这些幼稚工业不仅产业集中度低,而且基础十分薄弱,尚处在初步成长阶段,没有形成一批成熟和独有的核心技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脆弱。国外相关产业大公司的进入和相关产品的输入,对它们都是严峻的挑战。

6.对国内市场带来冲击。‚入世‛后,由于关税的降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外国商品进口量必然增加,特别是与国内同类商品相比具有相对品质优势和相对价格优势的商品,在市场需要量不变的情况下,这类商品的进入,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中原有这类国产商品的退出,这种冲击使流通和生产企业都将蒙受损失。轿车、造纸机械、涡旋压缩机、上开盖滚筒洗衣机、空调压缩机、化纤产品、纸品、食糖、薄荷、皂片、甘油、乳制品、葡萄糖、味精、碳酸饮料、二次电池、异氰酸脂等产品的大量涌入,将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三、对我国机电产品出的的影响

(1).有利于我国机电产品进入其他国家、地区市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对其他国家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将在更广泛程度上受益于其他国家对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

可以预计,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其他国家市场对我开放程度的提高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应当是比较温和的。应当看到,正如中国的市场开放过程表现出渐进性一样,其他国家对我市场开放过程也不会一航而就,因而不能指望在短期内,依靠其他国家的市场开放措施为我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多的机会。

(2).有利于贸易争端的解决

在肯定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会起到

5 促进作用的大前提下,应当承认这种促进作用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还是很有可能受一定局限的。

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方面发生贸易争端的可能也会进一步增多,但届时有关国内企业在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方面更加自如,相当数量的贸易争端将会得到合理解决,甚至在争端初现端倪即得以化解,由贸易争端而引发的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阻碍将在更大程度上得以清除。

(3).有利于提高我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将被允许在汽车、电信等少数领域进行一定年限的市场保护,但这种‚例外‛性的市场保护从远期看最终将会被撤除,这也为若干年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仍有可能通过开放市场合理配臵生产要素而得到提高。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市场开放进程在短期内将会基本到位,从长远看,未来进一步通过开放市场提高我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虽仍有契机,但挖掘这些契机难度将比近期明显加大。

(4).减少对外资的限制有利于我机电产品贸易渠道的拓宽

依照国民待遇原则,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对引进外资的限制。

总的来看,放宽对利用外资的限制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来说‘倒多‛成分居多,当然也不排除在某一阶段出现局部‚利空‛效应。

(5).有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目前,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产生困扰的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比较多,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一是国内企业在出口机电产品过程中对国外厂商的专利权、著作权、技术诀窍、商标、产品外观形象等权益产生损害,引发一些对我机电产品的贸易报复行为厂是国外厂商对我出口机电产品构成知识产权方面的侵害,特别是最近以来,我著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外受到仿制以及商标和域名被恶意抢注,使我某些机电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而受到侵蚀;三是国内企业之间在出口机电产品过程中相互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其中假冒名牌产品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像‚四方牌‛手扶拖拉机、‚常柴牌‛农用柴油机、‚永久牌‛自行车等名牌产品在国外经常被不法国内企业假冒,最终使国外代理、客户乃至用户不敢接受这些中国名牌产品。

四、服务业

按规定,‚入世‛两年后,美国银行可以提供服务给中国企业,五年以后可以提供给个人;目前仅可以进行设备交易的美国电话公司,可以在中国‚入世‛时拥有49%的中国电信企业的股份,两年后可增至50%。因此在服务业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电信和金融服务业。

1.电信。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94%的全球电讯市场已经开放。电信产业是我国通过引进、开发逐步建立起来的具有高新技术特点的新兴工业,基础电信由政府垄断经营,其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入世‛后,电信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外商进入不会承担‚普通服务‛的义务,不会去边远地区架设电线,而是在大城市开展业务,将获得丰厚的利润,对国内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产权明晰,服务质量提高,将会使用户受益。

2.金融。‚入世‛后,我国金融服务业将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第一,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进入,将促使我国金融业加快改革步伐,用现代企业制度包括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增强机构和个人的守信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相结合,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金融企业,推动我国金融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加入WTO 将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在外资银行不断进入的同时,加快中资企业和银行‚走出去‛的步伐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通过海外中资银行业的发展来促进海外中资企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中资企业在

6 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第三,进入WTO 可能会使我国商业银行遇到强大的人才竞争压力。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首先需要的是大量熟悉银行业务、拥有众多客户关系的资深银行职员,他们会以高薪、出国培训机会以及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吸引大量国内银行的优秀人才,通过人才竞争占据优势。中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个人收入方面的巨大差距将导致许多优秀业务骨干‚跳槽‛,而人才的流失又将恶化中资银行的相对竞争地位。

3.旅游业。‚入世‛将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业在开放中深化改革,规范秩序。世贸组织对环保产业有各种保护条款,我国环保产业将因此进入黄金时代,旅游环境得到改善,将吸引更多国外游客。此外,开放可以为我国赢得更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而国际市场的进入,需要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于体制、管理与经营尚有差距的旅游企业,是调整和完善的机遇,有利于我国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秩序,将国内旅游贸易与世界旅游贸易融为一体。但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饭店行业以及旅游业效益将会受到冲击。

五、纺织品服装出口

入世后我国纺织服装业面出的形势: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纺织服装业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各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1/4,进口额也十分可观。2000年我国纺织品进出口额突破700亿美元,在我国外经贸易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出口额达532亿美元,占该年度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1. 3%,比改革开放前的年出口额60多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1995年我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此后连年以压倒优势稳居世界纺织品出口额的第一位。20多年来,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质量和档次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其中不少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附加值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出口商品不断增多。

入世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带来了如下机遇:

1.WTO纺织品服装协议实施带来的良机

在入世给我国纺织服装带来的诸多出口发展机遇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WTO框架下的纺织品服装协议(ATC),它可能给我国纺织业带来新的出口良机。

(1)ATC规定,我国‚入世‛后,在设限国家的配额在现有配额年增率的基础上,可享受 25%的增长,到2002年增率再增长27%,以此计算,我国纺织品出口每年可增长 5000万美元的出口机会。

(2)按ATC规则,到2002年美国将取消部分设限配额,这也给我国出口提供了机会。

(3)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给我国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4)入世后,由于ATC的规定,欧美利用非法转口为借口扣减我配额将更加困难,这也将保证我正常出口。

(5)日本目前对我捻丝和坯绸实行的出口限制,根据ATC协议的规定也逐步取消,这将使这两类产品能够正常出口。

2.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手段限制我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将受到制约

由于纺织品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发达国家常滥用反倾销手段对我限制,以征收 20 %至100%的反倾销税或价格承诺结案,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正常贸易。入世后,反倾销的手段将受到约束。

3.享受发达国家关税下调的好处

中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的进口纺织品及服装的关税很可能下调,目前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关税约3.8%,而纺织品和服装的关税则为 15%至20%,随着纺织品服装关税的

7 下调将大大增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能力。

入世后我国纺织服装业将受到的影响

第一,根据WTO多边服装贸易协议,所有纺织品和服装配额要到2005年才取消,未取消之前的几年内配额增长率会不断提高。因此,短期内,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扩大出口。这是由于我国企业的产品大多数是属于发达国家已不生产或很少生产的产品。而纺织品服装业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是全国38个行业中的第二大行业,又是我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之一。入世无疑将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2004年所有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取消之后,我们将失去现有双边配额对我国已占有的市场份额的保障作用,面临全球纺织品出口国的激烈竞争。

入世后,我国作为纺织品进口大国,服装的关税将从原来的22%下降至17%,这样,外国名牌服装将大量地涌入国门,与我国国内服装企业竞争挤占市场,争抢份额,势必加大国内服装市场的压力。而在国内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的需求品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原来的国内知名品牌销售的集中程度已日渐减弱,出现了分散势头,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扩大经营点的数量,拉长运输战线,增加加工点。外国名牌对国内品牌面对面的竞争,使国内企业‚短痛‛的发生成为必然,那些产品质量不过硬、市场运作欠佳的企业会因抵挡不住而被兼并、重组或倒闭。

第二,就纺织品和服装进口而言,目前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格局是:发达国家主要从事技术及资本密集型纺织服装生产,产品侧重于个性化、流行化、环保化及高档化;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加工中低档纺织品及服装。加入WTO后,我国进口面料关税必将进一步降低,对我国成衣企业有利,但对于面料生产企业则会形成巨大的冲击。进口成衣关税的降低也会对我国中高档成衣生产企业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对我国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压力。所以,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及服装业的影响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由于我们在中低档纺织品及服装领域具有优势,配额的增长及最终取消,有可能为我们扩大出口提供机会;相反,在高档纺织品及服装领域,如高科技纺织品及高档服装生产领域,我国的相关行业相对稚嫩,很可能一时难以适应国外强有力的竞争。

第三,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运作呈逐渐开放式,这样,入世后短期内我国服装的出口贸易要获得很大攀升几乎不可能,这从‚入世‛后纺织品服装配额并非一下子取消便可感觉到。根据世贸组织协议,所有纺织品服装配额都将于2005年才能取消,这就是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美各国本着协议的精神,要到2005年前夕才能全部取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数量限制。而根据中美1997年商定的双边纺织品服装协议,2005年美国取消对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配额限制,但同时还允许美方在‚纺织品服装进口激增而导致美国纺织品服装业受损害‛的情况下,根据纺织品服装协议的保障权,其有效期到2008年12月31日止。这就是说,在2009年到来之前,我国还要受配额的限制。上述这些‚步步为营‛的约束,正是我们绝不可盲目乐观的依据。

第四,从效益的背景和条件看,即使加入WTO及取消配额限制,也不意味着我国纺织品服装从此可以自由进入世界各国,而是在(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多边框架下公平地进行国际贸易,摆脱以往的被歧视处境。以后,各国还会继续利用其他的诸多非关税壁垒限制国外纺织品的进口。到2005年,即使取消了对我国出口服装的配额限制,欧美各国也可能还会在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原产地、反倾销、卫生安全等方面设法限制。事实上,目前美国、德国已开始了类似的行动。

第五,从出口市场结构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中,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仍占据较大份额。这一地区的经济复苏,可能导致纺织品服装的需求相应回升。比较而言,中短期内这一地区所带来的效益会早于其他地区。另外,从近年国内的贸易实践来看,出口配额转手和浪费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很多领域里的市场竞争,已不是成本

8 上的,而是品种、质量和档次以及交货期上的竞争。相对说来,业内一些已具备核心竞争力。直接或间接地具有一定国际基础的企业,未来的机遇可能更多、更早,情况更乐观,如上市公司中的杉杉、雅戈尔、阳光、申达、龙头。华茂等等。可以说,在未来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摆脱歧视,才应当是纺织行业的最大利好。中短期内,客观上的有效需求空间仅是缓慢增大的。

当前,对于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入世更是一个挑战性的机遇。与其称人世能给本行业、本企业带来巨大利益,不如说是只有眼下抓紧苦练内功、培育核心能力,才可能享受未来入世的好处。重要的并非是一味推断入世后能给本行业带来多少亿美元的空间;而是要积极应付、提早准备,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提升比较优势,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多地挤占国际目标市场。最终,关键而又迫切的问题还是归结到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上。当然,对于可能遭受冲击的化纤行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9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应如何应对?

贸易保护主义,即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主要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前者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后者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今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一边高喊反对贸易保护,一边却展开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特别是9月以来,美国、欧盟等轮番制造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服装、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等领域的产品连连发难,并且这一系列的发难何时终止尚未可知。虽然,包括商务部在内的国内各相关部门已开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但在短期内较难挽回国内制造业出口下降的趋势。

此类情况若连续发生,或掀起一波贸易保护浪潮,甚至可能出现贸易战。那么,中国对此次国外掀起的新一轮贸易战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区域贸易呈现出显著加强的趋势。来自WTO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六个月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为5个,接近2008年全年总数的一半。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强化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成为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警告,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让人担忧,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世界已有约47项保护主义措施付诸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主要包括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表现方式主要有:出口补贴,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提高关税、贸易禁令、出口补贴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基本上都采取补贴方式,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采取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下中国所受到的影响 :

(一)国外市场的委靡,加大出口难度

这些年中国经济较高的增长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拉动,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释放的强硬的贸易政策无疑是对本已萎缩的市场雪上加霜,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1~6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3.5%,出口同比下降21.8%,进口同比下降25.4% 。

(二)国内企业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

一方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开工不足、冗员压力等多重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基于市场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的战略调整存在时间上面的滞后性,所以,国内企业走出经营困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就业问题将面临考验

早在2008年年底,就出现了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由于企业开工不足而导致民工返乡等现象,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国务院新闻办在2009年7月16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有所增加,二季度末,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比一季度增加了378万人,增长2.6%。其中,东部地区增加56万人,增长1.6%;中部地区增加80万人,增长1.8%;西部地区增加242万人,增长6.5%,但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除此之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海外人员的就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难以展开从而催生了区域贸易自由化。按照这一逻辑,目前金融危

10 机破坏性还在延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也有逐渐盛行之势,所以区域贸易自由化必将成为各国家和地区的避风港。可以预见,各国家和地区将把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作为规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大举措,区域贸易自由化也将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势必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具体来讲,应对金融危机, 我国的做法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释放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

针对美方释放的强硬贸易政策,以及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坚定地支持与推进自由贸易,中国政府的海外采购计划很好地表明中国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决心与姿态,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来阻止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这一方面可以为中国争取到新的贸易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谈判中获得应有的话语权。

(二)切实落实好扩大内需政策

中国的国内市场吸收能力强,发掘和开拓好国内需求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后劲,缓解生产能力过剩所带来的压力,将国家4万亿刺激经济的方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结构性减税、消费补贴等政策落实到实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实现区域自由贸易

如果无法阻止全球贸易保护的盛行,那么,中国应该需要努力实现区域自由贸易这一次优选择,进一步促进‚10+1‛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努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营造自由贸易的平台,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

(四)运用好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

目前国内的钢铁、纺织业、汽车等产业都面临了出口的寒冬,如何运用好政策倾斜这一杠杆可能会影响到众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应付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应该运用好财政税收、信贷、商贸服务等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积极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融资担保;扩大出口信用保单融资规模,也可以引入有条件的境外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短期险的经营;通过拓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减轻出口企业汇率风险;通过优化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缩短结算周期,稳定汇率预期、减轻汇率等一系列风险。

(五)借助危机提升自身竞争力

针对国外设立的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唯有提高产品质量等硬性指标,才能冲破壁垒、规避风险,真正意义上走科技兴贸之路。同时金融危机下的优胜劣汰准则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增长方式都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利用WTO,争取更多的平等待遇,尤其要积极争取欧美等经济体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使我企业早日摆脱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处于不利境地的情况。

针对部分经济体滥用反倾销规则的做法,中国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

(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企业,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部门都应联合起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此,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处理。以应对‚特保‛为例,中国动用了WTO法制程序、高层外交、以及报复性努力等多种方式。

‚目前,我国在运用WTO规则来处理贸易争端方面已经不存在法律、技术的问题。问题在于,中国个别行业规范较差,互相竞价,比如,在轮胎特保案中,就有企业通过压价获得国外市场。‛

(八)对国内进行产业调整,并建立出口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而中低档产品在世界上又严重过剩;另外,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又确实非常强‛,我国不仅要对国内产业进行调整,还要建立出口协调机制,包括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出口产品和价格的调整等。

11 中国应该在外交策略上有更加长远的考虑,‚特别是一些跟我国经济密切的贸易伙伴,应该有更好、更长远的交流,并且不仅是经济,也要有外交、人员、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增加互相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贸易争端。‛

总之,我们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财政金融手段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通过内部经济结构的 优化和升级吸收经济危机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失业人口.应该说,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的 4 万亿财政刺激计划, 能够比较有效地实现短期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为长期的经济结构 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但是,在突出强调\"快,准,狠\"的同时,我们也应 该注意财政资金的高效运用, 在努力保持短期经济增长的同时, 突出强调结构的调整和经济 增长质量的提高, 并从根本上奠定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 促使我国经济步入长 期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首先,大力推动收入分配机制的完善,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 长的三驾马车当中, 内部消费所占的比重始终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 国家的水平,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经济运行风险大的困难局面.因此,在当前 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大力提高内部消费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要提高内部消费 水平, 扩大内部需求就必须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鉴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利益 分配偏向资本的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在一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为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动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在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体系建设.要 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方便居民消费.进 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着力解决信贷服务不足,零售服务不完善,农村消费环 境差等消费瓶颈问题.另外,加快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内消费中的 积极作用.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 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 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从根本 上消除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第二,进一步扶持和帮助出口企业发展,通过财政补贴,融资支持和贸易拓展等方面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在外部需求锐减,成本持续上升,融资困难和人民币升值的多重影响下,中国的出口企业大量倒闭,而由于出口企业实际上解决了中国大量的就业问题,因此未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极有可能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出手相救,通过财政金融支持帮助这些出口企业渡过难关,优化出口型企业融资环境.第三,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他国际组织推动自由贸易,抵制贸易保护 主义.人类历史上多次经验反复证明,经济危机下的自我保护只能使问题变得更糟.全球化发展到今天,由发达国家率先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就更难让人信服.其面临的最大风险就 是失去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信任, 丢掉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舆论高地, 同时也使得 发达国家自身的救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国政府首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联络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同时表明我国政府义无反顾支持自由贸易的坚定立场;另外,政府应该加快推动自由贸易区(FTA)的建设.始于 2001 年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问题上僵持不下而接连遭到挫折, 到目前为止仍然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受到巨大挑战的情况下,积极推动地区性自由贸易安排无疑是明智之举.

WTO规则案例(材料)

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_战勇_《WTO规则》课程实践指导

WTO规则与我国行政审判初探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WTO 重点32条

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

核技术应用浅谈课程论文

WTO与司法改革

WTO与纪检监察工作

《法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作业提交规则

纳米技术与应用论文

WTO规则与应用课程论文
《WTO规则与应用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wto课程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