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公开竞职实现人岗相适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6: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公开竞职实现人岗相适――在全省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安仁县委 在目前的干部调整中, 由于受职位数量限制, 提拔使用的毕竟 是少数,平级交流是重点。 如何通过有效的平级交流来达到领导班 子的合理优化, 干部个体潜能最大限度的释放,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 难题。2010 年 8 月,我们决定对县城建投资公司总经理、县发展 和改革局局长、县民政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县林业局局长、县 城乡规划局局长、县商务(招商)局局长、县妇联主席等 8 个科局 正职调整,采取公开竞职的方式,引入双向选择和竞争机制,从全 县 186 名符合条件的正科级干部中选出 8 名最佳任职人选。 之所以 推行这样一项创新举措, 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明确选 人用人导向。 人用人导向。 公开竞职,坚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任用, 能有效保证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 进一步树立重德 才、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用人导向,特别是把选人用人的目 光投向基层, 使基层一线成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阵地。 二是创新选 人用人机制。 人用人机制。 以往的干部调整侧重于组织单向性的调配,对学历 能力关注较多,对个性禀性考虑较少;对综合素质考虑较多,对优 势特长考虑较少; 强调干部个人服从组织决定较多, 考虑干部个人 意愿较少, 调整后难免出现最合适的没到这个职位上来、到这个职 1 位上来的不是最合适的现象。 双向选择, 可以较好地实现人岗相适、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三是净化选人用人环境。 三是净化选人用人环境。 三是 每到干部调整,总会有人把眼光盯到上面,找领导“汇报思想” , 请领导打招呼、递条子。采取公开竞职的方式,扩大民主,可以有 效落实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 权,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净化选人用人环境,让跑官 要官者没有市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向选择,选最合适的人。 一、双向选择 ,选最合适的人 。先把要调整的职位面向全县 公布, 让符合资格条件的干部根据个人的意愿报名选择职位, 然后 通过民主测评、报名及资格审查、竞职演说、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等程序,按照干部的德才、能力、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的原则确定任职人选。 在资格审查过程中, 除审查报名者是否具备 规定的年龄、职级、任职经历和年限等资格条件外,还必须是在近三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所在班子被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本人被定为称职以上等次。通过干部选择岗位、岗位选择干部,把 干部意愿与岗位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让干部找到合适的岗位, 让岗 位由最合适的干部来干,实现人岗相适和人才资源配置最优化。 量化考评,选最能干的人。 二、量化考评 ,选最能干的人 。为把每个参加竞职的干部的 德才和实绩考准考实, 我们设置了三轮量化考评。 第一轮量化考评 是报名前的民主测评。 由全县在职副处级以上干部对符合资格条件 2 的 186 名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根据民主测评分值从高到低确定每个 职位报名人员的前 6 名入围竞职演说圈。 第二轮量化考评是竞职演 说。演说人员围绕所竞争的职位特点,谈个人经历、竞争优势以及 履职思路和打算,由 23 名在职副处级以上干部组成的评委经过认 真比较后, 根据评分要点对演说人员进行评价打分。 结合第一轮量 化考评, 计算出每个参竞人员的综合成绩, 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 每个职位取前 3 名列为该职位的差额考察对象。 第三轮量化考评是 考察。 由考察组按照考察量化评价办法, 取前 2 名进入差额酝酿和 差额票决。通过三轮的量化考评,全面反映考评对象的综合情况, 让同一职位不同人选的分析比较有了最为直观的度量, 真正把最能 干的人选出来,列入票决圈。

三、差额比较,选最优秀的人。在 8 个科局正职竞职过程中, 差额比较,选最优秀的人。 按照 1:6 产生竞职演说人选、1:3 产生考察人选、1:2 产生拟任人 选,常委会差额票决通过后,提交县委全委会票决,最终确定任职 人选, 经历了由 92 到 48 到 24 到 16 到 8 的差额过程, 反复比较和 筛选,从多数人中选人,好中选优,优中选适。在对差额对象进行 全方位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两个比较” :一是人与人的 比较,对同一职位的人选进行比较鉴别,看谁的发展潜力、群众基 础、

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优势更明显; 二是人与岗位的比较, 把考察对象的条件和岗位要求进行对照, 看谁更适合这个岗位, 最 大限度地体现出干部任用“人岗相适”的原则。在县委常委会上, 3 差额票决采取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按得票多少确定任职人选, 当场宣布票决结果, 真正在干部讨论决定阶段实现了 “优中选优” 。 ,

四、落实“四权” 选最服众的人。在整个公开竞职过程中, 落实“四权” 选最服众的人。 对工作信息进行全过程公开,对公开竞职工作情况接受全方位监 督。通过县级网站、电视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实施方案和民主测评、竞职演说、考察人选等情况, 让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就能获取公 开竞职工作有关信息。县纪委和县级以上干部监督员、“两代表一 委员” 代表对公开竞职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竞职演说环节评委当场 亮分,县电视台对活动过程进行全程录播,确保竞职结果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在考察过程中,组织群众进行民主测评、征求意 见和民意调查,群众评价在考察量化评价中占 30%的权重。通过把 评判、选择干部的权力交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 群众在干部评价、选择中的主体作用, 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 度, 提高了社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公开竞职 结果让“上者服众、下者服气” 。 这次 8 个科局正职公开竞职取得了圆满成功, 产生了良好的社 会反响,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我们的几点体会是:一 一 是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是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委及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 把握关键环节,充分做好职位让出者和竞职参与者思想引导工作, 确保公开竞职工作有序健康进行, 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 办事,确保公开竞职工作公平公正操作。二是必须建立科学考评 二是必须 二是 必须建立科学考评 4 体系。 为把每个参加竞职的干部的德才和实绩考准考实, 我们通过 体系。 建立干部业绩台帐和作风台帐,坚持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 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量化考核相结合, 增强了 干部考核评价的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三是必须完善配套制 三是必须完善配套制 度。为推行公开竞职,引入双向选择和竞争机制,我们建立健全了 干部任期交流、提优调庸等配套制度,使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领 导干部形成了双向流动, 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 能出的问题。 5

竞职竞岗演讲稿

竞职 竞岗 演讲

竞职竞岗演讲稿

竞职竞岗演讲稿

《请您相信我》竞职演讲

建立人岗相适的村官互换机制

中层领导干部竞职竞岗演讲培训资料

下半年竞职竟岗演讲稿

副班长竞岗材料副班长竞职演讲稿

城管局领导干部竞岗报告(竞职报告)

以公开竞职实现人岗相适
《以公开竞职实现人岗相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人岗相适分析 竞职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