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文体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6: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挥文体优势展示得分亮点-

教学目标:

(一)了解高考作文常见文体规则及特征。

(二)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能够有意识扬长避短,展示个人文采。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文体特征发挥文体优势,展示得分亮点。

教学方式: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展示例文及训练题目,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规律,

并进行强化训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大家都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小说的曲折生动令人手不释卷;散文随笔的优美辞章令人口吃生香;杂文的犀利深刻使你拍案叫绝。但如果把这些文章交给阅卷老师又能得多少分呢?难以想象。(展示幻灯片一)

阅卷老师不同于文学爱好者,不会有闲情逸致静心品味,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几十秒内打出三个分数。因此应试作文不同于一般文章,有它自身的规则。考试是残酷的,打分是苛刻的,作为我们,只有适应考试规则,掌握应试技巧,才能赢得高分。(展示幻灯片二)

专家形容应试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不仅是对审题立意的限制,也是对文体的限制。高考作文中“文体不限”决不能理解为淡化文体不要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任一文体,但不能文体混淆写成“四不像”。在最近的高考作文中,经常看到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混杂:先叙后议――披萨饼式;开头结尾议论,中间叙事――三明治式。这种问题混杂最常见后果也最严重,通常难以及格。

二,如何选择文体: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高考作文如何展示亮点获得高分?这自然取决于考生对话题内容的认识(例如湖南卷作文题:《谈意气》适于写议论文;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意图在于引导学生从实处落笔,倾吐真情,适于采用记叙文或抒情散文。)以及个人的特长(有的同学擅长形象思维,善于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同学擅长理性分析,深入剖析,严密的逻辑思维使他们首选议论文),但对文体本身的准确把握也至关重要。因为文体本身实际上揭示了此种文章体裁的特点、规律以及优势所在。只有掌握了文体特点,充分发挥文体优势,才能展示亮点,从而获得成功。(展示幻灯片三)

三,文体特征及优势:

(一)记叙文:以真情实感打动人。这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一种文体,从小学到高中,写人叙事,不知训练过多少题目,可谓驾轻就熟,但要写得出色并不容易。用于记叙文的材料要求真实可信,往往就是身边平常小事,最便于抒发真情实感。我们读多了传奇小说,也许只是迷恋于离奇的情节,然而生活的真正动人之处却在生活细节,如同花瓣的细小茸毛在晨雾中呈现的色彩和光亮。因此叙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具体实在的细节描写,在细节中融入真情;只有打开自己的心扉才能打动读者,但切勿放大痛苦,无病呻吟。(展示幻灯片四)

例如宁夏一考生的优秀作文《战胜脆弱》,写高考落榜后重又鼓足勇气回学校复习这一件很普通的事,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调述说了自己心灵演进的一段轨迹:(展示幻灯片五) (学生朗读)

战胜脆弱

七月流火,知了热得在树上吱吱啦啦地叫,而我站在成绩公布栏前,心却一阵阵发冷。

黑色七月,我终于没能逃脱厄运。

回到家里,不吃不喝的睡了两天,没有人理我。爹妈都是老实的农民,都指望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也好光宗耀祖。而我却交了一份无力的答卷,没能给他们挣到脸面。第三天早上喂罢牛,爹就叫我起来同他一块去开一块荒地。我们村属岗地,好田不多,所以每家都要种一些荒地。我有气无力地跟在爹的后面,我可以不吃不喝,但我却没有理由不干活,因为我生在农家。

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有我什么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并没有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炎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了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的扬着,不肯放下。

一下又一下,鞭子每打一下,那头老牛就快走几步,每一鞭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身上,我的心一次次抽紧。我并没有劝父亲回家,我知道,种地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因为心痛牛就及早回家。

中午时分,一块地竟犁完了。父亲甩完最后一下鞭子,老牛用力向前迈完最后一步。父亲停住了,我的泪也流下来。“爹,我想复习。”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复习生。每当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父亲所甩的最后一鞭,最后一鞭也是那么响亮,那么有力。

感谢老牛,感谢父亲。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这篇记叙文的感人之处。)

98年高考阅卷结束后,舆论哗然,因为阅卷老师在作文中看到太多的天灾人祸:为了设置一个典型环境,表现自己的坚强,一时间,父母离异,父亲惨遭车祸,母亲身患绝症……考生为了分数竟然忍心自己家破人亡。不能不阅卷老师啼笑皆非。反观此文,没有浮夸的辞藻,没有做作的矫饰,只有一段白描似的记述,一段真情的告白。但已经足以感动读者,成为文章亮点。

(二)议论文: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为什么考试中首选议论文)(展示幻灯片六)

1.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一个观点,几个论据,简单的结构,比较容易把握。这是大部分考生选择这种文体的原因,但大家观点相同或相近,论据也难不落窠臼,很容易流于平俗,成绩大多在及格上下。若想表现出众,就需要以敏锐的视角,深入话题本质,做到在观点上先声夺人,既能体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充分体现个性,最好具有思辩性,避免观点的片面化,庸俗化。例如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作者就很善于透过话题抓住本质:(展示幻灯片七)

(学生阅读并思考这篇高考优秀作文立意的深刻:)

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须知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

在今年揭晓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中,有几位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过去的一年中,和闪光的人物一起感动中国。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的徐本禹;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惊天一落,创造了奇迹的梁万俊;传递温暖汇聚爱心,揭开艾滋病盖

子的桂希恩;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边境缉毒虎胆英雄明正彬„„当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现在“感动中国”的揭晓榜上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试问,如果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坚守困境的顽强精神,没有非凡的业绩和举动,他们何以感动中国?由此可见,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尽在情理之中的例子,马克思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牛顿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硕果与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小到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我们都可以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看着成绩单上“黑马”们的成绩,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到成绩背后那挑灯苦读的夜晚,课堂上那全神贯注的表情,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胜枚举,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谛——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归根结底是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这一点,又以“付出与所得”为切入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为文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若要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可运用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有关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辨证分析,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眼光思考问题。

2.清晰而严密的思路。围绕中心论点分解出二至三个分论点,并以此统领论据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一目了然。(展示幻灯片八)

(展示幻灯片九)(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下面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找出分论点。)

谈 意 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激烈„„

人要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一个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与日月齐辉之才,理想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淋身,但他仍意气风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心胸之豁达可见一斑。 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近千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千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千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片丹心,苏武的一根汉节,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她的领舞者——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登上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

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了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谈 意 气》这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与众不同的亮点:文体准确入格。文体要求看似平常,然而是否入格是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阅卷的一项重要标准,文章由伟人的诗词引出“意气”的美丽,接着从意气让人拥有“豁达的胸襟”、“挺身而出的壮举”、“坚韧不摧的意志”三个角度铺开,事例横贯古今,观点震人发聩。从而把清晰的思路呈现给阅卷者。 (学生按照要求依次写出下列三个题目的分论点:)

(1)并列式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展示幻灯片十)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2)递进式

做人要有责任感:(展示幻灯片十一)

①有了责任,才能不断进取,有所作为。

②有了责任,才能为家人营建一个温馨的港湾。

③有了责任,才能舍生忘死,献身祖国,

(3)比照式

得与失:(展示幻灯片十二)

没有纯粹的“得”,也不存在纯粹的“失”,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一味求“得”者,反而失去更多,所谓“得不偿失”。

一味奉献者,得到的却是更多人的拥戴追怀。

(三)散文:(展示幻灯片十三)

1.以斐然的文采感染人。好的散文总是以深邃的意境,优美的文笔,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少评论认为散文是最近几年给予高分最多的文体,因为散文形式灵活,内涵丰富,且最能展示考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写散文需要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词汇贫乏者不宜采用这种文体;此外,切不可文白夹杂,刻意雕琢,只追求形式。优秀的文章总是文质兼美的。(展示幻灯片十四)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指出其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句段:)

斜风细雨不须归

管它满城风絮也好,风浸纸窗也好,斜风细雨不须归。

走在雨雾氤氲的街道,踏着潮腻的路面,拥抱纷扬的雨丝,亲吻一颗静谧的心。我们生活在城市的繁碌与匆忙中,在万千的呵护、期许之下寻找一条心灵的出路,家与学校的两点本就可以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然而我们还需要一处心灵的栖息之地,终日禁锢在钢筋混泥土的牢笼中,身心在这机械的生活中疲惫的我们,真的需要一份宁静的恬然。我们注定了无法逃离这个社会,不可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于是我于雨中寻觅一个心灵的栖息。

喜欢在细雨的夜晚独坐一方清池的旁边,看雨水将水中的灯的倒影打碎,泛起层层涟漪,渐次扩散开去,传递一份久远的呼唤,那来自心底的呼唤。喜欢信步在微雨的巷道,脚尖敛起些许水花,体味着雨点纷舞的悠闲与落地的欢欣,用面庞去迎接雨的祝福,感受那传遍全身乃至透彻心灵的一丝清凉。

也喜欢独倚小楼,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在“落日成夕凉,开轩卧闲敞”中拒绝风撼云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的豪迈。

雨是从容的,它让我们的心在它的引领之下失去了往日的烦躁与焦躁,充盈的是漫溢的希望。

在无限膨胀的升学压力下,我找到了一方可以释怀的天空,可以豁然的清泉。

窗外的雨还是淅淅沥沥地飘,教室里的我还要奔向远方。手中的湿巾俨然可以挤出水的空旷。安静的考场里空气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

雨,依旧飘扬。

风,继续吟怀。

让心灵沉浸在雨中吧,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到处铺撒着美丽。

在这斜风细雨中栖息,洗去泪的苦涩,荡去新的忧郁,天空中没有留下雨的痕迹,飘洒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

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

《斜风细雨不须归》本文的意境正如夜晚清池泛起的层层涟漪,清纯静谧、恬然优美,作者用了一系列精致的意象精心构筑了这个意境,令人忘俗。 文章的语言犹如独倚在小楼上,聆听到的雨点的美妙韵律,富有迷人的魅力。也正如一个撑着油纸伞漫步在江南雨巷中的清纯少女在向你娓娓倾诉,让你不忍拒绝她那柔柔的情丝和直白的心意。你看,在“安静的考场里空气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的氛围里,她还幽幽地说“雨,依旧飘扬。风,继续吟怀”,你难道不心旌摇荡?读罢此文,那泪的苦涩,心的忧郁,都在这细雨中涤净。

2.形散神聚,明确的主题,清晰的线索。(展示幻灯片十五)

(要求学生浏览下面这篇散文,指出作者思路。)(展示幻灯片十

六、十七)

空白中的独舞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义。而后,生命以退让、以不完满的空缺显现,于拥堵中开辟沉寂,于完满中留下空白。

茶:引恬淡上了心间

西方人喜欢咖啡,浓烈而沉重。那种如铁一般的黑,泛着机械和金属的光泽。细泯一口,便满口的苦涩。强烈的提神效果和密匝的水汽,通透而不留间隙地攫住你的思想,裹住你的神经。像一个霸道的人,一下子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所以西方人喜欢冒险,喜欢开拓和占有。而茶,生于幽谷阴坡之上,浸润和风细雨的轻柔,汲取月华星辉的清幽,氤氲着若有若无的山岚野露,骨子里都透着股恬淡。而后细采嫩叶,细细手工研制。等到夜深人静,新月如钩,一壶紫砂,一注热水,高低缓就,慢慢冲泡。也不急,等着水气渐散,再一个人去细细地品舌尖上的一股恬淡,隐隐地感觉那一抹幽香融进了月色山情,汇入了一片思绪的空白中。所以好饮茶的东方人,恬淡睿智,每个人都是哲人,都是思想者。

做人如饮茶,用微微淡漠,游丝般的幽香,给思绪、给生活以更多的空间,方可恬淡自如,从容不迫。

画:一片空白引情来

一片叶子,毕加索会细细地绘出它在阳光下那些清晰的脉络,更会沉默着刻画叶子在阳光下的阴影,凡高则会偏执地用大块大块的颜色涂抹叶子生之悲哀与死之疯狂。而无论是谁,都过于具体,过于注重那些事物的表象。换句话说,他们都过于完满。

而中国的画家,则会在一卷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隐隐绘出那些寂寥的山,而后就只有一片孤单的叶,无助地停留在大片的空白中,就像它孤独地飘荡在天地之间。有穷之描绘展现无限之情怀。而其中,空白,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形式,便承担起这一重任。利用虚无而又充实的载体,去负担一个天马行空、情溢天地的境地。

这是智者的抉择。兴许人心如画,有时一点空白便会隐匿大千世界;而洞明世事之人,在于顿悟那一片的空白。

人:空自在心中所谓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世界的本原也就隐藏在那片微小而不完满之中。

佛陀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解,唯有伽叶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弟子顿悟”,终继佛陀大业。这是人的智慧,在不完整的空白中,窥得了人间的真谛。

人如斯,当紧守一片空白,空在心中,便全然洒脱,生命意义也由此显现。当我们在一片空白中独舞,会悄然发现我们正拥有一片完满的天地。

文章用词优美,设喻精辟,文采飞扬,既富于诗意又深含哲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成为全篇最突出的亮点,一举获得满分。

《空白中的独舞》开篇1段排比凸显文采,这一亮点不只在形式,排比中蕴涵作者对完满与空白的深刻感悟——“生命以退让以不完满的空缺显现,于拥堵中开辟沉寂,于完满中留下空白。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品茶、绘画、人生三个层面,在中西对比中解读作文的话题“留一点空白”。读来正如品茶,又如欣赏艺术珍品,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在紧张的考场上,面对“空白”的话题,恬淡自如,从容不迫。当众多考生面对“空白”“拥挤”在“一片完满天地”时,作者智慧地抉择,巧妙地构思,显示出“独舞”的魅力。

(四)小说:以曲折生动的情节吸引人。小说也是最近阅卷打分中比较得宠的文体,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新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吸引人,正所谓“尺水兴波”。这种文体要求考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因为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一篇精美的小说,并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所以这种文体得分起落较大。写好了,便可脱颖而出,得到高分;写不好,极易离题偏题,若真如此,也会被打入底线,败得很惨,所以一定要慎重把握。但历届高考总有一些考生大胆涉足这一体裁,以巧妙的构思取得成功。(展示幻灯片十八)

例如2004高考优秀作文《父亲的游戏》为大家讲述了父子之间发生的一个奇妙的故事:(展示幻灯片十

九、二十)

(要求学生读后概括出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情节安排的巧妙。)

父亲的游戏

儿子上小学时,家贫,可他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上高中时,儿子学习成绩却下降了,而且一泻千里,这令父亲很是头疼。

那时,儿子的家庭条件已经转好了,父亲办了个体工厂,几年的拼搏使他们家成了当地有名的富余户。父亲因为自己文化不高,在经商中曾吃过亏,因此他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为家族扬名是小事,重要的还是为了儿子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

因此,为了儿子能学习好,父亲把送到本地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为他请最名贵的家教,还送他进名师补习班,但儿子就是油盐不进,学习照样没起色。父亲无奈地摇头叹息:“真是纨绔子弟少俊才呀。难道就没办法了?!”

在儿子上了高二那一年,父亲接连做败了几笔生意,产品也出了质量问题,工厂就停了产。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又得了癌症,眼看整个家败落下来,不要说昔日的灯红酒绿了,连吃饭都快成了问题。

儿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再泡网吧,不再下酒馆了,他将过去的不良习惯通通改了,只是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埋在功课里,他连天加夜地刻苦攻读,他的学习成绩一大步一大步地上升,到了高二后期,他的成绩竟赶到了年级前几名。老师惊叹地断言,以他现在

的学习成绩,考上名牌大学绝对没问题。到了高三,儿子更是搏命般地学习,高三毕业后,他终于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

接到儿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父亲把这两年间家事变迁的原因和盘托出了:原来,父亲为了让儿子成才,用两年的时间同儿子做了个游戏:关于他的破产,他的癌症,都只是他编造的故事,他的资产只不过从一个工厂转向另一个工厂而已。如今,儿子考上了大学,他的游戏也要结束了。他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庆祝儿子的成才。席间,他感慨万端地说:“真是贫寒人家出才俊啊!亏得我狠了心,让儿子吃了几年苦,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儿子惊讶地说:“咳!有钱花时我看不到知识的金贵,没有钱时才想到知识可以保命。这真是意料之外的事啊。”

儿子看了一眼爸爸,突然又长长地叹一口气,说:“爸爸,你知道吗?以我的成绩,我完全有把握直接考到国外留学。可是,爸爸,在报考时,我以为家里很贫穷,没办法支付我留学期间的费用,所以不得不报考了一所国内的大学,这样一来,即便我要留学,也要等到四年之后了。”

父亲却没有半点的遗憾,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啊!如果您能在大学里依然把自己当作是个贫穷的人,我就会很满足了。”

该小说紧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个话题,为我们设置了一波三折的情节,成为最吸引人的亮点,也成为文章成功的关键。

总之,话题作文“文体自选”给予了考生自由选择文章体裁施展写作才能的空间。那么就应该在准确把握话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不同文体的优势,突出亮点,扬长避短,以取得理想成绩。

结束(展示幻灯片二十一)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

散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包括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作文·文体知识
《作文·文体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作文文体知识 文体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