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7: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

教学模式是思考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用一组精心安排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几个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的师生活动,通过师生活动的内容、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完成某种教学目标而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它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是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要设计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的教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结构。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的教学,音乐课的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实施是,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所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前提。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期课改时确立的新课程,教材、教法等一切从无开始,课堂教学在摸索中探究,在探究中慢慢形成高中音乐教学的模式。教学设计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

柳斌在“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的审美教育”中谈到,“审美的特殊性质,在于通过审美活动来教育学生。这种教育不是靠讲道理,靠逻辑的力量来说服人,而是靠形象,靠感性的力量来感染人。所以,它能够使学生在鉴赏与品味事物的过程中,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感情上的愉悦。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收到思想教育难于收到的教育效果。”

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高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教学思想,并根据每一课的教材特点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整体。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震、共学,强调以美育人,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着美的创造性的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育不仅是教育的必修课,它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感情的熏陶,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高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人的审美能力是靠后天的教育、训练和培养而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着、感染着、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着。

确立培养目标,提高全民素质

高中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大目标的前提下,由此决定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那么普通高中就必须开展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伪、区分善恶、鉴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情感、思想、意志、性格等等。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内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根据高中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大类。音乐学科的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现代物理之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受到良好的效果。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

如果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培养的教学,那就是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战略的高度,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出发,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著名教育家钟启泉认为,在教法上教师尤需确立三个新观念:

有效教学观

从科学教育学的高度探讨包括引进电脑技术在内的教学设计技术。追求“高效教学”。

学生进步观

教师是为每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每个学生进步与否是衡量教学优劣的尺度。

教学媒体观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概念、认识的手段或媒体。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具体活动或是外显,或是内隐,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知识功能潜藏于头脑内,看不见,摸不着,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是否听到、听懂、或感受理解的程度深浅,教师都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外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功能,如要求学生概述作品,学生就必须回忆和陈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作品,能够概述作品的学生必定已激活了他原有的音乐、文学、文化、语言组织、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并且把注意指向作品的要点,进行欣赏时三度创作的反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出学生概述所需要的认识功能,而且需要监控获取的大意,以使问题切中要害。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会信赖教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感情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

教师要创立适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教师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都是评价的含义。教师如何进行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反馈应以鼓励为主。

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为最高培养目标。教育不是由教师把关于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现成结论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追求、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或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智力操作技能,而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功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是审美教育的中心,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抓住音乐音响的“延时效应”和音乐的形象思维,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力,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无法体验的。

音乐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三度创作的过程,一度创作是谱面静态的,二度创作是动态的表演,三度创作是欣赏者,课内的说、唱、奏、等活动都是在创作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内在因素,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及语汇,给学生一个时间和环境的空间。另外,教师要具有广泛的兴趣,还要有渊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灵活、自如。让学生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实践证明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技术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

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使高中音乐教育达到哺育优秀听众,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柳斌谈素质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学音乐教学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中学创造性教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世界音乐教育集萃》 漓江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评述》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当代西方教学模式》 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

《音乐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之我见

高中音乐,现代舞,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2000字)

高中书法教学之我见

高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高中诗歌教学之我见

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