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8: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学结课论文

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院(系)__ 经济与管理学院_ __

专业_____财政学______

班级____ 11204237

姓名梁远川

指导老师钟凯

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

十一五一来,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也得到了有效实施。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财政部12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亿元,比2011年增加60亿元,增长26.09%。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支出,将达到约2.5万亿元。数据显示,中央财政今年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为240.53亿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82.94%;用于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中央财政资金为194.72亿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67.14%。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878.55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1547.4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1331.1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582.31万亩,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88亿公斤。我国农业问题也是我国近十年来非常注重的问题。要使得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从政策上的支持,还要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要性:

农业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正确的处理好农业的发展问题,有利于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缓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2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多。过高的农业人口比重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任重道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予以化解,而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解决,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农业的理论认识上看。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表现在,农业是一切社会生产的起点:农业为工业等和其他产业提供原料和劳动力,虽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逐渐衰弱下去了,但更得到了市场和生产的关注了,使得逐渐被成为我国经济中的焦点 。

(二)农业是弱质产业,有着先天性的缺点。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严重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约束。

(三)农业是外部性产业。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巨大的外部性效应,是一种“公共物品”,农业发展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同时,农业经济发展滞后也会增加整个社会成本,阻碍整个农业的发展。农民不能独自承担整个经济发展的成本,这也是

使得国家财政支持的必要因素。

三、存在问题:从我国农业面临的现状上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诸如土地、水资源短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理想。农业抗大灾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推广系统还不健全。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的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国的农业依然是依靠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依然很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低。

(三)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科技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农民素质低下是阻碍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农产品进入市场价格低,同时成本高,农民的获利水平也就很低。要使得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就非常困难。

(五)农业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及时充分有效的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

(六)农产品很少进行与外地市场的交流与交易,在这的同时,缺乏同国际市场的交流,缺乏市场竞争力。

进行农业改革是使得农业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得我国农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四、问题存在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度进程中,社会存在现代工业和古代农业两大部门,无论从生产方式还是从组织生产的社会地位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工业凭借强有力的社会地位无偿占有农业生产的剩余价值,使得工业的整体能力强于农业,约束着农业的发展。

(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相对于城市的收入水平,我国目前基本在3:1的城乡收入水平比例,农民没有过多的支出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支出,同时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方面的支出,只能进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严重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投入不足,支农方式缺乏效率。在我国财政支农主要分两个方面:间接性财政支农和直接性财政支农。直接性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费用、农村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基础建设支出、农业科技投入支出、农业救济支出等费用。间接性财政主要包括提高价格补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间接进行财政补贴。这里主要存在原因是直接性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没有重心,没有明确解决农民学需要解决的及时性问题。同时间接性财政补贴也存在

着很大的问题,财政补贴难以到达农民手中、且农民难以获得有效的农业信息和情报。

(四) 农民自生素质水平低,缺乏科技兴农意识。在我国进行农业改革几十年里,虽然对农业有了巨大的财政投入,其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农民也在这些改革中获得了很多的收益,但相对于获得这些成效时,要进行巨大的成本投入。一是农民没有过多的资金进行购买;二是不懂得如何进行购买不懂得如何进行安装使用,同时在机器出现毛病时,更加不了解该怎样进行修理。

五、面对当前困难对策。

(一)应加强农业体系的纵深发展,进行农业战略性调整。首先,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农业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要加强面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拓展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使得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生产结构,发展比较优势较强产业,如水稻、畜牧产品、园艺产品、蔬菜、水果产品等,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中来,发展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优势,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其次,在这的同时,加强提升我国自身地域差异的优势,加强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当地适合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的对外销售,提升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打出品牌效应。只有在各地区充分交流的情况下,下能活跃各地经济,促进农业的发展,要使得我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好地区间的差距这是首要任务,也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使得农业有的相应的发展,保证农民有更多的收入进一步进行农业有关的投入。

(二)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科技兴农的投入。在这,应加大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各地农业水利设施,如水渠,水库等的投入,做到在涝季防洪,旱季做到有水灌溉。同时加强这些水利设施的定期维护,保证有效使用。加深农产品的研究,争取在本地区种植、生产最值得的农产品,使得有效率的生产。加深农产品的防虫防病的预防投入,尽量减少农民的损失。进几年我国进行了积极的农业政策改革,加大了农业的科技投入,很多原先落后的生产方式被取代,生产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如很多地方取代了牛耕的生产方式,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大大缓解了我国的粮食问题。这正确的说明了加强在科技在农业方面投入的重要性。也只有在农业进入到高科技时代,最大能力的提升我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农业经济保持动态发

展的必要条件。测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及其潜力。探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途径,对于制定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从“一五”期间(1953年—1957年)的20%上升到“五五”期间(1976年—1980年)的27%,到“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上升到40%左右。同时,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及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 与此同时,“十五”期间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6个基本途径:(1)构建宏观——微观双向驱动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2)加快农业四大科技体制建设;(3)实施“五大”农业科技工程;(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5)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这种投入比单纯增加农业物质投入将获得更高产出;(6)抓好农业科技贮备。

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及国外资金向农业科技投资,采用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采用市场化的筹集资金形式,使科研机构、个人与公司、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

(三)加大农业教育方面的投入

使得我国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首先得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的投入,这里主要是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是个大问题,近几年应当看到国家、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投入也大大增加。五六年前还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如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书本费以及对住宿生提供补助等。”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就农村教育、农业高等教育、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并呼吁:“今天讲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与五六年前讲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农村教育在新的基础上应有更高的标准。因此,对农村教育、农业高等教育需加大投入。” 只有从基础的教育着手,才能从根源处理农民低素质的问题。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加大农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还应对当代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农业科技“110”服务、专家现场咨询、示范基地观摩、图片样品展览展示、发放技术资料和播放VCD技术光盘等形式从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进行改良,改变那些落后的生产方式。

(四)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对接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靠,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六、总结经验与教训:

农业是一国重中之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农业的发展与否是第二和其他产业的决定因素。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国家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九亿劳动人民的生计问题,我们不仅要从产业结构出发,更应该适时的了解劳动农民的现状,从农民所需的事情出发,提高农民的素质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农业有组织地生产,加强农业生产竞争力。同时,扩展国内区域市场间的交流和国际市场上的交际,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了。从根源上处理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使得我国农业发展走可持续之路。全面处理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使得我国有保障的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我国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我国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版]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浅析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2

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