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反弹琵琶别有情——让孩子在宽容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反弹琵琶别有情——如何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

【摘要】

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灵性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尤其是对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容易反复的细节,更是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耐心些,再耐心些。作为教师,在严格教学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宽容,莫让粗暴的语言伤害了自己的学生。我们要宽容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宽容他们因幼小而做出的种种幼稚的行为。只有宽容,才能让教育的沃土百花齐放,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充满生机和希望。

【关键词】宽容 成长

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灵性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尤其是对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容易反复的细节,更是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耐心些,再耐心些。

那么,我们该宽容学生的什么?又该怎样宽容学生呢?

一、需宽容什么

要想弄清楚宽容什么这个命题,首先应该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学生的错误,点点滴滴,无论是大是小,都是有其原因的。他们的不足,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第一是思想情感上的不足,第二是生活行为上的不足,第三是学习行动上的不足。

学生思想情感上的不足,表现为幼稚、依赖、逆反、自私等等。学生眼里的世界和大人眼里的世界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的,所依赖的规则也不尽相同。只有当我们尝试着分析理解了学生为什么表现出这些不足,当我们尝试着认识他们自主、独立而又需要帮助的心理需求时,我们才完全有理由,也才完全有能力去宽容学生,宽容他们的幼稚,宽容他们的狭谥,甚至宽容他们的仇视。

学生生活行为上的不足,则表现为不安静,不听话,不爱读书,生活不能自理等等。对于这些学生的这些特殊行为方式,我们既要了解学生行为成因,也要了解学生家庭的不良成因,更应分析自己的认识和教育上的误区,有原则地给予宽容。

至于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就更应该用宽容来对待了。这部分学生,有的是由于基础差,有的是由于听课不认真,有的是因为作业不能认真完成,也有的是由于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也有一些的确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但总的来说,在主观意识上,不愿意学好的学生是没有的,那么,我们教师怎么会不宽容他呢?

二、要怎样宽容

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从发展的角度讲,他们有出错的“权利”,人犯错是难免的,学生犯错误就更正常了。其实犯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犯错、认错,改错的过程中慢慢走向成熟。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学生一起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指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用真诚、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让他彻底认识、改正错误。

1、区别对待学生的错误

学生的错误,有的是无心或无意间犯下的,有的是学生故意造成的,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对与错根本不清楚,或者自己犯了错误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区别对待。如我班一学生因贪玩忘了写作业,第二天当我找到他时,该生已是低着头满脸通红,对于学生这些无心或无意间犯下的错误,我们应予以谅解,提醒他下次注意就行了。而对于学生因故意造成的错误,一定要严肃认真指出错误所在以及危害,千万不要袒护他们,袒护其实就是帮他们推脱犯的错,那就是纵容犯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爱。另外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要歧视,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学好,要热情地给予具体的帮助。

2、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当学生犯错时,有些老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骂一顿再说,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丝毫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帮助学生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其实犯了错误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理解,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原谅和宽容。老师用宽容对待学生是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表现,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在较大的程度上得到保护,也能在学生心目中能树立起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其实有的学生无意犯了错,还没等大人批评教育,他自己已经开始后悔、反思,并自我教育了。有些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加上改错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会出现一种错误一犯再犯的反复现象,当学生第一次犯某种错误时,老师要认真分析,引导学生知错、认错,要讲明道理,找出错误的原因和后果,以便于学生彻底地改正错误,如果学生真的出现第二次错误,怎么办?原谅他,再提醒一句:“你这已经是第二次犯这个错误了,老师心里记着呢,你要注意,事不过三啊!”事实证明,这样处理后,很少有学生能在一个时期内连续犯三次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免学生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三、做宽容之师

1、培养自己的良好心态

培养自己的良好心态是学会宽容的第一步。宽容是一种心态,宽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没有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就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没有心态上的宽容,就不会有行为上的从容。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以准备对学生的宽容。

2、不断学习

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是学会宽容的必经之路。宽容也是一种智慧,一种技巧。对于老是犯小错误的学生,做老师的,既要严格又要宽容。不断地批评不是最佳的方法。学生的成长是需要引导的,他们的错误需要父母、老师的宽容对待。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挖掘学生们的闪光点,从好的方面去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教师能够在非常生气的时候,宽容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心胸更加宽广,情操更加高尚,教育方法更加艺术。不断学习,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智慧,将会更加懂得和使用宽容。

3、学会忍耐和等待

教育需要时间,学生的发展更是需要时间,而一名宽容的教师恰恰是善于忍耐和等待的。教育本身就是耐心的锻炼,我们要能忍耐学生的错误、忍耐学生的不足,等待学生的改进。它意识着当我们看到不尽如人意的一幕幕时,你能压抑住自己即将喷出胸膛的怒火,能收回自己高扬的大手,能深吸一口气后让自己心静如水,使自己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观念、错误理解和错误行为,通过教师耐心和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困惑,使学生愉快地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使之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认真地反思,更加积极地改正。

4、学会沟通

宽容意识和宽容行为是在沟通理解基础上实行的,所以有效的沟通是做到宽容的前奏。做一个宽容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善于和学生沟通,首先要有自信的态度,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第二要适当地提示学生。一点提示,一点启发,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反馈。第三是要有效地直接告诉学生。直言无讳地告诉学生,我们的要求与感受,但同时也要切记,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也不谈。要善于用询问引出学生的真正的想法,了解学生的立场及需求,并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气氛。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教师,在严格教学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宽容,莫让粗暴的语言伤害了自己的学生。我们要宽容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宽容他们因幼小而做出的种种幼稚的行为。只有宽容,才能让教育的沃土百花齐放,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充满生机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李会香《宽容——教育的一种美丽》.翁源教育信息网,20

12、12 【2】刘宋民《宽容的智慧全集》.金城出版社,200

8、10 【3】王静《宽容是德育工作者自我修养之一》.《科学中国人》,20

15、12

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

让孩子在掌声中成长

让孩子在故事中成长

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

让孩子在幸福中成长

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反弹琵琶,让幽默妙趣十足美文

让孩子在挫折教育中成长

让孩子在美的环境中成长

让孩子在爱心评语中成长

反弹琵琶别有情——让孩子在宽容中成长
《反弹琵琶别有情——让孩子在宽容中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