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8: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国建设报2001-05-25

城市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城市。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尤其重要。

运用规划手段,整体设计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社会性。城市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步调一致。如果各行其事,各自为政,城市文化建设就会陷入无序混乱。二是不可逆行。一个文化景观,一座历史文化遗存,一旦毁掉就无法恢复;一个公园、一条街道、一幢高楼,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这两个特性决定了科学规划是城市文化有序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人文精神,符合美学法则,提高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具体而言,要强化“三性”:一是科学性。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要求城市文化的个性、文化产业的设置、文化发展的走向、城市空间的布局都必须符合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时代性。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公众参与理念,强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诗意栖居的环境。三是超前性。强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使城市文化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此外,还要保持规划的高度集中统一,规划修改必须坚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规划的实施要接受社会监督,对违反规划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

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都有系统配套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都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走向世界的通道,因此,我们在确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一是要在研究区域文化上下功夫,发展地方特色。我国的城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唐诗宋词、金石书画一样,是一部物化了的中华民族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地方特色,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在找准自己的位置与特色的基础上,认真处理好营造特色与学习借鉴的关系,以开放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广采博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特色更浓。二是要在研究历史传统上下功夫,发展历史特色。城市的历史形成过程不同,其文化底蕴也不同。不认识到这些,城市文化建设就没有针对性。如果都只是去修复几幢古建筑,建设几处微缩景点和古街市,恢复或发掘几个历史上的古迹,就会使众多城市彼此相似而失去各自的特色。这就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使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要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三是要在研究人文风俗上下功夫,发展风情特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故乡

除了故乡的亲人就应该是故乡的风土人情了。有人说,城市的魅力首先在于街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街道是一个城市风土人情展示最充分的地方。城市文化建设就要善于挖掘和提炼这种“风情”,并将其注入城市的躯壳。

遵循教育与管理并举的原则,增强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

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而市民的文化意识既取决于教育,又取决于管理。目前,我们的城市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结果导致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进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在公共生活中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不文明。而且,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往往还是“两张皮”,口号式教育多,管理落实少。从管理角度来讲,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如果不以人为本,市民的文化意识就难以得到强化。我们常常从媒体看到要市民不要踩踏草地,而有些草地还是明显地踩出了路的报道,其实往往是因为这种草地设置没有考虑人的行动需要。据说在国外发生这样的情况,马上就有相关人员让其变成人行走道。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化、化人。文化建设其实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方式,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即所谓“天人合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人的关怀,它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化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又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生态文化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即:城市、文化、人。它们之间作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造城市、城市造人,人造文化、文化造人,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由此,人所建造的城市就会作为空间与时间的组合,成为城市人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舞台。对人而言,城市道德是一种物的存在。人造城市,是人类适应、改变环境的活动,它重视城市与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重视城市的生态问题,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存环境,减少和避免各种城市问题和城市病。同时,人造的城市又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产物,人们对建造城市的规定巩固和强化了其赖以产生的那种文化。另外,城市不仅在塑造文化,也对其居民加以改造和塑造。这样,就产生了生态文化。当然,生态文化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往往会随人的观念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和手段后,人类作为征服者的自我意识便膨胀起来,这给人类带来了无限欢欣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人们不得转向尊重、关心、爱护生态环境上来。只要人们朝这一方面努力,并慢慢从这一价值观念去思考、处理自己与环境、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人们对环境的觉悟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童中贤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以创新精神推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协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以融合式思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推荐]

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