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5: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平昌县信义小学 蔡大才

教学案例:《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2.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看“阅读提示”

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二 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教师提出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3.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朗读。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互读,要注意纠正对方的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请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其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明确: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以上字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有了了解。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学生疏通全文大意。 三 疏通全文大意

1.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可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明确: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的,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下。 (1)林壑尤美。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山间之朝暮也。 (5)山间之四时也。 (6)歌于途。 (7)行者。

(9)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10)杂然而前陈者。 (11)起坐而喧哗者。 (12)已而夕阳在山。

(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明确:学生阅读中遇到问题,由谁来解决呢?同学之间互相启发,自己解决最好,必要时教师可适当点拨或讲解。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要尽可能调动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若能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增强。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文,再将之口述一遍。 四 再读课文

齐读,或各自放声读。

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 读课文

集体读或个人读。 二 讨论问题

1.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太守为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是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

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和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以上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当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发挥得过多,点到为止) 三 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

指导背诵,重点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例如第一段,共十一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四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第一句除外)。第五至九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也是如此,先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有前边熟读的基础,加上本文语言朗朗上口,因此学生能够比较快地背下来。若课上时间不够,教师可选其中一段进行指导背诵,为的是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另外,“一段中如何分层”不是本课教学重点,提出将相关内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背只是为了便于背诵,只要学生容易背下来,一段中怎样“分层”不必较真)

四、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六。 【教学后记】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朗读、背诵是本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身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我们以上的认识,便将读、背确定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在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

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总之,一个“乐”字,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一个“乐”字,推进学生活动过程。 一个“乐”字,升华文章主旨。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要多种形式的诵读。

读是学生直接了解文本的基本途径,在学习时要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①找出生字、通假字,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②参照注释,把文中有碍于“了解内容”的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虚词(每课限一至二个)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含义和用法。③把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画出,以便向教师请教。在“读”这一环节,要突出一个“细”字,着眼一个“实”字,力求读懂文义。

2.要多种形式的练习。

练,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学习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①抽读以检验效果,即指叫学生读课文,或读片段,或读全篇,主要是检查学生读得是否流畅,是否有破读的现象。②当面质疑,指学生在阅读时,经过查工具书、对照注释后,还不能理解的语句,要当面向教师提出,以求获得彻底解决。③选择性的译句,指学生理解了文意之后,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实际,挑选一些能体现文章主要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和句式,让学生进行对译练习。学生译得不准确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练,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练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准备。学生在阅读中会出现什么情况,会提出哪些问题,哪些语句翻译起来有困难,教师都要有清醒的估计,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有计划,成系统,突出重点。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用系统的知识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能用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知识去充塞学生的头脑。

3.要客观辩证地学习。

思辨主要是对课文的思想观点进行思考评价,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

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本身的思想局限,在文章中难免有一些消极因素,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课文进行鉴赏、辨别、分析,使他们做到批判地继承。

对古代作品进行评价,要做到两点:①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抓主要方面。②要客观、恰当,要一分为二,绝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年代和所处的阶级地位而对古人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更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评判、拔高。

4.要恰如其分地引导。

引导时要注意因文而异。比如,对那些属于议论性的文章,可按照论述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要分析论点,特别是中心论点;属于记叙性的文章,可按照叙述的时问先后或空间变换进行分析,一般要重点分析人物和事件;对于说明性的文章,可以从说明对象的特征出发来理清说明层次,把握对象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便可进一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当然,对文章进行分析,一定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论,一定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当然,这些只是文言文教学的一般程序,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教学反思与案例分析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学案例分析反思

文言文教学案例

《快乐篮球》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篮球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