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08:43: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一堂课只是很好的解决了知识上的传授,而忽略了育人的功能,浪费了蕴含在学科中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

一、巧创情境,在导入新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不要生拉硬拽,而要做一个“有心人”,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我先用课件演示举世瞩目的广州亚运会开幕时的画面,让学生说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时间是几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使学生对“时、分”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时,我先出示的是“可爱的校园”,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美好的学习机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园里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我们家乡的建设做自己的贡献。在教学“6和7的认识”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图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讲究卫生,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做值日活动,从小要懂得保洁好我们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与教材有机结合,在新授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做人的核心,这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个人一旦将崇高的爱国情怀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有机结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教材的爱国题材,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在讲授新课中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当教师讲到圆周率时,可用有文字和图片结合的课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约在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可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造、执着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光辉的科学史,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勤奋学好数学。又如我在讲授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雄伟的**照片,刚看到照片时,学生会心一笑, 注意力集中到照片上。我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建筑的特征,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图片感受到我国古代建筑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从而不但燃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使他们受到了心灵的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用我国曾经光辉成就的材料,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和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激励他们参与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热情。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三、在数学教学训练中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德育教育

通过数学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要求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始终要求人们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 在数学教学中,应着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断、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步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通过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严格要求书写整洁,认真练习,有错必改,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明白数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诈,需要的是诚实、正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解题教学训练中,教师还可以经常鞭策、鼓励学生,去克服、解决一些困难,或者有意设置一些难点让学生去突破,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 还可以用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不屈不挠的故事激励学生,用他们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用已经取得的进展鼓舞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在班级中征解,开展竞赛式练习,并及时进行公布表彰。学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才会主动积极地不断进取,努力去探索数学天地的奥妙。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巩固练习中我编这样一道分数趣题:“有四个好朋友分别按1/

8、3/

8、2/

8、1/2分吃一个哈密瓜,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请问你该怎样选才好呢?理由是什么?”题目刚出示,学生个个抢着回答,有的说选1/2,有的说选1/8,并分别讲出自己的理由(说选1/2的理由是多得吃,选1/8的理由是要多想到别人,给别人多吃)。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教师就给以表扬。此时,教师就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讲文明,有礼貌。作为我们学生互相谦让,互相谦让是我们中国人民的美德。通过这样的练习,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有机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懂礼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质。 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看错、抄错?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想清楚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必须写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教学《统计》后,我让学生开展“这月我当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回去问一下爸爸妈妈自己家这个月每天用水情况制成一张统计表,然后算出自己家这个月一共花了多少水费钱?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从课余时间巩固课内学习的统计知识又能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家理财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不浪费水,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品质。又例如:再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分类以后,我让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自己的房间,让学生认识到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要分类摆放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又可以提高自理能力。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个小小数学家的故事、有关数学信息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总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以上几点是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体会,百年大计,德育为本,就让我们将德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 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从而产生一种\"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渗透效应。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