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祖国、爱科学以及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等。通过数据、图表、练习和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学生在获取有效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现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肤浅的认识。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可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会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教师板书的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风趣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充分挖掘教材,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着深入并且广泛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挖掘其中德育内容的能力!数学学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所以蕴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隐藏\"起来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能力将其挖掘出来,进而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出示了国旗、红领巾等实物,在讲解角的知识时,先让学生了解: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都要爱护它;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教学《应用题》时,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教学《百分数》时,介绍了我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尝试成功。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都要启发诱导学生尝试探索,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参加,乐于参与。其次,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应该具有一片爱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关系中,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向师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健康,具有探索精神。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益。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以课堂为平台,以情感为钥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