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云水谣》—此情可待成追忆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4: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云水谣》—此情可待成追忆

《云水谣》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和“人间自是有情痴”,我觉得前一句更符合这部影片。

影片的男主人公名为陈秋水,女主人公名为王碧云,这两个名字其实已然诠释了“云水谣”这个名字。影片的故事以王碧云侄女的追问,和老年王碧云的回忆展开,以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将现实和过去反复交替来叙述一段陈年往事,或者说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有四个主要人:陈秋水、王碧云、王金娣、薛子路。可以说,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执着,其实,那种执着在那个时代并不稀有。陈秋水和王碧云相识相恋是那么的美好,然而美好又总是那么的短暂,在他们订婚之际,陈秋水因为是左翼团体的人(实际上就是信奉共产主义的)而被追捕,被迫离开台湾,从此云水相隔,相见无期。云与水的隔绝,使这场原本幸福的爱情成为了鱼与飞鸟的苦恋,同时也多了另一只鱼和飞鸟的苦等。

四个执着的人为了彼此心中的那份爱,坚守着,等待着,默默的付出着。王碧云不顾一切的寻找陈秋水,坚守到老;薛子路又不顾一切的等待王碧云,默默的付出着,甚至帮着找陈秋水;陈秋水心中始终忘不了王碧云,坚守着心中的爱,无视眼前的爱;王金娣明白陈秋水的心,但依然等待,同时也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爱。其实,四个人的执着,都是源于对爱的信念,当爱已化作信念,执着便是理所当然。

有人评价这部电影说: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三颗炙热期待的心,四季更替不变的永恒。我觉得这样的总结是比较中

肯的,无论是王碧云还是薛子路,又或是王金娣,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爱,也注释着“人间自是有情痴”。

从王小芮的追问,到王碧云的回忆,那个年代的爱情,和现代的爱情已然形成了对比。不管是薛子路对王碧云的情,还是王碧云对陈秋水的情,又或是王金娣对陈秋水的情,这一段段真情,都值得追忆,也值得思考。

很多人喜欢纳兰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王碧云与陈秋水相见相识相恋是那么的美好,在西螺的日子是那么的令人羡慕,可是云水相隔又是那么多凄凉,如果只停留在那最初的美好时刻该有多好啊。所以有问“若人生之如初见,似水流年会不会繁华些许?”,我的回答是不会,流年既已似水,落花自当飘零,只有初见,没有再会,繁华为谁?这也是四个人执着的原因所在吧。

如果说陈秋水和王碧云的坚守是因为彼此深爱,那么薛子路和王金娣坚守又是为了哪般?明知所爱之人心有所属,却依然执着,这样的爱怎不叫人为之动容。我不禁想起了两句短诗,“我问佛:如果遇到可以爱的人,却又怕把握不住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令我意外的是,王碧云没有接受薛子路,而陈秋水最后接受了王金娣。看完这个结局,我很疑惑,开始反思,在看《单身男女》的时候,我写到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但当爱与被爱不能统一的时候,男人和女人在这二者之间做的选择是不同的,男人更倾向于追求爱,而女人更倾向于享受被爱,并且还做了些许分析。

可是,《云水谣》里面却不是这样的,王碧云坚守着爱,陈秋水最后接受了被爱,开始是有些疑惑的,后来逐渐想通了。王碧云没有接受薛子路的爱,是因为陈秋水也是爱她的,这份爱是统一的,这种相爱一直存在着,而陈秋水接受王金娣的时候,他们的爱也统一了。

其实,这也因为时代的差异性和爱情观的差异,与现代人随性的情感相比,他们这种坚持似乎更像是一种信念,而并不是因为责任或者承诺,这个时代又是那么的缺乏信念。

从《从我的父亲母亲》到《山楂树之恋》再到《云水谣》,那个时代的爱情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纯真,美好得让人心向往之。爱到深处便是情,情到浓时终难忘,此情可待成追忆,素年锦时醉苍茫!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抒情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优美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情感美文

云水谣景区

云水谣考察报告

《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此情可待成追忆
《《云水谣》—此情可待成追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云水谣景区 此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