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成都当代艺文氛围与传统传承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成都当代艺文氛围与传统传承的联系

【摘要】成都自古就以天府之国文化名城著称,而成都的艺文传统很好地延续到了今天。今日之成都,文学与艺术的繁盛深入到普通公众生活之中。本文拟探讨成都自古以来形成的城市气质与这种艺文联系之间的客观联系。

【关键词】成都;气质;艺术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145-02

成都得名于纣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处于四川中部地带,地处岷江上游,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沃野千里,世称“天府蓉城”。由于成都在汉朝时专设“锦官”管理织锦的生产,因此成都又称“锦官城”,成都的蜀绣以“针脚平齐,设色鲜丽”闻名,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又由于在五代蜀国时满城遍布芙蓉花,故又名“蓉城”。成都自古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宋朝时因为商业发达,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经过明清的“湖广填川”移民潮后,蜀文化也成为了一个兼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沟通逐渐形成的杂糅特质,更为凸显出海纳百川,群英荟萃的浓郁文化艺术氛围。早在西晋常璩编撰的《华阳国志?蜀志》将巴蜀文化概括为“多斑彩文章、尚滋味,好辛香,君子精敏,小人鬼、多悍勇①”如今成都作为四川省会,仍然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2000年《新周刊》杂志的年度专刊中,成都被列为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城”,而闲适的城市气氛是其入选的最为主要原因②。可见根植于川人血脉之中的市民文化、生活情趣在今天仍是成都气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于今日成都而言,“艺术”肯定是关键词之一。成都予人以温馨、少干扰的空间,生活成本较低,环境宜居宜创作。

一、城市气质:安逸态度与麻辣习性的奇异混合

成都的城市气质孕育自独有的地理环境。四川是个封闭的盆地,于外界沟通交通自古艰难,故有诗仙李白的千古名篇《蜀道难》。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四川盆地的经济、文化、政治都有着深远影响,整体形成了精密与灵动,封闭和开阔矛盾结合的形态。亚热带气候的温暖湿润和肥沃的土壤,使得四川盆地获得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丰饶的物产,使得四川人在自给自足之余仍有富足,又因与外界沟通不便,不能发展大规模流通贸易,所以四川人有足够的时间享受小富即安的安逸闲散生活,也因此孕育了成都的休闲气质。

提及成都,另外一个普遍印象则是美食与美女。成都作家洁尘在《成都的“本能”生活》一文中对成都人的好吃精神描述到:“在成都,一方面,吃是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在另一方面,它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的范围,上升至整个城市的精神领域。③”成都就是由一种全民运动化的好吃精神统领着,以满足口腹之欲为最大之欢娱,并且这种是以味蕾的强烈刺激为满足的,如川菜追求的香、麻、辣,并且这些市井的口味也讲究接地气,必须要在穿街过巷的城市深处才能真正体验透彻,也就是外地游客追寻的“苍蝇馆子”文化。对于这么一个讲究生活基本要求,贪图口腹之欲的城市而言,哲学的思考是难以在成都蔓延的。所以这种声色犬马的迷人城市盛产的是富有个性,才华洋溢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文人食不厌精不是罕事,几乎所有对美食的温情描写都来自于古往今来的大文豪,从清朝袁枚的《随园食单》,到汪曾祺的《谈吃》,中国文人对个人食欲的纵容一直是个常态,这也从侧面也反映出,出于常态,文人思考的不是人生终极,只是三两茶饭半亩花田之人生情趣之事。成都据评比说是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这也与成都人的容易满足极有关系。成都是一座文艺的城市,但是并不是一座出产伟人的城市。除了食以外,色又是另外一个原因。食色,性也。孔子这样说。也就是,美食和美人,这是人之本能,也是人性本能的善和美好。在中国所有城市里,以食与色并列出众的,就只有成都了。

在成都,气候宜人,地势平坦不逼仄,空气温润不干燥,竞争不激烈,人心不焦躁,有着成都人的自信而又不狂妄。成都几乎有着一个文人的所有美德,随和、低调、平等、有分寸、包容、随遇则安不排外。“安静、凉爽、滋润、唯美、不易冲动、微微颓废――这一切,是不易改变的。”④这也形成了一种成都人特有的人生价值:“如果我们承认生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会意识到,这过程中每时每刻的享受决不比我们在生命尽头欣慰而满足的微笑更没有价值。”一个成都人说。

好辛香,尚滋味使生活在成都这个安逸悠闲的城市中的四川艺术家有一个释放内在原始冲动的出口,对食色的理直气壮,令成都艺术家对展示人最基本的欲望全然无障碍。这同时也是艺术在成都能够持续获得活力的原因。在周春芽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一以贯之的热烈灿烂,从绿狗到桃花再到园林,尤以“桃花”为甚,干脆饱满的笔触将桃花直接淋漓地勾点出来,春情萌发的冲动跃然于布上,言简意赅且扣人心弦。周氏的浓艳如川菜在成都,味觉的突兀,存在的理所当然。而在何多苓的画中,同样是毫不掩饰地表达隐秘的欲望,尤其是在对女人体题材的表达上,飘渺的人影,充满了意味不明的暧昧。在极好的技法手感下表达的时对女性形象的着迷和探索的欲望。郭伟的作品的草稿皆用简明的笔触草草而就,松动的笔触微妙的灰调带着一种“心中之竹”与“手中之竹”无缝对接的酣畅,但是郭伟展出的作品则按照草稿对轮廓和颜色进行一种机械化规整的分类,以分色填图这种“高劳动强度”的方式进行严肃的勾画,看似视觉刺激强烈的画面又被统一在一种稳定的颜色排列规则之下,此种表达,恰如成都,食色的热烈与浓厚的文艺气息看似矛盾却也统一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二、成都艺文的传统与今天

成都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极为辉煌而卓越的贡献,文学上,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贾谊、杨雄等奠定了汉赋的基础,至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商隐、高适、卢照邻等等著名诗人文学家都曾旅居成都,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等千古名篇,今犹在浣花溪旁的杜甫草堂见证了盛唐时期成都文气的鼎盛。到了近代还有像巴金、李颉人等文学大家,成都这种文艺诗性气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中得到发展和延续,出现了钟鸣、翟永明、杨黎、张枣等重要诗人,还有周伦佑的非非主义等现代诗重要流派。成都一脉相承的诗文气质对后来在成都鼎盛发展的当代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成都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在成都大批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陶俑,迥异与中原风格的严肃规整,以夸张的动态和精巧的细节刻画表现出四川地区特有的叙事风格。成都后蜀宫廷画师黄荃开创了工笔花鸟画的富贵风格,与南唐徐熙并称“黄家富贵,徐家野逸”。宋代黄复修编撰的《益州名画录》以画论的形式全面展示出成都的艺术风貌。而在当代中国,“川军”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

作为当代艺术重镇,成都经常与北京相对比而论。在罗念生的散文《芙蓉城》中曾这样提到“燕京城像一个武士,虽是极尽雄壮与尊严,但不免有几分粗鲁与呆板;芙蓉城像一个文人,说不尽的温文,数不完的雅趣。⑤”文人气息浓厚是成都极重要的特质,在与居住在成都的艺术家的交谈中也常提及这个特点,成都轻松宜人的气质不同于北京的严肃繁华,而颇有一种半亩花田怡然自得的雅趣,宁静温和,适合艺术家聚居。毗邻与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在艺术家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都的生活成本相对于北上广而言较低,城市生活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是一座宜居城市,这对青年艺术家的吸引力是十分强大的。在成都的艺术家很大一部分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来自重庆的艺术家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后没有选择留在重庆而因为十分享受成都的生活状态来到成都,认为成都与重庆相比之下,重庆实在是过于喧哗杂乱,作为一个工业城市,重庆的码头文化确实显得缺乏人文底蕴。在成都的艺文气质生成的过程中,与成都温润的气候也有一定关系。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早、夏热、秋凉、冬暖。成都天气终年多云多雾,日照时间短,故有“蜀犬吠日”一说。天气带来的灰白自然环境对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不免产生影响,在与艺术家何多苓的交谈中也提到,这种灰调潮湿的环境对人的视觉刺激较弱,不禁使人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思考,一些关于情绪关于心理内在的外化也就流于笔尖了,所以成都的艺术家普遍都不追求宏大叙事的题材。著名策展人吕澎在形容成都艺术家郭伟时说:“郭伟的红色的人体接近动物的形态表明了一种生存现实,以后,灰色成为一对温水似的日常生活的概括。郭伟长期生活在成都,显然受到这个城市的气候和人文历史的影响:缓缓的动作、悠闲的氛围、灰??鞯奶炜铡⒉⒉患馊竦纳?活态度,这些都是这个城市的特征。⑥”吕澎还曾戏说灰色几乎是成都画家共同的特征,只是他们对不同层次的灰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影响。

今日的成都,“艺术”肯定是相当重要的关键字之一。而“蓝顶”作为成都的艺术聚集中心不仅仅只是一个场域概念,同时也是艺术成都的符号。中国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三十年变革中,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在艺术商业资本上也占据可一席之地,是艺术生产力的直接推动力;2011年,成都的艺术在政府的主导下,从“成都当代美术馆”开馆到“成都双年展”的宏大声势都在宣告:成都的艺术土壤,正在绵延不绝地生发。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成都出现了一批在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他们对成都的艺术氛围影响颇深。像何多苓、周春芽、郭伟等一批年长的艺术家如今仍然活跃在中国艺术界,再加之围绕在成都的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他们使得今天的成都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艺术之城。传统和现状令艺术在成都持续发酵。今天成都艺术如此活跃,其原因是多方面。其一是成都政府对当代艺术政策上的宽容和支持,2011年的成都双年展就由政府出面,整合政府与民间资源,举办成一个由不同机构参与、不同主题和展览形式构成的双年展形式;另外成都当代美术馆也是在高新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落成。其二,成都本土媒体对艺术持续的参与和关注。凡是艺术相关活动都给予大篇幅的报导。尤其以《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为首。甚至媒体还善于主动制造一些话题,诸如“成都PK上海――艺术第二城”此类雅俗共赏的专题,侧面促进了民众对艺术的关注。“四川美术网”“99艺术网”等本土专业艺术媒体针对艺术活动进行的专题性记录也从专业的角度对成都艺术进行深度报导。其三,成都的艺术收藏情况也逐年好转,不仅仅有像千高原艺术空间、K空间、那特画廊等一些专业画廊的出现,而且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也不断涌现,他们对艺术的推动不言而喻。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成都保持这对艺术家持续的吸引力。成都宜人的气候,适合的生活成本,良好的艺文气氛,令不仅仅是川籍艺术家希望留下来,乃至全国各地许多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在成都生活创作,对艺术家而言,成都同样也是“一个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时至今日,成都仍然被认为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当代艺术和艺术家集中的城市。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五七艺术学校,到后来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重要艺术家,他们选择在这个城市生活创作,多年的持续性影响,使得在商业日益发达的城市中生活的青年艺术家收到不断的鼓舞。如今成都仍然备受艺术界关注,批评家和画商也对这个终年氤氲灰??鞯某鞘斜3肿盘剿鞯挠?望和认知的兴味。

注释:

①华阳国志?译注[M].常璩,汪启明等译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80.《华阳国志》西晋常璩编著,为中国现存最早地方志书。

②评比刊于[J].新周刊,2000(9).

③④成都的“本能”生活[A].洁尘.清华美术卷5,中国城市文化及其视觉表征[C].杜大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6-177.

⑤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九卷)从芙蓉城到希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3.

⑥蓝顶美术馆.蓝顶艺术聚落2003-2013十年回首[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35.

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中华传统演讲稿

传统广告与现代广告的联系与区别

当代大学生应当然后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浅谈爱国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联系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观与文化传承

论清明节的传统内涵与文化传承

传统体育教学常规的传承与创新

当代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观

浅谈成都当代艺文氛围与传统传承的联系
《浅谈成都当代艺文氛围与传统传承的联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