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传承传统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0 12:08: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传承中华传统演讲稿

传承中华传统,做美德好少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传统,做美德好少年》。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是因为那些身边的凡人善举,总能散发出一种启迪、感召、引领的精神力量,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常会说,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已无爱可言,能打动人心的人和事越来越少。抑或是对戴着军帽,面色红润的雷锋形象流露出不屑一顾的嘲笑和鄙夷,觉得那是革命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放在今天真是傻„„ 那么我想问,为什么只是一句来自陌生人的“谢谢”就能让你回味许久;为什么当地震的灾难降临在同胞身上,还是会有那么多人在电视机前不可抑制地掉下眼泪;为什么当我们年迈的总理在记者发布会上一字一句坚定地说道:“中国的改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奋斗到底。”的时候,我们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爱无言。我们欣慰地看到,有义薄云天的支边教师将足够宽广的生命开拓到了辽远的边疆;有佝偻蹒跚的老人顶着一头白发却种下一山的青翠;更有无言的母亲向坠楼的孩子不存犹豫地伸开翅膀。他们在不断地为社会刷新着道德标尺,也一次又一次回应着现代人对爱的质疑。

原来父母、老师教育我们的要做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人就是要做一个具有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志存高远等美好 1

品德的人。明白了这些,我的心越来越明亮,暗暗下决心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美德好少年,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有时做得不够好,但我还是尽力而为,并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平时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知道爸爸妈妈的艰辛,我就自觉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早晨起床叠被、择菜、扫地、洗袜子、丢垃圾等等,每当看到很脏的地面经我一扫变得很干净了,穿上自己洗的干净的袜子的时候,我觉得很快乐,原来劳动也是件快乐的事。

奶奶老了,身体不好,我有空就给她揉揉肩、削个苹果、端杯热水,每逢这时,奶奶总会笑容满面。看到我一个小小的举动能给长辈们带来快乐,我觉得好快乐,原来孝顺长辈不仅能让长辈高兴,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同学们,传承中华美德,付诸行动的过程就是让我们感受快乐的过程,让我们的心灵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行动中成长吧,,让每一位少年朋友都成长为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志存高远的人,让我们的人生从美德好少年出发,让我们的生命永远焕发出中华美德的光彩!

推荐第2篇: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蔡毅强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戏曲。

传统文化中的戏曲

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经史子集》。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史,指的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子,指的是老子、孟子那些;集,指的是汉乐府、小说。以前主要是通过口头传颂,文字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主要通过文字、语言、舞蹈呈现与传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千多年前的字,现在还在传颂,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戏曲,正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戏曲是以故事、人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唱、道白和动作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宁宁说。

在早些年,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当时各地农村都有自己的戏班子来固定排一些戏,表演给当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自己也唱。于是,从早期临时的民俗戏剧表演到之后有固定场所的演出,久而久之各地就形成了固定的戏班子为当地农民演出。单纯靠口口相传非常难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各个地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逐渐发展成为各种地方戏。这是传统文化中早期戏曲的呈现、传播与生存。自元明清以来,传统诗乐舞一体的乐舞形态又进一步变化,演绎成为戏曲形式。明清时人们认为,戏曲是“古歌舞之变”,明代人认为周代《韶》《武》之乐是传播圣人事迹的一本戏曲。

谈及传统文化中的戏曲,首先会想到京剧,想到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与昆曲。但在当下,提及京剧与昆曲的现状,会发现当年梅兰芳先生最爱的昆曲的传播力度远不及他的京剧。

提到现状就不得不提到京剧与昆曲的起源。

京剧非常年轻,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中期(乾隆末,嘉庆初)四大徽班入京,得到了当年清政府的支持。当时,宫里纷纷学唱,形成了一股热潮。最早进京的徽班是“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诸班陆续进入北京,徽戏也就在北京扎下了根。“四大徽班”进京后,又融合了汉调、昆曲、秦腔等地方戏的唱腔和表演,逐渐发展成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很多地方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晋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蒲剧、上党戏、

湘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多方面的影响。昆曲唱腔柔美,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但曲高和寡的“百戏之祖”——昆曲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痛追年少乐,不许俗人知。”唐寅的诗句,恰恰了表达昆曲的态度。到了20世纪中叶,这个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濒临了最大的困境。1956年,由政府出资组织编排了昆曲《十五贯》。起初主要是演给官员看,随着演出的进行,慢慢唤起一部分人对昆曲的注意,周恩来讲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就是指《十五贯》这出戏,若是当年没有这出戏,昆曲命运难测。众多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大多是从昆曲开始学起的,他们在昆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梅兰芳先生也是如此。在梅兰芳先生那个年代里,京剧以其更丰富的表现方式以及更直观的感染力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听过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多于昆曲的原因。

传统戏曲的创新

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思想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繁荣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当下,不断有古典戏剧融入当代新元素,笔者为此登门拜访了著名媒体人,海航集团艺术总监、海航新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杨浪。当谈到在古典戏剧中融入现代元素是否逐渐成为戏剧流行的新趋势时,杨浪说:“戏剧一直在创新,古典戏曲也是如此。”

梅兰芳先生就是一位勇于创新的艺术家。30年代梅先生赴美国演出,就作出了一个很大胆的改变,他表演的“圆盘舞”让当时的美国人十分惊奇。梅先生在戏台中央放置了一个电机带动的转动的大圆盘,自己则站在转动的圆盘上逆向跳舞,这是80多年前的美国前所未有的演出,在座的观众无不被梅兰芳先生的优美唱腔、柔美身段以及大胆创新所吸引。

中国的戏曲一路走来,无时不刻不在改变,在新的文化中继承优秀的部分,并且予以弘扬。在古典戏剧中融入新的元素是有“度”的,这个“度”便是不能改变传统戏剧的“魂”。“我与一些国家大剧院的老艺术家谈过,其中有林兆华导演,大家一致认为,戏可以改,但是不能失了传统戏曲的原貌,唱腔不能变,身段不能变,这也正是京戏的‘魂’。京剧回到老的传统戏这一套传统不能变的,传承瑰宝。甭管苏白、京白、韵白,因为语言是当中反映生活的语言。”杨浪说。所以,现在的戏曲中也渐渐有网络语言的植入。

目前传统的戏曲主要集中在国有院团演出,比较熟悉的像梅兰芳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等等,老的艺术家以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酷爱戏曲的戏迷票友们的注意力。通过在这些剧院与正乙祠戏楼看戏,对比可以看出,往往这些国有剧院的观众都是年龄偏大,年轻人占的比例相对较少。而年轻人则喜爱有年轻人特色的东西,正乙祠戏楼的戏恰恰就是在保持传统艺术精髓的前提下,做了适合当下观众欣赏的改变,推出了新观念京剧。新观念京剧恰是相对传统京剧而存在的概念,是根据京剧自身的艺术特点,运用全新表现手法诠

释京剧本质形态的艺术形式,旨在使古老的国粹艺术在当今时代能得到更多的审美认同和情感交托。“我敢说,虽然正乙祠戏楼中没有名‘角’,但是排出的戏受到了咱们票友以及更多年轻人的认可。也算是用咱们自己的方式将梅先生的京剧、昆曲带给了更多观众。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抓住了当下的流行趋势,适应了更多观众的需求。”杨浪说。

戏曲文化的现状

“2012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中戏剧类观众仅为57.9万人,其中京剧类观众40.6万人,地方戏类观众17.3万人,仅占2012年全市113家营业性演出场所观众总人数1100万人的5.26%。可见现代人新的审美体系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戏曲类观众少,与剧场限制因素有关。同时,戏曲与相声、二人转等演出形式不同,观众数量有限。现在观众大多被好奇心吸引,演员中不乏“一脱成名”者,这当然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从来就是一腔一调讲究“把式”。“越是受众少,越是曲高和寡,越是要做精,越是要做细,越要做尖端。”杨浪说。

正乙祠戏楼是300多年的老戏楼,不过才200多个座位。梅兰芳大剧院不过才2000多个座位,长安大戏院也是2000多个座位,北大的剧场也只有2000多个座位,国家大剧院把所有的场子的座位加起来不过才6000多个。中国传统的戏曲,限于场地要求,没法像电影那样通过院线在同一时期场场放映,咱们的戏曲,都是通过每位艺术家、每个“角”亲身演绎出来,而亲身到现场欣赏的,不得不受到剧场的座位限制。

2013年我们迎来了新一届两会、新的国家领导人,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方针,政府报告中和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中不断提到文化“走出去”如何走、艺术应百花齐放、高雅艺术如何走进百姓等议题。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更需要有新发展、培养新观众。可能大家会觉得现在在年轻人中间不流行了,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但毕竟中华民族的戏曲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喜欢、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现代人精神压力较大,年轻人往往欣赏重金属的节奏性强的音乐,所以大多数年轻人追流行音乐去了,这个没有错,流行音乐我也喜欢,接受一个多元的文化要比单一的只接受一种文化要好。”杨浪说,“但是,咱们的国粹,咱们的戏曲始终会有人喜欢,会有人传承。现在在地方,都有自己的戏曲学校,近几年都升为戏曲学院了,专门教授地方戏,都是些老艺术家,自己唱不动了,到高校里去教学生了。他们的学生,渐渐地活跃在舞台上,继续弘扬咱们的传统文化。”所以说,观众比例少,并不奇怪,接下来戏曲类观众依然会少。但是,咱们的文化,咱们的传统,始终都在被传承着。当然,这与咱们的国策有关系,尤其是十八大之后,文化强国成为了一项重要国策,传统文化更加得到了弘扬,成为了文化软实力。

传统戏曲有了新观众

看过梅兰芳大剧院的昆曲《西厢记》、正乙祠戏楼的京剧《梅兰芳华》和《凤戏游龙》,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传统京剧、昆曲与新观念京剧、昆曲受众并不一样。而当代的新观众更加倾向于新观念戏剧。杨浪说:“正乙祠里一定要原汁原味的重现梅大师传统的唱腔、身段、服饰。”

梅葆玖先生非常喜欢正乙祠戏楼里的戏,当然不仅是因为正乙祠戏楼是当年梅兰芳先生驻场演出的地方,而且是个300多年的老戏园子,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有学者称它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的确纯木质的正乙祠戏楼适合古香古色的演出。“你提到的《凤戏游龙》,《梅兰芳华》,这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新观念京剧。《梅兰芳华》正是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当年梅兰芳大师的经典选段,一招一式都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样子,中间加入了‘念白’贯穿所有剧情;《凤戏游龙》则是将传统京剧《梅妃》和《游龙戏凤》结合在一起,通过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的重新设置,讲述了一对唐朝的抱憾恋人在明朝重新相会的续缘故事,颇有‘穿越’的意思。”(杨浪)

梅葆玖先生来到正乙祠戏楼,第一眼就说:“这就是我父亲的(京剧演出舞台上缎面绣花的那个大帘子)”。其实正乙祠戏楼正是将梅兰芳先生最喜爱的戏服、场景一比一地重现出来。演员们穿着梅先生当年的戏服,唱着梅先生当年的曲子,再加上戏曲开场前那段无声的短片,声光电结合,既秉承了传统的服饰、唱腔、舞蹈、身段,又融入了的现代元素,从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以及外国人来欣赏京剧、昆曲,能让初次接触到京剧昆曲的人很快接受梅兰芳先生的戏。杨浪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正乙祠戏楼做昆曲版的《梅兰芳华》,要让更多人了解到咱们中国传统的昆曲。”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将文化传承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中,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认识与重视。从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与昆曲中能够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创新中传承与弘扬。“文化强国”的内涵正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旨在塑造良好的民族和国家形象,形成强劲的文化创造力、吸引力、渗透力与影响力。

(作者蔡毅强,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

推荐第3篇:传播正能量 传承好传统

传播正能量 传承好传统

新桥镇老促会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把价值观的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为新农村道德建设之路指明了方向。

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在人们的道德表现。没有道德,就没有乡土中国;留得住道德,才能留得住乡愁。打造美丽新农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战场,道德建设在真正起着“凝魂聚气”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农村社会的道德危机已经显现,一些村民价值观偏离,道德观念淡薄,农村各类道德失范现象颇有抬头之势。

表现一:随着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老人、儿童留守农村。

当前,一些村庄成为“空心村”,邻里之间孝亲敬老、扶弱济贫的传统美德面临极大挑战。例如,一些困难家庭的年轻人不堪忍受贫穷、疾病等重负,抛弃孩子、老人,“离家出走”或常年在外而不归,不承担对子女、老人的抚养赡养义务。

表现二:物资条件好了,原来朴实的乡风不见了踪影。 俗话说:端了酒杯还在骂娘。原因是,由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少农户拆迁,住上了新楼,并有一笔不菲的存款,还购臵了小汽车,基本上都富起来了。但在拆迁过程中,和以后的利益分配中,产生了矛盾。一是在老房屋和老人安臵面积的分割上,兄弟姐

- 1自己能多占点利益,更关注的是自己如何发家致富,而非农村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发展。

表现五:农村青年刻苦耐劳、勤俭发家的传统美德缺失,羡慕影视剧中发达国家年轻人的夜生活和城市中一些富二代的生活。

例如,农村青年在找工作上,最好是工作轻松,工资要高;平时生活上,吃饭讲营养,住房讲装潢,穿衣讲时尚,出行讲便当。现在有一种倾向,有些工种虽然工资收入较好,但我们本地青年已无人问津。如“五匠”工种,基本上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做,年轻人怕苦怕累,本地已经出现断代的现象。

当前,在流动社会,市场经济,城镇化生活的冲击下,我们究竟该如何重塑、接续久违的“农村道德共同体”?

一是,基层政府应该加强治理能力,服务能力,改变“重权力,轻义务,重管理,轻服务”的形象,健全服务职能,建立相应的危机防治、激励机制和社会补偿机制等。运用法律、村规民约等制度手段促进农村道德建设。

二是,改变农村教育知识技能培训较多,思想教育偏少的现象。以农村文化服务促进农村道德的培育。“道德讲堂”是传承优良传统美德绝好的载体,但受教育的面很有限,而且来听讲的人在这方面都是做的比较好的人,如何使“道德讲堂”起更大的作用,收到更好的实效,这需要一些创新性举措。

三是,充分发挥宣传媒体、舆论等作用,对各类失得行

- 3

推荐第4篇:弘扬传统 传承家风一年级五班

弘扬传统

传承家风

一年级五班:余妍杉

一:家风家规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问到“家规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规?”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

家规。每户人家的规矩都不一样。我家在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入碗内。做完这些事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离桌。 我们家还有一个家规—事不过三。有一次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过,所以我掏出一张纸,将凳子擦干净,随手一丢就没了。一位清洁工人走了出来说:“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随地乱丢垃圾。”我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立马红了。我一边道歉一边跑去吧至今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这才平息了清洁工的怒火。

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着败坏了。这给坏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就没有人愿意跟这家人交往了,这时候想改就来不及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父母。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二:家规家风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而我们家的家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孝。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个家规是我们一辈一辈老祖宗传下来的,还记得我奶奶跟我说过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我收看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颁奖典礼。有黄凤、吴林香、邵帅等共10位少年获得了“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他们个个都令人感动,不仅仅是让人感动,还令人心酸,而且是一个比一个心酸!在观看中我曾数次为他们感动,甚至有几次还流下了泪水。

这些“最美孝心少年”,背后各有各的特殊背景,有幼年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去世的,有父母生病的,等等。而且有的甚至还有奶奶、外婆等长辈需要他们照顾的。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他们的付出,甚至超出了大人们所承受的最高范围。 看了这些,我很感动,随即也就陷入了深思,为什么他们的毅力那么大,扛起了重担,而其他人却不行。后来,我明白了,那就是奶奶说的“孝”吧! 三:家风和家规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推荐第5篇: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凝聚了民族传统,又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不朽的灵魂和血脉延续的根本,也是中国历来认同国家与否的重要标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如爱家”“爱国如饥渴”的光荣传统的传大民族,爱国主义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中,也历来是凝聚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在开放的环境和视角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增强国际竞争力、真正繁荣昌盛的源泉,而它历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基础之上。只有保持了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独立鲜明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传承和弘扬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回顾一下我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爱国主

1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义这面旗帜既唤起、聚集和引导了一批前赴后继、以死明节的民族英雄,又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进取,奋发图强,从而使我们这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尽战乱而不气馁、屡遭挫折而不懈怠,终于建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孕育、抒发、蕴含历代民族精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方面,其载体作用和枢纽效应功不可没。那种气贯长虹、一脉相承的鸿论远识更是余音绕梁,不胜枚举:古代有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篇箴言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到了近现代,反映爱国主义的诗篇时代性更加鲜明、凝重性尤为突出: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五四时代“科学民主”的时代强音,到抗战时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无不思潮激荡、气吞山河,无不把“救亡图存”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以下几种精神:

1、人本精神。儒家文化强调的人是指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主要内容。重视做人、以义为上、推己及人、学者为己等处世做人的传统美德每每出现。儒家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人禽之别”,专门讨论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指出“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有“义”。人“最为天下贵”, 2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强调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于人有人伦、有道德。儒家提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学者学习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做秀,给别人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处世做人的观念是我们民族道德精神的精华,今天仍有批判继承,赋之于时代内容的价值和必要,对于培育“四有”新人有借鉴意义。

2、华夏民族主义精神。历来爱国者从来都是把忧国与忧民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屈原的上下求索虽九死其未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无一不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典型写照。爱国主义有着不可割裂的继承性和历史延续性,到了近代这种忧国忧民思想内涵愈来愈深刻,湖南留日学生卫种在《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曾深情疾呼:“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支那乎!支那乎!吾将崇拜而歌舞之,吾将顶礼而忭贺之,以大声疾呼于我国民之前曰:“支那万岁!”于是近代的爱国者“人人心忧国之心,人人事忧国之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现了伟大的升华。强调以民族、国家、家庭利益为主,正是这种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气质,从而给世界以觉醒、自尊、凝聚、奋斗的崭新形象。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强调要实践,乐而忘忧。《易经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句话,凝炼地道出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

4、和谐精神。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由不同等级和处在不同关系中的人组成,而维持人与人之间和等级间关系的核心就是保持平衡,取得协调,追求和谐。强调天下大和谐局面的到来,在于普天下人修身律己。《易〃乾〃九三》中有“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必须诚意、正心、修身、然后才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修睦”、和谐统一,并不排斥自然, 3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而是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一体”。这种“和为贵”,求和谐于对立的政治伦理思想,从辩证法角度讲有其积极的一面。

爱国主义教育要重点培育年轻一代的大国胸襟。中国要在新世纪成为和平崛起的大国,首先,它要求广大青年一代应在全面了解国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性地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权益的关系,培养与我国经济、政治、科技实力相匹配的成熟的大国民心态,即一种科学、理性、自信、宽容、开放、博大,具有创造性、贡献性和责任感的国民强势心理和人文精神。其次,能够主动、积极地汲取 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一种开阔的国际视野、宽广的胸怀、昂扬的精神风貌,积极面对国际化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善于学习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奋力推动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再次,既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 又要在全球化浪潮对传统民族国家思维方式、国家主权等观念的冲击中,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客观形势下加强民族国家意识、强化主权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捍卫领土和主权,保护国家权益。

1、"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 4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2、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作用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还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抗“非典”报告中强调弘扬民族精神时说:“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励全国人民夺取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业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中华民族也历经过坎坷曲折的道路,遭受过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在

16、17世纪以前,勤劳聪明的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英国著 5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写道:“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就是到15世纪,也还远远超过欧洲”。据他统计,从打通丝绸之路到18世纪,中国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的重大发明创造就有30多项。我国的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特别是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但明末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故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当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时,封建帝王们却在大造皇宫、园陵,大修长城、御道,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机会,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长枪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一个泱泱大国沦落为西方列强“蚕食鲸吞、瓜分豆割”的对象。据统计,从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中,各帝国主义国家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共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先后被割去了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赔款1000亿两白银。满清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丧失了民族精神,导致中华民族一度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丧权辱国的危亡之中。但富有爱国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战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七十多年里,开展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无数革命先躯,为了救国救民,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情怀,以“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展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靠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数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根基,具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传承性。从5千年前的中华祖先到21世纪的中国国民,在绵延亘古的文明创造中培育出的民族精神光彩夺目、普照人间。诸如“以公灭私”、“天下为公”的尚公精神,“发奋忘食、乐以忘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6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记、匹夫有责”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崇尚仁义、厚德载物”的雍容大度、包容万物的宽容精神,“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精神;刻苦自励、“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学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先人倡导的民族精神,化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凝聚着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十世纪风风雨雨,终于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辉映环宇的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但继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惊天动地,气贯长虹。解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我国人民用智慧和生命弘扬光大了一幅幅壮丽的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包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1998年的“抗洪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拚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努力攀登”的崇高精神,以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2003年抗击“非典”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靠的正是包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敢于胜利”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靠的是亿万人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的力量,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灾难,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愈挫愈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人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战胜了一个个灾害。

7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与各种困难、灾害的斗争而奋力前进,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的生存发展总是不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今中国仍然如此,仍然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从国际形势看,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苏东解体后,西方敌对势力将主要矛盾指向中国,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他们借助经济全球化及高新技术的优势,把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传播到中国,其中有许多腐朽的、黄色的、反动的东西。我们必须高扬中华民族精神,武装广大青少年,抵制消极的、有害的文化,吸纳积极的、健康的文化。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时期。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因此劳动生产率很低,仅相当于日本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我国是人口大国,人才弱国,人力资源大国,人力资本弱国。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关键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这一历史的责任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勇攀科学文化高峰。在求知成才、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有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繁衍升华,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体现,现时代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邓小平提出的5种革命精神,江泽民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邓小平在80年代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例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邓小平说:“我们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8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江泽民在90年代提出“64字”创业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必须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和传承的,而要宣传、弘扬、培育,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广泛传入,猛烈冲击的今天,加强教育尤为重要。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我们应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教育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奋斗历史,光荣传统,优秀文化,以及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也要让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把亿万青少年紧紧集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各类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青少年中深深扎根。要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加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扬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学校德育、历史、地理、语文、科技等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历史,强化国家意识,升华民族情怀,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代代弘扬光大,永世相传。

弘扬民族精神要以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这是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的必须。因为民族精神是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不断完善、更新和升华,而不是一尘不变,更不是固步自封。一定的民族精神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前面所提及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今天,我国进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完善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为此,在弘扬民族精神时, 9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必须与时代俱进,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内涵,必须以先进文化,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民族精神教育的出发点是“三个面向”,目的是为了实现“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有现代化思想、现代化人才;面向世界,就是要适应世界潮流,吸取世界先进科学文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面向未来,就是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高新科技发展的需要,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必须变革封闭状态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我们要培养青少年有国际眼光、国际意识、国际胸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民族精神决不是本土精神。民族精神要为本土、本国的发展服务,要善于学习和吸取全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我国现时代的民族精神要体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特点,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并推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在国家危亡的革命战争时代,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能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而和平时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民族精神表现在能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勇于创新;当代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应表现在勤奋学习、练好本领,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把自己铸就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弘扬民族精神还要与“学习外国”结合起来。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激励青少年和全体国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一方面要学习、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优良传统。应该让青少年学生看到我国存在的落后和差距。无论是西方的欧美,还是东方的日本、印度等国,都有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能关起门来搞教育,要有“三个面向”的胸怀,以“三个面向”为目标,教育和激励青少年。邓小平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只有在“三个面向”和先进文化的指导下才能正确把握民族 10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精神,有效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11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精神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中国的民族精神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和兴旺。这样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没有凝聚力的民族会怎样。真正失去了这些东西,一个民族只会走上衰落和灭亡。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她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呢?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历史上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曾经多次被少数民族征服,但是作为汉民族却一直没有消亡。相反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觉中,不管其主观上是否愿意,被汉民族同化。在民族精神上也就成为了各民族都高度一致的统一的民族意识。究其根源,这和中华汉文化在当时的先进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有的同志曾经说过的。在历史上,汉民族一直居住于物产富饶的地区,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来征服汉民族的少数民族对此两点有着无比的羡慕,所以他们才会动起刀兵。但是征服以后呢?所有的统治者都不约而同地发现,汉民族有着一个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统治样板——封建帝王中央集权制。这样的政治制度不仅是现成的,而且还有一套系统的,早已在知识分子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儒家文化,作为理论依据和教化的样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地位当然不会去动这样的一套东西。因为如果这样他们就会陷入到处树敌的境地。社会必然会动荡,这对他的统治和他们每个人的生死都是不利的。就正因这样,一个不断传承的文化没有被触及反而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主流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外来的文化都只有一个选择——溶入主流文化。所以在这样的不断地融合中本来只代表汉民族的文化成为了代表所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当然这个中华文化和汉文化有着很多不同,后者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封建社会正是因为跟植于儒家文化,所以是以“忠君报国”为体现,也是以此为全民族的凝聚点。任何违背这种思想的行为都是不被承认和许可的。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为没落的明朝效忠的史可法、袁崇焕,为腐败的南宋效忠的岳飞、文 12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天祥,为阻碍中国统一的蜀国服务的关羽、诸葛亮,甚至为无道的商纣王尽忠的箕子、薇子会被历朝的统治者封为英雄和知识分子的表率的原因。统治阶级只有大力地宣扬这样的一些人物,树起这样的一些榜样才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告诉大家,只有忠于我——帝王才是正确的。并且在封建社会,中国的任何利益都是以帝王为唯一代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个道理。这最初也只是汉民族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但是所有的少数民族征服者也不得不认同这样的思想更有利于他的统治。这才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认可了这样一种“忠君报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所在,而这样的民族精神正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民族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纽带,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和文化观念的共同体,民族精神就是这个共同体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主权,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建设美好家园,无时无刻不在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孕育、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张思德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江泽民同志先后提出了“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表现

(一)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从远古开始,中华先民就生活在华夏大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祖国的大好河山。两千多年前,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有盛有衰,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

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 14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却始终传承不辍,享誉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使之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取舍、改造、融合,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断使中华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三)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天灾频繁,人祸不断。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捐弃前嫌,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近代以来,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经过全民族的百年不屈不挠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许多侵略者在遭到中华儿女,特别是普通百姓的拼死抵抗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这样的感叹。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像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颤。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无论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都没有失掉民族自信心,而是愈挫愈奋,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四) 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占有突出的地位。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说综合国力虽以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为基础的,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力量虽然不同于物质力 15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量,但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

(一) 民族精神的内涵应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精神宽广的兼容胸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停滞和退后,反而进一步强大和壮实。民族精神应该是个开放的体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同时又不保守,不拒绝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 16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否则,拘泥于传统,机械地保持其原始内容和表现形式,不仅不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实质上是抛弃民族精神、背离民族精神。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新课题。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时代发展潮流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坐标,也是拓展民族精神的动力。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要求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要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强求富的民族精神,以去除传统的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旧习,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加快国家的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扑面而来,大国之间的科技、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这些时代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富有时代气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意味着重构我们的经济生活,又表明需要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撑。市场经济讲究效率、效益,要求平等、自由,强调竞争、诚信,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治民主化相伴随。这些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大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包括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重德精神的同时,努力培育平等精神、自由精神、竞争精神、法治精神、契约精神、民主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催生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

17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核心的文化要素。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中华民族得以生息、繁衍,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思想动力。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理应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力军。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支撑,总是与每一历史时期的民族历史任务相联系的。近现代社会,中华民族的使命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进入21世纪,在中华民族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它首先遇到的是科学技术的挑战。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进步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主导力量的时代,谁不占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们还遇到价值观念的挑战。如果说20世纪是武力兼经济竞争的世纪,那么,21世纪无疑是经济、文化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更是民族精神竞争的世纪。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发展曾经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我们的落伍只是近代的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新世纪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能否薪火相传。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民族强。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精神状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挑战,实质是人才素质的挑战,民族精神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思想情感,离不开人的道德责任,也就是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巴甫洛夫有句名言,"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想一想当年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两弹一星"为什么能够成功,除去技术的因素,不就是因为科学家不甘落后,要粉碎外国的"核"讹诈吗?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精神育人"的摇篮。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和人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当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是落后一些,但是,大学生有责任来缩短这个差距。我们有 18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理由相信,只要大学生们能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科技发展的征程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单是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纲领,一面旗帜,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这面旗帜能否永远地高扬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大学生对这个纲领,这个中华民族价值选择的认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灵魂",正是靠着这种思想的引领,中华民族精神的境界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当前,西方社会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其核心的东西,就是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破坏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改变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念。大学历来被看作人类文明成果的散播地,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中华民族精神最先进的"内核",大学有责任把之汇总起来传播出去。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够始终站在民族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和培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理论指导、统一思想和意志凝聚作用,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推动力量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了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民族优良传统,这些都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正是 19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依靠了这种民族精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当今世界,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既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在当前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占据经济、科技和军事的优势,而且到处试图用自己的思想文化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文化阵地,消解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中国要高度重视这一严峻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要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把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各种风浪,奋发图强,艰苦创业,这样,才能使我们伟大的民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需要创新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且孕育着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并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二党支部学生党员

推荐第6篇:亲近传统,传承美德,共建和谐家庭

传统美德是什么?它是汇成汪洋的水滴;是茂密丛林的树种;是描绘彩虹的颜色;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题记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着称于世。其中,孝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孝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中国古代君王讲究以孝治天下,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表达了古人对“孝”的无限赞美。在我的故乡,就有这么一个传说:2000多年前,吕纯阳化作一卖油翁来东京城试探人心。一个铜板,油随便打,贪心者都来占小便宜。一葛姓男孩奉母命来打油,付好一铜板,只盛了一小瓶油。吕纯阳问:“为什么不用大瓶装?”男孩说:“母亲说,买东西要凭良心,一个铜板只能买少许油。”吕纯阳见他心地善良,又是孝子,就告诉男孩:“过些天村旁的石狮嘴里出血了,这里就要塌了,你背上娘只管逃生。”果然,有一天石狮嘴里出血了,他背起娘就逃,身后的陆地陷下去成了汪洋,他逃到一座高山上,放下娘歇息。说也怪,一放下娘,地就不塌了,他们在此住下,此山称为黄杨尖。男孩长大后在山中采药炼丹,成了葛仙翁。人们被葛孝子的精神感动,就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他生日时上山朝拜。

当然,不仅是孝,互让互敬、讲究礼节、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在社会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马路上车让人体现出社会文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在家庭中,和睦幸福,和平相处。大人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用好成绩回报父母,一家三口相处的其乐融融。传统美德更是无处不在,让人与人之间都充满了宽容、诚信。

亲近传统,传承美德,共建和谐家庭,是我们的信条,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

推荐第7篇: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

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近两年,我校进行了“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每天早读前的二十分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书声在校园里回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了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因此神”的重任。让学生在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中翱翔,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创新。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感受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师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师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教学策略,构建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文化著作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与艺术趣味,发展个性,丰富精神。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对象

七年级(1)、(2)班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实施“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活动,积淀传统文化,吸收经典营养。

①落实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每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分阶段安排:第一轮:背诵一首古典诗文,第二轮:讲解一句古代名言警句,第三轮:讲读一个中华传统名人故事。

②每周利用一节晚自习的时间开展一次古诗文的鉴赏活动,交一篇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

③每月办一期以“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为主题黑板报。

④建立“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的学生成绩档案,将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记入档案。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过在教室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等方式,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空间文化氛围。

②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创设良好导入情景。

③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创设身临其境的影像情景。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篇。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探索“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①创设情景: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美读与品读相结合。

③提出问题: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④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工具书,在教师的点拨下,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⑤课外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日(如水族的瓜节、苗族的吃新节、瑶族的盘王节等)、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特产文化、服饰文化等。

③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如苗族蜡染)。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相信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能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良好的人文素质也一定会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

推荐第8篇: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爱国传统(纪念9.18)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传统》。 同学们,当我们在大街上闲逛时,当我们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时,你们可曾想过我们幸福的日子是哪来的吗?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换来的。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搏。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人为了建设和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八十二年前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正是失败伤痕和屈辱,才给了我们重新站起的力量。正是爱国的精神,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念。

曾经,红军屹立不倒!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是他们的爱国精神,为了国家,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爱国,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爱国,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爱国,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无数为国家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郑成功“开辟荆蓁逐荷夷”;文天祥挥毫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慷慨悲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大钊振臂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吉鸿昌大义凛然,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敬可畏的爱国魂!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并不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要奋发图强,更加精益求精的学习,不怕吃苦,长大后为社会服务,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永新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芊芊学子吧!

推荐第9篇:申论:传承优秀传统 提升文化自信

申论范文:传承优秀传统 提升文化自信

导语: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推出【跟着大咖学写作】栏目,会定期更新我们精挑细选的优秀大家手笔,供考生背诵学习之用。文章中的红字考生可以着重背诵,化为己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近,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做好新时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极其重要的社会工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

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浩浩荡荡,上下5000年;二是历史延续。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延绵不绝,从来没有被其他文化征服过、替代过,从来没有中断过;三是历史创新。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作出过贡献,都创造了属于自己时代、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四是历史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跨度最长、体系最全的封建文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传播,让全体人民、让全世界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合理成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极力贬低、歪曲、抹杀历史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就是要铲除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严肃指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及列宁的名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些精辟论述都说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必须从维护民族和国家安危的高度,彻底批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一切蔑视、丑化、践踏、遗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行。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客观、真实、鲜活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因此,要增强文化自信,就一定要加大历史文化的发掘、收藏、鉴别、整理、展现的力度,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就一定要从文化振兴和文化自觉的高度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内在结构和基本走向;就一定要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就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就一定要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

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人借口财力不济而轻视文物保护、文化宣传,有人借口市场开发而损毁文物、妨碍文化事业,有人借口古文化文言文阅读不方便而放弃保护传承,有人借口给学生减负而削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有人借口国际社会文化冲突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拓展。凡此种种,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消极应付、行为抵制和实践扭曲,都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要求,都必须得到立即、切实的纠正。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毕竟是过往悠久历史的汇集、叠加和延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要增强文化自信,就一定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要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采取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接受;就一定要在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实现真的扬弃、真的创新、真的转化、真的活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当代存在形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和推进力量。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人钟情于怀旧复古,留恋于汉服唐装,着力于古风重现;有人以囫囵吞枣式的背诵古文经典为雅致,以研习风水八卦为清高,以蓄须作揖、长袍马褂为时尚;有人拜神弄鬼、迷恋陈规陋俗;有人独断专横、崇拜帝王将相。这些文化复古主义的现象,都是过分看重了传统文化的形式,过分复古泥古,甚至是对传统文化中糟粕成分的恢复和传承,与当代文化发展不相适应、与现代社会进步不能协调,都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要求。这些现象都应该而且必须被彻底杜绝。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中创造、延续和提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振兴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宏伟、持久的战略任务。全党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全情投入、实践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活血液,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

本文源自南方日报 作者 董玉整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推荐第10篇:传统居住文明中的文化传承

一,传统居住文明中的文化传承

传统居住文化的最高境界及文化内涵是人与自然的融洽。

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其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农耕文明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而和谐的机制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科学认知上的“生态和谐”;至于和谐的达成则是“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只有将自然重新拉入城市,只有在城市建设中善待自然,进而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山水园林城市之后,我们才能言及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

其内部深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这些特征存在的共同基石。“天人合一”、“宜人”的传统精神观念;传统等级制度的伦理思想:不同的民俗以及民间信仰和风水堪舆共同作用、影响着明清民居的室内陈设设计。每一间民居都向我们传递着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追求、价值取向和技术水平,再现了生活、观念和情感。面对传统室内陈设艺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丰富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室内设计的水平。

谈到传统居住文明,离不开民居。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来设计自己的住宅,其营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传统民居孕育的“生态优化”理念。古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为:“夫宅者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规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室相扶感通天地„„”(《黄帝内经》),在这种阴阳合成的观点下,阴阳法则备受推崇。首先,院落外“实”内“虚”,构成了一对阴阳关系。其次,空间组合依据“门堂之制”,在轴线主导下依次排列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门堂一主一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东西厢房的配置是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控制的院落关系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在这种阴阳全成的观点下,中国民居从南到北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为阳(实),而院落为阴(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

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视其大小与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以具有“藏风聚气,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内过厅、穿堂等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院落空间即是气流集散的汇合处,它是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气场中心”,也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并在院落内引入大自然的风光:大户人家高墙深院,叠石理水,植树栽花,曲径通幽地把院落扩大为私家园林,而小户人家即使面积很小也要种植几株翠竹和几棵芭蕉或以满架苍藤,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二,文化在地产开发中的软性竞争力

正如李约瑟所言:“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中的宅舍,也都经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这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人对自然抱有情观念的基础,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现代房地产的开发中,传统的居住文明并没有被现代建筑外在的形式所淹没,在项目的命名、规划布局、建筑立面、风水堪舆、景观、服务等全程体现,尤以景观最为直接,四进制的园林布局、五重绿化,景观轴线秩序、树阵,都是在体现传统文化的礼制和仪式感,四进制的运用是明显在借鉴过去王府的景观造景格局。

在楼市的竞争中,出了品牌因素外,文化已经成为品牌房企的软性竞争力,无论是产品、服务都在文化的营造上不遗余力,万科、万达、龙湖、恒大、绿城、保利、华润、中粮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导向和价值观。反应在产品上,就是在朝向上、主卧摆布上、风水格局上、通风采光上,甚至楼层上都很有讲究;而在服务上,更是精细化到了每一个细节上,传统节假日的关怀、社区活动的举行、极具人性化的贴身服务,服务文化已经成了品牌房企溢价的重要能力和人际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一线开发商在项目的后期推广中基本都是靠老带新,转化率都在40%左右,可见软性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建筑风格上,现代中式的复兴就是文化自信回归的具体表现,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都有中式社区的代表作,比如万科的第五园、上海的涵璧湾、成都的新华坊、北京的虹玺台等项目,有些甚至能传承为经典,中式建筑的兴起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是文化的最大支撑,经济的繁荣必然会带动文化的复兴,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而文化的兴盛又能反过来持续推动经济的繁荣,房地产的繁荣也正是经济繁荣的表征,但这几年似乎处在失控状态。

“合院”就是院落精神的一种美好依归,现在市面上很多社区都在打院落牌,而且都是一些高档豪宅,说明我们的社会精英层对软性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饥渴症在居住形态上反映出来,这些社区在居住形态上却都脱离不了“院”的干系,基本上是回归为“合院式”民居居住形态。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生态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本上均采取以庭院为核心的内向性布局,且虽经几千年沿袭发展,却恒久未变,庭院空间得到如此器重,显然是与中国特有的传统风俗和更深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实质上传统院落空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和谐的阴阳观。

三,居住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建筑设计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哲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比物质条件更能深刻地影响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意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日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传统建筑文化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亲和的“有机建筑”论;中国建筑伦理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强调“礼”制,等级分明,重规矩;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的形式表达文化内涵。在建筑创作中,既要照顾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发展人文精神,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当地人群生活习惯的、并具有多种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还要考虑到中国建筑文化的走向:信息化、全球化与地域文化共生;地域性、民族性与世界相结合。

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思想。因此更应充分研究各地民居,充分考虑它们的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因地制宜,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并结合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理论走多元化的居住类建筑设计道路。

未来的建筑文化、居住文明一定是中西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代中渗透着传统的底蕴,传统中又无处不是现代构建形式,没有软性文化做支撑的房企在未来的竞争,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立足之处。

第11篇: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姓名:陈帅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功能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如同大家熟知的艺术:绘画,书法,剪纸艺术,皮影„„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些是我们祖先千年里的得出的精髓,如同我们要铭记历史一样,看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南无民间文化艺术对公民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的文化和艺术。在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功能时,就要既重视他的精神领域的功能,又要强调它的物质文化功能。因此,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就不能单一注重他的精神领域,也不应拘泥于艺术作品的用途,而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造物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功能展开分析。【1】 中国文化与艺术也存在不同的差异,但价值方面也方向一致,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1)文化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下乡为乡村送文化的同时,在迅速的发展壮大。以前一直被用来养家糊口的传统文化,正在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最主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价值。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否则必将成为外来文化的虏役与附庸,最终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渊源的东西,是任何一个继之而起的新的文化所对接和承袭。我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更新和超越,否则新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上,我们应当回朔到我们民族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并立足于这个深厚的根基之上努力开掘其适应现代的当代意蕴!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不会成为别人的附庸,只有这样才能主宰世界,正象歌德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定要放眼全球,将我们民族的东西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不至于让世人忘却!”

(2)艺术的价值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比如绘画方面,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强调描述,从中产生油画,素描„„绘画艺术。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不论西方东方艺术流传千年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我们今天研究传统艺术,重视传统艺术,不光是获得创造新的艺术的能力,也不仅是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辉煌,更不能从商业方面去理解其\"文化产业价值\"。它是一潭幽深澄澈的灵泉,可以浇灌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生命更有风采,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它的人文价值,给我们的生存以力量。

(二) 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一些文化传统正面临着失传与消亡。虽然国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是偏远地区的文化艺术也阻止不了新时代的冲击。 众所周知,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了。希望各地的有关部门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抢救和发展乡村民间文化。比如组织相关人员搜集记录民间艺术作品,建立民间艺人电子档案,利用摄影、摄像、录音、出版等现代手段尽可能整理保存民间艺术;努力营造民间文化的市场,积极扶植民间艺术的开掘和发展等等。唯有如此,我们才前不负古人,后不愧对来者。林宝晓先生对民间艺术的保存与传承曾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与措施。他指出,根据民间艺术的“属地主义”,即地域性特征,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与各地文化中心相结合,共同实施保护,建立地方性的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所,“广结善缘”,国家,社会,全民都来关心民间艺术,而不仅限于文教机构;积极培养新生力量,编辑出版民间艺术教材,促使民间艺术传习进入教育体系,朝向高等研究体系群的整合研究开发,如此等等,才能使民间艺术得以全健的生存并传习下去。【2】

总之,无论是国际社会对各国,各民族文化一擦海南的抢救和保护,还是大陆及台湾地区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实践,既为我们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也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3】

(三)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民间文艺极其丰富,二十年前,陇原大地上的人们都会为精致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但今天,你只能看到满墙的明星贴画。每年端午前后山间田埂漫来的花儿声、村头动听的二胡音乐已经悄然逝去,被电子产品所代替,这也引起无数人的反思。如何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让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促进陇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本次全国两会上关注的热点。作为我省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艺术是否魅力仍在?近日,记者走访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发现,文化部门虽然不遗余力地抢救,但因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保护和传承工作仍难如所愿,大量的民间艺术面临消亡和失传的危险。【4】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是泱泱大国,中国是发展中的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国家,中国是正在改革开放中急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乡

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在面临危机我们不得不承担起应该担承的责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此倡导、发起和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有千万年历史传承,可以与经史子集、经典遗址遗迹相提并论的伟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中无形的、非物质的、口头的、民间的、活态的另一半。民间文化遗产面临消亡中最严峻的问题。

建立乡土文化博物馆也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直接保护,注重旅游业经济与文化性共同兼顾以促进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性开发。修建以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或景点也是传承的一个好办法。位于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取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之意境,并完全按照画中原始布局建造,集中展现了开封城由虹桥至上善门一段的风物景观。园中现可轮流展演100多个以宋代文化为主的活动项目。在这里,游客每天可以轮流欣赏到包公迎宾、大宋科举、皇帝祭祀大礼、民间绝活等节目表演,宋代杂耍、气功、鞠球、舞狮等文艺表演,织杼、年画、官瓷、汴绣等宋代技艺展示,还有糖人、剪纸、风筝、泥人等民间工艺表演穿插其间。景区内再现了1000多年前北宋时期开封城歌舞升平、繁华富庶的景象。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又如目前一些公园内增设了手工作坊、民俗表演,让人们在休闲之余感受民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在无形之中让其溶入现代生活,起到传承作用。【5】

结论

民俗民间艺术,就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性格。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其中蕴含了民族独特的精神,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如何保护民俗民间艺术,取决于一个民族或国家对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认识的自觉程度。民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是承自上辈的文化,这种文化养成了民族的国民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但是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又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所以应该倍加重视,自觉地加以扶持、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唐家路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2】林宝晓著《民间艺术传习保存计划》

【3】《保护民间文化艺术迫在眉睫》

【4】《路在何方?》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第12篇: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我该从何做起?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我该从何做起?

关键词: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

保护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护民族音乐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做出积极响应!

一、什么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典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对全代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久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兑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中国音乐与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支施行,并进行音乐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

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的文明古国。各兄弟民族之间在根据各自所生活习惯,沿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文化。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光辉灿烂的历史同时,也深深地打下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烙印。在可以这样说,是各族人民共同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极其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是我们的祖先共同抒写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绚丽篇章。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两种力量的挑战。一种力量来自自身。秦统一六国,法家当道,焚书坑儒;汉继秦统,初信奉黄老之说,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独大。魏晋至唐,文化中兴。而宋朝又倒退回去。到了“五四”和“*”时流传下来的文化就微乎其微了。另一种力量则来自外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残酷的现实令人担忧。对于大多数的城市观众来说,流行文化自然大行其道,传统音乐文化就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东西了。总体来说,我认为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目前的困难,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与西方发生冲突引起的。表现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传统音乐慢节奏的冲突,现代人对西方自由,享乐主义的接受与实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面冲突(以秦腔为例,现在观众想看到的是快乐的,但秦腔是悲伤的),现代人娱乐方式与传统音乐欣赏方式的冲突,现代人媒介消费(视觉、科幻、特技、震撼的音响效果)的偏好和传统音乐文化的呆板之间的冲突。现代人对于互动性,双向性的偏好和传统音乐表演单向人际传统的冲突,现代人对“方便”的追求和传统音乐的欣赏成本(精力、时间、麻烦等)的冲突等等。

21世纪是发生巨变的一个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正经历着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型阶段。20世纪传播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它成为当今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最为重要的学科;21世纪伊始音乐传播学的兴起,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研究领域。虽然人们早就在传统音乐面对各种挑战下提出了“拯救”、“抢救”的呼声,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事实上,到了世纪之交,传统音乐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传播媒介中的弱势群体。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因其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积淀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独特个性,使得它在现代传播当中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有规可循,从而在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尽如人意的地位。对于现代科技、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现代传媒,传统音乐研究者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而难以充分认识到它们在传统音乐传播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难以揭示其基本规律。所以,传统音乐传播失衡成为一种必然,甚至近期不可能恢复它的平衡,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该做的是如何深入这领域,把握其中的规律,给实践提供指导或理论、法律依据,并提出处理专业艺术与大众艺术、传统艺术与新型艺术之间关系的合理方法。

三、我该从何做起?

1、在中华文化已有的各种传承方式中,努力建立一种严格意义的“原样保存”模式,不仅仅是借用今天的录音、录像、书籍记录等现代化保存手段,记录下传统的“此刻”状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发自内心对传统的尊重和珍惜。为当代及后代负责的态度,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尽可能地将传统原样保存和继承。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在保存自己文化遗产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任何轻言“创新”都是很危险的.只把传统看成“创新”的垫脚石.更是非常可笑的。马克思指出,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永远起着后人难以企及的不可代替的“典范作用”。

2、教育机构: 有需求就有市场。从近几年各大城市不断兴起发展的各类琴行、乐器培训班,艺术学校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目前学民乐的氛围逐渐正浓。很多中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音乐的教育,有的校园内建起了民乐兴趣班,部分学校还提倡每个学生都学一门乐器;生活条件好的中小老年人也纷纷拿起二胡、古筝开始音乐的再教育,随着白领学民乐渐成为都市的新时尚后,一些积极向上的青年人开始选择民乐。还有很多家长也转变了观念积极培养下一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国人所重视民乐在一批锲而不舍的民乐演奏家们奔走呼号的宣传和重振下,民间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民乐爱好者,相信民乐文化也随之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3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思想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包括音乐、舞蹈、民间传说、习俗、语言、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譬如温州的木雕、竹雕技术,随着一批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息亡的地步。满族坤宁宫祭神音乐中的伴奏乐谱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失。

4、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身立其行的去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把他当成我的的一种精神食粮,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那也是中华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它继承和发展下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13篇:论清明节的传统内涵与文化传承

论清明节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意义

摘 要:在阐述清明节与其习俗定义和清明祭祖由来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清明节 传统文化 传承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符号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清明节”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它维系着民间家庭、房族及亲属的和睦相处,支撑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探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方略,是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实需要。

一、清明及其清明节的含义

清明节,既是气候变化标志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一个民间传统祭祀的文化节日。顾名思义,所谓清明,即明洁的意思。自古以来,以土葬为标识的墓地坟堆,经风吹雨打,坟堆不免土壤流失和植物凋残。值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清新明洁之时,为祖坟墓地除草植树、清扫修整或在坟头加土的活动谓之“扫墓”。在坟头拜台前摆放祭品祀供,并点烛、焚香、烧纸谓之“上坟”。

二、清明祭祖文化的由来及历史背景

1.骊姬之乱引流亡。史料记载,骊姬备受晋献公的宠爱,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周惠王二十一年间加害太子申生。骊姬害死申生,又施诡计诬陷重耳和夷吾。为免遭杀害,重耳逃亡到翟国,夷吾逃到梁国。献公的其他公子,在骊姬等人的谗言下相继被逐,于是立奚齐为太子。

2.重耳回晋做国君。周襄王十五年,晋惠公死,太子圉立,是为晋怀公。由于晋国人心思变,都盼望重耳回来,周襄王十六年,重耳借助秦穆公之力返回晋国。随即派人杀了晋怀公,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是为晋文公。

3.火逼介子作谏臣。重耳执政后,大封功臣,却忘了对他忠贞不移的介子推。待人提醒,重耳羞愧莫及,多次派人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避而不见,待亲自登门去请时,方知介子推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为逼出介子推,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身影。上山查看,在一株枯柳旁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烧死了。

4.祭奠介子出清明。介子推葬礼结束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周襄王十五年,晋文公上山哀悼介子推,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并规定从寒食到清明人们都要祭奠介子推。由此而产生了清明节的祭祀习俗。

三、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1.清明祭祖是节气与节俗的融合升华。清明的祭祀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明清以后,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气综合升华为清明节,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基本消失,清明节气则承载了扫墓与踏青的文化意义。 2.清明祭祖是儒家忠孝礼仪文化的优良传统。祭祀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缅怀亡人,祭奠先人,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祀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故清明时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和“续展开新”的优良传统。

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感恩心愿。清明祭祀是一种感恩纪念和催护新生的愿望仪式。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4.清明祭祖是儒家道德观念教化的传承形式。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与有形的礼仪行为。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礼仪的,是道德意义的真实,是表里如一的心境透视。

5.清明祭祖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展现。清明敬宗祭祖和缅怀先贤,是当今构建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清明节的道德观念也将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情感沟通的纽带,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源泉,也必将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强劲动力。

四、清明节传统文化的传承

1.洗涤清明祭祖中的糟粕污垢。在为先人敬上一柱香,献上一束花,以表感恩追思之余,清明祭祀应该提倡节俭环保祭奠仪式,改变攀比奢华的祭奠心态,剔除伤风败俗的低级趣味,回归精神上的敬祖、尽孝、和谐、传承等优良传统的清明节内涵。

2.摒弃清明祭祖中的庸俗陋习。清明节放假祭祖固然可取,它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以德治国价值的认可,但亦存在隐患。采取多种多样而简节的祭祀模式,彻底摒弃野外祭祀用火陋习,可以更好地让教子贤孙们利用清明节假期间进行远足、登山、踏青等亲近自然活动充分感受和张扬清明时节催护新生的文化。

3.弘扬清明祭祖的和谐氛围。清明节,人们给祖先扫墓和供祭品与儒家的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相吻合。清明节列入国家公休节假日,提升了清明节这一传统的价值,是儒家思想复兴的一种“国教”的体现,反映了在剧烈的社会变化之际,传统美德与价值观能成为社会秩序之锚。

4.传承先人治国的惠民理念。治国方略是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儒家学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执政惠民与马列主义的宗旨异形同功,目标都是构建政治和谐,而这种政治和谐又是以强大的前人与今人所建立的和谐代际关系为根基。

5.发扬报效祖国的赤子精神。报效祖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的优良传统。继承已逝先人“精忠报国”的传统美德,发扬效忠祖国的敬业精神,是促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不竭动力和有效途径。

6.加强清明文化的遗产保护。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起捆绑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捷径。

五、总结

清明节对于个人来说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只是祭祖,也不仅是扫墓,更多的是通过这个节日唤起我们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体现感恩祖先,传承家族荣誉的文化传统,从而不断增强凝聚力,确保民族优良文化和共同的记忆,得以代代相传。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时代越是变化,清明节越要寄托我们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越要起到延续中华年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越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参考文献:

[l]韩养民,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第14篇:传承传统曲艺,让快板教学走进课堂

传承传统曲艺 -----让快板教学走进课堂

哈市民生路小学校

孙胜涛

13766849576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作为中国最具民族民间色彩的表演艺术,在中国整个的文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调查统计,中国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流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众多的曲种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其中以类似“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有山东快书、快板书、天津快书板。

快板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快板才真正作为曲艺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存在。建国后,快板艺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三大艺术流派,即:高派(高凤山)、王派(王凤山)、李派(李润杰)。快板表演方式简单,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方式。唱词合辙押韵自由,表演时演员用竹板或者击打节拍表演节目,由于表演风格的不同,又分为:数来宝、竹板书、快板书、御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陕西快板、兰州快板、武安快板、四川金钱板等。

学习快板的好处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快板能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

二、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语言、情感、认知、思维、审美、创造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快板这种诵说曲艺形式,用七块竹板伴奏,用普通话表演,有极强的群众性和娱乐性,极易引起好奇心强、天性爱模仿的孩子的兴趣,很适合孩子表演,快板内容有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曲艺应从娃娃抓起,快板应从娃娃抓起,一代代传承下去。对孩子进行快板启蒙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植根散叶式的爱国教育,能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情感。快板还开发了孩子语言种类,为多途径提供孩子表现表达提供了可能。

二、快板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快板讲究吐字归音、用气发声,气运丹田,要“有劲”、“有味”、“有韵”,演唱用本嗓,进入人物就要“声音化装”,要求声音“高而不宣”、“低而不软”,就是声音高要洪亮优美,让人爱听;声音低也要让人听得清清楚楚。要达到这样准确生动的语言面貌,就要经常进行绕口令、口腔操、练嗓、练气的基本功训练,这些训练对于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在为形成卓越的口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快板能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快板是由七块竹板结合在一起的打击乐器,击打起来清脆悦耳,上下翻飞,花点连接,让观众耳目一新。所有的说口都要在快板的节奏之中,讲究“心板”,能有效锻炼孩子的节奏感,使孩子的整个身心都陶醉在节奏的美感中。

四、快板能开发孩子的右脑

孩子一手持由两块大板构成的“大板”,一手拿由五块小板组成的“节子”,两手的打法不同,却要和在统一的节奏中。这是全脑潜能开发,感觉统合训练的极好方法。孩子进行快板表演需要不断提高左右脑、手、嘴的协调性,真应了那句“心灵则手巧”。尤其是右脑的开发,因为打法最丰富的“节子”板是由左手控制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了大脑的一半,即左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主要是和人类的生活习惯有关,人类总是习惯于用右手使用工具,而使左脑每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再加上语言中枢、逻辑分析、数字处理、记忆等,都由左脑处理,所以造成左脑满负荷运转。而打快板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右脑支配左半身,控制左手运动,反过来,左手、左半身器官的运动也刺激右脑。像打快板这样有意识的调动左手,特别是左手指的运动,对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刺激,是开发右脑的有效方法。另外,打快板能使手腕更加灵活,因为,打快板时用的更多的是手腕。手腕灵活对写字、绘画、弹奏都有直接的益处。

五、快板能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

快板书“有人”、“有事”,孩子理解了,想象到了,才能获得真实细腻的内心感受,才能真讲、真听、真看、真感觉,才能当众生动表现,才能吸引人、感染人。快板表演能发展孩子思维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感受力。快板表演要求心快、嘴快、眼快,长期的快板训练和表演,能使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观察细腻、说话的条理性强。孩子不断记忆快板词,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既然学习快板的好处这么多,于是我校在2013年9月份,开设了全校学生的校本课程,“传承传统曲艺-----让快板教学走进课堂”。让所有的孩子都接触这门艺术,刚开始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这门才艺学到手。课堂上我们不但教授学生们快板的开场板怎么打,还要在课堂上强化学生们的口齿清晰程度。接触一年左右的快板学习的学生,有的逐渐领略到其中的喜悦,有的学生还找不到学习的方法,我尽量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掌握,对那些落后的学生课堂上首先树立起孩子们的信心,让他们知道只要你们认真学都能学会,虽然你们慢点,自己要你们坚持一定能学好,而且我还让学的好的同学带动这些学困生一同练习,让他们一同进步。对于那些课堂上学的好的孩子,课堂上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学的内容,为不让他们失去信心,我就利用课间的时候都教一教他们,让他们比那些孩子多学一些,让他们感受到自豪与快乐!在学习一年多之后,由于班级人数多,同学们在一起练习时快板的声音很大,为了不伤害学生们的耳朵,课堂上我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耳朵听力,还要把快板学好。同学们要想把快板学好,靠在课堂上的40分钟是不够的,平时就要多加练习,然而孩子们在家练习条件不够,有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怕声音大,影响休息。为了让那些感兴趣的孩子学的更好,我休息自己中午的时间看着他们在快板教师练习,在加以指导。这样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的进步很大,能进行简单的快班表演,有的同学参加了区里校本科验收的演出、有的参加了校艺术节的表演、有的参加了社区的联谊活动、还有的参加了2016香坊区教育局德育办举办的法制局演出活动,这些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锻炼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快板的快乐!经过4年来的学习一些孩子还参加了黑龙江省少儿才艺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得到了黑龙江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几年来我真的感受到,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虽然我付出了一些,但看到学生们可爱的笑脸,我觉得值!

这是 课堂上同学们练习的情景

这是校本课汇报的情景

这是同学们参加黑龙江省少儿大赛及接受少儿频道记者的专访

第15篇:传统体育教学常规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体育新课改迎来了体育教育的春天,给我们的教室及操场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与矛盾也暴露出来。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改即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彻底颠覆,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全盘否定。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传统体育教学常规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传承与创新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深入开展伴随着“破旧立新”的过程,于是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推动了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师一味求“新”,过分追求形式的花哨而忽视了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值得商榷。

一、课堂管理应该松点还是严点

案例1.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借班上课,学生们对新老师的表现,显得异常兴奋和活跃,课堂显得有点乱,难以正常地开展教学。为了维持课堂秩序,这位教师在一节课中总共吹了27次哨子,以此来提醒、调控学生,维持课堂纪律。在一节课中有这么多哨音,值得深思。

思考:大家知道,传统的体育课堂给人的感觉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但过分的强调秩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单一僵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这一点。在新课改中,有些教师就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认为体育教学的课堂管理不需要了,结果是导致场面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课堂变得乱糟糟的,教学效果很差。传统体育教学的课堂管理既有不理想的一面(过分强调秩序,过分强调整齐划一),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如能够保证教学的有序,使课堂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认识:体育课堂管理不仅不能否定,而且还是必须的,只有在井然有序的课堂氛围下,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是牺牲课堂纪律为代价的,新课改追求的应是活而不乱、积极有效而非散漫随意。只有以课堂管理为前提,我们组织教学才能正常开展,学生才会有所得,课堂的实际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教师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也应与时俱进,应该在怎样培养和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怎样规范和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加以探索。

二、运动负荷应该大点还是小点

案例2.本人在观摩不少公开课教学时,发现有的教师为激发学生热情参与的兴趣,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煞费苦心,准备了许多道具和器材,学生拿着花花绿绿的道具或器材参与活动,场面很热闹。上体育课像做游戏,连“汗”也不用出。

思考:传统的体育课堂比较重视学生的运动负荷,包括练习密度、脉搏曲线、平均心率等生理指标,都是考虑的重点。有的教师就认为这些做法已经过时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也为了迎合部分学生的需要,使体育课变成了热热闹闹的游戏课,形式是多样了,手段也丰富了,但实际的效果却大折扣了。

认识: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也是需要运动负荷的,没有运动负荷,哪来学生的健康?达到适量的运动负荷与新课改的三维体育观实际上是并不矛盾的。只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运动负荷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的新课改所要研究和改进的是如何运用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使学生积极乐意地进行体育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

三、运动技能的培养要还是不要

案例3.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一些体育课堂中,游戏成为了一个必备的表现手段,无论什么教学内容、形式都要设置游戏环节。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只需来往穿梭,观看学生做游戏,兴趣所致,就参与进去,好不热闹。传统体育教学中原本很注重的技能教学难觅踪迹,使我产生了疑惑,难道说技能教学就真的不需要了吗?

思考:是部分教师理解产生了偏差,他们片面认为,新课标下体育技能教学可以忽略了,导致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活动课”。事实上,体育课上进行一些体育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但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同时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如“跳跃”、“前滚翻”、“后滚翻”等,它就有利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其意义是深远的。

认识:要摆正体育课堂教学中动作技能教学和游戏活动的位置,游戏活动只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运动方法和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动作技能教学,或者让游戏作为课堂中让学生放松调整的一个环节,而不应成为整堂课的全部。

四、恢复放松环节是要还是不要

案例4.部分教师在课的尾声时,将应该让学生恢复身心的时间用于“讨论与评价”,而且评价的方式也是很有花样,但忽视了放松这一环节。

思考:传统体育教学非常重视的放松与恢复这一环节,新课标提出了“讨论与评价”的要求,有些教师又产生认识偏差,忽视了恢复放松这一环节,甚至取消了学生的恢复放松。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放松恢复是体育教育中永远也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如果光有身体练习,没有放松恢复,学生的身体就会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疲劳状态,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之感。

认识:讨论与评价,放松与恢复,这两项体育教学中的环节,应针对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如在强度比较高、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项目后,必须先放松和恢复,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和评价。也可将讨论与评价放在室内课上组织进行,因情而宜,合理安排,务必以科学有效为目的。

实际上,传统体育教学常规是每个时代的经验积累,是经受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时至今日,其精华部分依旧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实践价值,所以我们对传统教学常规不能一棍打死,不能全盘否定,应采用“扬弃”的态度,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我们应该发扬,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摈弃,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改才能更为合理,更为和谐,才能走出一条辉煌的体育教学新路。

第16篇: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主题教育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主题教育

——端午节主题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通过“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和节气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队员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端午节,你好”学科拓展、主题教育、感官体验等活动。

1、学科拓展。

将端午节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使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

形式:品德与社会、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拓展活动。

(1)品德与社会课程拓展:《端午节与粽子》

(2)语文拓展:《屈原的故事》

(3)历史探究:端午节的由来

2、主题教育。

形式:运用三课三阵地对学生进行气节教育。三课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三阵地指黑板报、班级橱窗、教室人文环境布置。

(1)讲述古代名人气节故事比赛。

(2)各中队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围绕端午节,以此为主题布置教室和班级橱窗。

(4)以中队为单位,每个中队上一堂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主题教育课。

3、感官体验。

形式:通过影视、网络等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的教育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利用影视观看各种赛龙舟的影片录像。

(2)利用网络查找端午节的由来、别称和习俗。

(3)寻找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进行吟诵大赛。

4、综合活动。

形式:小品、征文、文艺汇演等活动。

(1)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出一期黑板报。

(2)写一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3)有关端午节的小品比赛。

(二)开展“独特的端午节,我能行”系列活动。

民族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能仅仅停留在节日来历、传统风俗等“静态”的课堂传授,而是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适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形式:“粽子系列”和“龙舟系列”活动。

1、让孩子在“学奶奶包粽子、画粽子、品尝粽子”的过程中体验“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特色,体验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队员们的表现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

(1)“我学奶奶包粽子”。

(2)我们一起来品尝粽子。

(3)我们来画粽子。

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当今,赛龙舟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有关龙舟的传统。

(1)组织学生观看各国赛龙舟的录像

(2)我来说龙舟。

(3) 我能画龙舟

(三)开展“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

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探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为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具体做法: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带着问题走进书店、走进电脑房、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有针对性地广泛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探究心理,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17篇:传统空间的现代传承—记波特曼上海商城

传统空间的现代传承

——记波特曼上海商城

摘要 通过对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作品上海商城的调研解读,发掘其人文主义生态观和城市传统空间继承的核心设计观,并思考其设计思想对我们当今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当代建筑作品 传统空间类型 继承

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是美国晚期现代派建筑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事务所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商业设计公司。约翰·波特曼在亚特兰大设计的著名的桃树广场旅馆(The Westin Peachtree Plaza Hotel,1976)遵循了波特曼事务所(JPA)在本土设计的两大原则:对“城市”效应的关切,和对“人”的感官和心理需求的重视与满足[1]。同时,对地方文脉的尊重和承袭也是JPA的重要设计原则。波特曼的成功不仅是其设计了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单体建筑,同时创造了大量的整体式优秀的城市空间。上海商城(1990)是波特曼事务所在上海最主要的建成案例,对上海当代的都市空间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商城位于南京西路,与上海展览中心沿同一中轴线南北相望,是一个集酒店、办公、

图1波特曼上海商城

涉外公寓、零售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三座塔楼以中轴线上的48层的波特曼丽嘉酒店为中心围合中央八层的办公裙房,东西两侧为34层公寓,并在南京西路主入口上方设置1000座剧场,沿街面和二层则为小型零售商业和餐厅[2]。波特曼将高层建筑群对称集中布局的手法起源于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Renaiance Center,Detroit,1976)的十字形平面配置,而在上海商城中第一次将高层塔楼以三面围合的内院形态进行集中布置,通过内向的体量和鲜明的色彩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视觉中心(图1)。 上海商城虽为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项目,但其在视觉和心理上的主体空间却是一个功能用途含糊,空间界定模糊的半室内入口中庭(图2)。四层高的中庭空间由巨大的朱红立柱撑起,面向南京西路一侧完全开敞,仅设两个供车辆进出的拱门:其中心区域的自动扶梯和螺旋楼梯通向剧场、商业空间和办公区域,外围是一个通向酒店大堂的回旋车形空间,在车型空间边缘结合三座塔楼的入口布置了接纳人流的步行空间和景观要素。这一入口中庭带有明显的“并置”特征:车水马龙穿行回绕于简化的斗拱之间;变形的罗马券门置于图案化的庑殿门套之内;螺旋楼梯包裹着湖石驳岸的水池植栽;明暗交织的精品商店隐向冷峻 图2上海商城中庭 厚重的台基雕栏......设计师一方面竭力使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向变得真实,一方面想呈现的是在全球化的初期美国当代的大众文化元素。

波特曼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基于入口中庭的开放性和吸引力,而非建筑体量的高大鲜明,也体现了波特曼一贯坚持的面向“大众”和“城市”的立场。其实,在创造空间环境方面,我国历史悠久的庭园建筑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自隋唐以来,庭园建筑与琴棋书画成为人们生活的点缀,无论是大户府邸还是民间住宅,都喜好辟出一庭院,院中多以水石竹等选景,手法灵活多样,造型千姿百态,可谓是“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将庭院作为建筑内与外的中间领域的设计思想是我国古代建筑体系里就具有的,也称为“门堂之制”。这与波特曼所倡导的“共享空间”给人们带来的丰富的空间环境是共通的,总之建筑渗透出一些中国建筑的传统手法。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深刻揭示了空间与实体的关系,“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据说,波特曼的“共享空间”受了莱特的建筑哲学的启发,而莱特又是受了老子的思想影响。(2)莱特认为建筑的实质不是它的墙、屋顶、装饰等,而是这些围合的可供人使用的空间。这与老子的哲学在根本上是符合的。人自生活在人工环境后,便与自然有了一种分隔,“共享空间”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空间的一个过渡。上海商城的“共享空间”既是该建筑的门面,又是空间序列的核心,成为人活动的中心,这与我国的“门堂之制”的庭院空间设计思想是一致的。

上海商城“中西并置”的入口中庭提供了一种被波特曼称之为“看”与“被看”的富有趣味的体验方式,被他称为“人看人”(people watching people)。不仅只有现代西方人才有人想看人的好奇心,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是很欣赏“人看人”的。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张岱有篇著名散文《西湖七月半》,开头就写到“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作者把游人分为五类,而一一看之,并在下文做了详细的描述。看来赏月这一行为并不止于人和月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人和人的关系。(1)人和人的互看还可以在很多游春的诗赋中体现,在古人眼里,最重要、最富有生气的观赏对象往往不在于风景,而是景中的其他游人。在这点上,与波特曼所创建的共享空间的初衷是一致的,他认为那种人们走上走下来来往往,人看人的场面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

上海商城的平面吸取了中国传统宫殿平面中轴对称的特点。当人们离开城市街道而步入宽敞的广场中庭时,那朱红色的柱子、与传统有神似关系的柱头,还有拱门、栏杆、门套的应用等,都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联想,体现北京皇城的建筑文化。在商城的室内设计方面,也把中国古代艺术融入其中,如那座贴金的假山,即有传统园林的意味,也符合现代酒店大堂的气派。传统的中国建筑表现了人们对与自然相协调,与之共存的理想与追求。中庭共享空间就是将自然融入建筑的表现,既有移步换景的中国园林文化,又有西方园林的现代感。建筑的文脉在此得到了继承与延续,但同时现代主义特征又突破传统延伸到未来,成为了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 与中国传统空间类型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但上海商城还是只能称为有“中国味的西方建筑” [3],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中国建筑讲究含蓄、层层叠进,而商城建筑是开门见山,从马路上直接进入内部空间的。(图3)中国建筑有轴有路,但只体现在外部景观上,而商城“山”字型的建筑有很强烈的轴线关系,但总体空间是弱化明确轴线对 图2上海商城沿南京路立面

位的。中国建筑讲究小中见大,曲径通幽,应用到商场这样的大尺度空间是不一样的。我认为,中国传统空间的现代化,很难用一句话表达。商城多功能剧场的舞台口的大圆口,带有很浓的符号意味,尺度缩小了,却与大大夸张了的斗拱元素并列一起,利用色彩上的呼应,形成奇特的和谐场景,中西文化的融合显得非常自然,这也体现了波特曼创造的中国化的空间设计。

当代是一个设计潮流巨变的年代,我们的建筑师也在大量地吸收来自西方的理论,新颖奇特的建筑让我们眼前一亮,然而在形式背后,我们更要借鉴的是设计内在的东西。新的形势怎样回应文脉,中西方文化如何有效接轨都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建筑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波特曼认为:建筑设计其实就是对于一个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即某一地域文化本质的反映,建筑的发展要以继承与延续特定的历史文脉为前提。

就快结束一天的调研活动,正要离开的时候,在波特曼上海商城大堂里看到一对很美丽的青年进行婚礼活动。黑色礼服、白色婚纱,新人在色彩斑琅的波特曼庭院内摆弄着各种姿势,镁光灯闪烁的大厅内,充满着一种人与建筑灵魂融合共鸣的至善至美的气氛...... 注释:

[1] John Portman The architect as developer,New York McGraw-Hill,1976.[2]石铁矛,李志明编著《约翰·波特曼》,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3]纵话横说—波特曼作品-上海商城,《时代建筑》,1991.参考文献:

(1)陶友松.运斤堂札记 .新建筑,1986.(2)蒋桂泉.中西建筑文化比较刍议 .南京工学院硕士论文.

第18篇: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在各科老师的努力协调下,班干部的积极组织下,本次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组员热情互动,老师有效指导,活动氛围浓厚,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所选诵读篇章的内容对学生、老师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再一次唤起了大家对经典的尊重,对教育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不少同学激动地写下了自己感受、心得;一些很少关注的同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触《论语》。

本着“鼓励为主,奖励优秀”的原则,经过激烈的角逐,在七名选手中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四名。希望这些学生能再接再厉,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解读论语内容,了解孔子的思想,并和自己的学习情况相结合,把孔子的思想学以致用,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希望以这次诵读为契机,让更多的同学喜欢《论语》,在诵读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知识,照亮自己的人生。

由于时间的紧凑,这次活动也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如活动范围小,仅限于本班举行,大家没有准备道具、服装,个别同学没有脱稿等。希望再利用早读、自习、课余等时间,让大家再去诵读,再去感悟,再去提升,以弥补这次活动的不足。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自己能注意这些细节,做得更好。

第19篇: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

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

1.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推进我院大学文化建设。为此,交通学院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2.活动主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3活动的意义: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4.活动时间:待定

5.活动地点:二教

6.活动主办单位:交通学院

7.活动对象:全体大一新生【每班组成一支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3人】

8活动前期宣传:

1、学习部工作人员在早晚自修时间去每班班级宣传活动,详细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与意义。

2、宣传部制作宣传海报1张,粘贴在学院的宣传栏处

活动主持人:****

9.活动规则: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为一支代表队,共12支代表队,采取淘汰制。活动共3轮,第一轮淘汰6支代表队,第二轮淘汰3支代表队,在最后一轮中将会剩下3支代表队,通过竞争答题,将产生冠军、亚军、季军、三支代表队。每班按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答题过程中,不得借助通讯工具或其他工具,否则按违反比赛规则处理,直接淘汰出局。当出现某两支队伍分数相同时,进行

备份题抢答,抢答方式与第二轮方式相同。

计分总规则:每队基础分100分,答对在原有的基础分上加上相应的分值,答错在原有的基础分上扣掉相应的分值作为每轮结束的总分数

活动细节:主持人手持卡片,同时操作ppt的工作人员在屏幕上放映。注意参赛选手保持安静。现场气氛稍加控制。

具体活动流程:

第一轮:稳扎稳答环节【必答题】

题型设计:总共5道题,分为3道选择题和2道判断题

每班基础分1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

每班按顺序依次答题,先答选择题,再答判断题,

规定答题时间:15秒【超过规定时间将按‘答错’处理】

第一轮结束: 通过计算分数,总分数排名在前6名的队伍晋级,其他6支队伍淘汰出局,主持人谢谢他们的精彩表现。

第二轮:激流勇进环节【抢答题】

题型设计:总共10道题,简答题为主

评分标准:完全答对加20分,不完全答对加10分,回答错误扣20分每班按顺序依次在规定的时间答题。

规定答题时间:20秒

抢答方式:以投掷飞镖的方式,哪支队伍的飞镖离中心点最近就获得抢答权。飞镖落地视为弃权处理。

第二轮结束:通过计算,总分数排名在前3名的队伍晋级,其他3支队伍淘汰出局,主持人谢谢他们的精彩答题。

观众互动环节: “送祝福”

题型设计:3道题目【比较简单】

本活动不计分数

第三轮:三阳开泰环节

题型设计:总共2道大题选择题加论述题

答题规则及评分标准: 每队出一名队员答题,每次答对得分,并可以选择是否继续回答下面的问题,答错有一次求助观众的机会,再次答错则扣本次答题的相应分值。第一题答对加10分【观众答对也可加分】,打错不扣分;第二道答对加30分【观众答对也可加15分】,打错扣20分。

规定时间答题:主持人读完题,选择题20秒内回答完毕有效,论述题80秒内回答完毕有效。

意外收获:

如果三题全部答对额外加30分作为奖励。

观众感谢奖:

求助的观众帮助选手答对,可获赠精美贺卡

第三轮结束:通过计算,总分数排名在前3名的队伍获胜,即诞生冠军、亚军、季军。

主持人宣布获胜队伍名单。

特邀嘉宾某某人为获胜队伍颁证书以及奖品。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一名

三等奖一名

最佳选手奖二名

经费预算:宣传稿+邀请函+证书+奖品

第20篇: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下)

五、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下)

§5.6 挑战之六:对传统增长理论和周期理论的挑战

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的物质条件。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国民经济生产能力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因素、条件、途径、方式、后果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广义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大卫·李嘉图所阐述的关于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论,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最完备的理论。在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40年代的这一时期中,除马歇尔、维克赛尔和熊彼特等人之外,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都不重视对增长理论的研究。二战结束后,经济增长问题重新引起经济学界的重视。但截止到80年代中期,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土地、劳动和资本作为主要生产要素,认为经济服从于成本递增、收益递减规律,这与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增长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自80年代中期新增长理论形成后,才对网络经济的增长作了新的说明。

5.6.1 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原材料和货币形态。这些生产要素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尽管18世纪斯密已指出新的专家阶层善于思考并为生产对经济有用的知识做出了重大贡献,19世纪李斯特强调基础设施和公共机构通过创造和传播知识对发展生产力有重要作用,19世纪末被称之为“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藉此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思想。但从总体上说,二战以前的经济学流派都是强调物质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在经济学的分析中,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使人们关于增长因素的观念发生了更新。肯德里克和索洛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概念,运用“余值”法来测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库兹涅茨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

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丹尼森通过对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在•1929•年至1969年间,知识进展在总增长中占到27.6%,高于劳动力完成的工作量所占的25.8%的比重,这种情况在1949-1969年间更为明显,前者占30.9%,•后者占24.9%。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1] 丹尼森所说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近似于“网络经济”范畴中的“知识”。

5.6.2 对经济增长状态及方向的分析

李嘉图认为,社会总产品是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由于土地数量有限,随着资本的积累和人口的增长,在“收益递减律”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下降,地租将会提高,农产品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导致工资的提高和利润的减少。当利润降低到一定程度,积累的动机就会完全消失,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进入静止状态。他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推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静止阶段,但由于“收益递减律”终将占据上风,资本主义经济最终进入静止状态是不可避免的。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哈罗德-罗马模型是二战后经济增长理论的出发点,它假设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又假定生产技术不变,这样,增长率仅取决于储蓄率。倘若既定的储蓄率所决定的增长率不能等于自然增长率,那末经济就不能实现稳定增长,而二者一致的情况是很难出现的。它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将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这一模型不能解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实,因而被其他理论所取代。50年代索洛、斯旺、米德等学者建立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单独变量列入到经济模型中。通过引进劳动扩大型技术进步,弥补了原来模型的不能解释人均产出不断提高这一事实的严重缺陷,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的稳定增长。但新古典增长模型依然与事实大相径庭。因为它仍然假定技术进步是由某种外生的力量决定,假定技术进步并不体现在资本品之中,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事实上,技术进步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机器设备体现出来的,没有资本积累和设备更新,就没有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是不能独立于生产投入,特别是不能独立于资本存量的。由于理论脱离实际,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在差不多15年时间里,作为一门经济学科,经济增长理论名存实亡。

1986年,美国学者保尔·罗默尔发表了题为《收益递增和长期经济增长》的论文,随后卢卡斯(1988)和列别罗(1991)等人也发表论文,促成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复活。新增长理论的最重要特点是,经济增长不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模型自身决定的。因而,经济增长理论也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它的主要贡献有两点:首先,它指出,生产要素有四项:资本(指狭义的物质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衡量)和新思想(按专利权数衡量)。认为任何特定的技术突破都可能是随机出现的,但技术的整体增长同投入的资源(人力物力)成正比。这就修正了新古典主义称知识不是商品的看法,将知识作为一个主要的求知变量,直接地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其次,抛弃了传统的规模收益递减假设。认为研究与开发导致了某些专业化的投入品的出现,后者对生产效率的改善和外部化效应抵消了规模收益递减。也就是说,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而投资也能使技术更有价值,这一良性循环将长期恒定地提高经济增长率。新增长理论用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知识的生产、交换和使用,指出对知识的投资可以增加收益,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所在。这就奠定了网络经济的基本增长理论。但是,在新增长理论中,许多关键性概念尚未加以科学界定,如技术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获取知识的资源成本、创新率或旧知识的废弃率。因而,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西方经济学家还曾就是否应该继续增长的问题发生过争论,产生了经济增长极限论和增长价值怀疑论等反对经济增长的一些理论。1972年,罗马俱乐部成员麦多斯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他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人口、资本、资源消耗、粮食供应、环境污染都是按指数增长的,根据五种因素的因果关系和掌握的资料,麦多斯建立了一个世界模型:由于世界粮食的短缺、污染的严重、资源的耗竭,在2100年到来之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将会发生非常突然和无法控制的崩溃。这一模型被人称为“世界末日模型”。它对传统的高消耗、重污染的工业增长模式提出了责难和批评,但没有预见到会有一种超工业经济形态出现来彻底改变增长模式。西方学术界对“世界末日模型”提出了许多批判,但在80年代以前,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住要害。网络经济的出现昭示出了经济增长的光明前景,从而使反增长理论不攻自破。

5.6.3 对经济周期的重新认识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自1960年以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关系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断定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二者不可兼得。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曲线受到怀疑。美国经济自1990年以来

收缩期仅9个月,扩张期达80个月。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与通胀率曲线却朝着同一个方向──下方──前进。 90•年代初失业率下降到5%以下,通胀率下降到几乎零通胀水平。赤字减少,但不影响经济增长,证明凯恩斯理论失效。增加货币发展(90年代中期)非但没有引起通胀上升,巨额的货币供应反被旺盛的需求所吸收。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高技术的价格猛跌,这本身就是对通胀的抑制,高技术的使用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进一步促使通胀率下降。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如果知识的发展,技术的改进引起经济快速增长和货币得到控制,这将导致通胀下降。事实确实如此。1997年,美国经济依靠知识和高技术的支撑,经济增长了3.6%,而通胀率仅为1.4%。[2]

在网络经济时代,产业更新快,能有力地带动设备投资的扩大而推动经济增长;新产业扩大就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或消耗相对较少,对物价上涨的拉动较小,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服务业较之传统工业有更强的抗衰退能力。由于这些因素,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有可能大为减小,频率大大降低。鉴于此,经济理论必须对经济周期的成因和状态进行重新分析,谋求反周期对策,努力实现稳定增长的目标。

§5.7 挑战之七:对传统分配理论的挑战

财富的分配问题是当代经济科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是人们经济关系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经济制度内容及特征的体现。在网络经济到来之际,对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分配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上,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是分配论的主要部分。这一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其报酬的。这一理论一直被当作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加以批判。现在看来,这一理论尽管否认了资本主义分配的剥削性,具有一定的庸俗性,但就其一般的理论分析看,还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首先应明确,分配是对物质财富的分配,作用价值始终是形成财富的物质内容。而使用价值是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产物。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配第关于“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本身并不能创造新价值,但它们作为死

劳动或过去劳动,是活劳动创造价值时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正因为生产要素在盈利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其所有者理应参与物质产品的分配。

其次,从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来看。在社会生产力尚未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人们还需要计较自身特殊利益的时候,生产要素还存在所有制界限,所有者只有享有并实现了经济收益权才是现实的所有权。承认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创造所作出的贡献,根据投入产出的效益情况而给予应有的报酬,可以激发人民群众投资的热情,调动科技人员开发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土地使用者合理使用土地的自觉性,增加生产要素的供给。并形成生产要素配置上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配置的效率。生产要素所有者承担着追加扩大再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职能。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相应收益,才有可能进行积累,使投入生产的要素越来越多,社会生产日益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收益中用于所有者个人消费部分占的比重日趋降低,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越来越多。在网络经济时代,用技术入股、凭知识发财的现象应该得到合法的承认,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

劳动属于生产要素中的一种,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定按劳分配的存在。所谓按劳分配,是指社会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个定义无疑是正确的。但许多教材又差不多是这样解释按劳分配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劳动报酬,这就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有的甚至把按劳分配定义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理论上对按劳分配的一种严重误解。笔者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既有量的规定性,更有质的规定性。对它要依次作以下考察:首先,要看劳动本身的质。复杂劳动应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谁的劳动复杂程度高,其报酬就应该多。其次,看劳动过程本身质地好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从事同一劳动谁的劳动效益高,产品质量好,谁的劳动报酬就应该多。最后,对于劳动本身的质相同、劳动过程的质也差不多时,再从量上来区分。谁的劳动时间长,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谁的报酬就多。这样才能使劳动者所得与其劳动质量的高低真正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平等互换劳动的关系。

传承传统范文
《传承传统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