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观后感

一扇亮丽的窗口

——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观后感

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在全国观众眼前打开了一扇表现新疆文化艺术、维吾尔民族歌舞的亮丽窗口。新疆文化艺术和维吾尔民族歌舞的神奇、神秘、神妙,尽在其中展现。因而它成功了,超越了同类题材的表现手法,编剧、导演和剧组演职人员的初衷得以生动实现。该剧上映之前,笔者的朋友编剧程万里先生说:“„阿娜尔罕‟既是新疆沉甸甸的记忆,更是民族记忆的保存者和发散者。”这些很有分量的话,告知人们编剧的初衷和视角,在于忠实于历史和生活的原貌,不做图解与说教;要把维吾尔民族生活的原汁原味艺术地呈现出来,他总体上做到了。凭着他在南疆和田生活了几十年;凭着他对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凭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搜集、积累民族生活素材;还凭着他多年来从事剧作的艺术经验和创造性实践。

在新疆的发展得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支持三周年的今天,该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映,一定能够把它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尽情发散,做到家喻户晓。汉族剧作家写出了地道的民族生态,不仅符合新疆的生存实况,更是值得提倡和推崇的。已经有不少知名作家们在做着努力,并初见成果,《阿娜尔罕》应当是其中一部优秀之作。

编剧依照生活的逻辑,把社会变型时期各种人物生死存亡利益的博弈,演绎得比较真实。为了一己之私的权力阶层,往往会不择手段地反人道、反人民、反变革、反宗教;而处在社会底层不得温饱、毫无生存保障的阿娜尔罕、库尔班们,就会成为权力博弈的筹码和牺牲品。等待他们的不是甘心受奴役,就是拼死一搏的命运。而处在新疆和平解放历史转折节点上的不同势力的人们,才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的戏剧性变化,这正是剧本的主旨所在,也是令人信服的铁定事实。而且反历史、反人民、反人道、反宗教的民族分裂分子、恐怖主义分子,和境外的敌人相勾结,企图颠覆现存社会秩序,而且绝对以失败而告终。这不正是历史惊人地相似么!因此该剧给人发人深省之处也在于此。

该剧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一大批维吾尔族老中青艺术家较为成熟的表演艺术才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尤其是风味地道、风情浓郁、特色各异的民族歌舞和乐器演奏,美轮美奂,令人回味无穷。

在主要人物库尔班和阿娜尔罕身上,坚贞爱情、迎击苦难、不屈争斗都很真实感人,但是他们强过父辈之处,还应有生活的智慧、相应的策略,这方面表现少了;乌斯曼伯克和艾山恰巴克嚣张作恶,肆意妄为,可恶至极,但性格缺少变化,故而人物稍欠丰满。然而依明、吐娜古丽、肉孜伯克等人物就有多个层面,相对立体化。尤其是依明这个人物,对本民族的

歌舞艺术无比热爱,慧眼识珠,发现了阿娜尔罕身上独具的阿曼尼莎汗气质。虽然他也有满足一己之私的一面,但是这个人物不仅起着穿针引线的情节发展作用,而且性格复杂多变,有两面性,丰富了反派人物画廊。剧情结构还可以紧凑些,吊打、鞭刑、石刑的场面,苦熬苦度的岁月,都是翻身解放必要的铺垫,然而显拖沓。该剧的开头和结尾颇具功力,称得上“凤头”和“豹尾”。

无论见仁见智,都要为程万里先生新的成功尝试祝贺,为反映新疆历史文化的《阿娜尔罕》能上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喝彩,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新疆,了解新疆,为新疆的稳定发展聚力加力,为正能量的积聚给力发力。

《阿娜尔罕》观后感(整理)

关于观看《阿娜尔罕》电视连续剧的心得体会

阿娜尔罕观后感 心得体会 感想

阿娜尔罕观后感 心得体会 感想

观《阿娜尔罕》有感

阿娜尔汗心得

电视连续剧《新四军》观后感

电视连续剧《新四军》观后感

电视连续剧《牵挂》观后感

阿黛尔的生活观后感

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观后感
《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