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5: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4年秋季(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

注意事项:1.本考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名称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考卷上的不记分;

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

2、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

A、《呐喊》、《彷徨》、《野草》B、《故事新编》、《呐喊》、《彷徨》

C、《呐喊》、《彷徨》、《朝花夕拾》D、《呐喊》、《野草》、《故事新编》

3、《论气节》中关于气和节的两个意念起源的引文均见于:()

A、《诗经》B、《论语》C、《左传》D、《孟子》

4、钱钟书《论快乐》一文选自:()

A、《人.兽.鬼》B、《清华夜读》C、《写在人生边上》D、《管椎篇》

5、傅雷《心灵的灰烬》将下列哪个文学人物看成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

A、奥斯特洛夫斯基B、茶花女C、克利斯朵夫D、贾宝玉

6、“惟陈言之务去”主张的提出者是:()

A、欧阳修B、苏轼C、韩愈D、柳宗元

7、《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A、迅速B、急忙C、屡次D、竭力

8、孟尝君是战国时期:()

A、魏国人B、齐国人C、赵国人D、楚国人

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班固B、茅盾C、鲁迅D、李白

10、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字而幼孩”一句的正确译文是:()

A、给幼小的孩子起名字B、向百姓介绍植树的先进方法

C、借种树比喻作官D、哺育你们的幼孩

11、周作人散文的特色是:()

A、激昂慷慨B、平和冲淡C、沉郁凝重D、婉约典雅

12、“五四”以来,最擅长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写作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B、郁达夫C、鲁迅D、茅盾

13、茅盾《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主人公“他”要寻找的是:()

A、“禽兽的脚迹”B、“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

C、“孩子们的脚印”D、“真的人的脚迹”

14、王昌龄《从军行》中最有概括力的诗句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B、孤城遥望玉门关C、黄沙百战穿金甲D、不破楼兰终不还

15、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是:()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

2、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

3、《长亭送别》选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

1)

4、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派的主要代表。

5、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

6、《论毅力》选自梁启超的。

7、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的论点是:“”

8、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9、1918年,鲁迅写了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10、傅雷写给其子及弥拉的书信集是。

三、解释划线的词: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

2、请以遗之。

遗:。

3、公伐诸鄢。

诸:

4、使人属孟尝君。

属:

5、于是梁王虚上位,„„

虚:

6、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陈:

7、以此诟远。

诟:

8、书中情意甚殷。

殷:

9、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问:

10、犹可说也。

说:

11、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

12、罗敷喜蚕桑。

蚕桑:

13、契阔谈宴。

契阔:

1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

15、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济: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3、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张中丞传后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灯下漫笔》中,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答:

2、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哪些关于写作的主张?

答:

3、李密为什么要写《陈情表》?

答:

4、《秋水》的主旨是什么?

答:

5、沙子龙“不传”断魂枪绝技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答: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三分,共30分。

(一)阅读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4个问题。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底证理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底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末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底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2)这个论点说明了什么道理?

(3)这段话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二)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2个问题。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者香港广州的市民之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本文的主旨是要赞美北国的秋天?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

(2)这段话里哪些地方用了排比的手法?

(三)阅读傅雷《心灵的灰烬》一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3个问题。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廊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没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头爬不起来的人。

(1)在这段话中,作者提出国什么论点?

(2)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证这一论点的?

(3)地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四)阅读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固又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1)这里刻划了权贵者、干谒者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暴露官场的黑暗?

七、作文:50分

题目:论挫折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04年秋季(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B 2 B 3 C 4 C 5 C6 C 7 C 8 B 9 C 10 D 11 B 12 B 13 D 14 C 15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一代不如一代 2 遗世独立 3 《西厢记》4 豪放 5 正伤心 6 《饮冰室文集》7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8 仁9 《狂人日记》 10 《傅雷家书》

三、解释划线的词: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延续,推及。 2 遗:赠送 3 诸:之于。 4 属:同“嘱”。 5 虚:使„虚,把„空出来。 6 陈:同“阵”,布阵。7 诟:辱骂、诽谤。 8 殷:深切、恳切。 9 问:探访、探寻。10 说:同“脱”,解脱。 11 惩:恐惧。 12 蚕桑:名词用作动词,养蚕采桑。 13 契阔: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的意思。 14 尔:如此,这样。 15 开济:开国、济世。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懂得的道理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人)。

2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管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财富不均。3 但坐观罗敷:只因为看罗敷出了神。

4 瀚海阑干百丈冰:辽阔的大沙漠里纵横着百丈坚冰。

5 其绝必有处:(绳子)必然有断开的地方。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简言之,中国固有的文明实质就是:人吃人。

2、答:“惟陈言之务去”和“气盛言宜”。

3、答:是为了陈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真情、实情,请求皇帝皇帝允许他不奉诏书,留在家中为祖母养老送终。

4、答: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

5、答:表现了沙子龙在自己的世界里被时代的狂风吹走后,内心深处孤傲、保守、没落,以不传断魂枪绝技来与时代抗衡。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三分,共30分。

1、答:

(1)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

(2)说明了学问可以变化人的气质,可以补救人的个性弱点。

(3)类比法、例证法。

(4)比喻、排比。。

2、答:

(1) 写江南的秋天是用来反衬北京的秋天,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2)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3、答:

(1) 人的顺达与坎坷是人生必经的窄门,是合合乎自然规律的,要以一种平和、超然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

(2) 从人生发展以及人生经验体会的角度。

(3)比喻。作用是增加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加强了本文哲理的深度。

4、答:

(1)刻划了权贵者:贪婪、虚伪和干谒者奴颜婢膝的性格特征。运用类型化形象勾画人物丑态的方式来暴露官场黑暗。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试题

大学语文试题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中大网校(推荐)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