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02:07: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人

教版)

件www.daodoc.com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统计

(一)》教学设计

课本P9

4、9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等。

教学设计:

一、兴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想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的小动物都是非常可爱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教师逐个板贴:小猫、小狗、小兔、小鸡)

3、大家喜欢他们吗?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种小动物中我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少?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收集整理数据

(1)、请学生从学具袋里的四张动物卡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投在票箱里。

小猫小狗小兔小鸡

、创设情境:小朋友你想不想自己做一份调查?

、完成P97(2)

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认得?

、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出示97页第二题统计图: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表表示吗?

、学生活动。

、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为什么涂半格?

、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得愉快吗?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表现得怎样?

五、

课外延伸

下课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完成95页的做一做。

《统计》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设计思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统计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学习并不神秘,反而有更深厚的生活体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这节统计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设计中,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学生置入他们喜闻乐见的情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深刻体会数据的收集于日常的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进行情感教育,当学生在“格子不够”产生认知冲突,感到困惑时,及时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索、交流,最终引导学生指向“1格表示2个人”这一新知的前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从事数学探索,进行数学交流,开展数学操作,在学习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以一当多”的意义。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交流、操作练习等

教具、实验情况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老师知道你们喜欢的小动物都是非常可爱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师逐个出示: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

3、大家喜欢他们吗?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种小动物中我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少?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

二、探索新知

、收集整理数据

(1)、请学生从学具袋里的四张动物卡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投在票箱里。

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

(2)、布置学生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谁想念动物卡?谁到黑板上来记录?请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记录。

2、制作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同学们有和黑板上记的结果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简单统计知识进行统计。

二、探索新知

、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投在票箱里。

2、学生合作完成数据统计。学生代表上黑板记录,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记录。

3、师生根据收集的数据共同填写完成统计表,学生根据统计结果讨论交流。

4、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分组完成统计图。

5、讨论:格子不够怎么办?

6、交流、汇报:各小组上实物投影展示统计结果。

7、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

8、交流、展示。

9、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的方法:1格代表2个单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际人数一致。)

我们已经把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了,看看统计结果,谁有什么想说的?

(统计表不够清楚)

(2)、探索完成统计图

尝试: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别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

(出示统计方格纸)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分组完成统计图。

(3)、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请每组小朋友共同讨论研究。用你们想的办法试一试,看哪种方法好?

交流、汇报:请各小组上实物投影展示统计结果。

预计:

、学生把格子涂到外边去。(往上涂)

2、把不够的格子涂在左边或右边。

3、把不够的格子分开,即原来一个表示2个。(不能只是不够的一格表示2应全部都表示2。)

(4)、演示:一格表示2个人,2格表示几个人?3格表示几个人?(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个方法行吗?

(5)、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

质疑:用1格表示2人,如果是单数怎样画?

(6)、交流、展示。注意单数的画法----画半格。

质疑:用1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我们终于画出了统计图。如果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个人?

3、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1)、现在这张统计图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吗?你看明白了什么?谁来说?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小结:小朋友用1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这么清楚、这么漂亮的统计图,并且通过统计图还发现了许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

三、巩固深化,应用活动

、布置学生独立完成P97(1)。汇报、交流。

2、完成P97(2)。

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认识?说给大家听一听。

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出示97页第二题统计图: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表表示吗?

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

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质疑反思

总结评价

、看看课本,谈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能说说自已或小伙伴在这节课的表现吗?

3、评比本节课学得最棒的小组。

五、拓展延伸:

设计一个“课后小调查”:调查家里或邻居一个星期扔掉多少个塑料袋,制成统计表,并谈谈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想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小组上实物投影展示统计结果。

7、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

8、交流、展示。

9、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学生活动)

三、巩固深化,应用活动

、独立完成P97(1)。汇报、交流。

2、完成P97(2)。讨论、交流。

3、将97页第二题统计图制成统计表。

4、展示、分析统计表。

四、质疑反思

总结评价

、学生质疑反思、交流。

2、学生自评和互评。

五、拓展延伸:

、课外设计一个“课后小调查”,制成统计表,说说感受。

(设计意图)

三、使学生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

四、了解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通过自评和互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

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白数学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时也是对学习质量的一种反馈以及课堂的延伸。

[板书设计]

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

格表示2个单位

三、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理念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此案例中,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素材引入新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赋予抽象的教学知识于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心。数学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达到了“寓乐与教”。例如,当学生完成“一格当2人”的统计图后,提出“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知识建构自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此教学案例设计注重最大限度的发挥组织、引导、帮助、促进等作用,促进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以一代二”的特色方法时,没有给学生现成的方法,而是试图让他们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让孩子在互相讨论中探求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和理解知识也一定会更深刻。注重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自主探索性地学”的新课程理念。

4、德育教育深刻化

现代教育提倡学科整合,数学课不能简单采用正面说理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融入思想,才会有灵魂。只有浸入情感,才会有心灵碰撞。也只有这样数学课才会变得鲜活而灵动起来,产生独特的魅力。案例设计对数学学科与思想教育整合作了有效的尝试。如“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了一个“课后小调查”:调查家里或邻居一个星期扔掉多少个塑料袋,制成统计表,并谈谈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想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这样的一个贴近生活的练习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碰撞,心灵产生共鸣,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案例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能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亲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统计图的全过程。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课

件www.daodoc.com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某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生本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