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5: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召县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我县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口不断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因此对环卫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普遍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步伐,又因为环卫基础设施本身具有的特点而导致缺建漏建现象一旦发生就很难补救,使得近年来我县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挣扎在进退两难的边缘。现将我县环卫设施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建设现状

到2010年我县城区面积为12.5平方公里,人口近八万人,16条主次干道,清扫保洁面积98.6万平方米,生活垃圾中转站(地坑式)两座,街道公厕10座,其中旱厕3座。

(二)设施分布

我县城区果皮箱,收集箱,垃圾桶设置基本到位,但老城区没有一座垃圾中转站,公厕多为旱厕,新城区建有2座连体式垃圾中转站、公厕,相对解决了垃圾中转和如厕难问题。

(三)建设规划 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城区每3000人需配套公厕1座,垃圾中转站需每平方公里配套1座。根据本县建成区面积计算,城区应有公厕24座,垃圾中转站13座,现有的环卫基础设施数量离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县城边缘不断向外延伸,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环卫基础设施总体数量却没有增加。

(二)环卫设施整体运作不均衡,致使个别区域环卫设施超负荷运转。

(三)服务质量滞后于县城发展。城区公厕大部分为旱厕,垃圾中转站、中转箱多为露天作业,很难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扬尘、臭气、污水等二次污染,不能满足县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影响环卫设施建设是原因

(一)未及时纳入城建规划。在老城区,环卫基础设施过去未纳入县城整体规划之列,如公厕、中转站设置位置,造成环卫构建设施不健全,现在更难找到合适选址了。

(二)《城市黄线管理法》落实不到位。作为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用地的城市基础设施—环卫基础设施,被纳入了建设部144号令《城市黄线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款中,但是在执行中对黄线管理办法的具体落实往往不到位,导致开发商、业主等利益群体总会因为个体的利益关系想方设法阻挠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如门店商户小区业主千方百计阻挠在自己周围设立,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办法阻拦施工。

四、对策及建议

( 一)及时及早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政府或主管部门应做好环卫设施设置的中长期规划,由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只有国务院101号令一条行政法规,而且在执行惩罚时力度显得不足,所以把环卫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保障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更有力度。

(二)落实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对违反环卫基础设施安装和破坏者,依照《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三)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用压缩式垃圾车作为活动垃圾中转站,以解决老城区生活垃圾中转问题。

(四)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完善城市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人口快速增长,垃圾也急剧增加,环卫设施的配套建设更为重要。首先必须保证资金的投入到位,其次要加强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后要及时对原有环卫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也可以看出商业开发、人类本能对环卫基础设施相邻建设的排斥性。所以,在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到位的情况下优先建设,否则将很难甚至无法建设。

南召县环境卫生管理站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乡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意见

二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措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基础设施建设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永兴镇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