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何克抗访谈录(一)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4: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何克抗访谈录

(一)]的字幕: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您收看这期的《名师讲坛》,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有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据我们的了解,您目前所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项目在国内的两百多所中小学,甚至是海外地区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那您提出的一个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能够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达到小学四到五年级的水平,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他的听说能力上达到初中以上的水平.其实很多老师也都想了解一下,您所主持的这样的一个项目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研究背景提出来的呢?

我们从事这项研究应该说早在1994年

90年代早期 在1993 1994年

我们就开始做一些探索

最早是怎么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学科教学

 所谓信息技术可以整合

那么做了七八年的探索

然后在基础上

一开始是借鉴国外的一些

先进的理论方法

后来通过实践

逐渐形成我们自己

有中国特色的一套

整合的理论 方法

在这基础上

我们觉得有可能

如果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利用得好 发挥得好

可以显著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使得各学科的教育质量

都能够有比较显著的提升

所以我们从2000年开始

我们在原有这个

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上

在基础教育领域做新的探索

那么这个探索我们把它叫做

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的一种研究

为什么叫跨越式呢

就是想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

有一个比较显著的效果

因为教育信息化

要有比较大的投入

大投入 应该有大的产出

高投资应该有高效益

那么从学校来说

它的产出就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

信息化有了大的投入以后

怎么能够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上体现出来

这样的话才能显示出

教育信息化它的作用和效果

1 

但是多年来

在这方面好像投入不少

可是有了这个信息化环境

比如说有了网络环境

有了多媒体环境以后

跟原来粉笔 黑板这样传统的

教学环境相比

好像很多学校变化

从教学上变化并不大

学生的收益并不大

那么我们做这个实验

主要就想改变这样一种状况

让大投入 能够有大产出

而且能真正落实到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

能真正落实到课堂教育上

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上

落实到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上来 

而且这个提高

不是百分之几 百分之一二十

而是能有成倍的提升

比较显著的提升

所以我们把它增到

一个跨越式实验

这是我们多年

应该说正式做这个实验

是2000年以来

但在这之前

从1994年 1993 1994年开始

实际上是为这些奠定了一些基础 

也做了很多的探索

所以应该说

我们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应该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到目前为止

从最初的一所实验学校

到现在已经扩展到

二百多所实验校

从原来最初在发达地区

各方面办学条件都比较好

比如说师资啊 生源啊 设施啊

网络环境啊

都比较好的深圳的一个

比较好的学校

做我们第一个实验校

来进行这个探索

因为一开始

这个理论模式方法

还没有完全成形

通过这个实验

后来我们这方面经验

逐渐地丰富 理论逐渐完善

后来我们就把它逐渐扩展到

更多的学校 其他的地区

包括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

比较薄弱的学校

甚至农村 山区

比较贫困地区的学校

都做了多年的探索

应该说都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那您刚才也介绍了一下

整个项目的实施的过程

我们也想了解一下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

模式和方法

有可能让小学生

在语文和英语学习上

有这么大幅度的这种

跨越式发展的呢

我想任何方法都来自于

创新的理论

如果没有创新的理论

那只能够

在原来传统的方法上兜圈子

这样不会有大的突破

比方说我们这个语文

之所以能让六 七岁小孩儿

上两年就达到四 五年级的水平

一般地觉得好像是不可思议的

很多教育人员或者老师

一听都觉得你这是不是在作秀

是不是一种不真实的

一种虚假的一些东西在做宣传

其实就是说

我们尤其是觉得

你这跨越式发展

教学一般是循序渐进的东西

怎么可能跨越呢

好像是不是有点违背

这个拔苗助长啊

一种违背这个教育规律的东西

其实不然

我们有一套全新的理论

一种全新的母语教学理论

这个理论 应该说

是我们通过多年实践探索

在批判 继承传统的

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这个理论

我们把它叫做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实际上是在国际上著名的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

对他做了一些批判 继承 发展

形成的一套对母语教学

实际上是任何国家的母语教学

对我们国家叫语文教学

能起比较显著的作用

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

强调学母语跟学外语

学母语

学第二语言有本质的区别

什么样的本质区别

学母语 它有强大的基础

跟学外语不一样

学外语或者学第二语言

他是零起点

A B C一个个单词学起

一个个句子句型进行学起

那是零起点 一点基础没有

但母语不是

母语在我们

尤其在我们北方地区

小孩儿这个普通话

在上学之前已经

口语已经很熟练了 对吧

进行人际交流

这一点问题没有

就是能做到这样的交流

实际上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基础

一个掌握了日常的一些词汇

一般像我们汉语词汇有3000多

那么这3000多词汇

口头的词汇大都掌握

那么口头都掌握

对它的音跟义都了解了

要不然他不可能跟你交流

另一个

还得掌握足够的句型

像汉语的句型

粗分可能只有几十种

细分有五百多种

那么这各种各样的句型

他都不仅能理解还能运用

不信你到幼儿园大班

还没上小学

那什么话他都能听懂

能跟你交流

你甚至讽刺 挖苦他一下

他都能听出弦外之音

所以他实际上

这各种句型他都能理解 能掌握

所以我们强调

儿童思维方式发展心理强调

学母语绝对不能跟学外语一样

它有强大的基础

这基础就体现在音跟义两个方面 

而且包括掌握几千口头词汇

几百种句型

这么强大的基础

你上小学

你就没有必要逐字逐词地来教

这样一些传统教学

先识字 然后阅读 然后作文

表面看这是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实际上这样就违背了

学语言应该语言运用为中心

而不能以词语讲解

语法分析为中心

你要是在语言运用为中心

在运用过程中来学习掌握语言

那就应该把这个

识字 阅读跟作文三者结合起来

而传统教育就是不可能做到

必须先识字

头一两年识字为主

然后再逐渐强调阅读 理解

到三年级才开始写话

写句子

四年级才能写段落篇章

识字 阅读 作文

这几个阶段应该说是

好像界限是很鲜明的

那么你这样的话

这个识字阶段就识字学习识字

孤立地去认字的话

肯定就说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

本来在语言环境里头

每个词语都是有血有肉

形象生动感人的东西

你把这个词语从丰富的语言环境 

上下文语境里头提溜处理

孤立出来

孤立去学一个个单词

去死记一个个单词

那样的学

孩子学着就一点兴趣都没有

而且记忆的负担很重

所以这样的效率就必然低

再加上 他本来音义都理解了

难点在字形

可是我们老师教学

每个词语解释都形音义三个方面 

其实音义那两块的时间

绝大部分都可以节省下来

光这个词语讲解的形音义

你如果重点放在形呢

那不就可以省2/3的时间嘛

再加上你那个

如果你不是逐字逐词地去教

而是在阅读理解过程里头

让学生去掌握识字

那么它就可以激发他的兴趣

因为小孩的本性就是喜欢听故事 

喜欢读 读故事 听故事

所以如果你能够在拼音的基础上 

因为他有音义的基础

只要掌握了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只要六周就教会了

几周时间学了拼音以后

你给他注上音

不用你老师教

他自己他能读下来

所以我为什么可能从第一个学期

就阅读跟识字结合呢

我就可以大量阅读呢

就因为他有音义的基础

然后如果也有电脑打写的话

能用拼音 会拼音他就能打字

所以我从第一个学期

就有可能做到识字 阅读跟造句

写简单的文章

就可以结合起来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如果你按传统教学观念

就认为这是没学走路先学跑

好像是拔苗助长

没有大量识字怎么可能阅读呢

这就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观念

因为有新的理论改变这种观念

你看到他有强大音义的基础

再加上国家规定

前六周学汉语拼音

我有几周时间把拼音学会了以后

那些课文

包括课外阅读材料

你只要注上音

不用你老师教

学生自己就都读下来

95% 甚至98%的那个意思

他都是能够理解的

所以这就有一种全新的方法

我们从一个学期开始

就可以做到识字 作文

阅读跟作文

如果有电脑 那就电脑打字

电脑写作 就可以结合起来

而要按传统观念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吧

要按传统观念

三年级才开始写话 写句子

我们现在这样做

第一学期下来就能够写

写好几个句子

7 

一个学年下来

就已经能写段落篇章了

所以你看这样的教学

跟传统教学相比

它能不跨越吗

所以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

普遍到二 三年级能阅读

很多通俗读物 小说

甚至一些古典名著

到三年级都能够看得很流畅了

那您刚才提到了

就是在语文学科方面

主要是把学生的

这个识字 阅读 写作

三者融合起来 是吧

语言运用

强调语言运用当中来学语言

那像这个英语学科呢

英语学科方面

您是否也有您自己的一套

创新的理论来指导项目的实施呢 

对 英语我们就强调

我提出

这几年我写了一本书叫

《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在2004年底发表的

这个叫“语觉论” 

“语觉论”应该说

从来没有人听说过什么叫“语觉” 

一般都是感知觉 是五种感知觉

视知觉 听知觉 味觉

触觉 嗅觉等等

五种感知觉

没有听说过这个“语觉” 

语觉实际上是我提出来的

是语义之觉

我认为每个人

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知觉

你另外五种感知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任何哺育类动物它都有

这个五种感知觉

那有的动物的这个

像狗鼻子比你的嗅觉还灵呢

猫头鹰的话

它视觉可能比人还那个

那这五种感觉应该是

一般的哺乳类动物都有

但是唯独语义知觉

就是涉及到对有声语言的一种

语音的感知辨析

和对语义的识别理解的

这样一种天生的那种能力

我把它叫做语义知觉

这个实际上是包括

音跟义这两个方面

因为语义的理解

要在语音感知的基础上来完成

所以这个语义知觉实际上

对语音的感知辨析

那么就像你走在大街上

有汽车喇叭

可能有驴叫 马叫

但是有人说话

你立即能把人的说话的声音

和其他的声音能够区别出来

这就是对语音的一种感知 辨析 

那么语义的识别理解

就是说一般的像语言学界觉得

语音有一定的天生的成分

比较公认

但对语义识别理解有没有天生

好像从来没有人确认过

或者说认为语义有可能天生

那么语法这个天生呢

乔姆斯基讲语法可以天生

我恰恰相反

我认为在语音 语法 语义里头

语法是不能天生的

这个语音 语义有可能天生

那么这样一种理论

我觉得恰恰是跟我们外语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有直接的关系

实质上人类之所以脱离动物界

很重要的就是人类有语言

特别是有声语言

国外有些脑神经专家

做过这个研究

就是在哺乳类动物里头

最高级的这个动物就是灵长目

那么灵长目有有三种

就是猴子 黑猩猩 人

黑猩猩是仅次于人的

高级的动物

应该说这个从它的

黑猩猩大脑的容量

DNA的分析都跟人很接近

但是有的国外的

美国到80年代时候

有的神经生理学家

想教会黑猩猩说话

花了六年时间

从一生下来抱养 养到六岁

想教会黑猩猩说话

但最终没教会

只学会七八个单词

连不成句子

但是在这过程中

它学会了380多种手势

每一种手势实际上也是一种概念 

可以跟人交流

吩咐它去浇花 割草 打扫房间

这个都能跟人交流

有几百种 380多种手势

但它就没有学会说话

要教它教不会

只教会了七八个单词

连不成句子

原因是什么呢

后来做过这个神经

生理学界做一些解剖发现

黑猩猩的大脑就跟人相比

尽管脑的重量也不小

也有上千克

但是它就缺这个口语中枢

就是管听 管说

这个管说的布洛卡区

在我们人脑的左耳朵

左颞叶的前部

那么沃尼克区管言语理解

管听的 在左颞叶的后部

这个口语中枢

恰恰这块黑猩猩没有

所以它没有这样的机制

没有这样的生理机制

它就不可能学会语言

而人类之所以

我刚才为什么说

只有人类才有语义知觉

就对有声语言的一种

语音的感知辨析

和语义的识别理解

唯独人才有

是有他的脑神经基础做支持的

但是过去

往往没有被人们所认识

就是因为把它归到听觉通道里头 

因为语义的感知

他要在听的基础上

它的外周感觉器官都是耳朵

说话也从耳朵听进去

所以就把这一般的

语言的感知理解

都归到听觉通道

没有认识到这个还有语觉

实际上就是说

只是外周感觉器官是耳朵

但进去以后

一句话要理解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

而“我是人民教师” 

I am a teacher 

一个连续的语音

不管中文外语

进去 通过耳朵听进去以后

对这种语音

要最后识别理解知道什么意思

很复杂的过程

先把这语音分成一个

“我是人民教师”的

按照他它的音位组合

拆分成一个个单词

然后单词怎么组成词组

词组怎么组成那个句子

句子怎么理解它的意思

有这个语音的感知 识别

词组的意义的理解

11 

句型的分析 然后语义的分析

最后才能够理解这个话语的意思

那么这过程有

从大脑里头有低级中枢

皮层下的大脑

皮层下低层中枢的加工

到高级皮层的加工

大脑皮层的高级加工

那实际上经过六七个阶段

才最终完成

这么来了解清楚以后

我才可能

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比较科学地

认识语言的心理加工过程

就是他听 说的这个加工机制

和他的过程

那么这样呢

我就可以形成比较科学的

语言理解的模型

那么在这基础上我们就最终

我写那本书

最重要的结论就是

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什么

学数学 有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当然就要充分而且必要

比如我们学外语

大家都很重视听录音带

大家觉得录音带是必要一个条件

但它是仅仅是必要条件

还不充分

也就是说你一天到晚

光听录音带的话

你不可能真正掌握

外语的听说能力

那么要真正掌握外语的听说能力

要考虑它的充分必要条件

才可能保证

你对这个听说能力的掌握

所以我写这个“语觉论” 

不是从理论到理论去研究

而是为了最终有效解决英语教学

这个叫第二语言教学

在我们国家第二语言教学

12 

主要是这个英语

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问题

因为我是搞教育技术的

所以最终我要解决教学问题

要能够找到有效提高

学科教学质量的

理论 模式 方法

这个“语觉论”我觉得

实际上就是说

最终我研究这理论是为了

确定这个充分必要条件

所以我找到这充分必要条件以后

我以后这个中小学的英语教学

特别是小学初学者

怎么用这套能够来重新进行

英语的教学设计

能够真正满足这个听说能力的

充分必要条件的要求

所以我现在在小学

为什么有可能四年级

就达到初中的水平

小学毕业能达到高中的

听说读写能力

完全可以做到

就是有一套创新的理论

形成的创新的英语教学

所以正是因为

有这样的新的理论指导了

以后形成一套全新的

英语教学方法

包括从小学低年段开始

都按这种教

所以才有可能让学生

在听说能力方面

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

包括语文 英语

我们都不增加课时

不增加学生课外课业负担情况下

完全地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的情况下

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情况下

来大幅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这是可以做到的

何克抗教授10年探索

何克抗与跨越式教学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总结何克抗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的遗憾

何克抗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何克抗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

何克抗访谈录(一)
《何克抗访谈录(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