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9: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8、绩效技术:绩效技术首先是企业培训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员工在组织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表现为前者有非常强的绩效驱动性。

9、量规:量规是一种定量评价的标准,而且是结构化的。这些标准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操作性、准确性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特点。

10、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指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呈现的引导性材料,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简答题

1、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工论,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是要设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2、叙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

3、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身心发展状况、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部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

4、什么是学习需要分析,如何进行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揭示差距——确定学习需要并分析原因——论证可能性——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和总教学目标

5、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绩效技术和教学设计两者的核心都是系统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绩效分析、设计,改进管理和加强培训,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个体和企业的行为,达到最终提高个人或企业的绩效水平的目的。但是它们又有所不同,教学设计用于科学的组织教学,而绩效技术关心的是绩效,即去解决企业或商务中的问题而不是员工如何学习。绩效技术的内容和应用更实际,解决问题的策略更灵活。绩效技术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

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这两类评价在目的与职能、报告听取人、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7、简要叙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过程 1.环境分析 2.教学分析 3.脚本设计 4.编程与调试 5.评价与修改

论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文化思维层次,其次是思想观念、体制模式的教育总体系统结构层次,第三是具体操作实施层次,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

在文化思维层次,随着人类从印刷时代走向电子化的信息时代,作为文化根基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将面临挑战与变革。

在第二个层次上,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体制和探究新的教学结构,包括: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从学校教育体制向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从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发展。

在第三个层次,信息技术下革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教学技术对教学革新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2012年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3、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4、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包括三部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5、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

6、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

7、教学结构: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8、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9、信息素养: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目前指的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信息能力)。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比较题

1、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绩效技术和教学设计两者的核心都是系统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绩效分析、设计,改进管理和加强培训,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个体和企业的行为,达到最终提高个人或企业的绩效水平的目的。但是它们又有所不同,教学设计用于科学的组织教学,而绩效技术关心的是绩效,即去解决企业或商务中的问题而不是员工如何学习。绩效技术的内容和应用更实际,解决问题的策略更灵活。绩效技术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

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这两类评价在目的与职能、报告听取人、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3、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绩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是一种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虽然属于外部的、间接的学习动机。

三、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身心发展状况、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部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

3、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过程 1.环境分析 2.教学分析 3.脚本设计 4.编程与调试 5.评价与修改

4、基于WEB教学系统及其主要的教学功能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能除了能提供基于网络的教学功能外,还能提供教务管理、资源库管理、网络课程开发等一系列功能。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教学功能包括课程的网上发布、学习者的学习和探索、学习者的讨论与协作、多媒体授课、教学活动设计和管理等。

5、知识管理的含义及其对网络学习的作用

知识管理就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利用,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把握积累、共享和交流三个原则。

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

(1)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 (2)有利于快速获取大量知识 (3)有利于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

三位国外专家:

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① 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②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③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④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2011年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3、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指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呈现的引导性材料,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4、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5、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控制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

6、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7、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8、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9、教学代理:教学代理是通过在交互式学习情境中与学习者进行交互,从而达到支持人类学习的自主代理。

10、信息素养: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目前指的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信息能力)。

二、比较题

1、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

3、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两者相同点:

1.都把学习目标分三类:认知、态度、动作技能,认知领域范围一致及由低到高的层次分类 2.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目标就是加涅的态度,在动作技能领域两者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区别:认知领域内部各亚类的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物化形态的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技术

教育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手工技术时代的传统教育技术、机电技术时代的视听媒体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技术。

2、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身心发展状况、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部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

3、写5个软件,说明其功能及特点

4、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1、确定教学大纲

2、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实验手册。

3、总体设计与原型再现

4、脚本编写

5、素材准备

6、课件开发

7、教学环境设计

8、教学活动设计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体现在:

一、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二、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三、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五、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2010年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

2、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3、流媒体:实现多媒体信息在Internet上的流式传输,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最大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

4、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5、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最大程度地扩大个人和他人的习得成果,一起经理学习过程并共同进取的一切相关行为。

6、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成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7、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的评价。

8、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比较题

1、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绩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是一种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虽然属于外部的、间接的学习动机。

2、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3、学习资源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资源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教学产品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不同形式与方法,依据一定标准,采用适当工具方法对学习方法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学习资源评价的着重点在于评价方案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一般包括目标分解、归类合并、评价标准的建立、评价标准的描述、指标权重的设计等方面。

学习过程的评价侧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习形式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描述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四、简答题

1、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这是三个相互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2、学习媒体的分类

学习媒体按表达手段可以分为:口语媒体、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三类建构

学习媒体按作用的感官及信息流向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多媒体(交互)。

3、建构主义观点及其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同样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及相应的教育技术)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而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等等对教育技术提供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理论,为这一理论提供实践的广阔舞台。所以,重视并顺应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柱。

4、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过程 1.环境分析 2.教学分析 3.脚本设计 4.编程与调试 5.评价与修改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体现在:

一、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二、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三、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五、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2009年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

2、流媒体技术:实现多媒体信息在Internet上的流式传输,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最大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

3、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指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呈现的引导性材料,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4、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位于中间部位的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不足。

5、信息素养: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目前指的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信息能力)。

6、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的评价。

7、支架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教师起着“支架”作用(提供帮助)。视学生能力进展,教师应逐渐减少帮助,直至完全撤去“支架”,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8、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

9、维基百科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用他们所选择的语言来书写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

10、教学结构: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简答题

1、理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答:既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几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2、布鲁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目标:知道(记忆);领会(转换、解释、推断);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目标: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知觉;准备状态;引导的反应;机械联系;复杂的反应;创作。

3、集体教学常用哪些媒体?选择媒体时有那些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学习媒体的选择依据:1学习者的特征——年龄、兴趣、动机、认知风格和认知技能等。2根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性质;采用的学习方法3客观条件——媒体的易获性、适用性;经济能力,师生技能等。4媒体自身的特点。

4、教学系统开发包含的五个阶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而且还要把这两种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联系起来,称为教学系统开发。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五个阶段。

5、教育技术管理与一般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教育技术管理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的重要保证?

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资源、协调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开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管理具备一般管理的共性,又在指导思想、地位作用、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主导性、管理思想的现代性、管理工作的开放性、服务的广泛性、地位的从属性、管理的复杂性、事业的开拓性。

教育技术管理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的重要保证,因为:管理是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管理对整个教育技术工作起着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全面协调的重要作用;教育技术管理是实现教育技术目标的关键;教育技术管理是提高教育技术效率和效益的保证。

学习理论发展历程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认知主义(认知结构论、信息加工论)、建构主义(学习者为中心、主动的、意义建构、协作、情境、资源)。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过程的内在规律,对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教学理论着眼于如何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习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样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

教育技术学笔记(何克抗)附课后习题答案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的遗憾

何克抗访谈录(一)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何克抗

何克抗教授10年探索

何克抗与跨越式教学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总结何克抗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