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0: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张本长

成员:苏英、李海

第1课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师准备:(1)一只活泼的小鸟。

(2)一盆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植物。 (3)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你们知道三十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那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而今天我们的星球如此美丽,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得如此美丽吗?

(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才构成了美丽的、奇趣无比的大自然。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本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请学生准备好纸和笔,观察一段多媒体片段。要求学生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并鼓励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

(多媒体演示)画面中有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栖息在树上的鸟儿,追逐嬉戏的梅花鹿;有潺潺的流水,有突起的山石。有广阔的草原,草原中有奔腾的马群,有悠闲吃着牧草的牛、羊,还有冒着炊烟的蒙古包,蒙古包前停着的马车和水槽。有蔚蓝的大海,大海上有扬帆起航的船儿,不时从海面掠过的海鸥,在水中游弋的鱼儿、海蜇,还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珊瑚虫„„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 教师(及时评价)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 (1)如记录了10种生物的同学请举手。 (2)15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 (3)20种以上的请举手等。

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引导,怎样把生物和非生物区分开来的呢? (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引导启问:生命有哪些特征呢?

教师(出示小鸟):这是一只小鸟,我们看看小鸟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是不是其他生物也具有这些特征。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标本或实物,对照小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小鸟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某组的讨论) 教师点拨: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学生思考回答: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 教师进一步引导,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是为了什么?(植物需要营养) 过渡: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思考回答:小鸟需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憋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教师点拨: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并举例:小学自然课里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蔬菜进行呼吸时释放出来的。 教师强调:生物需要呼吸。

引导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发现的问题:小鸟要排废物。

点拨: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激疑:植物呢?植物也出汗、排尿吗? (多媒体画面) 画面上一棵小树,点击一片叶子,叶子变黄,叶片飘落下来。同时画外音:“落叶归根,我带着这点废物先走了。”

学生:哇,原来植物可以通过落叶,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废物的呀。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小鸟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小鸟受到惊吓就会飞走;打苍蝇时苍蝇也会飞走;小兔听到声音会逃走。 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教师引导激疑:植物有没有这种特征呢?

(出示向一侧生长的植物)点拨:这就是植物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并再举例(向光生长):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经常移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

要求学生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

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向日葵的花会随着太阳转动„„ 教师再激疑: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小鸟会生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 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是可以长大的。

教师点拨: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例如,玉米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土豆等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教师补充: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提问:我们了解了生物的这些特征,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它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看一下珊瑚、珊瑚虫和钟乳石,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讲解: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钟乳石不属于生物,它是由无机盐慢慢堆积形成的。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引申: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有许多特征,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会从中受益无穷。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

分析点拨教材第2页“观察”的相关内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可借助一些工具。

3.观察过程要有耐心,并要如实地记录。 4.还要和别人交流。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用我们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六、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课时作业”习题。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需要科学有生命的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观察物体→特征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特征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教学反思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