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6: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本框学习,要求学生要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认识到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掌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含义,懂得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本框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第一框题,是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阐述。该框下设三个目,分别为:第一目“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是情景导入;第二目“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是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时代主题的知识的系统表述。这部分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部分;第三目“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情景回归,是对时代主题内容的深化。通过该目的学习,把知识学习和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活跃,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热点时政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本框题的学习内容又与当今国际时事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应以时政热点为入手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时政热点分析及案例教学法,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但同时,由于高中生主动接触社会少,社会阅历尚浅,知识面不广,因此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容易停留在表面。所以在本框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践回归理论,在深入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重点的前提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现实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讲时事这一表层上。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通过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2、

3、

四、

五、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珍惜和平与发展的环境,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培养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难点: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讨论法、情境导入法

六、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这个雕像啊?【PPT上播出“铸剑为犁”雕像的图片】 【生】:回答

【师】:这是联合国花园内的一座雕塑,名为“铸剑为犁”,它是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赠送的。这座青铜雕塑中的人一手拿着锤子, 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它的底座上还刻着“WE SHALL BEAT SWORDS INTO PLOWSHARES”(让我们铸剑为犁)。从 这个“铸剑为犁”的塑像,你们能猜出它的寓意是什么吗? 【生】:回答

【师】:其实这个雕像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而创作的,雕塑中的男子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就是象征着人类要求终结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这个雕像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和平和发展的渴望,也突显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框体。

(二) 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20分钟)

1、和平问题:

【师】: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呢?这是因为现在世界上存在这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讲一下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而自古到今,和平问题一直是人类所密切关注的焦点,人类时刻都渴望和平。但是在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只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而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地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因战火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足可绕地球8周的黄金带。由此可知,世界和平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世界和平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讲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虽然20世纪上半叶人类曾两度惨遭世界大战劫难,活在战火的恐惧中;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原因是:

1、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2、由于不少大国都拥有了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有可能成为战争武器,而核武器的杀伤力、毁灭力是超乎想象的。因此,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师】虽然要和平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但是当今世界是真的实现和平了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当今世界究竟是和平还是不和平,并为你们的观点提供一定的依据。

【生】: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当今世界确实仍是很不安宁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手段越来越隐蔽。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就如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危害世界和平”为借口,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以夺取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同时,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也使得世界很不安宁。如叙利亚、埃及等中东地区政局动荡,引发局部冲突斗争。除此之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师】:了解了和平问题的相关内容后,我们来学习另一个问题: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在二战后50多年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这些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使得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是,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出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例如德国和美国根本就不产可可,可却是世界上生产咖啡最多的国家之一,而盛产可可的巴西却要进口大量的咖啡。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出口困难。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却逐年上升,这使发展中国家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存在贫困和饥饿现象。当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民在捧着大把大把的金钱去追求时尚、名牌的同时,在非洲这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里,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仍然没有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缺少粮食,没有水源,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在这样的困境中离开世界。更糟糕的是,从2011年开始,“非洲之角”遭遇了60年罕见的干旱和饥荒,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1330万人口受到严重影响,上万人因缺少食物和水而丧生,32万人挣扎在死亡边缘。(展示非洲饥荒的图片)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

(三)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18分钟)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师】:相信同学们看到了前面那些关于战争、饥荒、贫穷的图片后,都会感觉到有些揪心吧。我们大家都不想再看到残酷的战争,也不想再看到凄惨的饥荒了,我们都渴望着和平与发展。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呢?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我们现在正在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寻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途径。现在请每个6同学组成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一名代表来发表一下你们的提案。 【生】:讨论并发表提案

【师】:每位代表的提案都不错。要寻找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要了解是什么在阻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在我们的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得世界很不安宁,同时也压制了一些国家的发展,造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阻碍。因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所以,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这也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2、中国政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师】: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赞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多次声明愿意同各国政府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而对于建立这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也是有其主张的: 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经济上相互出紧,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心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中国提出的这四条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但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各国任重而道远。

(四) 课堂总结、点评(2分钟)

【师】:本节内容主要通过讲述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含义及其现状,提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中体会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八、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下列能反映这一内容的选项有 A.美英发动对伊战争 B.全球共同防治禽流感 C.中东和平“路线图”的实施 D.黎巴嫩局部武装冲突升级 2.中东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关注的焦点,而中东问题的存在则说明 A.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B.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D.总体紧张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3.目前世界上仍有13亿贫困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圆。这说明 ① 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② 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 外债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 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955年,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亚非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 解析:本题是2005年全国卷Ⅰ第39题,本题立意主要是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新变化,在过去“大国外交”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小国外交”,也体现了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答案:①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相威胁。②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寻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和平与发展问题的逐步解决,这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浅谈“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