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探近10年黄连价格走势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6: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论文

浅谈黄连开发及近10年黄连价格走势

学院:林学院

姓名:何朋俊

班级:林学11级1班

学号:20111287

浅谈黄连开发及近10年黄连价格走势

摘要:黄连是常用的中药,也是少数民族的常用药。藏医、蒙医、土家族医、瑶医、彝医、苗医等民族医都用黄连入药。本文通过从网络与论文文献等资料获取有关黄连的利用价值和价格趋势分析10年左右的黄连的供求及其价格走势,为需要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连 价格 利用

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之处,属毛莨科黄连属。黄连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所以称之为“黄连”。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本文将介绍黄连的利用、功效及其价格走势,让读者对黄连有一定的认识。

1.黄连的概述

1.1黄连简介

1.1.1别名: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1] 1.1.2原植物:1.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2.云连:叶中央裂片卵状棱形或长棱形。羽状深裂3~6对。[2] 1.1.3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1.1.4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3] 1.2黄连分类及主产地 1.2.1、味连,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其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 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其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其苦。主产中国重庆、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地。

1.2.2、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厘米,“过桥”较长,1-3厘米。顶端有少数残基。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主产于中国四川省。 1.2.

3、云连,药材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长约2-5厘米,直径1.5-4厘米,节间密。以干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者为佳品。主产于中国云南省。

1.3有关黄连的传说

重庆市石柱县盛产黄连,产量居世界的40%,居全国的60%。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等的根茎。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瘌疾,呕吐,热病之热盛火炽所致的壮热烦燥神昏谵语等。至今,在石柱县黄水坝都流传着一个石柱黄连的动人传说。[4] 相传,很久以前,石柱县黄水坝老山上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姓陶的医生。他妻生下二男二女。有一年遇天灾,妻子和两个儿子相继病死,因家境贫寒,无力抚养,三女儿也送给了别人家,只留下幺女,父女相依为命。陶医生雇请了一名叫黄连的帮工,替他栽花种草药。黄连心地善良,勤劳憨厚。

没过多久,黄水坝一带的老山上不少人都得了一种相似的疾病,患者多属高热烦燥、胸闷呕吐、泄泻瘌疾、肿痛,渐渐地一个个身强力壮的人都失去了劳动能力。懂事的陶家幺女,算是个幸运儿,她没染上这种怪病,还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

有一年春天,陶幺女踏青外出,在山坡上,她忽然发现一种野草的叶边沿具有针刺状锯齿,长有很多聚伞花序,有黄色的、绿色的,也有黄绿色的,好看极了,顺手拔起这些野草,乍看草根节形似莲珠,或似鸡爪,或似弯曲的过桥杆,她兴奋地带回家种在园子里。 黄连每次给花草上肥浇水,也没忘记给那野草一份。天长日久,野草越发长得茂盛,葱绿滴翠。

次年夏天,陶医生外出治病,十多天没回家,其间,陶幺女也卧病在床,厌食不饮,一天天瘦下去,只剩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的几位同乡好友煞费苦心想尽办法,也没治好陶幺女的病。

黄连心想,陶姑娘在园子里种下开黄绿色小花的野草,怎么不可以用来试一试?于是他就将那野草连根拔起,洗干净,连根须叶一起下锅,煮了一会儿功夫,他揭开锅盖一看,锅中的野草和汤全都煮成黄色的了。

这时黄连拿起汤勺舀了一碗,正想给幺女送去,突然想到,万一有毒,岂不是害了陶姑娘?不如自己先尝一下,只要自己没被毒死,就让陶姑娘喝这汤。他随即一饮而尽,只是觉得味道好苦。 隔了两个时辰,黄连见自己还活着,手脚都动得,话说得,耳听得,眼见得,方信这野草无毒,这才端一碗让陶幺女服下,说来也怪,陶幺女喝下这野草汤,病竟然就好了,她对黄连说:“这是一味好药,就是太苦了。”此时,已暗恋陶幺女许久的黄连听后黯然神伤地说:“我苦等一个人儿,却没等到,也许和我的命一样苦吧!”

老山上的乡亲们得知陶幺女喝了用野草熬的汤痊愈的消息后,都去采挖这种野草来熬汤服用,结果他们的病都痊愈了。但不久,黄连在一次采药中不慎摔成重伤,他带着苦恋去世了,临死前他对陶幺女说:“陶姑娘,我爱你,可我等不到了……”陶幺女为了纪念黄连,表达对他的爱慕之情,便把这种清热解毒,味苦的草药称为“黄连”。

1.4培育方法

1.4.1生物学特性

黄连性喜冷凉阴湿,在川东、鄂西海拔1200-1800m的高山地区有大量栽培,产区多雨多雾,年平均温度在10℃左右,7月份平均21℃,1月份平均-3--4℃,冬季在冰雪覆盖下越冬,叶可保持常绿不枯。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mm,大气相对湿度90%左右。耐肥力很强;土壤以上泡下实,土壤上层以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下层以保水保肥力较强的粘壤上最适宜;酸性至微酸性土,pH5.5左右。黄连为阴地植物,有强大的叶面积群,可利用林间间隙照射的阳光,忌直射强光。[5] 1.4.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种子底胚后熟类型。5月上旬种子成熟采收后,选择阴凉较平坦的山坡用树枝搭荫棚,雨水能自然淋入棚内,挖20cm深地作窖,将种子与湿沙在窖内层积贮藏。经早晚及秋季低温,胚逐渐发育形成。10- 11月间种子裂口后撒播于高畦,每1hm2播种子22.5-37.5kg,用牛马粪覆盖。[6]次年2月下旬在畦面搭矮棚遮荫,3月初出苗,拣去畦面落叶,并除净杂草。苗期5-6月间应追施速效性氮肥催苗,10-11月间撒细碎牛马粪及火灰腐殖土以利越冬。传统的栽连技术都采用搭棚遮荫,于冬季砍树搭1.2m高荫棚,荫蔽度70%左右,棚内作1.6m宽高畦(厢)。播种后第3年3月间苗圃幼苗已长出4-6片真叶时移栽,行株距10cm×10cm,栽深3-5cm,每1hm2栽苗75-90万株。近年有用玉米间作与林间栽连技术,冬季在畦面以行株距1.6m见方,间隔栽植麻、桑等灌木及松、杉等乔木。早春2月末在塑料矮棚中作营养钵培育玉米苗。苗高30cm左右时,在高畦沟两边以株距30cm,叶对叶定向移栽玉米苗,

6、7月份玉米叶封垄后即在行间栽黄连。冬季玉米收获后,用玉米秆编织矮棚,为黄连遮荫。次年复栽玉米,约4-5年后灌木已成林,可为黄连遮荫,不再栽种玉米。黄连收获后在林间整地,施足底肥,还可再栽连;灌木林栽黄连2-3季后,乔木已成林,便可砍伐灌木,在乔木林下栽连。[7]采用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栽连,不但不影响黄连产量,同时省工、省料、节约投资,活立木积蓄量比不栽黄连的树林快1倍。

2 黄连价值

2.1主要成分 根茎含多种生物碱, 主要是小檗碱, 又称黄连素(Berberine)约为5%~8%, 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掌叶防己碱(巴马亭, 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尚含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 acid)等.叶含小檗碱1.4%~2.8%。[8]此外, 黄连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从三角叶黄连中分离鉴定了黄连碱、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

近年临床上常用黄连须代替黄连应用, 黄连须中的黄连素含量为 1.2%左右。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50%黄连须煎剂与 10%黄连煎剂的抗菌效力相同。

2.2中医传承

2.2.1文献记载(节选)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恶冷水。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本草图经》:黄连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异。盖眼目之病,皆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则行,故乘热洗也。 《本草衍义》:今人多用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下俚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顾寒热多少,但以尽剂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尽剂也。或虚而冷,则不须服。余如《经》。 2.2.2食疗营养

适合人群: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食疗作用: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9]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火热乙,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心火亢盛,胸膈热闷,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血热妄行,吐血,血块血;肝火目赤肿痛;胃热呕吐,消渴,牙龈肿痛;肠胃湿热,脘腹痞满,泄泻,痢疾;热毒疮疡,湿疹,烫伤。

3 黄连的利用

3.1黄连利用的背景

黄连是生长期较长的药用植物,一般要栽培五年后才能起挖(赶行情时三年也可起挖,但产量较低,其标准的生长周期应为五年),黄连最适宜的采收期是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一般亩产量为100—200㎏(黄连产量受生长年限及栽培技术的不同影响,其产量差异较大),其历史最低价为16元/㎏(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各大药市供应价),生产成本在20—30元之间。根据研究及统计,目前全国的黄连年需求量大约是1500—2000吨,其价格周期大约为12—15年(长生长年限的药材品种,其价格周期一般为2个半标准生长周期)。

3.2黄连的价格走势

2001年这两年种植的黄连已有3—4年,价好管理一定很到位,随着生产技术的改革,黄连的采挖又有所提前,这时价高都提前起挖赶行情,当时所种的面积不大,货到市场比较集中,造成不少的假象,价格一度下跌到了9成干货80元,价一降下来庄家就开始了价格保卫战,不抛货反而在产区收货,强力进行市场拉升,由于手法应用得当,资金投入并不多,另外人气上升后,又有散户进场助阵,当年毕竟产量不多,所以价格又被拉升到150—160元,后稍有回落,一直维持到2002年,2002年时曾有广东客商把价格从130元左右拉升到170元,当时期望值是200元,但由于几年的高价使药农一年栽种多过一年,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价升后两年生长期的黄连都提被前采挖上市,使其价格又回落到120元,此价上下波动10元,一直维持到2003年非典发生,因黄连与非典用药不达钩,价格仅仅上升10元左右,但疫情一过,成都周边早期黄连因价不是太高,起挖数量不是太多,加上非典时期经营户大多赚了不少钱,于是用这些钱和一些闲散资金又开始拉升,使黄连价格又一度达到170元附近,但常年经营户熟知黄连产量一年比一年多,是个典型的晚餐型品种,多不存大货,勤进快销,有利就卖,到秋后各产区新货到市,价又降到120元左右,2004年春节后,货源青黄不接时价又回升到135元左右,这时成都周边开始产新,价一直降到80元。其实80元的黄连价格仍算是高价,药农种植黄连仍有相当丰厚的利润回报,由于连续近5年的高价,大大刺激了黄连的生产发展,以至于产区的部分干部职工也纷纷承包土地加入到黄连的种植行列,从而导致黄连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多,其价格也由产新时的80元直线下跌,到2004年底时仅为45元左右,2005年春节青黄不接时稍有反弹,价格上升到55元,但仅仅维持不到3个月,到端午节后随着部分产区提前产新赶市。[10]到2006年7月黄连价格下降到34元,近1年来黄连价格一直在40元上下徘徊,到今年春节后青黄不接之时又回升到目前的54元。由于黄连在几年前曾达到每公斤240元的高价,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当前黄连价格的小幅回升是下一轮黄连价格上涨的信号,因此又欲入手囤集。

3.3黄连利用的困境

3.3.1黄连新产品开发严重不足

就全国而言,黄连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新技术方面,最著名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徐锦堂教授,在黄连栽培技术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发明了林下栽连新技术等[11];黄连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研究也比较深入,国内外已经完成了黄连系列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得到黄连活性单体几十个;黄连生物碱结构修饰方面的研究也很丰富。相比较而言,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研发却极为贫乏。 3.3.2黄连新药开发难度极高 黄连对糖尿病等多种现代重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但是也有明显的缺陷:黄连制剂口感极差,黄连制剂的开发极为重要;黄连价额较高,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在价额上缺乏市场竞争力[12]。 3.3.3黄连综合利用率极低

黄连种植周期很长(育苗移栽后要5年),千辛万苦种植出来的黄连仅用了“根茎”(黄连)部分,大量的茎、叶、须、灰渣等未被利用,十分可惜,也成为制约黄连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

3.4黄连开发的前景

3.4.1黄连农业和商业

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引进)龙头企业,将黄连GAP种植基地、黄连检测中心、黄连市场等整合起来,黄连农业(种植业)和商业(市场贸易)具有在短期内(十二五末)形成10亿元产业的潜力。 3.4.2黄连副产物开发利用

在政府的支持下,黄连副产物开发利用现行,打造黄连副产物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系列产品,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相关的中兽药生产企业,黄连副产物开发利用产业及其带动的下游生态养殖产业,具有在中期(十三五末)形成30亿元产业的潜力。 3.4.3黄连中药新药拳头产品

中国有糖尿病患者9千多万、高血脂患者1.6亿、睡眠不好的人群3亿以上,黄连开发为降糖、降血脂和促进睡眠等现代中药新药后,具有做成百亿元产业的市场潜力。在政府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瞄准市场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黄连的疗效优势,按照“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活性成分清楚、作用靶点明确、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现代中药新药开发原则,开发“黄连中药新药拳头产品”(黄连降糖、降血脂和促进睡眠等)。一旦开发成功,黄连中药新药拳头产品单品种即具有形成十亿元以上市场的潜力。

4 关于黄连的展望

对于黄连的发展是很有潜力的,由于上面提到现今黄连产业的缺点以及发展前景,结合许多中药材的成功开发的案例。我认为可以在一下几点进行开发黄连。

4.1黄连副产物开发利用先行

就目前现状,黄连须根商品利用率极低,大量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经测定黄连须根中黄连素的含量在1.2—5.0之间,最高含量达5.2%,与历史习惯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三棵针相比,其利用价值极为可观,而三棵针等野生植物资源日渐稀少,因此,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黄连须根提取黄连素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中兽药企业开发黄连副产物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力争在中期内做出成效,带动连农增收。

4.2启动黄连现代中药新药研发

黄连传统制剂疗效显著,但是“体积大”、“口感差”,通过现代改造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市场份额;同时,立即启动黄连“降血糖”、“降血脂”、“抗焦虑”现代中药新药研发。据本人的了解,三金双黄连在这方面利用比较好。

5 总结 黄连作为我国著名道地药材,我相信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下,必将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展现其美好前景。从而黄连的价格会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数目,开发商也能获得相应的收益。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部[s]。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85.

【2】网络来源-百度百科

【3】关克俭.肖培根,王文采,等.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95,

【4】彭福荣.重庆石柱土家族黄连文化的内涵与保护[J].内江师范 学院学报,2009,24(1):56—59.

【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7.

【6】熊正贤.重庆民族地区黄连种植方式初探一基于石柱黄水镇的调研[J]。河北农业科技,2008,(8):6.

【7】陈棒芳,冉成.黄连种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15(4):61.

【8】崔学军,黄连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IJ],中国药 师,2006,(9) 【9】扛纪武、肖庆祥。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 【10】网络来源-黄连价格趋势 【11】陈红,王海洋.重庆石柱黄连叶形态分析初探[J].西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r7,29(1):3l一33.

【12】溪声旺。王海洋,制约黄连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发展对策一以石柱县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6.

生猪价格分析走势

中国木地板价格走势分析

钢材市场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全球煤炭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我国中药材产业价格走势分析

翡翠价格行情总结,翡翠价格走势分析

下半年生姜价格走势专题分析

生猪价格情况及走势分析

钢铁市场风险和未来价格走势

粮食市场形势与价格走势分析

初探近10年黄连价格走势
《初探近10年黄连价格走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