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7: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习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2007年12月05日19:1

2“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九部委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而发出的战略号召,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如何发挥新型企业在体制、机制上的优势,勇立潮头、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学习型企业建设,不断提升学习力、创造力和聚合力,勇于探索和实践,增强执行力,企业的航船才会在市场的大潮中乘风破浪、通往前行。

一、对学习力的几点认识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知识的积淀和阅历的积累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而且要学会培养组织和团队的学习力。只有努力提升企业整体的学习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有所增强。要提升企业整体学习力,必须从三个方面加强认识:

1、要正确认识学习力的本质属性

“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于1965年美国人佛睿斯特写的一篇文章。他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

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对学习力的理解,国外有学者释义为“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笔者认为还应增加“学习创新力”。即表述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考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动机,这是学习的动力源。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意志和价值观等,这是学习力的核心。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学习创新力来源于系统思考,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要正确理解学习力的表现形式

学习力也是生产力,是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原动力。学习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不管你是否愿意,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接受各种新信息、新知识的冲击,每时每刻都面临新的变化。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未来学习主体惟一具有的持久优势,就是有能力学习得更快更好。谁对变化的反应更快,谁就掌握先机,谁对变化把握的全面,谁就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所以学习力的首要方面就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第二、适时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

的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企业,惟有不断地注入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企业发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企业不断获取竞争力的核心。学习需要创新,管理需要创新,科技需要创新。我们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观察市场发展变化的形势,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同时创造性地研究探讨符合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的,符合公司司情的工作思路。

3、要正确探寻学习力的实现方式

探寻学习力的实现方式必须紧贴企业自身实际,着眼企业发展方向、班子建设情况、队伍结构情况和员工素质情况。在探索学习力的过程中,我们一是把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摆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层面上来考虑,重在研究和制定好企业发展战略;二是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角度上来考虑,重在适时转变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增强领导能力;三是把队伍结构的分析,摆在提升企业资质的高度上来考虑,重在打造高素质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队伍;四是把对员工的素质培养,摆在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的深度上来考虑,重在聚合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提升学习力的几项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惟有实践才能正确检验学习的效果。近年来,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升学习力方面作了一些大胆尝试,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

的学习模式:

1、打破一种思想观念。观念决定思路和手段。好的观念能够引领人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陈旧的观念将阻碍企业和社会前进的步伐。过去,在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问题上,总是把学习的范围局限于党员领导干部,把学习的内容局限于政治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心组学习的作用,党委力改陈规,将中心组学习的范围扩大到公司本部部门党员负责人,将学习的内容延伸到企业管理知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诸多方面。并改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习达到了转变观念、研讨问题、提高水平、增强能力的目的。

2、建立一种学习制度。学习不是目的,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一种学习习惯,在于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近年来,公司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从抓学习制度的落实入手,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以此增强执行力。一是制定整体学习规划和阶段推进计划,增强学习的计划性;二是严格坚持定期学习制度和学习签名制度,保证参学率;三是编发学习宣传提纲,指导基层学习;四是带着问题学习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五是对重要学习课题,要求党员干部要据实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使大家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3、开创一个学习的平台。创建学习型企业,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和互动。为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学习力,公司党委努力寻找学习载体,构建学习的平台。通过将原《程三信息》期刊改版为《学习与管理》;将公司信息在原内部网站扩展到在公司外部网站进行交流;并在公司和项目部设置书报架和报刊张贴栏、建立阅览室和书房、开展读书兴趣活动和观看名人讲座影像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员工的学习力。

4、形成一个学习氛围。公司领导班子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力方面已逐步形成共识。首先是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在各种会议或不同场合,不失时机地向广大员工宣传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学习的途径、方法和技巧,要求职能部门出台激励措施和办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其次是公司党政工团两级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宣传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党(团)支部、学习型项目部、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家庭;第三是全员参与学习,近年来公司广大员工的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如主动要求参加岗位技能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特种作业培训取证的人员越来越多,申请参加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人员也呈上升的趋势,目前公司干部一岗多职、工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急剧增加,以逐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正是由于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活动,提升了全员的学习能力,企业和员工才普遍形成了崇尚学习、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主流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成为了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使企业的文明程度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将学习力催生为一种创造力和竞争力。

对提升学习力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得出了三点启示:

启示一,学习不仅是一个人、一级组织的事情,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乃至全员、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启示二,学习力的提升,需要一种观念、一种环境、一个平台来做支撑,才能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学习氛围;

启示三,学习既要讲究方法,又要注重实际效果。要带着目的学,博学慎思,找寻真谛,运用于实践。

(孟家云,中铁八局三公司)

原载《劳动时报》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习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妇联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妇联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邮政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王华)

创新是人力资源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习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习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