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物联网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6: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验分析报告

组员:黄莹洁(09006231)

董清华(09006232)

解淼(09006233)

薛颖(09006234)

仝帆(09006132)

施涛(09006135)

陆辉(09006134)

目 录

1、物联网的历史

2、物联网的概念及分类

3、物联网的架构

4、物联网的实现技术

5、物联网的应用

6、物联网发展的制约

7、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战略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1、1990年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2、1999年 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3、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4、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也延伸到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

5、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6、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物联网的概念及分类

一、欧盟提出的概念

基于一定标准和交互通信协议的、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全球网络设施,在物联网内物理和虚拟的“物品”具有身份、物理属性、拟人化属性等特征,它们能够通过一个综合的信息网络来连接,是未来互联网的一部分。

二、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三、物联网的分类

1.私有物联网(Private IoT): 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2.公有物联网(Public IoT):基于互联网(Internet)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3.社区物联网(Community IoT):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 4.混合物联网(Hybrid IoT):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

物联网的架构

 感知层

 RFID、二维码、摄像头、传感器技术  传感器网络技术、蓝牙技术、ZigBee

 传输层

 2G/3G移动网络、互联网、广电网络、专网  应用层

 数据挖掘、云计算、特定应用服务

物联网的实现技术

 RFID(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RFID的意义

通过RFID,可以对任何物品附加并读取对用户有用的属性,为物品与物品相连接提供了信息基础。

 传感器

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物理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的意义

利用传感器可以进行物理环境信息的采集和转化,是实现计算机感知现实世界的基础。

 中间件

一类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

它包括一组服务,以便于运行在一台或多台机器上的多个应用软件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位于操作系统之上,应用程序之下。 中间件的位置

物联网的集成服务器端

感知层、传输层的嵌入式设备中 物联网 人体

 感知层  人的四肢  传输层  人的身体  应用层  人的大脑

 中间件  人的中枢神经

 云计算

IT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或者服务。 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使得企业能够按照应用需求使用有限资源,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大幅提高整体计算能力。 云计算的意义 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成本低廉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应用案例

一: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

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二: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三:智能交通系统(ITS)

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四: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

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2010年6月18日在苏州科技城投用,该中心将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铁物联网作为物联网产业中投资规模最大、市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购票、检票的单调方式,将在这里升级为人性化、多样化的新体验。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旅客可以摆脱拥挤的车站购票;与地铁类似的检票方式,则可实现持有不同票据旅客的快速通行。

清华易程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为应对中国巨大的铁路客运量,该中心研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票务系统,每年可处理30亿人次,而目前全球在用系统的最大极限是5亿人次。

五: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

2011年1月3日,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日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活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六、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 广州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让消费者可以与商家进行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从容过度,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手机物联网购物其实就是闪购。广州闪购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

物联网发展的制约

 需要解决目前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

 需要有稳定、快速和安全程度较高的通信传输网络  需要快速处理超大规模数据能力的云计算平台  需要制定相关的协议标准  需要完善相关技术  需要推出成熟的产品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战略

1、引导政府政策支持

国家发改委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要求,“率先发展‘物联网’,推进基础通信网、应用网和射频感应网的融合。”可见,推进建设物联网的政策时机是成熟的,各公司可积极响应政府需求,以无线城市建设为载体,推动政府将大政策细化为有利于我司的具体政策,利用政府的力量实现与社会各方的合作。

2、搭建基础平台

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成为无线城市的核心。

3、推进产业链合作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目前,物联网需要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上游技术和产业已基本成熟,而下游的应用也已广泛存在。 若要加快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产业化进程,应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充分联动和跨专业的联动。

4、加快应用整合与推广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 预测,到2020 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 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我们国内通信业务应加大对现有业务的整合力度,在政府、金融等关键行业树立精品应用,针对客户企业运营中的特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物联网报告

物联网行业分析

物联网应用分析

物联网见习报告

关于物联网报告

物联网开题报告

物联网

物联网

物联网

物联网

物联网分析报告
《物联网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